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型心绞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6例。均给予吸氧、硝酸酯类的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ml皮下注射;辛伐他汀20mg,睡前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T段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心绞痛发生频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肌梗死发生率、心脏猝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使用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1次/12h,7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用药前、后测定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FTT)。结果治疗后显效35例(60.3%),有效18例(31.0%),总有效率达91.3%,各型心绞痛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54例患者治疗前、后TT、APTT、PT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无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均为入院前后经常规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阿司匹林,调脂药)治疗1周以上,仍有明显心绞痛症状者,给予阿司匹林和抗心绞痛常规治疗加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腹壁皮下注射,2次/d, 连用7d。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有效,所有患者仅1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事件,无一例出现出血。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硝酸甘油单用与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03-06—2012-11-09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联用组采用硝酸甘油联合黄芪注射液及香丹注射液治疗,单用组采用硝酸甘油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为97.1%(33/34),高于单用组的88.2%(30/3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硝酸甘油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管事件、出血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常规予以吸氧、卧床休息,肠溶阿司匹林75~150mg/d口服,根据病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控制血压、血糖,调脂药物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0.6ml/次(如体重<60kg为0.4m1),2次/d,皮下注射,连续7d;对照组首先给予普通肝素5000U静脉推注,接着约1000U/h静脉滴入,维持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于60~85s或活化凝血时间(ACT)于250~300s,连续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24h缺血总时间、ST段下移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脏性猝死、轻度出血、服硝酸甘油情况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明显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更少发生出血事件,应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现将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65例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对象为 1 30例符合 WHO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 ,其中劳累性心绞痛 (初发劳累性 恶化劳累性 ) 82例 ,自发性心绞痛 2 3例 ,混合性心绞病 2 5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 65例 ,男 41例 ,女 2 4例 ;合并高血压者 2 9例 ,高脂血症者 51例 ,糖尿病者 1 1例。对照组 65例 ,其中男 40例 ,女 2 5例 ,合并高血压者 2 8例 ,高脂血症 49例 ,糖尿病 9例。1 .2 方法治疗组 :在常规应用扩冠 ,降脂药物基础上 ,皮下注射低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ST段下移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及葛根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均治疗10d。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改变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68.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5.5%,高于对照组的5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78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2,P<0.05)。心电图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主要是有轻微的注射部位渗血。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UAP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并发症少,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属于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近年来,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治疗一般以硝酸酯类 ,钙通道阻滞剂 ,β -受体阻滞剂等单用或合用 ,但是仍有近 5 0 %患者反复发作 ,疗效不易巩固 ,近年来随着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概念在临床的深入 ,我院自 2 0 0 0年 5月~ 2 0 0 1年 4月 ,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70例中 ,男 5 6例 ,女 14例 ,年龄 3 1~ 70岁 ,诊断均符合WHO不稳定型心绞痛。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0 0 5mV或T波倒置 ,每例均有典型心绞痛发作 ,其中 19例中间综合症患者 ,每日发作 5~ 6次 ,发作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 (LMWH)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同期入院的 9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观察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各 4 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MWH0 4ml(41 0 0IU) ,皮下注射 ,每日 2次 ,连续 7日。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心脏事件发生。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89 1 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7 39%,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观察组不仅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而且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AMI) ,对照组发生 4例。 结论 UAP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MWH治疗效果满意 ,安全可靠 ,且能减少AMI的发生率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1%.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5.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上借鉴.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PI)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PI组(40例)加用葛根素(PI)500mg,静滴,1/d,疗程14d,LMWH组(41例)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4100IU皮下注射,1次/12h,共用7d,PI LMWH组(41例),同时加用PI.LMWH,疗程同上.14d后分别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率、心电图和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结果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电图疗效,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 (L 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U AP患者 13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和常规治疗加 L MWH组 (治疗组 ) ,疗程均为 1周。结果 :1周后总有效率 :治疗组为 95 % ,对照组为 70 % (P<0 .0 5 )。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 (P<0 .0 1) ,血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下降明显 (P<0 .0 5 )。观察半年 ,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6 %对 2 0 % ,P<0 .0 5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L MWH,能更有效地控制心绞痛发作 ,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Dalteparin(Fragmin)组(98例)予5000 U,每12 h 1次,皮下注射;Enoxaparin(Clexane组104例),予0.6 mL,每12 h 1次,皮下注射(若体重<60 kg为0.4 mL),观察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但Enoxaparin组比Dalteparin组有效率明显升高,且出血率下降.结论Enoxaparin更能有效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且出血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和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3例,无效2;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5例,无效8例,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EVF)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的9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而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与小剂量尿激酶的联合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心肌缺血总负荷和住院时间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而无效率则显著降低;心肌缺血总负荷显著降低,而住院时间亦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尿激酶的联合治疗方案对于UAP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