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宝应县血吸虫病消灭后11年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应县位于江苏中部,地处里下河地区,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最北界(北纬33°15'),属水网型地区。全县29个乡(镇)465个村中,有13个流行乡(镇)、70个流行村,历史累计有螺面积4391029m2,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23926人,病牛613头。经过20多年综合防治,1987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8年开始转人巩固监测阶段,11年来坚持巩固监测工作,至1998年末发现活钉螺和新感染病人。1方法与结果1.1螺情监测1.1.1全面普查1988~1994年,每年春季组织人员对13个流行乡(镇)、70个流行村和毗邻的非流行乡(镇)、40个非流行村普查,方法是sin框…  相似文献   

2.
溧水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始于1958年,经过40年反复调查,累计查出有螺乡8个,有螺村26个。全县累计查出钉螺面积15万多 m2,钉螺基本沿境内东庐山、秋湖山山脉两侧的山溪、塘四、灌溉沟等地带分布。至1997年,共在2个有螺乡的4个有螺村和1个无螺乡查出血吸虫病324人,病人主要集中在无螺的孔镇乡靠近石臼湖的渔村,占98.14%,其余6例呈零散分布,未查出病牛。为了查明这些病人是否在本地感染,特作如下调查分析。1病人分布及感染途径 历年查病资料显示,324名病人集中在无钉螺的孔镇乡,318人,另外,…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1981—1994年经考核,有44县(市、区)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以下简称达标),现将达标县1991-1995年监测工作情况报告如下。概况44县(市、区)属水网型12个,山丘型32个。历史上有血吸虫病流行的456乡(镇)、5274村,流行村人口1869.65万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446268700m’,病人1665563例,其中晚血58Zll例,病牛73329头(次)。达标年份(县数)为:1981-1990年(25)、1991年(l)、1992年(3)、1993年(7)、1994年(8)。方法与结果1钉螺监测1.l方法3年内有螺村每年春季普查1次,3年普查无螺后每3-4车轮流普查亚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四川省钉螺分布现状,为制定全省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精准血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和《四川省钉螺调查方案》要求,2016–2017年对四川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四川省共调查血吸虫病流行区的88 346处环境,共查出有螺环境19 314处,有螺面积4 829.25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全省共设钉螺调查框3 017 915框,发现活螺框1 041 417框,共捕获活螺1 791 115只,全省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34.51%,平均活螺密度为0.59只/0.1 m2。查出的现有钉螺环境分布于9个流行市(州)的54个流行县(市、区)、377个乡(镇)、1 704个流行村。有钉螺分布的环境类型以沟渠型为主(占70.22%),植被类型以杂草为主(占66.45%)。全省首次发现钉螺和首次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年份分别是1913年和1956年,最近一次查见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008年。结论 四川省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仍较多,今后应加强钉螺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嘉兴市原属水网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所属7个县(市、区)历史累计有螺面积20100万m,历史累计病人127.3万人,晚血4.6万人,其中嘉善、嘉兴二县(区)曾是全国10个最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县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防治,1994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并于1995~1998年进行了监测。1监测内容和方法1.1螺情监测对3年内有螺的村,每年春季轮流普查1次;对3~9年无钉螺的村,每年轮流查1/3村或面积;对10年以上无螺的村,每年轮流查1/5村或面积。对未经彻底改造的钉螺孽生地、毗邻交界处、引进外来水生植物的地段、钉螺反复出现的环境进行…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江宁县位于南京市西南,共23个乡、镇中有12个乡、镇流行血吸虫病,累计查出有螺面积2458.9万余m~2、血吸虫病人12837人,建国后经过30多年防治,至1981年有螺面积降为133.3万余m~2,病人数降为25人。以后因1983年洪水等因素,疫情有所回升。1990年重建血防站后全面进行调查,进一步查清了螺情,为全县制订防治规划提供了依据,现将近3年查螺结果分析如下: 1 调查方法 以乡、村为单位,组织培训查螺专业人员,用系统抽样查螺法对江滩和山区进行全面普查,捕捉钉螺,全部解剖,统计有螺面积、有螺条块、钉螺密度和钉螺感染率等数据。 2 结果 2.1 钉螺分布类型及条块 境内有洲滩和山丘两种类型。洲滩钉螺主要分布在江宁镇和铜井乡;山丘钉螺分布在汤山、上峰、其林、上坊、方山、淳化、横溪、县化工厂、汤山林场长  相似文献   

7.
荆门市是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063.7万m2,累计查出病入7753入。经过长期积极防治,于1990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现将血防监测实施《年来的结果分析如下。l方法和内容1.l钉螺监测1.1.l历史螺区以行政村为单位,按无螺年限划分为三类:普查对上年有螺村,用环境抽样加机械抽样法,全面普查历史螺区,每I000m’抽样不低于20框(每握O.tim’,下同)。b重点抽查对1年一5年来无螺村,用环境抽样法,对可疑环境和重点水系进行调查,每1000m’抽样不低于15框。轮换调查对5年以上无螺村,按水系划分为三大片,每年监测…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消灭血吸虫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福建省血吸虫病流行区属山丘型,最早报告系Catto(1905)在新加波解剖1例闽籍华侨尸体发现血吸虫卵,但证实流行区却迟至1936年由唐仲璋在福清县发现病人与钉螺后才予以肯定。半个世纪来,全省通过调查共发现14个县70个乡319个村有钉螺分布,其中12个县59个乡264个村有螺有病,经过1952年来的防治,于1975年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86年宣布全省实现消灭血吸虫病。1987年来除发现少量残存钉螺外,一直巩固消灭血吸虫病成果。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血吸虫病流行区分布于 11个县 (市、区 ) 82个乡 ,90 2个行政村 ,流行区人口为 115 .2 5万人。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 15 6185例 ,其中晚期病人 3 63 4例 ,钉螺面积 764 2 .9hm2 ,病牛 10 2 48头。经过积极防治 ,全市于 1980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 ,199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1995年起转入全面监测阶段。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方法1.1 螺情监测及灭螺 以乡或村为单位组织专业队 ,采用5 m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 1- 2框 (每框 0 .1m2 )的方法查螺。 3年内有螺村全面普查 ,3 - 9年无螺村每 3年普查 1次 ,10年以上无螺村每 …  相似文献   

10.
绩溪县原为山丘型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经40余年的综合防治,于1993年通过省组织的考核组考核,达到了部颁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为巩固血防成果,于1994-1996年开展了血吸虫病监测。方法与结果1螺情监测1.1以专业人员的主动监测为主,对连续无螺10年及10年以上的村,每隔4年作一次螺情调查,5年轮查一遍;连续无螺大于3年但不满10年的村,每隔2年作一次螺情调查,3车轮查一遍;近3年仍有钉螺分布的村,对其历史螺区每年普查一次。3年累计查螺20717017m2,查出有螺村5个,螺点5处,面积9979m2,其中4处螺点面积8064m2,是在4个无螺不满3年的…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无血吸虫病有钉螺地区的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于17个县市,455个村,累计钉螺面积220548426m~2,病人312298人。为摸清我省内无血吸虫病有钉螺(简称无病有螺)地区的分布情况,我们于1988年10—11月作了调查。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是查阅各县市血吸虫病防治资料和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四川省钉螺分布现状,为制定全省消除血吸虫病策略、实施精准血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钉螺调查方案》和《四川省钉螺调查方案》要求,2016–2017年对四川省现有钉螺环境、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钉螺孳生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17年四川省共调查血吸虫病流行区的88 346处环境,共查出有螺环境19 314处,有螺面积4 829.25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全省共设钉螺调查框3 017 915框,发现活螺框1 041 417框,共捕获活螺1 791 115只,全省平均活螺框出现率为34.51%,平均活螺密度为0.59只/0.1 m2。查出的现有钉螺环境分布于9个流行市(州)的54个流行县(市、区)、377个乡(镇)、1 704个流行村。有钉螺分布的环境类型以沟渠型为主(占70.22%),植被类型以杂草为主(占66.45%)。全省首次发现钉螺和首次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年份分别是1913年和1956年,最近一次查见感染性钉螺年份为2008年。结论 四川省适宜钉螺孳生的环境仍较多,今后应加强钉螺监测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苏州市消灭血吸虫病后5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苏州市历史上是血吸虫病重流行区 ,有 6个县(市、区 )、1 39个乡 (镇 )、2 32 7个行政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有螺面积 4.1 3亿 m2 ,历史累计病人1 0 3万 ,其中晚期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晚血”) 2 5463人。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防治 ,至 1 995年全市达到了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 ,转入巩固监测阶段。现将1 995~ 1 999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方案1 .1 螺情监测 对 5年内查到钉螺的乡 (镇 ) ,在春季对 5年内有螺村进行普查 ,其余村查 1 /2的应查面积 ;对 5年以上未查到钉螺的乡 (镇 ) ,以村为单位查 1 /3的应查面积 ;对 2 0年未查到钉螺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2012-2016年血吸虫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北川羌族自治县科学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北川羌族自治县3个历史流行乡(镇),20个历史流行村的血吸虫病疫情情况。结果 2012-2016年北川羌族自治县居民监测共实际检查43 126人,查出循环抗原阳性664人,阳性率为1.54%,粪检756人,未发现病原学检查阳性。2012-2016年耕牛监测实际查牛1 831头,血检均无阳性耕牛。螺情监测20个历史流行村260处螺点114.419万m~2历史螺面,抽样打框80 692框,2016年打框16 218框,有螺框879框,捕获钉螺6 888只,无阳性钉螺,查出有螺面1.997万m~2;调查周边毗邻环境共1 236.686万m~2,抽样打框69665框,未查到钉螺。结论 2012-2016年,北川羌族自治县已连续5年未发现本地新感染血吸虫病患者和病畜;2012-2015年未查到钉螺,2016年查见钉螺,但未发现阳性钉螺。北川羌族自治县血吸虫病疫情较为稳定,应坚持血吸虫病监测巩固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1985–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监测数据,为今后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1985–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钉螺调查、人群和家畜监测查病、健康教育等资料,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85–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共监测发现有钉螺分布镇8个、有螺村68个,有螺环境1 462处、总面积96.399 hm2;其中在原血吸虫病非流行区新查出有螺镇4个、有螺村59个,新发现有螺面积60.161 hm2。共查获钉螺26 148只,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有钉螺分布环境以河道、沟渠和田地滩为主,分别占45.28%、 33.17%和21.55%。共开展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245 955人·次,血检阳性率为0.03%;开展血吸虫病原学检测37人,发现血吸虫感染者3例,均为外来输入性慢性血吸虫病例。开展家畜血清学检测9 109头·次,未发现血吸虫感染家畜。居民和学生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形成率多数年份达80%以上。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总体巩固,但仍有残存钉螺、钉螺扩散、外来传染源输入等血吸虫病传播与流行风险因素存在。今后应及时调整监测重点,加强钉螺和传染源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16.
血吸虫病流行于盐城市南部的东台和大丰2市沿海25个乡(镇)、284个村,历史累计有螺面积29247.79hm^2,累计血吸虫病人247906人。1976年东台和大丰2市均达到了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并已连续30余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感染病人。为掌握本市残存钉螺的分布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本市2001-2005年螺情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青浦县原为全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县之一。全县25个乡(镇、场)中有23个乡(镇、场)流行血吸虫病。防治初期,居民卖位阳性率45.90%,耕牛血吸虫病患病率19.20%。累计血吸虫病人15.7万余人。累计有螺面积7429.7万m’。钉螺平均密度15.76只/框(每框0.tim勺,钉螺感染率8.88%。经过20多年的积极防治,干1972年宣布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83年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84—1995年进行了为期12年的监测工作。不同防治阶段的措施与效果1试点阶段(1951-1957年)成立防治机构,培训1防治人员,开展血防宣传活动,进行血吸虫病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和镜检法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检测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的效果,为该类地区优化钉螺监测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云南省鹤庆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新庄、古乐、邑头、连义4个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村作为研究村,其中新庄、古乐为山区村,连义、邑头为坝区村。2018年7月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进行钉螺调查,捕获钉螺用解剖镜检法观察血吸虫感染。同时在各有螺环境捡获的钉螺镜检后随机选择10 ~ 20只进行组织提取,按不同环境分别编号,混合后进行LAMP检测。比较不同流行村环境LAMP阳性率差异。结果 4个村共调查83处有螺环境,捕获活螺7 949只,镜检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1 786只钉螺共混合成226管样品进行LAMP检测,在2个坝区村发现LAMP核酸阳性3管,分布在2个村3处有螺环境,其中连义村1处环境,环境阳性率5.89%;邑头村2处环境,环境阳性率14.29%,2个坝区村环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44),但坝区村环境总阳性率(9.67%,3/31)高于山区村(0)(P = 0.048)。结论 LAMP技术检测血吸虫感染性钉螺较传统解剖镜检法更敏感,可作为山丘型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流行区高危有螺环境钉螺检测方法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9.
浙江常山县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全县有14个乡、279个村流行血吸虫病.历史累计钉螺面积3599.13hm2,累计血吸虫病人60593人。全县于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近年来钉螺面积均在10hm2以上,输入性病人时有发现.2006年发现1例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例,血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为掌握本县残存钉螺的分布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4-2006年钉螺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非疫区居民迁入血吸虫病流行区后的感染及家庭分布情况。我们于1993年11月采用粪便集卵孵化法对定居1年后的人群进行调查,发现血吸虫病人具有家庭聚集性分布,现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新龙村前身红星村,历史上无血吸虫病流行,1992年因兴修海西海水库,将全村迁移,现址原系劳改农场的部分耕地,1980年撤场后田地荒芜,是一个血吸虫病流行区。因此,移民群众感染血吸虫病,成为新的血吸虫病流行村。现该行政村分6个自然村居住,总人口1701人,耕地168hm2,现有钉螺面积5.5万m2,活螺平均密度0.08只/框(1框=0.11m2,下同),钉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