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咽扩约肌成形术对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腭裂修复术后1年以上,经语音训练仍有语音障碍,分别令其朗读《汉语腭裂字表》同时录音,然后7名听力语音正常的医护人员试听录音并计算正确率,正确率在70%以下患者20例,分别行咽扩约肌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前语音正常0人,基本正常0人,中度发音异常11人,明显发音异常14人,严重发音异常5人。术后语音正常16人,基本正常11人,中度发音异常2人,明显发音异常1人,严重发音异常0人。结论:咽扩约肌成形术能使腭裂术后仍有腭咽闭合不全患者语音明显改善,并对本法优点与作用,手术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腭裂语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腭裂患者语音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因素 ,从而努力消除这些因素 ,建立正常的语音及发声系统是腭裂序列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腭裂患者语音系统异常主要表现在腭咽闭合、舌位和舌腭接触、声门及咽腔代偿性发音等异常。其他如颌骨发育、牙列紊乱、牙槽嵴裂、腭瘘、鼻腔道等异常以及扁桃体肥大、唇裂、唇肌活动等异常也可使语音系统发生紊乱 ,产生各种各样的腭裂语音[1 ,2 ] 。1 腭咽闭合不全 (velopharyngealincompetenceVPI)正常语音开始于呼吸 ,气流从肺中呼出通过声门。声门外展时空气顺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兰氏+反向双Z法腭裂手术对患儿发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月行改良兰氏法+软腭双层"Z"形三角瓣修复法的30例腭裂患儿为观察组,选取既往予以兰氏两瓣法进行治疗的30例腭裂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腭咽闭合不全率、元音[i]的第二共振峰(F2)、第三共振峰(F3)、F1振幅能量值(A1)、辅音样本冲直条、擦音乱纹出现率以及语音清晰度。结果:两组患儿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率均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儿术后F2、F3高于术前,A1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F2、F3高于对照组,A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辅音样本冲直条、擦音乱纹出现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语音清晰度均高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语音清晰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裂手术软腭延长能有效改善腭裂患儿腭咽闭合功能,改善发音。  相似文献   

4.
腭裂患者的术后语音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先天性唇腭裂在我国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一以上,它不仅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也影响发音,国内外的口腔外科医生都认为治疗腭裂首先是手术治疗恢复其解剖形态,恢复其腭咽闭合功能,其次要进行语音训练,恢复其语音功能,提高发音的清晰度。我院口腔外科于1998年7月~2002年10月20日对100  相似文献   

5.
腭裂儿童三位一体语音训练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家庭语音训练模式对腭裂术后患者语音康复的干预效果。方法:对16例患儿运用家庭-学校-医院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进行为期1年的家庭语音训练,通过语音清晰度评价疗效。结果:患儿语音清晰度平均提高36.06%,代偿性发音等腭裂音质明显改善。结论:家庭-学校-医院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对于校正腭裂术后患者的不良代偿性发音习惯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腭裂术后患儿出院后语音功能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腭裂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由延续护理小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腭裂患儿语音功能训练依从性以及语音功能训练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语音功能训练依从性和训练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腭裂术后出院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提高患儿语音训练依从性及发音效果。  相似文献   

7.
腭裂硬腭植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腭裂患儿由于先天性腭部畸形,口鼻腔相通导致语音含糊不清。腭裂修复术的目的是关闭腭部裂隙,恢复解剖完整性,延长软腭,为接近正常的腭咽闭合创造条件。多年来为了达到腭咽闭合,许多学者在手术方式上不断改进和创新,也包括了对腭裂骨缺损区植骨的研究。自1901年Eiselsberg[1]首次提出牙槽突植骨以来,由齿槽嵴裂引起的鼻唇部及牙列畸形已逐渐引起重视。腭裂齿槽嵴裂植骨术已成为综合序列治疗的一部分,在我国已逐步开展。1997年在上海召开的会议上报告了300例齿槽嵴裂植骨术的经验总结[2],代表性地说明了植骨的重要意义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研究,评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4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12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本组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 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的修复组,术后发音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 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单纯行裂隙关闭术和同期行咽后壁咽成形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发音效果进行检测分析和对比研究,评定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和12例单纯行裂隙关闭术的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应用通用音频谱分析系统,对本组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声学分析.结果所有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临床Ⅰ期愈合,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的修复组,术后发音明显优于单纯行裂隙关闭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采用腭裂关闭及同期咽成形术,是提高腭咽闭合和改善发音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龄腭裂患者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及其语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对大龄(8岁以上)腭裂患者的特点,同期行腭裂关闭术和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并研究其对语音的影响,以提高修复效果。方法:对24例大龄腭裂患者行腭裂裂隙关闭手术以及咽后壁组织瓣咽成形术治疗,术前术后用鼻咽纤维镜检测其腭咽闭合情况,评价患者鼻漏气及过重鼻音改善情况。结果:24例腭裂修复术后创口均达到Ⅰ期愈合,软腭后退良好,腭咽闭合改善明显,为发音创造了条件,语音也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大龄腭裂患者同时采用腭裂关闭术及咽成形术的方法修复,有利于改善软腭的形态和发音。  相似文献   

11.
运用声学技术分析腭裂患者术后的辅音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腭裂术后不同腭咽闭合状况患者的语音声学特征,为腭裂患者语音矫治过程中的语音评价提供新的方法。方法:运用语音分析软件Speech Analyzer1.5对健康人、腭裂术后VPI患者、腭裂术后VPC患者进行/pa/ /ka/ /si/ /xi/ /zi/ /qi/音的语图分析,比较各组空白间隙、冲直条、噪音乱纹的出现率。结果:术后VPI组患者与VPC组患者在塞音、塞擦音冲直条、空白间隙以及擦音乱纹出现率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术后VPC患者与正常组在上述各指标方面也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计算机语音分析技术可以评估患者的腭咽闭合状况,腭咽闭合不是影响腭裂患者语音发育的唯一条件,腭裂术后语音矫治的重点应在辅音训练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006年6月~2009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第537医院口腔科的80例行改良兰氏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患者进行回访,评估该法临床治疗效果,为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改良兰氏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患者术后腭咽闭合状况进行评估,并行频谱分析,测出前三个共振峰F1、F2、F3的数据,与80例正常儿童对照。结果:在66例行鼻咽镜检查的患者中,有81.81%手术后的患儿达到腭咽闭合完全;在行频谱分析检查中,F1值两组患儿无统计学差异,F2、F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兰氏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腭咽闭合和语音功能,是一种较好的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的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13.
腭裂腭咽闭合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索手术年龄等因素对腭裂患儿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 方法通过计算机语音评价系统结合腭咽侧位X线片的测量, 对82例手术后患儿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应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找出对于腭咽闭合功能相对重要的影响因素. 结果手术年龄与腭咽闭合不全(A1/A2)存在正相关,P值<0.001;且呈线形回归,回归模型具有显著性,P值<0.001,其回归方程:腭咽闭合不全(A1/A2)=0.005 852×手术年龄 0.961. 结论手术年龄对腭裂患儿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恢复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手术年龄越小,腭咽闭合功能越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14.
兰氏法修复60例不完全性腭裂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2006年3月~2008年3月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60例行改良兰氏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患者进行回访,评估该法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60例改良兰氏法修复不完全性腭裂患者术后语音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并做鼻咽内窥镜检查,统计腭咽闭合完全(Velopharyngeal competence,VPC)和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VPI)分别所占的比率。结果:在60例行语音清晰度检查的患者中,有78.3%手术后的患儿达到70分以上;在行鼻咽镜检查的46例患儿中,84.8%的术后患儿恢复了腭咽闭合功能。结论:改良兰氏法能有效改善患者腭咽闭合(Velopharyngeal,VP)功能,是一种较好的不完全性腭裂患者的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阶段腭咽成形术治疗大龄腭裂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10—2018-07间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大龄腭裂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腭帆提肌重建术,观察组采用腭帆提肌重建术联合咽成形术。比较2组腭咽功能(腭咽闭合、腭咽闭合不全)及鼻腔共鸣、鼻漏气和语音清晰度。结果观察组腭咽闭合率高于对照组,鼻腔共鸣、鼻漏气可闻及率低于对照组,语音清晰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阶段腭咽成形术治疗大龄腭裂患者,可提高腭咽功能,改善语音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对腭裂患儿语音清晰度的影响。方法:对23例6-12岁腭裂患儿实施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4周开始接受语音训练,训练周期三个月。测试并记录训练前后的语音清晰度。结果:患儿的语音清晰度从术前的30%提高到92%,提高了62%,经t检验,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01)。结论: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只要选择合适的适应症,方法得当,术后配合适当的语音训练,最终可使患儿的语音达到或接近正常效果,是成功治疗腭裂的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兰氏和双反Z法腭裂修复术后患儿的语音清晰度,寻找重建腭咽闭合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3年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先天性软腭裂患儿69例,其中行双反Z法腭裂修复术35例(双反Z法组),行兰氏法腭裂修复术34例(兰氏法组)。患儿3.5岁后随访,由3名语音师进行单盲性审听,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语音清晰度。结果语音测评结果显示,双反Z法组患儿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平均达到88.72%±6.05%,明显高于兰氏法组的71.31%±3.46%,语音改善明显。结论双反Z法能够充分缩小咽腔、延长软腭,重建软腭肌肉结构,更有利于恢复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对腭裂患儿语音清晰度的影响。方法:对23例6-12岁腭裂患儿实施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4周开始接受语音训练,训练周期三个月。测试并记录训练前后的语音清晰度。结果:患儿的语音清晰度从术前的30%提高到92%,提高了62%,经t检验,具有极显的差异(P<0.0001)。结论: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只要选择合适的适应症,方法得当,术后配合适当的语音训练,最终可使患儿的语音达到或接近正常效果,是成功治疗腭裂的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闻海  封兴华  陆斌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1515-1518
目的:探讨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治疗大龄腭裂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改善和提高大龄腭裂患者术后的腭咽闭合率及语音清晰度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方法:对33例非综合征大龄腭裂患者行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对其腭咽闭合率及语音清晰度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I期愈合,其中14例达到腭咽闭合完全(velopharynegeal competence,VPC),4例达到边缘性腭咽闭合,15例腭咽闭合不全率(rate of 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RVPI)明显改善,术后语音清晰度均有提高。结论: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较少、术后效果稳定可靠,可作为大龄腭裂患者的一种常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治疗大龄腭裂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改善和提高大龄腭裂患者术后的腭咽闭合率及语音清晰度提供更多的临床参考。方法:对33例非综合征大龄腭裂患者行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术后6~12个月进行随访,对其腭咽闭合率及语音清晰度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I期愈合,其中14例达到腭咽闭合完全(velopharynegeal competence,VPC),4例达到边缘性腭咽闭合,15例腭咽闭合不全率(rate of velopharyngeal incompetence,RVPI)明显改善,术后语音清晰度均有提高。结论:改良兰式法同期腭咽肌瓣咽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并发症较少、术后效果稳定可靠,可作为大龄腭裂患者的一种常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