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尿酸血症在肾移植患者中较为常见,在接受环孢素A(CsA)治疗的患者中发病率更高。尿酸升高的原因多与药物治疗时间的长短有关,与剂量、血药浓度、血肌酐水平无明显相关性。肾移植患者痛风的发生率较低,其确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处理,目前尚有争议,作者对肾移植患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郑雪豹  李琰华 《浙江医学》2024,46(3):332-336
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为血尿酸水平升高,少部分患者可进展为痛风,还与肾脏损害、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并发症的诱发风险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非药物治疗降低尿酸的能力有限,药物治疗仍是目前重要的治疗方法,然而不同降尿酸药物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肾脏、心血管的影响存在差异,故本文对降尿酸药物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肾脏、心血管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药物合理选择及进一步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饮食调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饮食调控,控制嘌呤、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量,可使血尿酸下降,痛风症状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不用药物也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痛风属于中医"痹症",是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血尿酸增高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选择对于阐明痛风发病机制、寻找有效防治药物至关重要。通过不同方法诱导而成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主要有直接补充尿酸或尿酸前体法诱导模型、氧嗪酸钾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真菌产物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和药物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文章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借助代谢组学Pathway分析方法,比较动物模型组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代谢通路的异同,为进一步研究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相关代谢通路及发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8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别嘌醇治疗,观察组利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急性痛风发作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非布司他药物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别嘌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体内血尿酸水平,降低急性痛风发作率,保证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常合并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等因素将会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降尿酸方案的选择。本文结合目前指南内容对常用药物的使用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对新药物的应用、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尿酸、痛风、痛风石的管理等挑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社区中青年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进食高蛋白、高脂肪和高嘌呤食物增多,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也随之增多.为了解唐山市社区中青年人群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情况,我们对唐山市15个社区3 800名中青年进行了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饮食调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与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饮食调控,控制嘌呤、蛋白质、脂肪等的摄入量,可使血尿酸下降,痛风症状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不用药物也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防治策略。方法 分析461例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血尿酸增高者42例,其中痛风2例,移植肾盂或输尿管结石3例,随访1~5年,4例患者血尿酸控制不理想,其余血尿酸均在正常水平。结论 高尿酸血症在肾移植术后较常见,主要与环孢素A的作用有关,肾移植术后痛风的发生率较低,其确切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版)中提出:无论男女,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毫摩尔/升,即为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超过一定的饱和度时,就会在关节处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的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形成痛风。高尿酸血症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内源性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出减少以及尿酸生成增多,而80%以上的原发性痛风是由于肾小管对尿酸的清除率下降所致。高嘌呤饮食可以使尿酸快速升高,诱发痛风。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而言,除了遵医嘱药物治疗外,通过控制饮食、改善生活方式来减少外源性嘌呤摄入,也是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频率的重要方式。以下是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饮食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探讨其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2007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并分组,其中高尿酸血症组42例,痛风组46例,正常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上清中IL-10水平以及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水平,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0水平在痛风和高尿酸患者外周血中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IL-10水平在痛风患者外周血中明显高于高尿酸血症患者(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IL-10水平与尿酸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患者外周血中抑炎因子IL-10水平的升高并不能有效抑制痛风性关节炎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痛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的生化标志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仅可发展为痛风,侵犯骨和关节,而且容易累及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控制高尿酸血症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为开发治疗痛风和控制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奠定基础,也为代谢综合征防治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改变,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随之增高;同时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生存率明显增高,继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高,由别嘌醇引起的药疹也相应增多.  相似文献   

14.
痛风的生化标志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仅可发展为痛风,侵犯骨和关节,而且容易累及肾脏和心血管系统,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为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控制高尿酸血症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为开发治疗痛风和控制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奠定基础,也为代谢综合征防治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针对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将这96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给予对照组患者别嘌醇这一药物进行治疗,运用非不思他这种药物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以及血尿酸水平情况,还要对比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后的肝肾功能以及血尿酸水平恢复情况比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差,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比对照组患者好,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布思他这种药物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更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尿酸是人类嘌呤类化合物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和清除维持动态平衡,尿酸合成过多和排泄障碍,均可产生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其肾损害是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高尿酸血症损害肾脏有三种类型,即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和尿酸肾结石。1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又称痛风肾病。高尿酸血症是生化检测结果,而痛风是临床诊断。长期痛风有显著肾损害者几乎占半数,且25%死于肾功能衰竭。其病理基础是尿酸钠结晶在肾间质,尤其是髓质部沉积。肾乳头部沉积高于皮质8倍,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湿泄浊汤联合抗心衰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4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住院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化湿泄浊汤联合抗心衰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别嘌呤醇联合抗心衰药物治疗,两组各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尿酸(SUA)、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T-pro BNP、SUA、LVDd、LVDs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F与治疗前相比均上升,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泄浊汤联合抗心衰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别嘌呤醇联合抗心衰药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薛艳丽  金劲松 《农垦医学》2022,(3):224-225+25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发生很大变化,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趋势。目前西医对治疗痛风未有特别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无法解决尿酸盐沉积这个核心问题。中医药对于缓解痛风症状与复发及改善体质有独特疗效,越来越多的患者寻求中医的帮助。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痛风病,湖北省中医院金劲松教授依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特点,认为本病应以四妙散为主来治疗,在临床中发挥了中医药防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独特优势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痛风是血尿酸增高引起的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等。采用抗痛风药治疗是缓解痛风症状的主要手段,也是减少复发的重要手段,药物的应用越早越好。抗痛风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适用于急性期控制关节痛,代表药物是秋水仙碱,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减轻症状;一类用于缓解期控制高尿酸血症,代表药物是别嘌呤碱和丙磺舒,能够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有效减少痛风复发。  相似文献   

20.
刘梅  施有为 《广东医学》2012,33(13):2023-2026
众所周知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现在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越来越多,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并被称之为代谢综合征[1-4]。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与患者的心脑血管、肾脏、糖尿病、高脂血症、外周血管等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即对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测定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