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GS V)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宿迁市工人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GS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传统剥脱术治疗,试验组行大隐静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的微创大隐静脉电凝术。方法:分析2007年3月-2013年3月使用微创大隐静脉电凝术治疗的268例(315条肢体)大隐静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单侧肢体手术时间为30~56 min,平均44 min,住院时间3~14 d,平均5.3 d,住院总费用938.2~3256.5元,平均2102.6元。并发条索样硬结52条(16.5%),局部炎性肿块30条(9.5%),皮肤灼伤16条(5.1%),内踝处皮肤感觉异常5条(1.6%)。术后随访1~3年,局部复发6条(1.9%),无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发生。结论:经过改进的微创大隐静脉电凝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便、恢复时间短、术后美观、效果好,不但节省了医院成本,并且使患者在基层医院应用较低的医疗费用,就能得到微创治疗,是一种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82例(共138条患肢)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共73条患肢,采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对照组40例共65条患肢,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治愈率为93.15%(68/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69%( 5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为(61.2±5.6)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8.8±4.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下淤斑、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5%(5/73)比12.31%(8/65)](P< 0.05).结论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手术过程中无需特殊器械,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无不良症状及切口感染等出现,具有简单、省时、安全、创伤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的影响,为今后治疗该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响水县中医院就诊的9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8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传统剥脱术)与研究组(48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3 d炎症因子水平和凝血功能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 d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NO)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与术前比,术后3 d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对照组患者凝血酶时间(TT)均显著缩短,但研究组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大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抽剥加腔内激光治疗术对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外科2010年到2014年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抽剥加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68例,将这68名患者命名为治疗组,再从我院外科2010年以前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名患者,并命名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时间,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2.35±12.47min,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2.31±8.24min,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33±1.52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47±2.35d,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65.00%,观察组满意度为94.4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抽剥加腔内激光治疗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佳,比原来传统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相似文献
7.
杨丽欣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1):82-8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大隐静脉高位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丹东市某医院行大隐静脉高位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的297例(319条)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48例(159条)和观察组149例(160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4%)明显高于对照组(89.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隐静脉高位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共施行手术118例(132条患肢),均联合施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即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前仅切断并结扎股内侧与股外侧属支,其余属支保留。距最近属支约0.5cm处钳夹切断大隐静脉,近断端行缝扎后结扎;远断端通入剥脱器逐段剥脱直至内踝前方大隐静脉起始处。小腿段曲张静脉团另切口剥脱,切断并结扎交通支。术后给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min,无切口感染。本组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肝素抗凝治疗后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效果良好,具有简单、省时、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即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前仪切断并结扎股内侧与股外侧属支,其余属支保留。距最近属支约0.5cm处钳夹切断大隐静脉,近断端行缝扎后结扎;远断端通入剥脱器逐段剥脱直至内踝前方大隐静脉起始处。小腿段曲张静脉团另切口剥脱,切断并结扎交通支。术后给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0min,无切口感染。本组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卧床休息,抬高惠肢,肝素抗凝治疗后痊愈。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剥脱术治疗效果良好,具有简单、省时、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血府逐淤汤对早中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O临床分期Ⅰ、Ⅱ期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治疗组30例。所有患者常规口服拜阿斯匹林,辛伐他汀,贝前列腺素等抗血小板,降脂及扩张血管等治疗。治疗组给予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血府逐淤汤,1服/日,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及踝/肱指数(ABI)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4.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3.3%;治疗后两组ABI均有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提高ABI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淤汤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可明显缓解患肢缺血情况,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ABI。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老年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脑出血40例平分为两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结果]治疗组15例ADLⅠ级2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2例,Ⅴ级1例,1例死亡。好转率为73.3%,死亡率为6.7%。对照组15例ADLⅠ级0例,Ⅱ级3例,Ⅲ级4例,Ⅳ级4例,Ⅴ级1例,3例死亡。好转(ADLⅠ-Ⅱ级)10例,好转率为46.7%,死亡率为20.0%。[结论]微创手术能有效清除脑内血肿,具有创伤小、预后好等优点。同时要根据患者情况积极采取个体化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救治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3例,并分别于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91.30,小骨窗组总有效率82.61,两组在治疗前后组内及治疗后组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在救治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时均有比较理想的疗效,微创血肿穿刺术效果更加理想一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静脉造影(MSCTV)在下肢静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下肢静脉疾病的18例患者进行直接法静脉造影,所采集数据导入东芝Vtrea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均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重建,得出CT诊断,并与DSA下肢静脉造影(作为金标准)结果对比。结果所有患者靶血管显示良好,18例患者中深静脉血栓形成10例,下肢静脉曲张12例,深静脉狭窄5例,侧枝循环3例。MSCTV诊断结果均与DSA造影基本相符。结论 16排CT直接法静脉造影是一种无创性成像方法,与有创的DSA造影结果符合率极高,在下肢静脉疾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麦默通系统用于微创切除及乳腺病活检68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Tru-cut活检针和麦默通系统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乳腺病活检,并比较两种活检方法的取材成功率和病检符合率。[结果]麦默通组取材成功率为100.00%,病检符合率为100.00%。Tru-cut活检针组中6例因肿块滑动取材不满意或肿块中心坏死及标本呈碎屑状,病理切片不理想,取材成功率为88.00%,与术后病检符合率为86.00%;麦默通组与Tru-cut活检针组相比其取材成功率和病检符合率均明显高于Tru-cut活检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活检优于Tru-Cut活检针,是目前患者最满意、创伤最小、最安全、最美观的治疗乳腺肿块的方法,可作为病理活检诊断乳腺疾病首选的取样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改良Palomo术和经腹股沟管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其中行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40例(腹腔镜组)、行改良Palomo术40例(改良组)、行经腹股沟管精索静脉结扎术40例(常规组),对比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疗效。结果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精液质量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但三组组内比较3个月、6个月时精液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常规组患者手术复发率显著高于腹腔镜组和改良组(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改良Palomo术和经腹股沟管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双侧的曲张患者,建议选择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7.
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临床上没有较满意的药物.为了解黄葵胶囊对该病的治疗效果,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共观察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在治疗糖尿病肾病及并发症基础上,黄葵胶囊5粒,每日三次口服.用药前及治疗后4、8、12、16、22周分别测定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BUN,Cr及血浆蛋白等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药后尿蛋白定性的有效率随用药时间延长呈逐渐升高.24 h尿蛋白定量与用药前行比较,用药后4周P<0.05,8周和12周P<0.01.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用药后8周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对于血BUN、Cr等用药后也有较好的降低效果.结论:黄葵胶囊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有待于临床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宽气囊止血带对下肢手术患者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择期下肢手术,按进入手术室的先后顺序及性别单盲编号,男性组1~80号,女性组1~80号。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宽气囊止血带,宽度为14 cm,长度以患者大腿根部约绕1.5周为宜;对照组采用原机配置气囊止血带,宽度为7 cm,长度选择与实验组相同。观察两组手术时的出血情况和减压后受压部位皮肤损伤情况、肢体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受损情况等。结果两组止血效果均满意,而对照组止血带副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宽气囊止血带在下肢手术中应用能有效减少止血带副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高血压并尿蛋白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并尿蛋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确诊为高血压并尿蛋白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卡托普利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维生素D330万U肌注1次,观察高血压并尿蛋白患者1个月时的血压、尿蛋白、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较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肾素与血管紧张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尿蛋白转阴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高血压并尿蛋白患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颈性眩晕诊治的临床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颈性眩晕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探讨颈性眩晕临床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颈性眩晕9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9例。分别比较患者眩晕症状的严重程度、治疗的有效率、治愈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病人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眩晕症状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两组眩晕症状严重程度、有效率、治愈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颈性眩晕诊治的临床路径能明显缓解患者眩晕症状、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