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会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6):16-17
目的 探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患者54例,观察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术前术后的AMS评分情况;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椎体高度、Cobb角等.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脊神经压迫症状减轻,无神经功能恶化发生,术前术后AMS评分有明显改善,患者椎体高度及Cobb角术后较术前恢复效果明显.结论 后外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是可行有效的,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24例,经术后随访,取得较好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21~57岁,平均43岁;车祸17例,高处坠落伤6例,塌方砸伤1例;骨折部位:T128例,L1 15例,L21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15例,C级6例,D级2例;术前CT、测量椎管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7例,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B组54例,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短期手术效果以及中长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短期手术效果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0.5~1.5年的回访中发现,A组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B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术在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上具有恢复良好且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截瘫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引起截瘫的主要原因。评价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的疗效。方法:1994年以来用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3-58岁,受伤节段T12 6例,L1 23例,L2 4例。从硬脊膜前方清除椎体后壁,彻底解除硬脊膜前方的压迫,椎体间植骨,Kaneda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23.3个月(11-35个月)。31例不完全脊髓损伤中,ASIS评分提高1-2级30例,12月完全脊髓损伤中,恢复到C级5例,提高1-2级4例,无明显变化3例,术后CT显示,椎管内骨块完全消除,椎管矢状径恢复正常,脊髓减压彻底充分,椎体间植骨融合好,结论: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并截瘫, 减压彻底,内固定可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比例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评价4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截瘫病例经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6h,平均4.5h;出血800~2 000ml,平均1200ml;随访2年以上,植骨均成活,平均3.5个月融合。无内固定松脱及断裂,脊髓损伤的恢复按Franke1分级:D级6例,E级34例,均恢复2级以上。无死亡病例。结论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减压彻底、重建脊柱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给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畸形矫正、神经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椎体后凸和侧凸角度均明显减少,神经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一期愈合,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术疗效显著,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钉棒系统固定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3年11月~2010年1月收治的71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AF系统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钉棒系统固定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5.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钉棒系统固定并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获得较佳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AF内固定加脊柱后外侧及经椎弓根双植骨治疗1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F内固定加脊柱后外侧及经椎弓根双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2月以来收治的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AF内固定加脊柱后外侧及经椎弓根双植骨治疗。结果:合并不完全截瘫病例基本恢复正常,4例完全截瘫病例截瘫平面有不同程度下降.术后X线片显示椎体高度均基本恢复.术后一年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AF内固定加脊柱后外侧及经椎弓根双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多伴有脊髓损伤,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多数该类骨折可通过后路减压椎弓根固定取得比较良好的减压和固定效果,但严重的爆裂骨折存在前中柱骨量不足,单纯后路植骨后期可发生椎体塌陷、后凸畸形,从而影响手术效果。2001~2005年我院对3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枢法模z-Plate钢板内固定术,重建脊柱稳定性,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前路和后路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以其为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采用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椎体平均刚度、强度、高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改善较为明显,其中观察组患者椎体的平均刚度、强度、高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两组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前路内固定方式治疗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笔者运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n,Gss)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9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18个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AF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AF内固定系统联合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9例。结果术后受伤椎体高度和cobb角均恢复满意,除2例FrankelA级外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平均随访2年,无严重并发症,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结论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椎体椎间植骨不仅能复位骨折,重建椎体高度,而且能提供脊柱即时和晚期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并发症,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5.
2002年5月-2005年5月,我院共收治不稳定型胸腰段骨折54例,采用RF系统复位内固定,加后路椎管减压和植骨融合,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Denis A/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54例Denis A/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相关指标,随访2年以上,比较治疗前、治疗1个月、6个月、2年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及椎管通畅率,评价手术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损伤分级。结果 5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平均失血量(132.45±32.12)mL,手术平均用时(130.23±20.11)min,平均住院时间(9.01±1.54)d,平均植骨量(4.15±0.54)g;术后1个月、6个月、2年伤椎矢状面Cobb角、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椎管通畅率、伤椎前缘高度比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较术后1个月伤椎矢状面Cobb角显著升高、伤椎前缘高度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2年较术前ASIA分级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1例切口感染,1例慢性腰痛,无脑脊液漏、内固定断裂、神经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单侧椎板开窗减压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纠正后凸畸形、神经减压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F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胸腰段骨折经AF系统内固定,并行关节突或横突间植骨的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X线、CT等检查结果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复位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X线、CT复查提示椎管有效矢状径达到正常范围,Cobb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均明显恢复.远期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79.2%.结论:后路AF系统固定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节段少等优点,适用于胸腰段骨折需后路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的治疗,对椎管减压、伤椎高度恢复疗效肯定,但存在矫形丢失、内固定断裂、松动等问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使用椎弓根螺钉能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22):57-58
目的:探究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路径随机分为观察组(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每组28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并发症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4%,并发症发生率为32.1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后入路手术相比,应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AF系统治疗胸腰段及下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胸腰椎及下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及下腰椎爆裂骨折28例。结果X线摄片、CT综合评价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比较,疗效满意。结论AF系统是治疗胸腰椎及下腰椎爆裂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20.
胸腰椎爆裂骨折是脊柱损伤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 ,作者应用RF系统对 3 9例经CT扫描证实有椎管内骨折块占位的病例进行了骨折块间接复位内固定 ,收到较好疗效 ,兹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 999年 1月~ 2 0 0 2年 1月 ,选择经CT证实有椎管占位的胸腰段爆裂型骨折患者 3 9例进行了RF系统间接复位内固定术 ,占同期脊椎骨折病人总数的 3 9/98。其中女 1 0例 ,男 2 9例 ;年龄 2 1~ 5 5岁 ,平均 3 4岁 ;损伤节段T113例 ,T12 8例 ,L11 7例 ,L2 1 1例。FrankelB2例 ,C6例 ,D1 0例 ,E2 1例。手术距损伤时间 1~ 5天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