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4.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护理技术在神经源性膀胱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7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施行无菌间歇导尿技术,根据膀胱残余尿量调整间歇导尿次数,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控制入水量管理。结果:膀胱容量正常或接近正常15例,残余尿量小于100ml;不能自行排尿需留置导尿1例;残余尿量在100ml以上1例,继续实行间歇导尿,患者无尿路感染、肾盂积水、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结论:间歇导尿技术操作简单,效果可靠,极大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和科学的入水量管理,是解除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9-23
目的探讨间歇清洁导尿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8年9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脊髓损伤伴有神经源性膀胱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在间歇开放导尿(保留导尿管)的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盆底肌训练及行为疗法,观察组改用间歇清洁导尿,余同对照组。1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及并发尿路感染情况,并根据排尿功能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残余尿量、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均优于治疗前;其中对照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残余尿量有所减少,自主排尿量、膀胱容量较前增加(P0.05),而膀胱顺应性较前稍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根据排尿功能评定疗效,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22例;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间歇清洁导尿、神经肌肉电刺激,辅以盆底肌训练及行为疗法等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间隙性清洁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实验组应用针灸配合间隙清洁导尿法,对照组则应用间隙清洁导尿法,5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功能重建(残余尿量)及实验室指标(菌尿发生率)。结果实验组17例排尿功能重建(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对照组7例;实验组菌尿发生3例,对照组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间隙性导尿更能维持膀胱的正常生理状态,减少残余尿量,减少泌尿系细菌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7.
正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最常见功能障碍之一,由此而继发的各种泌尿系统并发症是脊髓损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1]。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所致尿潴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方法改进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改进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治疗.2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排尿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正常.结论:改进的间歇导尿可使患者较快地恢复自主排尿功能,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至正常,残余尿量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导尿方式和不同体位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96例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递次分为留置导尿管组(A组)、清洁间歇性导尿-平卧位组(B组)、清洁间歇性导尿-长腿坐位组(C组)、清洁间歇性导尿-短腿坐位组(D组),各24例.比较四组患者治疗4周后残余尿量和剩余尿量、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最大尿流率(MFR)、尿路感染发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C组、D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剩余尿量与A组、B组相比均明显下降,C组、D组患者治疗后的残余尿量比A组、B组也明显减少,B组、C组、D组患者治疗后的残余尿量和剩余尿量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患者中以D组患者的残余尿量[(52.3±13.6)mL]和剩余尿量[(20.9±10.5)mL]最低,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D组患者的膀胱最大测压容积(MCC)[(285.1±39.7)mL、(288.6±38.5)mL、(292.1±36.9)mL]、最大尿流率(MFR)[(14.9±2.0)mL、(15.3±2.1)mL、(16.2±2.5)mL]均明显高于A组,尿路感染情况明显轻于A组,生存质量评分[(69.7±6.6)分、(70.3±5.9)分、(71.1±6.1)分]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洁间歇性导尿术对于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膀胱管理方法,能够降低患者感染率,而清洁间歇性导尿术中以短腿坐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间歇导尿联合徒手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脊髓损伤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间歇导尿训练,观察组给予间歇导尿联合徒手膀胱功能训练,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膀胱最大容量、膀胱残余尿量、首次排尿时间及导尿管拔除成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膀胱最大容量均较治疗前增加,膀胱内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拔除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间歇导尿联合徒手膀胱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拔除尿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住院患者间歇导尿应用现状,进一步规范该类患者的膀胱功能管理,提高间歇导尿应用率,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方法 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7 -10月8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间歇导尿应用情况调查。 结果 80例中,男性68例、女性12例,年龄20~74(38.63±11.40)岁,农民37例、工人30例、其他13例,自费医疗44例、医保及保险36例;脊髓损伤早期(伤后1个月内)采用间歇导尿法14例(17.5%)中泌尿系感染4例,其他排尿方式(留置导尿、叩击)感染发生率为78.95%;恢复期采用间歇导尿70例(87.5%)中泌尿系感染12例,其他排尿方式感染发生率为60%。间歇导尿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较其他排尿方式(留置导尿、叩击)同类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P< 0.05)。 结论 间歇导尿可明显降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惠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膀胱容量测定仪测定膀胱残余尿量指导间歇性导尿,治疗前后对比残余尿量.结果 经过间歇性导尿后,患者形成反射性膀胱,残余尿量少于100ml.结论 间歇性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愈后有积极的意义,是值得开展的一项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菌间歇导尿(SterileIntermittentCatheterization,SIC)更换卧位对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致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neurogenicbladder,NB),泌尿系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并发症的影响。方法:SCI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ASIA)2011年标准;NB符合亚洲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治疗指南(2011版)的诊断标准。患者11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9例,2组患者制定饮水计划并书写排尿日记,接受常用的膀胱功能训练,SIC,观察组导尿后采取更换卧位,分别叩击耻骨上、骶尾部和右侧/或左侧臀部,2次夹闭尿管、3次开放彻底i1流尿液。观察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细菌培养、肾功能、B超等辅助检查,每次导尿时观察尿液的物理状态。结果:2组患者UTI的发生随间歇导尿呈减少趋势,但对照组经过3周的间歇导尿UTI发生并无减少。观察组与照组比较3周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IC更换卧位引流尿液,能有效降低SCI致NB患者UTI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车祸、高空坠落等原因导致脊髓结构、功能受损,进而造成损伤节段以下运动、感觉、大小便功能异常.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为其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可给患者日常生活造成显著影响[1].目前,对于 SC...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间歇导尿联合针刺在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温州市中两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脑卒中后合并排尿障碍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留置导尿法,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治疗。针刺治疗:刺入神阙、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曲泉、肾腧、膀胱腧、八髂(上髂、次髂、中髎、下髂穴),行捻转提插手法,每次治疗30min.每周治疗5次,疗稗4周。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残余尿量、出现尿路感染和达到平衡膀胱的例数。结果疗程结束时,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减少(96.3±45.5)mL,尿路感染人数较少(10例),达到平衡膀胱的人数较多(31例),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留置导尿法,间歇导尿联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具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间歇清洁导尿的效果。方法由专业护士对患者和(或)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清洁条件下,把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排尿,使膀胱有规律排空尿液。结果患者本人掌握间歇导尿术排尿20例;家属掌握间歇导尿术,均能有效帮助患者排尿11例;经护士导尿后,患者能自行排尿,并且残余尿量少于100 mL 5例。结论间歇导尿术的开展、推广及效果保障,不仅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方便患者,而且对维持膀胱正常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在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发生率高达85%。早期主要表现为膀胱感觉减退、排尿无力、膀胱容量和残余尿增加,晚期可出现尿潴留、尿失禁、上尿路扩张及尿液反流,导致反复泌尿系统感染甚至肾功能衰竭[1]。神经源膀胱的康复依赖于综合多种方式的积极管理。目前,避免膀胱内压力过高、保护上尿路是神经源膀胱治疗的主要方向,神经源膀胱的康复需要综合多种康复治疗措施,包括间歇导尿、药物使用等。间歇导尿是目前公认的科学的尿路管理方法。护士在膀胱康复训练前要了解简易膀胱容量测定等情况,以确认膀胱类型和安全的训练方法,避免因训练方法不当引起尿液反流造成肾积水[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述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总结间歇性导尿术的分类,导尿管的分类,导尿的间歇时间及并发症。结果:间歇性导尿术可分为无菌性间歇导尿技术,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及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导尿管根据粗细可分为不同的型号,使用时导尿管粗细与长度有性别差异性。导尿管顶端部分可分为竖直与弯曲两类,导尿管材料多种多样。导尿频率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主要可依据饮水计划,膀胱内尿液容积或膀胱内压力间歇导尿。尿路感染与泌尿生殖道并发症是间歇性导尿术的主要并发症。结论:间歇性导尿是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首选方法,需要采用合理的间歇导尿频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间歇性导尿对脑卒中伴随神经源性膀觥患者的临床效果,其及对膀胱功能、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伴随神经源性膀胱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选择留置导尿,观察组选择间歇性导尿。观察两组尿潴留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治疗后尿路感染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和平衡膀胱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尿潴留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平衡膀胱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间歇性导尿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伴随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潴留,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降低尿路感染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