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esophagealsmallcellofcarcinoma,PESC)是常见的肺外小细胞癌,临床表现与其他类型食管癌相似,但生物学行为、组织来源及治疗方法等不同于食管鳞癌、腺癌,反而与小细胞癌相似,具有恶性程度高、早期发生转移、预后差,长期生存率低等特点[1]。虽然PESC比较少见,但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本文从PESC的流行病学、病理学、治疗模式、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贾维坤  王亚琴  杜丹妮 《重庆医学》2012,41(29):3049-3050,3129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1年8月,该院收治的PESC患者17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手术患者较手术联合化疗者1、2、3年和5年生存率低(P<0.05);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术后1、2、3年和5年生存率低(P<0.05)。结论 PESC病理组织学特征多样化,有无淋巴结转移可能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esophageal small cell carcinoma,PES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肿瘤,其胃镜、影像学、临床表现等与食管鳞癌、腺癌相似,但其生物学行为、组织来源及治疗等不同于食管鳞癌及腺癌,具有症状出现早、生长速度快、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就可发生转移的特点。治疗的标准方法目前仍未确定。本文收集我院近年收治的12例PESC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esophageal small cell carcinoma,PES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肿瘤,其胃镜、影像学、临床表现等与食管鳞癌、腺癌相似,但其生物学行为、组织来源及治疗等不同于食管鳞癌及腺癌,具有症状出现早、生长速度快、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就可发生转移的特点。治疗的标准方法目前仍未确定。对我院1985至2013年收治12例PES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效果和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PESC患者1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采用三野根治术配合全身化疗进行治疗的PESC患者108例设为A1组,患者生存时间5-106个月,平均31.8±5.4个月;只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14例设为A2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4.1±1.9个月。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PESC极不稳定,容易全身早期转移,且很难行有效预后。综合治疗过程中实施辅助化疗,能显著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 (PESC)临床较少见 ,发病率占食管癌的 0 0 5 %~ 5 5 0 % ,近年来有增多趋势。PESC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 ,与食管鳞癌及腺癌相似 ;但血管和淋巴远处转移早 ,恶性程度高 ,确诊后一般半年内死亡。PESC的组织学来源及生物学特征尚需进一步研究。该科收治的 3例PESC以手术治疗为主 ,术后辅以放、化疗 ,采用紫杉醇 5 Fu化疗取得一定效果 ,值得进一步观察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分析该院1997年1月至2006年6月间收治的12例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临床资料、治疗和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1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期13个月,1年生存率为54.54%,无2年生存者。局限期11例中,7例采取以手术 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单一手术2例,分别生存12个月及8个月;单一化疗1例,生存期为11个月;另1例失访。广泛期1例,采取放疗 化疗进行综合治疗,生存期为9个月。结果表明:PESC的总体治疗效果及预后仍较差;包含化疗的综合治疗可以作为一种标准的治疗模式;以手术 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可能是目前对局限期PESC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rimary esophageal small cell ofcarcinomas, PESC)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恶性肿瘤, 其胃镜、影像学、临床表现等与食管鳞癌、腺癌相似, 但其生物学行为、组织来源及治疗等不同于食管鳞癌及腺癌, 具有症状出现早、生长速度快、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就可发生转移的特点。虽然PESC在国外罕见, 但是由于食管癌在我国高发, 且呈逐年增加趋势, 究其原因发病率升高也许是绝对原因, 而免疫组织化学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诊断率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PESC)的预后因素与最佳治疗模式。方法检索收集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16例PES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经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各生存曲线间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98例患者纳入生存分析,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4%、21.2%、8.8%。单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M分期、TNM分期、VALSG分期、是否手术、是否化疗与预后显著相关(P=0.036、0.047、0.001、0.047、0.026、0.00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P=0.001)和是否化疗(P<0.001)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局限期患者中,综合治疗组的患者中位生存期(30个月)与单一治疗组(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广泛期患者中,综合治疗组的患者中位生存期(23个月)与单一治疗组(1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N分期、M分期、TNM分期、VALSG分期、是否手术、是否化疗与PESC患者的预后相关,TNM分期和是否化疗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不论局限期还是广泛期,推荐PESC应用以化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比较SSIGN、Leibovich、UISS 3种预后预测模型对临床非转移肾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对1999~2012年间行手术治疗的1 202例临床非转移肾细胞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并将其临床及病理参数带入SSIGN、Leibovich、UISS 3种肾细胞癌预后预测模型计算其预后危险度。通过计算3种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AUC在0.50~0.70为低区分度;在0.71~0.90之间为中等区分度;而>0.90则为高区分度。了解3种预测模型对不同分期、分级的临床非转移肾细胞癌的预测强度。  结果  1 202例临床非转移肾细胞癌患者中局限性肾细胞癌1 030例,局部进展期肾细胞癌172例。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3.02月,其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87.6%,不同分期、分级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ISS、SSIGN及Leibovich评分系统对于局限性肾细胞癌总生存的预测精度分别为0.667、0.785、0.758,而3种模型对于局部进展期肾细胞癌的预测精度均在0.6以下。  结论  3种预测模型中SSIGN预后评分系统在本研究验证中有一定预测价值,但对于进展期肾细胞癌患者,现有预测模型区分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