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课程设置的对策。[方法]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法收集数据。[结果]本科护理学专业(英语方向)课程设置受传统医学模式影响较深,重基础,轻临床;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偏多,而专业英语课程偏少且针对性不强;中医护理特色不突出,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专业课开设过晚,课程安排前松后紧,衔接性差;部分课程内容严重重复;学生临床见习机会过少、过晚,动手机会少;学生课业负担重,但学习效果不理想。[结论]中医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课程设置上要瞄准国际发展前景,明确培养目标。适当调整现有课程结构,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夯实人文教育;加强课程整合,注重课程衔接和护生实践能力培养,构建新型课程体系,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等医药院校开办物流管理专业有别于综合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应突出办学特色,培养医药行业物流专业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文章探讨了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原则,介绍了课程设置的现状,最后进一步提出了课程设置的未来设想。  相似文献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专业是医药类院校开设的、主要面向医疗机构培养医药信息化人才的特色专业。由于专业建设起步晚,因此,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就内蒙古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品牌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而规定的课程门类(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课程的名称和学时的分配[1]。科学的、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的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因而重新构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2]。本文回顾了我国中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沿革,分析了我国中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探讨了未来中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趋势,以利于培养适合人才市场需求的中职护理人才,促进中等护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进行中医教育,对于推广中医药国际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合理设置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的中医课程,分析留学生思维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中医授课,灵活运用英文解释中医知识四个方面探讨了适合西医院校临床专业留学生中医教育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本科护理学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课程设置现状,分析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思考。结果: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不能适应中医护理学发展的需要。结论: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护理学专业中医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改革,以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高等护理教育模式,促进中医护理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85所高校为样本,通过比较综合类院校?经济类院校与医药类院校国贸专业(方向)课程体系设置的差异,发现三类高校国贸专业在课程模块设计?整体特色?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医药院校要保持国贸专业的经济学性质和发挥医药院校的特色,应在加强师资力量?深化交叉学科的研究?明确办学特色?整合课程资源等方面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医疗卫生人才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对医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与目标、教学手段与方法、考试形式与教学评价、教师作用与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指出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既有非计算机专业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因校制宜",又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中医药类独立学院的现行专业设置,结合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探讨中医药类独立学院专业设置的原则。[方法]对官方公布的2008年8所中医药类独立学院招生专业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结果]目前我国中医药类独立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大多数是照搬母体学校的骨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母体学校没有区别,缺乏特色。[结论]中医药类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充分体现社会区域的经济发展需求,逐渐从母体学校中蜕变乃至超越,从而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全科医生是未来世界各国医疗服务的主体人群,我国全科医学专业设置较晚,目前培养的全科医师数量远远不足,其中中医全科医师更是严重缺乏,不能满足临床医疗服务的需要。本文阐述了中医全科医师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中医全科医师应着重在中医药院校培养。分析了在中医药院校开设全科医学专业的必要性和具备的条件,提出应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培养全科医师的经验,将中医学院校本科以上的教育作为今后全科医生培养的主要途径,借助师资、教学条件和学术优势,在中医药临床医学中单独申办中医全科医学专业。中医全科医师的专业设置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教材的选用和课程设置的整合,结论给出了探索中医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一些建议,包括要编制中医全科医学专业教材,并且体现出中医药特色。  相似文献   

11.
医药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金 《医学教育探索》2009,8(12):1488-1490
探索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是医药营销专业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的医药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要充分体现"市场营销"的专业主体地位,突出专业属性,将"医学与药学"作为专业领域,突出本身专业特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新模式。[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工作理念和实践做法为基础,升华提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结果]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中,坚持三年执行统一的目标、要求、考核、管理等,从高校、企业各选聘1名导师且工作各有侧重、注重序贯培训,教学精选实用案例,先在高校学理论,再到企业实践,形成了“三年一贯、双师并举、以用为本、产学连修”的新模式。[结论]广州中医药大学创立的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符合中药学专门人才培养需要,值得其他中医院校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十二五"期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医药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湖南中医药大学牢牢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大好历史机遇,以中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以专业综合改革为抓手,不断加强中医专业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中医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沈远东 《中国医院》2009,13(3):13-15
介绍了传统型中医临床人才模式的背景,结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传统型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情况,提出了传统型中医临床人才的选拔目的、条件、方式以及培养方案和考核内容,并阐述了传统型中医临床人才的发展与使用,传统型中医临床学科的建设思路.提出了关于传统型中医临床人才与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首要任务之一。《中医教育标准》中制定了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又具备自身的课程目标。为使课程目标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中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其次是强化《药理学》课程目标,并且在单元教学中通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目标的设定,最终去落实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实现二者的最优化,以提升中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ning,PBL)是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较传统教学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学科交叉融汇等具有较大的优势,对于培养创新性、应用性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中医高等教育中应用时要注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加强对学生的监管、严格课程的选择、增加相关课程的配置,并一定要突出中医特色,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借鉴北美医学院校的培养模式,从2002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临床医学专业"4+4"培养项目,招收优秀非医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4年医学课程。经过20年的实践,交大医学院已积累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办学经验,同时也面临问题和困惑。本研究对比分析交大医学院和美国一流医学院校哈佛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4+4"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培养目标、招生方式与规模、课程设置、学位授予标准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研究表明,未来交大医学院还需通过凸显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招生标准与流程,优化课程体系,平衡临床和科研能力培养等举措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助力推进"4+4"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从优秀迈向卓越。  相似文献   

18.
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数量,长期处于自然科学类留学生的首位。他们较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热衷中国传统文化,偏爱针灸等实用专业。中医药留学生的通识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学好专业知识,更快融入中国社会,促进中华文化的全球传播。上海中医药大学在近20年的留学生通识教育中,明确教学思路方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学生反馈,调整课程与时俱进,促进兄弟院校间的经验互补,进一步推动了国际交流;尤其《中国医学史》等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内中医药院校及世界各地中医药孔子学院,积极开展留学生通识教育,将是全球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为培养规培医师的灾难应答响应能力,本研究参考国内外经验设计了中西医结合的灾难医学课程。该课程由8个模块组成,共26学时,分别介绍了灾难的定义和分类,以及中医药在灾难医学中的位置等。针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急创中心84名规培医师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灾难医学课程教学,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培训前后规培医师客观成绩课前测试分数为(45.00±2.51),课后测试分数为(76.25±2.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课程前后分别对规培医师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灾难医学相关知识主观了解程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前测试分数为(50.88±1.41),课后测试分数为(64.64±1.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表明,通过灾难医学教学相关课程,规培医师的理论知识、技能、灾难救援中的综合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中西医结合的灾难医学教育相关课程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方法]对近5年中医药防治迟发性腹泻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从中医药的治法研究及机制研究两大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大量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表明,中医药防治迟发性腹泻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等特点,综合应用于肿瘤临床。[结论]中医药防治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应进一步统一辨证分型、建立疗效评价标准,提高疗效,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