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名、基源植物中名及学名与其基源植物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的中名及学名。方法:对我国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某些中药名及基源植物的中名、学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基源植物的中名及学名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2015年版《中国药典》某些中药名及其基源植物的中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植物中名存在混淆和交叉混淆,及其学名不一致的4种情况:一是《中国药典》部分中药的基源植物中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的植物中名不一致;二是《中国药典》的部分中药基源植物的学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植物的学名不一致;三是《中国药典》部分中药的基源植物中名及学名与《中国植物志》或《Flora of China》上植物中名和学名不一致;四是《中国药典》某些中药名与《中国植物志》其他植物中名相同。结论:《中国药典》的中药名、基源植物的中名及学名与《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的中名及学名应保持一致性,才有利于人们进行中药种植、采购、销售、生产、研究,同时也将有利于我国中药在国际上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2.
钙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也是细胞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其不仅可以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求,还可以调控植物代谢。钙可以通过稳定细胞壁和细胞膜、提高离子吸收、参与信号转导等方式直接参与植物抗寒、抗热、抗旱、抗重金属毒害和抗盐胁迫等。但是,每种植物对钙的敏感程度不同,缺钙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适宜浓度的钙能促进植物生长,而钙浓度过高会对植物形成胁迫,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作物的产量。因此,保持植物体内钙离子含量的平衡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对钙离子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特性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影响的研究进行总结,探究药用植物与钙离子之间的关系,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种植物化学成分可改善认知功能,本文介绍了植物多酚、皂苷、植物雌激素、硫化物、银杏叶提取物、蓝莓提取物等植物化学成分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植物雌激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与雌激素结构近似的生物活性物质。本文介绍了和植物雌激素相关的中药、植物雌激素在体内的作用方式、植物雌激素相关中药在药效药理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植物源农药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型安全农药研究开发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及数据统计对内蒙古地区的植物源农药现状进行了梳理,结果表明目前内蒙古地区已有22科,46种植物作为植物源农药进行开发利用,有10科的50种植物有植物源农药研究价值。进而对该地区植物源农药的资源概况、种类和已报道植物源农药作用机理、有效成分及植物源农药未来展望等方面做了相关介绍,以期为内蒙古地区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273 俄罗斯43年植物资源学研究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前苏联和俄罗斯<植物资源>杂志43年中刊登的有关植物资源学的论文情况,分析了论文涉及的主要问题和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地区资源、群落资源、有用植物资源及其保护、种质资源、群落居群分析、种和群落生态学、人类时植物资源的影响、引种工作、资源植物物种生物学、植物化学、生物活性、组织培养等.  相似文献   

7.
本品由1种女贞属植物、2种人参属植物和1种大黄属植物及载体组成。将女贞属植物和人参属植物混合于水中煮沸得到一溶液,大黄属植物单独于水中煮沸,两种溶液分别放冷、过滤,灭菌后混合;或将大黄属植物加到女贞和人参属植物的混合液中煮沸至少10min,放冷、过滤、灭菌。或人参属植物在醇中煮沸、过滤、浓缩提取液;女贞属植物于水  相似文献   

8.
《植物化学分类学》由中国药科大学周荣汉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段金廒教授主编、于2005年10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植物化学分类学是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化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植物化学成分为依据,以经典分类学为基础,对植物加以分类和记述,研究植物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间的关系,探讨植物界的演化规律。该书是系统阐述植物化学分类学的专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云实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植物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云实属植物中含有单宁、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多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癌、抗疟疾等药理活性。结论:大量研究表明,云实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并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所以该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大的利用价值,本文为云实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昭通地区药用白头翁进行了原植物调查及商品鉴定.结果表明:昭通地区药用的白头翁来源于3科6种植物,分别是毛茛科植物白头翁、西南白头翁、野棉花,菊科植物毛大丁草及蔷薇科植物翻白叶、委陵菜;6种商品药材的性状及组织特征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在有叶绿素存在的植物中,常有淀粉存在,它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常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于植物的根、根茎、块茎、茎、种子等薄壁细胞中,它的形态常因植物品种不同而有明显差异,它是植物或中药材显微鉴定的依据之一。药材或植物品种不同,淀粉粒的形态有很大差异。从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薯蓣属Dioscorea植物形态分类学和分子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薯蓣属植物传统药效的分析,结合植物化学成分,基于化学成分对薯蓣属药用植物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我国薯蓣属植物约有17种植物富含甾体皂苷,均属于根状茎组Sect. Stenophora Uline,其他植物均为块茎,富含多糖、鞣质等不同化学成分,也表现出不同的药效作用。根据薯蓣属植物已知的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结合经典形态分类学,对将薯蓣属植物归属于甾体皂苷组、多糖组、多酚组、黄独素组、薯蓣碱组、其他组。  相似文献   

13.
凤尾蕨(Pteris)属植物为传统药材,迄今为止已发现300余种该属植物,我国约有66种,有24种可入药。据《岭南采药录》记载,多数凤尾蕨属植物具有消肿、解毒、止痢等功效,民间常将该属植物用于治疗腹泻、肠炎、肺咳血、外伤出血、咽喉肿痛、痢疾、肾炎、风湿等疾病。凤尾蕨属植物化学成分多样,主要有黄酮、二萜、倍半萜、挥发油、多糖等类型的化合物。该属部分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特别对萜类成分的体外抗肿瘤、抗菌、抗炎等作用研究较为透彻。进一步开发利用凤尾蕨属植物资源,特别是利用该属植物中具有高生物活性的萜类化合物,该文通过查阅1973年以来有关凤尾蕨属植物的研究文献,总结和阐述国内外凤尾蕨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化学结构、生理活性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凤尾蕨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及其在预防、治疗癌症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凤尾蕨属植物中萜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栀子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洋  高昊  戴毅  姚新生 《中草药》2010,41(1):148-153
栀子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已被研究报道的该属植物有20余种。该属植物化学成分多样,包括单萜、三萜、黄酮、藏红花素、有机酸及挥发油等成分。系统的总结了栀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曼  孔珂昕  薛露  张成玉  周迎  颜晓晖 《中草药》2022,53(18):5884-5898
植物甾醇是一类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具有环戊烷多氢菲骨架的甾体类化合物,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甾醇在植物体内以游离形式和共轭形式存在,游离甾醇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结构成分,可维持细胞膜流动性、调节其立体结构,共轭甾醇则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植物甾醇的生物合成过程非常复杂,可分为环阿屯醇的合成、4-甲基-24-亚甲基胆甾-7-烯醇的合成及菜油甾醇、β-谷甾醇、豆甾醇的合成3个阶段,涉及近30步反应,受角鲨烯合酶、甾醇侧链还原酶等多种酶的调控。总结了植物甾醇及其部分衍生物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建这类重要植物天然产物的人工生物合成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祥东  罗国安  王义明 《中成药》2006,28(10):1515-1517
1植物代谢物组学的定义根据代谢物组学[1]的概念,植物代谢物组学简单的定义是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的代谢物组学。具体的说,植物代谢物组学研究不同物种、不同基因类型或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或受某种刺激干扰前后的所有小分子代谢产物,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找出代谢变化的规律。植物代谢物组学研究意义重大:(1)通过研究不同物种的代谢产物,可以指导植物分类学,对植物进行更加合理的分类;(2)通过研究不同基因型植物的代谢物,可以发现新的功能基因,促进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同时还可以对转基因植物及其在食用方面的安全性进行代谢…  相似文献   

17.
藤黄属植物在东南亚地区广泛分布,其中一些植物作为民间药物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该属植物普遍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而且已有呫吨酮、双黄酮、苯甲酮、萜类等多种结构类型的化学成分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概述了近十年来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和首次发现的天然产物及其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马先蒿属植物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先蒿属植物为半寄生草本,药用种类繁多,中国有300多种.该属植物主要含有苯丙素、环烯醚萜、黄酮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马先蒿属植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疲劳、DNA修复、降血糖等作用.笔者总结了马先蒿属植物的半寄生特性、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属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锥属植物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多为经济植物及药食两用植物,槠子、锥栗、白猪栗根等皆来源于该属植物,入药部位有壳斗、种仁、皮叶、嫩芽,根等。其次生代谢成分主要有三萜类、鞣花单宁类、没食子酰基类、黄酮类、酚酸、苯酚类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锥属植物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脂、抗肿瘤、抗菌、抗炎等多种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锥属植物的药理药效研究、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胡颓子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浩  赵鑫  姜标 《中草药》2006,37(2):307-309
胡颓子科植物共有3属80余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地区和亚洲其他地区。该科植物含有挥发油、脂肪酸、生物碱、萜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许多植物还是珍贵的药食两用植物。为推动我国胡颓子科植物资源的更深层次利用和开发,对我国拥有资源的胡颓子科沙棘属(H ipp ophae L.)和胡颓子属(E laeagnus L.)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做一综述,为本科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