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气道内悬挂125I粒子2种不同剂量治疗中心型肺癌引起的气道狭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环甲膜穿刺、置管、气道内分别悬挂单列(A组)、双列(B组)125I放射性微粒子,对中心型肺癌气道狭窄进行持续近距离放疗,治疗3个月。结果:22例患者中,A组气道狭窄缓解率为63%,B组气道狭窄缓解率为81%,2组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呼吸道症状和胸痛的缓解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PEF%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气道内悬挂125I粒子治疗癌性气道狭窄有较好疗效,种子源单列或双列排列对气道狭窄缓解率无明显差异,悬挂双列种子源对改善肺功能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金普乐  张钧  梁健 《肿瘤》2006,26(6):570-572,585
目的:探讨气道内悬挂125^Ⅰ粒子2种不同剂量治疗中心型肺癌引起的气道狭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环甲膜穿刺、置管、气道内分别悬挂单列(A组)、双列(B组)125^Ⅰ放射性微粒子,对中心型肺癌气道狭窄进行持续近距离放疗,治疗3个月。结果:22例患者中,A组气道狭窄缓解率为63%,B组气道狭窄缓解率为81%,2组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呼吸道症状和胸痛的缓解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PEF%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气道内悬挂125^Ⅰ粒子治疗癌性气道狭窄有较好疗效,种子源单列或双列排列对气道狭窄缓解率无明显差异,悬挂双列种子源对改善肺功能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125I 粒子植入术治疗门静脉癌栓40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齐荣  肖必  王峥  程涛  罗鹏飞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19):1115-1118
目的:探讨CT导向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和操作流程。方法:选取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采用TPS 计算布源,在CT导向下将125I 粒子植入瘤灶内,采用(2.2~3.3)× 107Mq活度的125I 粒子多层面播植。结果:40例患者中癌栓完全缓解18例(45.0%),部分缓解22例(55.0%),总有效率100%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125I 粒子植入治疗门静脉癌栓近期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难治性恶性肿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临床难治性恶性肿瘤的安全性、疗效.[方法]14例难治性恶性肿瘤15个病灶,瘤体直径5.0cm~10.0cm,平均7.0cm.根据粒子植入术前14d内CT图像,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制定粒子植入计划,按计划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准确植入125I粒子.植入后即刻及术后1~8个月CT复查观察粒子在瘤体内的分布、有无并发症发生及疗效.[结果]14例粒子植入均顺利完成,11例粒子分布满意,3例粒子分布欠均匀,2例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对肿瘤冷区进行粒子补充,另1例患者拒绝再次植入术.单个瘤体内植入粒子数为9~85粒(平均47粒).14例患者15个病灶,完全缓解(CR)2个;部分缓解(PR)12个;无变化(SD)0个;进展(PD)1个.总有效率93.3%(14/15).除1例阴道癌术后盆腔转移患者粒子植入术后联合静脉化疗出现重度骨髓抑制,其余13例未见急性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放射损伤.[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常规放化疗无效的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恶性肿瘤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性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1例复发性恶性肿瘤患者,男22例,女9例,年龄19岁-76岁,平均51岁,其中脑胶质瘤1例,鼻咽癌4例,鼻窦癌2例,口咽癌2例,食道癌3例,肺癌5例,乳腺癌1例,肝癌4例,直肠癌3例,宫颈癌1例,骨肉瘤3例,纤维肉瘤2例,31例共36个病灶.在CT或B超引导下将125I粒子植入肿瘤病灶内,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设计布源,将放射性活度为23.31MBq-29.97MBq的125I粒子按10mm层间距植入.结果:31例36个病灶,完全缓解(CR)8个,部分缓解18个,总有效率72.2%.术中11例出现少量渗血;术后出现胸背痛1例,1例出现少量气胸(肺压缩小于30%),保守治疗后恢复;食道气道瘘1例.结论:125I粒子植入作为常规放化疗治疗复发性恶性肿瘤的一种补充治疗手段,局部控制率高,创伤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易瑞沙治疗老年周围性肺腺癌的临床价值,对26例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均确诊为肺腺癌,其中8例为肺泡细胞癌,Ⅰ期6例,Ⅱ期4例,Ⅲ期16例。所有患者均拒绝或无法手术,接受口服易瑞沙联合经皮穿刺CT导引下肿瘤内植入125I粒子治疗。结果CR10例,PR8例,SD5例,PD3例,有效率为69%(18/26),疾病控制率为88%(23/26)。73%(19/26)患者纳差、乏力明显改善,81%(21/26)患者KPS评分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P=0.025。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轻微且可逆,主要为皮疹(69%,18/26)和腹泻(31%,8/26)。初步研究结果提示,125I粒子肿瘤内植入联合易瑞沙治疗老年周围性肺腺癌疗效好,创伤小,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老年中心型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30例老年中心型肺癌(鳞状细胞癌),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125I粒子治疗组(15例),采用经皮穿刺组织间125I粒子植入术,125I粒子放射性活度为0.8mCi/颗,据TPS计划系统确定粒子放射性总活度和布源。B组为对照组(15例),采用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灌注的化疗药物为环磷酰胺、多柔比星及顺铂。结果:A组总有效率86.67%,B组总有效率53.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治疗后新发生椎体(T12)转移1例;B组病例治疗后新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脑转移1例。结论: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微粒子治疗老年中心型肺癌(鳞状细胞癌)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TPS)计算48例肝癌患者51个病灶125I植入剂量,在超声显示肝脏病灶后,将125I粒子按外周密植、中间疏植的原则经皮穿刺植入肿瘤内。术后2周行超声检查,观察有无腹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2个月行AFP检测、彩超、CT或MR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48例原发性肝癌后,12周内31例患者AFP降至正常,12例患者较术前下降一半,5例无变化,有效率为89.58%;51个病灶完全缓解23个,部分缓解21个,无变化6个,进展1个,总有效率为86.27%,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肝癌创伤小,布源合理,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粒子及5-氟尿嘧啶(5-Fu)缓释剂植入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例经证实的中晚期胰腺癌,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 system,TPS)计算布源,在CT引导下将125I粒子缓释剂植入瘤灶内,并在125I粒子间间隔植入5-Fu缓释剂.术后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CT检查,根据肿瘤大小变化和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对疗效进行分级.结果 7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无效,平均术后3d-7d疼痛缓解.6个月后CT复查,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6例;无变化(NC)4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CR+PR) 53.8%.术后未见胰瘘、胰腺炎、肠出血、腹腔内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125I粒子及5-Fu缓释剂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创伤小,并发症少,姑息止痛效果好,是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的肺癌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于2004年6月-2005年10月,经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32例.所有病例均行术前TPS制定治疗计划,术后质量验证.全部患者均植入0.5 mCi-1.0 mCi的放射性粒子,12-60颗.结果 植入病例全部成功,无死亡,部分出现气胸、出血,术后1周复查外周血象、1月复查CT及临床观察无毒副反应,术后定期复查CT,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脱落或游走等并发症.CR 22.58%、PR 61.29%、SD 12.9%、PD 3.2%.中位生存期大于12个月.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125I粒子近距离照射治疗肺癌安全、有效,并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