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矫治混合牙列期和恒牙早期安氏III类骨性反牙合的效果.方法7-12岁安氏Ⅲ类骨性的反牙合8例,用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矫治.结果 上颌骨与上牙弓均有前移,上颌长度增加,A点前移,上切牙唇倾度减小;下切牙舌侧倾斜;上下颌骨矢状关系逐渐趋向正常,凹面型得到改善.结论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是矫治混合牙列期和恒牙早期安氏III类骨性反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矫治Angle Ⅲ骨性反He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矫治混合牙列期和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反He的效果。方法:7—12岁安氏Ⅲ类骨性的反He8例,用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矫治。结果:上颌骨与上牙弓均有前移,上颌长度增加,A点前移,上切牙唇倾度减小;下切牙舌侧倾斜;上下颌骨矢状关系逐渐趋向正常,凹面型得到改善。结论:口外前牵引联合颏兜是矫治混合牙列期和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反He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颏兜Ⅲ类牵引与功能矫治器Activator矫治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采用颏兜口外牵引联合功能性矫治器矫治38例前牙反(牙合)病例.结果有效地抑制了下颌骨的前伸及发育、上颌骨与牙弓的发育均有改善、磨牙(牙合)关系基本达到安氏Ⅰ类关系.凹面型得到改善.结论颏兜与Activator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纠正早期牙列反(牙合),疗效显著,稳定.但下颌牙列舌倾及高角患者不宜使用Activator.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颏兜Ⅲ类牵引与功能矫治器Activator矫治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采用颏兜口外牵引联合功能性矫治器矫治38例前牙反牙合病例。结果:有效地抑制了下颌骨的前伸及发育、上颌骨与牙弓的发育均有改善、磨牙牙合关系基本达到安氏Ⅰ类关系。凹面型得到改善。结论:颏兜与Activator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纠正早期牙列反牙合,疗效显著,稳定。但下颌牙列舌倾及高角患者不宜使用Activator。  相似文献   

5.
Activator联合头帽颏兜矫治儿童前牙反(牙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颏兜Ⅲ类牵引与功能矫治器Activator矫治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采用颏兜口外牵引联合功能性矫治器矫治38例前牙反[牙合]病例。结果:有效地抑制了下颌骨的前伸及发育、上颌骨与牙弓的发育均有改善、磨牙胎关系基本达到安氏Ⅰ类关系。凹面型得到改善。结论:颏兜与Activator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地纠正早期牙列反牙台,疗效显著,稳定。但下颌牙列舌倾及高角患者不宜使用Activator。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Pitchfork分析法研究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的骨性和牙性矫治效果,为早期矫治的时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9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非治疗观察6个月后(观察期),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早期矫治6个月(治疗期),随后直接进入固定矫治器治疗.应用Pitchfork分析法对比观察期和治疗期功能性(牙合)平面上骨骼及牙齿的位置改变.结果 在功能性(牙合)平面上早期矫治造成磨牙关系改变了7.9 mm,包括骨性改变4.2 mm、牙性改变3.7 mm;骨性改变中上颌骨贡献了0.7 mm,下颌骨贡献3.6 mm,牙性改变中上磨牙贡献了1.5 mm,下磨牙贡献2.2 mm.结论 恒牙早期阶段开始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的早期矫治Ⅲ类错(牙合)可取得较大的牙(牙合)关系改善,但对上颌骨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选取24名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反(牙合)患者,行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头颅参照系统分析治疗前后牙颌系统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上颌骨向前移位,下颌向下后旋转;上切牙唇倾前移,下切牙舌倾后移;磨牙远中竖直;覆盖及磨牙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在通过15例恒牙反牙合患者临床矫治疗效的观察,探讨反覆牙合深的恒牙骨性反牙合矫治的有效途径及注意事项。在使用颏兜牵引及固定矫治器和牙合垫的联合矫治后,15例患者均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结论:反覆牙合深的恒牙骨性反牙合宜采用固定矫治器、牙合垫及口外矫形力装置联合使用的方法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对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牙性和骨性影响。方法:选择 17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前牙反牙合,矫治开始及前后各 6个月拍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在治疗期内均发生上颌骨前移,下颌骨轻度向下后旋转:SNA平均增大 2. 6°, A点平均前移 3. 1mm;前牙覆盖增加 5. 2mm, 其中骨性变化占 63%,牙性变化占 37%。结论: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是简便、有效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装置,可最大程度地减轻畸形程度。  相似文献   

10.
对无上颌后缩的下颌前突畸形,临床上常用颏兜矫治。但有研究报道,对于严重的骨性Ⅲ类错(牙合),颏兜疗效难以保持。本研究旨在评价长期使用颏兜矫治对长面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效果。 选取处于青春前期和青春期伴后牙反(牙合)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日本女性患者36例,以枕牵引颏兜矫治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牙合)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在恒牙早期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18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用(牙合)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治疗后患者许多标志点在水平方向上都有明显变化,上颌骨明显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联合下颌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前、后软硬组织及牙(牙合)的变化,探讨该方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原理、机制和优缺点.方法:选择23例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男11例,女12例,年龄12~14岁.应用前方牵引联合下颌多曲方丝弓技术进行同期治疗.分别在正畸前(T1)、矫治7个月后(T2)及矫治结束后(T3)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骨组织的改变主要发生在T2期,其中SNA角平均增加2.37°,OP-MP平均增加4.85°,Wits平均增加4.7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2期和T3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覆(牙合)、覆盖在T2期即发生明显变化,其中覆盖在T2期平均增加4.43mm,覆(牙合)加深2.66mm.治疗结束后,覆(牙合)、覆盖进一步加大.结论: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由于生长潜力有限,前方牵引和下颌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同期联合应用是有效的矫治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运用前方牵引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牵引弓联合前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替牙早期及恒牙早期两个不同矫治时机对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6个月,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26例患者的上颌骨移位均有显著性变化,SNA增大2.2°±0.3°,A点前移3.3mm±1.3mm,上中切牙切端唇向移动3.8mm±1.2mm,其中替牙早期组表现更多的骨骼、更少的牙齿改变.结论牵引弓联合前方牵引是简便、有效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治疗装置,在替牙早期比恒牙早期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混合牙列期AngleⅢ类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舌簧牙合垫、带拉钩上颌扩弓矫治器联合使用矫形面框、颏兜等口外矫形装置对13例患者进行矫正。结果:所有病例均达到预期疗效。结论:在混合牙列期对AngleⅢ类错牙合患者矫治,可以充分利用患者本身的生长发育潜力,让许多与错牙合有关的颧骨和牙槽骨的不利因素都根本得以消除或减轻,使面部畸形、反牙合得以显著改善,矫治持续时间相对缩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牙颌结构的变化。方法选择未做过正畸治疗的乳牙期骨性Ⅲ类错患儿16例,男9例,女7例,平均年龄6.2岁,前牙反[牙合]或合并后牙反[牙合],上颌后缩,乳磨牙终末平面呈近中阶梯,不存在功能性下颌前移。应用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正畸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6个月后,凹面型改善,上颌长度增加,上颌前移,SNA平均增大2.0°,ANB增大2.9°,W its值增大了3.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前牙轻度唇倾,下切牙轻度舌倾。腭平面、下颌平面、[牙合]平面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腭快速扩大联合前牵引矫治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疗程短,反[牙合]及凹面型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笔者运用前方牵引配合方丝弓矫治技术矫治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取得了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16例 ,磨牙为近中关系 ,ANB角 <- 2°,前牙不能后退致对刃牙合 ,其中女性 10例 ,男性 6例 ,年龄 11.8~ 13岁 ,平均 12 .3岁 ,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  相似文献   

18.
《口腔医学》2005,25(5):289-290
目的评估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在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2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牙合)前牙反(牙合)患者,用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矫治后,SNA角增大3.5°,SNB角减少1.0°,ANB角增大4.5°,覆盖增加5 mm.上唇相对E平面向前,下唇相对E平面更靠后.结论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使前牙反(牙合)解除,侧貌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疗效。方法选取24名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反患者,行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头颅参照系统分析治疗前后牙颌系统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上颌骨向前移位,下颌向下后旋转;上切牙唇倾前移,下切牙舌倾后移;磨牙远中竖直;覆盖及磨牙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前方牵引结合多曲方丝弓技术治疗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错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缩弓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黯的骨性及牙性疗效。方法选取10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殆患者,观察6个月作为观察对照期,随后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缩弓矫治6个月为治疗期.应用Pitchfork分析法比较对照期和治疗期在平均功能性殆平面上骨骼及牙齿的位置变化。结果磨牙关系改变了7.2mm(t=6.85.P〈0.05),包括骨性改变4.4mm、牙性改变2.8mm;骨性改变中上下颌骨贡献率约为1:3,牙性改变中上下磨牙贡献率约为2:3。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缩弓可有效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胎,可取得较大的牙殆关系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