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气道重塑(Airway remodelling)是支气管哮喘的病理学特征.目前对哮喘的认识及其治疗策略均开始以气道重塑为中心,但气道重塑发生的确切机制尚未明确.许多研究表明,TLR-4_NF-κB信号途径通过调节炎症细胞、结构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作用,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本文就 TLR-4_NF-κB信号途径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哮喘是指少数患者尽管通过充分的哮喘治疗包括全身激素治疗后,症状仍不能得到很好控制。关于难治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得到完全阐明。目前各国学者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相关的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方面。气道重塑被认为是导致不可逆性气道阻塞的原因之一,与难治性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现就目前与难治性哮喘相关的炎症和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与气道重塑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气道重塑(airway remodeling)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一个重要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气道结构的改变,包括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增生与肥大、上皮下纤维化、气道上皮细胞脱落、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增生等[1-2]。多种结构细胞(如ASMCs、成纤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炎症细胞(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参与气道重塑过  相似文献   

4.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复杂且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其中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对常规口服或吸入类固醇激素治疗不敏感,且常伴有更严重的临床症状。近年来,中性粒细胞及其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哮喘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气道上皮细胞损害以及气道重塑等病理过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作者综述了中性粒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在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以气道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患者寻求治疗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c-kit通路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糖皮质激素影响气道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气道重塑组、布地奈德干预组,每组10只;鸡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炎症发生及气道结构改变情况;免疫沉淀/蛋白质印记(IP/WN)法测定各组小鼠肺组织中c-kit受体磷酸化程度的变化.结果:HE染色提示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黏膜下层和平滑肌增厚,气道管腔狭窄,大量炎细胞浸润的表现,布地奈德组上述改变较哮喘组为轻;IP/Wb检测发现磷酸化的c-kit受体在哮喘组表达较对照组为高(P<0.01),而布地奈德组表达量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c-kit受体磷酸化可能在哮喘气道重塑过程中表达上调;布地奈德抑制c-Kit受体磷酸化可能是其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4,-13促进人肺成纤维细胞ADAM33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ADAM33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哮喘的发生以及气道高反应性有显著相关。ADAM33基因主要在肺的平滑肌细胞、成肌纤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表达,而在上皮细胞、T细胞或免疫细胞中表达较少。由于ADAM33基因在肺间充质细胞的选择性表达,因此,ADAM33基因可能与小气道重塑有关。IL4和IL-13都是Th2型细胞因子,在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IL4和IL-13可以通过增加支气管上皮细胞对转化生长因子-β的释放,从而促进气道重塑。因此,我们研究IL-4和IL-13对人肺成纤维细胞ADAM3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ADAM33基因表达异常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反复的炎症损伤与组织修复可导致气道重塑。气道上皮间质转化 (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哮喘的气道重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核因子‐κB和溴结构域 蛋白4等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通路参与了EMT的分子调控。  相似文献   

8.
史丽  强丽霞  金寿德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11):202-204,208
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长期炎症等因素刺激下气道出现上皮损伤、上皮网状基膜增厚,黏液细胞化生,气道平滑肌细胞发生增生、肥大、迁移和凋亡抑制等改变,使气道发生结构重塑,最终导致肺功能下降。其中平滑肌细胞的相关改变在气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阐明气道平滑肌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是目前防治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课题。本文综述气道平滑肌在气道重塑中主要作用与相关机制及气道重塑对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机制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表达以及盐酸氨嗅索的干预效果。方法应用卵蛋白激发大鼠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60只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哮喘组和干预组,每组20只。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大鼠气道Cyclin D1、CDK4的表达和气道重塑进行研究。结果哮喘纽气道壁均可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气道壁厚度增加,Cyclin D1、CDK4阳性表达增加,与正常组和干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clin D1、CDK4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盐酸氨嗅索可减少气道壁炎症细胞浸润,预防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ima,以下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以气道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不可逆性气道重塑(airwayremodeling)为特点[2]。气道重塑是由Huber和Koessler在1922年首先提出的。目前认为:气道重塑是指气道在慢性炎症刺激下所发生的气道壁结构变化,包括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肥大,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基底膜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和腺体增生肥大,是哮喘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哮喘气道病理改变的重要基础[3,4]。进一步的…  相似文献   

11.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组织抑制剂-1与哮喘气道重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道重塑(airway remodeling)是哮喘特征性病理改变。目前认为,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和沉积失衡是导致气道重塑的关键性原因。该文从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重塑、气流阻塞、气道高反应性四个方面阐述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关系,认为两者含量及比值的失衡是调节ECM代谢,从而成为影响哮喘气道重塑的核心因素。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变气道壁ECM沉积而影响气道重塑,目前多数研究认为吸入激素能通过下调MMP-9、上调TIMP-1的表达而影响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哮喘气道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开  李云  钟礼立 《医学综述》2008,14(18):2747-2749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是MMP家族的成员,在哮喘患者的气道、血清、痰和肺组织表达均升高,参与了哮喘中基质的重塑和炎性细胞的迁移。MMP-9还可能与重塑中气道平滑肌的增生、新血管的形成和杯状细胞的增生有关。引起哮喘气道重塑的因素常上调MMP-9的表达。多种药物可通过抑制MMP-9的表达或降低其活性以延缓或逆转气道重塑,这有望成为防治哮喘气道重塑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是可逆性气流受限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气道炎症的长期存在可引起气道的重塑,但目前关于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精氨酸酶在哮喘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不仅能降低气道释放的NO水平,增加气道高反应性,而且其代谢产物如腐胺、脯氨酸等能诱导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合成,导致气道重塑。文中就精氨酸酶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气道平滑肌(ASM)的增生肥大及气道壁增厚是重症哮喘患者气道重塑的主要特征之一,近来针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靶向治疗成为研究热点。治疗重症哮喘的新方法—支气管热成形术(BT)在近年发展起来,其疗效与安全性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所证实。支气管哮喘患者多存在明显的腺体分泌、血管增生、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ASM)肥大,甚至气道重塑~([5,8]),ASM是相关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产生一系列酶促反应的最终效应器~([6-7])一项针对ASM治疗严重哮喘的新方法——支气管热成形术(BT)应运而生,其疗效与安全性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所支持~([20-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哮喘动物气道细胞的DNA合成和气道重塑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采用双标免疫组化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气道细胞的DNA合成和气道重塑进行研究。结果 (1)哮喘组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的DNA合成BrdU阳性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2)哮喘组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DNA合成Brdu阳性计数和气道直径呈高度正相关(P<0.01,P<0.05),对照组无明显相关性(P<0.05,P<0.05);(3)哮喘组气道上皮层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平滑肌层厚度、气道直径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区面积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炎症所导致的气道细胞DNA合成增加以及细胞增生,可能是引起气道重塑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正脊疗法对豚鼠炎性细胞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豚鼠30只,雌雄不拘,按体重随机分为哮喘正脊组(10例)、哮喘组(10例)、空白对照组(10例)。予1%卵蛋白雾化吸入诱发哮喘建立支气管哮喘模型,正脊组同时行三维正脊疗法。2周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及哮喘正脊组炎性细胞及气道重塑均不明显。而哮喘组则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及气道壁增厚、平滑肌增生明显。结论:三维正脊疗法可减少气道黏膜中炎性细胞的浸润,抑制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慢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 4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MSC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BMSC治疗组。从雄性BALB/c小鼠分离BMSC。用卵白蛋白(OVA)制备慢性哮喘模型。观察BMSC移植对慢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SC对脾组织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影响。结果哮喘模型组支气管上皮黏膜脱落,上皮黏膜有杯状细胞增生,部分管腔内有黏液栓塞,气道、血管旁有大量炎性浸润,以及气道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肥大。正常对照组及BMSC对照组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表现,而BMSC治疗组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明显减轻。与BMSC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模型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BMSC治疗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明显提高(P〈0.05);BMSC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及BMSC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BMSC移植能明显减轻慢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程度,并能上调外周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 (哮喘 )是由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及其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免疫病理学机制将哮喘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致敏阶段 ,包括过敏原刺激 ,诱导T淋巴细胞活性、IL -4产生、IgE合成和效应细胞释放介质 ;第二阶段为慢性过敏性炎症阶段 ,以TH1 /TH2 细胞比例降低 ,产生IL -5和嗜酸粒细胞活化、聚集为特征 ;由慢性炎症引起的气道结构重塑 ,是哮喘气道炎症发展最后阶段。有关哮喘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 ,免疫功能改变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现就近几年来有关哮喘发病的免疫机…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为主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哮喘反复发作日久会导致气道结构重塑,肺功能持续下降,甚至出现死亡.中、西医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上各有优势,西医目前在哮喘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优势突出,但无法阻止其反复发作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正>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伴有可变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高反应性,病情反复发作可造成气道组织纤维化,导致气道重塑,病情不断加重[1-2].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问题[2-3].目前,多数观点认为气道炎症是哮喘发病的核心环节,所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是贯穿哮喘全过程的气道病理状态,而气道重塑是气道炎症慢性化发展的必然结果[4].支气管哮喘无论病情轻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