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FP与AFU测定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FP(甲胎蛋白)、AFU(α-L-岩灌糖苷酶)的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AFP用酶联免疫法;AFU用比色法。结果:检测患者血清AFP与AFU。来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和845,身份者联合检测其诊断符合率高达96%。结论:联合测定患者血清AFP与AFU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对AFP阴性和早期小肝癌有较大意义。其方法简单,适于基层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2.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主要标志物,测定血清AFP水平是目前诊断HCC的主要手段.约1/3的HCC患者血清AFP水平正常,即所谓的AFP阴性肝癌,这部分患者的诊断是目前肝癌诊断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弥补AFP不足的肝癌标志物,以提高HCC的诊断水平.本文综述了有关AFP阴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诊断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肝癌标志物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新肝癌标志物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以及对AFP阴性HCC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血清GGT-Ⅱ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GGT-Ⅱ)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癌90例,男81例,女9例,年龄17岁~68岁.良性肝病84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8例,男4例,女4例,年龄33岁~62岁;慢性活动性肝炎22例,男20例,女2例,年龄27岁~53岁;乙肝后肝硬变44例,男36例,女8例,年龄22岁~65岁;肝脓肿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30岁~51岁.正常对照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20岁~55岁.分别采用电泳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受检者的血清GGT-Ⅱ和甲胎蛋白(AFP).统计学处理: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肝癌组血清GGT-Ⅱ的阳性检出率为75.6%(68/90),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中的慢性活动性肝炎者(9.1%,2/22)(P<0.005,x2=31.81)与肝硬变者(11.4%,5/44)(P<0.005,x2=49.1);GGT-Ⅱ在正常人、慢性迁延性炎和肝脓肿患者中均为阴性.在174例良、恶性肝病患者中,GGT-Ⅱ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6%,91.7%和83.3%.肝癌组血清AFP的阳性检出率为76.7%(69/90)(其中≥400ng/mL者53例,30ng/mL~330ng/mL者16例),在37例AFP≤330 ng/mL肝癌中,GGT-Ⅱ阳性27例,阳性率达73%.结论血清GGT-Ⅱ是一个敏感的肝癌标志物,对AFP阴性或低浓度升高肝癌的诊断具有更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leptin,VEGF和AFP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HCC患者血清Lep,VEGF和AF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30例健康对照、31例肝硬化和146例HCC患者血清Lep,VEGF和AFP含量,分析Lep,VEGF和AFP及其联合检测对HCC的诊断、临床分期和预后的意义.结果:HCC患者血清Lep水平与BMI显著相关(r=0.64,P<0.01),且显著低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19μg/Lvs35,27μg/L,P<0.05).随TNM分期增加和转移、复发,HCC血清Lep水平明显降低(P<0.05).HC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398ng/Lvs179,167ng/L,P<0.01),VEGF和AFP间无相关性,二者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2%,73.3%和80.6%,83.9%,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91.8%)和准确度(90.4%).HCC患者VEGF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3cm:237±96ng/L,>3cm:398±124ng/L,P<0.01),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346±131,401±152ng/Lvs228±89,259±102ng/L,P<0.01),术后转移和复发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Lep测定可判断HCC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血清VEGF与AFP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HCC和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使用B超显像及血清AFP及铁蛋白(SF)的放射免疫检测结合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诊断原发性肝癌62例,现将其结果进行比较,以探讨其诊断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B超显像有肝占位性病变者62例,经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而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同时作血清AFP及SF检测。 1.2 仪器和方法 B超检查使用Aloka SSD—650型,3.5MH_2穿刺探头。肝穿刺针选用7号PTC针。细  相似文献   

6.
《肝脏》2016,(12)
目的研究PIVKA-Ⅱ联合AFP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血清80例,非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血清180例,健康人群血清40例,利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中PIVKA-Ⅱ及AFP表达水平。结果比较血清PIVKA-Ⅱ及AFP水平,原发性肝癌患者较非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健康人群表达显著升高(P0.01)。利用PIVKA-Ⅱ指标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检测结果敏感度为71.25%,特异度为90.00%;AFP检测结果敏感度为60.00%,特异度为82.73%;PIVKA-Ⅱ检测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明显优于AFP检测结果;ROC曲线分析也显示PIVKA-Ⅱ曲线下面积为0.879,AFP曲线下面积为0.783,PIVKA-Ⅱ更具有诊断价值。联合诊断方案1可将原发性肝癌诊断特异度显著提高至98.64%,联合诊断方案2可将原发性肝癌诊断敏感度显著提高至82.50%。结论 PIVKA-Ⅱ血清学检测结果在原发性肝癌较AFP检测结果更具有诊断价值,同时PIVKA-Ⅱ联合AFP检测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7.
血清AFP GGT及ALP联检对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清AFPGGT及ALP联检对肝细胞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辛召平闻勤生赵永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科陕西省西安市710038Subjectheadingsliverneoplasms/blood;carcinoma,hepatocelular/bl...  相似文献   

8.
经皮细针肝穿刺诊断AFP阴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超检查发现肝内占位病变而AFP阴性的44例病人,在B超导向下经皮细针肝穿刺检查例获得细胞学诊断,阳性率93.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检测AFP、AFU、SA三种血清学指标以提高对肝细胞癌(HCC)检查的敏感性。方法对肝细胞癌患者50例,良性肝病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62例进行3种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肝细胞癌组3项指标与良性肝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肝细胞癌组单项AFP、AFU、SA阳性检出率分别是66%、78%、72%,3项联合检测敏感性达96%。结论联合测定血清AFP、AFU、SA可提高肝细胞癌的血清学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诸玮  努尔波勒  丁晓军 《肝脏》2024,(2):197-201
目的 探讨早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超声造影(CEUS)特征、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变化及其诊断学价值。方法 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选取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2018年8月—2021年8月确诊的80例早期HCC患者作为HCC组、80例肝脏良性结节患者作为良性组,对两组患者的CEUS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检测HCC组和良性组患者的血清AFP、CA199、CA125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假设检验分析,分别以金标准诊断结果绘制2×2四格表,计算各种方式单独及联合使用的情况下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 HCC组患者的单个病灶数目占比87.50%、边界特征不清晰占比30.00%、病灶形态不规则占比26.25%、病灶血供丰富占比26.25%、CEUS门脉期呈等增强或低增强占比80.00%、CEUS延迟期呈等增强或低增强的患者占比86.25%显著的高于良性组患者,上述指各项参数在HCC组和良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实验室检查分析,HCC组患者的血清AFP(25.91±8.44)μg/L、CA199(41.46±10...  相似文献   

11.
GP73联合AFP、VEGF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高尔基糖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肝癌(PHC)和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 P法及I P P(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检测、分析45例原发性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其中肝细胞癌39例、胆管细胞癌6例)及14例正常肝组织(对照组)中GP73、AFP及VEGF的表达, 并根据不同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组比较.结果:GP73、AFP及VEGF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143±0.018 vs 0.124±0.027; 0.116±0.026 vs 0.098±0.014; 0.126±0.027 vs 0.092±0.016, 均P<0.05), 后者表达水平同样高于正常肝组织(0.124±0.027 vs 0.088±0.029; 0.098±0.014 vs 0.073±0.011; 0.092±0.016 vs 0.076±0.018, 均P<0.05); GP73与肿瘤的大小、结节数目、临床分期及血清AF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而与病理分级与合并肝硬化相关; VEGF与肿瘤的大小、结节数目、伴门脉癌栓、临床分期有关; GP73与VEGF在肿瘤中表达高于AFP(均P<0.05).结论:GP73高表达于PHC癌组织中, 可成为PHC较好的诊断标志物. 联合AFP、VEGF检测有助于PH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AFP联合AFP-L3%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2017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就诊的1208例慢性肝炎患者、1967例肝硬化患者和1569例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及临床资料。分析各组患者血清AFP及AFP-L3%的分布情况,比较AFP、AFP-L3%单独及两者联合诊断肝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并分析AFP和AFP-L3、AFP-L3%的相关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AUC之间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AFP-L3%及AFP联合诊断肝癌的模型。结果肝癌组AFP和AFP-L3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肝炎组(H值分别为1107. 3、1076. 9,P值均0. 01)。肝癌组AFP-L3%阳性率为30. 9%,显著高于肝硬化(3. 0%)及慢性肝炎组(2. 8%)(χ~2=768. 5,P 0. 01)。肝癌组AFP-L3%水平为3. 3(0~13. 4)%,显著高于肝硬化(0)及慢性肝炎组(0)(H=1034. 1,P 0. 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与AFP-L3水平显著相关(r=0. 91,P 0. 01),但AFP-L3%与AFP则无相关性(r=0. 04,P 0. 05)。在特异度相同的情况下,AFP联合AFP-L3%诊断肝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AFP(26. 6%vs 18. 4%,P 0. 01)或AFPL3%单用(36. 6%vs 30. 9%,P 0. 01)。亚组分析显示,对于AFP≥10μg/L的样本,联合诊断肝癌的AUC显著高于AFP单用(0. 745vs 0. 701,P 0. 01);在肿瘤直径 2 cm或乙型肝炎相关肝癌中,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AFP单用(27. 6%vs 18. 0%,27. 7%vs19. 1%,P值均0. 01)或AFP-L3%单用(37. 0%vs 30. 3%,36. 9%vs 31. 8%,P值均0. 01)。但在肿瘤直径≤2 cm以及非乙型肝炎相关肝癌亚组中,联合检测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与单用AFP或AFP-L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结论 AFP联合AFP-L3%能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对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和肿瘤直径 2 cm肝癌的辅助诊断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定量分析肝癌特异性GGT对肝癌诊断和鉴别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清中肝癌特异性GGT同工酶区带(HSB)、铁蛋白(SF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质结合唾液酸(LSA)浓度改变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定量检测了肝癌、慢性肝病和肝外肿瘤患者血清HSB、SFn、TNF-α和LSA浓度,并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临床意义。结果 肝癌组血甭HSB浓度经导管动脉栓塞(TAE)前明显异常,同时也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外肿瘤病人;SFn、L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和碱性磷酸酶(ALP)对原发性肝癌(PHC)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消化内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住院的67例PHC患者、56例良性肝病以及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常规方法检测其血清AFP、AFU和ALP含量。分析联合检测AFP、AFU、ALP对PHC的诊断价值。结果 PHC组的AFP平均水平为(328.6±198.5)ng/mL、AFU为(68.3±7.4)U/L、ALP为(256.3±77.2)U/L,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PHC患者,AFP、AFU和ALP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7.16%、73.13%和71.64%,其中AFU的敏感度最高,而AFP的特异度最高,3项指标联合检测其敏感度可达88.06%,阴性预测值提高至89.74%。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AFU和ALP可以提高PHC诊断敏感度,对于PHC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寻求检测循环血中肝癌细胞的灵敏方法。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肝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人甲胎蛋白mRNA(AFPmRNA)进行检测。结果31例原发性肝癌中有15例检出AFPmRNA,阳性率为48.4%。良性肝病、肝转移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外周血细胞AFPmRNA的存在与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外周血细胞AFPmRNA是反映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无血行播散的重要标志,RT-PCR技术是检测循环血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灵敏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寡糖链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435名受试者的血清及相关资料,共分为五组,其中健康对照组(HC)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10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60例、其...  相似文献   

19.
探讨联合测定血清GLS和AFP对肝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测定肝癌、非癌肝病患者血清神经节苷脂(GLS)和AFP含量,然后分组统计、分析结果,肝癌组GLS(799±226)mg/L显著高于非癌患者(481±104),后者与正常人(466±65)无明显差异。测定血清GLS对肝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诊断效率分别为82.4%、94.7%、89.7%和78.0%,具有显著临床价值。肝癌组GLS和/或AFP升高为阳性者达97.3%,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可用于初筛肝癌;GLS与AFP都升高为阳性者达到52.7%,而非癌肝病和正常人组都为0,可用于确诊肝癌。结果显示肝癌患者血清GLS显著增多;测定血清GLS对肝癌诊断、监测及预后分析具有显著临床价值。血清GLS与AFP联合测定对肝癌诊断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AFP阴性及增强CT表现不典型的肝细胞癌(HC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HCC患者中随机选择14例进行研究,均予以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结果 HCC组病灶的平均通过时间(MTT)为(8.6±4.8)s,血管表面通透性(PS)为(28.8±19)mL·100 mL^-1·min^-1,较之非病灶区的(14.5±8.1)s和(59.1±26)mL·100 mL^-1·min^-1,均呈现出显著减少的情况;HCC组病灶的肝动脉灌注分数(HAF)为0.432±0.197,较之非病灶区的0.105±0.113,则呈现出显著增加的情况(均P〈0.05)。HCC组病灶的肝血容量(HBV)(30±20)mL/100 mL和肝血流量(HBF)(232±170)mL·100 mL^-1·min^-1较之非病灶区(25±16)mL/100 mL、(175±76)mL·100 mL^-1·min^-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HBF方面,肝血管瘤组病灶与HCC组病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与非结节区的各灌注参数大小基本一致,但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HAF小于非结节区。HCC组病灶灌注参数合患者血清AFP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S(r=-0.1022,P=0.7520);HAF(r=-0.3138,P=0.2964);MTT(r=0.0416,P=0.8926);HBV(r=-0.2170,P=0.4765);HBF(r=-0.2152,P=-0.4801)。结论 CT灌注成像在AFP阴性及增强CT表现不典型的HC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