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芍药钩藤木耳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 ,笔者从1996年用芍药钩藤木耳汤加味配以针灸治疗本病5 6例 ,效果显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将 10 4例面神经麻痹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 5 6例 ,男 2 9例 ,女 2 7例 ,年龄 19~ 5 8岁 ,其中 19~ 4 0岁者 4 0例 ,4 1岁以上 16例 ;左侧面神经麻痹者 39例 ,右侧面神经麻痹者 17例 ;病程 2天以内者 15例 ,3~ 10天者 2 8例 ,11~ 2 0天者 10例 ,2 1天以上者 3例。对照组 4 8例 ,男 2 8例 ,女 2 0例 ,年龄 2 3~5 7岁 ,2 3~ 4 0岁 30例 ,4 1岁以上 18例 ;左侧面神经麻痹者 35例 ,右侧面神经麻痹者 13例 …  相似文献   

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口眼歪斜”、“吊线风”,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病证。近10 a来笔者运用针灸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本病33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6岁,在20岁~50岁者占多数;病程最长2个月,最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化脓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发病率较高。笔者采用综合疗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及西药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36例,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21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6岁;病程1~13  相似文献   

4.
按摩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治疗不甚理想。自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按摩法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32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1~30岁6例,31~40岁12例,41岁以上14例;病程1周以内14例,1周至半月者13例;半月至1月者3例,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孔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中医诊断为"口癖"、"口眼斜",目前临床较多见.近年的临床观察中,笔者在传统毫针的治疗上,运用横刺法一针多穴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以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38例,均为首次发病单侧面瘫,其中女14例,男24例;年龄在16~73岁之间;病程最短1d,最长半月.根据文献资料[1],急性期:发病1~7 d;静止期:发病8~20 d;恢复期:发病21~70 d.根据患者发病的病程长短,将入组患者分为急性期和静止期2组,分期取穴.急性期组共26例,男16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35岁;平均病程3.35d.静止期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42.47岁;平均病程10.13 d.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运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患者16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诊疗规范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1]。男12例,女4例;年龄18~65岁,平均30岁;病程1~7 d,平均2.5 d;部队12例,地方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口角歪斜,眼裂不能完全闭合,额纹消失或减少,鼻唇沟变浅,鼓腮吹口哨时一侧漏气,进食时食物滞留颊齿之间,患侧面部僵硬,乳突区疼痛,舌前味觉减退等表现,其中面神经右侧受累10例,左侧受累6例。实验室生化、X线、B超等常规检查均正常。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发病后10 d内均给予…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观察中药超声透入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面神经电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科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面神经麻痹住院治疗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5岁,平均45.2±4.3岁;病程1~12d,平均4.1±1.7d;面瘫部位:左侧14例,右侧2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  相似文献   

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面部一侧肌肉运动障碍 ,口眼歪斜。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推拿头面部穴位后配合针灸治疗该病 80例 ,不但疗效显著 ,并缩短了病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0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3 6例 ,女 44例 ;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1 3岁 ,>5 0岁 1 3例 ,2 5~ 5 0岁5 0例 ,<2 5岁 1 7例 ;病程最短 1 d,最长 1 4d,<7d6 2例 ,7d~ 1 4d1 8例 ;所有病例均以单侧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 ,并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2 治疗方法2 .1 推拿 用拇、示指腹推拿患者头面部穴位 ,双侧对称揉按 ,以重按轻揉手法为主 ,重而不滞、轻…  相似文献   

9.
李艳龙 《河北中医》2012,34(6):844-845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009 - 12-2012 - 02,笔者采用院内制剂三白通络胶囊口服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25例,并与全天麻胶囊口服治疗2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均为我院外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8~42岁;病程1~3d;单侧24例,双侧1例.对照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1 ~41岁;病程1~3d;均为单侧发病.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2007年12月以来运用中药内服结合针刺,鳝鱼血外涂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大50岁,最小13岁;病程2~7 d,所有患者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11.
难治性口眼?斜即现代医学所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治多次不效而遗留的后遗症。中医称之为面瘫,辨证分为三型:风寒型、寒盛型、热盛型。其中风寒型一般较易治愈,热盛型仅遗留面肌功能不全,而不会遗留人中沟歪向病侧和面肌抽搐等后遗症;只有寒盛型才会出现人中沟向病侧歪斜、面肌抽搐、痛侧眼裂小于对侧等口眼?斜症。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2000~2005年本院门诊患者2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中,男9例,女7例;11~20岁者5例,21~30岁者7例,31~45岁者4例;病程3个月~6个月者6例,6个月~1年者6例,1年~2年者4例;发病部位左侧者10例,右侧者…  相似文献   

1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针灸临床之常见病、多发病。笔者根据面神经分布特点结合经脉循行路线精选穴位 ,用电针治疗本病 2 61例 ,疗效显著 ,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临床收治本病患者 31 1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61例中 ,男 1 38例 ,女 1 2 3例 ;病在左侧者 1 2 5例 ,右侧者 1 36例 ;发病年龄多在 2 0~40岁 ,年龄最大者 78岁 ,最小者 7岁 ;病程在 1周内 98例 ,1周以上 1 63例。对照组 50例中 ,男 2 9例 ,女 2 1例 ;病在左侧者 2 4例 ,右侧者 6例 ;发病年龄多在 2 0~ 40岁 ,年龄最大者 72岁 ,最小者 5岁 ;病程在 1周内 2 0例 ,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采用羊肠线透穴结扎法治疗经多方治疗不愈、病程在 1个月以上的顽固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10 0例 ,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患者中 ,男 4 5例 ,女 5 5例 ;年龄最大 78岁 ,最小 7岁 ,其中 7~ 15岁 5例 ,15~ 2 5岁 13例 ,2 5~ 4 0岁 4 0例 ,4 0~ 6 0岁 2 8例 ,6 0岁以上 14例。左侧面神经麻痹 4 8例 ,右侧面神经麻痹 5 2例。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4 5d。1 2 治疗方法1 2 1 常用穴位 太阳透阳白、太阳透颧、迎香透四白、颊车透地仓、地仓透人中、地仓透承浆等。1 2 2 操作…  相似文献   

14.
Bell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其临床表现为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额蹙眉,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流涎,食物滞留颊齿之间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笔者自2002年8月~2004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门诊患者14例,住院患者22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8岁,平均37.5岁;病程最短14天,最长45天,平均28天。合并糖尿病5例,高脂血症4例,高血压病3例,心绞痛2例,外耳及鼓膜疱疹2例。治疗方法西医治疗:1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mg/d,…  相似文献   

15.
《新中医》1974,(4)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近年来,我们用针灸中药对4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一定疗效,兹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都于门诊观察。其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4岁,20—50岁有38例;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3天;耳下有压痛者33例,无压痛者9例;初起有外感证状老35例,无外感证状者7例;属风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采用按肌肉走行按摩面部配合扳机点揿针治疗面神经麻痹25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针灸推拿门诊的面神经麻痹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0~53岁;病程1~24周。对照组中男9例,女16例,年龄17~55岁;病程1~22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  相似文献   

17.
面神经麻痹(周围型)系面神经管内组织急性水肿所致,中医称为“口眼歪斜”、“口僻”,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笔者用针刺、切敷、神灯照射及中西药物对50例患者进行了综合治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0例病人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84岁,最小者8岁,以21~50岁居多;病程最长者7个月,最短者10天;右侧面瘫33例,左侧17例。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2001年1月~2002年12月运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外伤后眼睑下垂32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是脑外科转康复科的脑外伤后眼睑下垂的患者。其年龄为4~45岁;病程最短15d,最长1年零1月;男26例,女6例;外展神经麻痹5例,动眼神经麻痹10例,上斜肌麻痹5例,下斜肌麻痹5例。排除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眼肌紧张、三叉神经痛,先天性上睑下垂等。2治疗方法2·1针灸治疗以眼部取穴为主,取眼部攒竹,阳白透鱼腰、丝竹空、承泣、下关、头痛加头维、神庭、上星,远部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为主,针刺得气后夹电极,以疏密波、弱电量为…  相似文献   

19.
电员针配合运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于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0月 ,采用电员针配合运动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4 6例 ,并与电针进行对照观察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78例均为按文献标准[1] 明确诊断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 ,分别予电员针和电针治疗。电员针组 4 6例 ,男 2 5例 ,女 2 1例 ;年龄 16~6 6岁 ;病程 1天~ 4月 ,其中 <1月 33例 ,1~ 2月 6例 ,>2月 7例 ;左侧 33例 ,右侧 13例。电针组 32例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2 8~ 6 8岁 ;病程 1天~ 4月 ,其中 <1月 2 4例 ,1~ 2月 3例 ,>2月 5例 ;左侧 2 3例 ,右侧 9例。2 治疗方法2 1 电员针组取穴 :阳白、…  相似文献   

20.
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神经麻痹1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笔者就近年来运用牵正散加减治疗本病的疗效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6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95例,女65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病程2~7 d 100例,7~30 d 46例,30 d以上14例。其中106例有受风寒病史,其余无明显诱因。全部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