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62p水平的变化以及服用阿司匹林后对CD62p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32名健康人(NC组),33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及35例服用阿司匹林(100mg)2个月2型糖尿病患者(Asp组)的血浆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水平.结果 (1)NC组与T2DM组的血浆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Asp组与NC组相比血浆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T2DM组Asp组相比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因子CD62p异常升高.而阿司匹林可以明显抑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性.血小板因子CD62p的检测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一个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2型糖尿病(T2DM)患者强化治疗前后和48例健康者的血浆CD62P、CD63阳性表达率。结果显示,T2DM组治疗前CD62P、CD6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显著降低。提示T2DM患者活化血小板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强化血糖控制、改善代谢紊乱有助于拮抗血小板活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四参数与糖尿病并血管病变患者的关系。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42例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 )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 ,同时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其进行血小板四参数的测定 ,并与 50例糖尿病不伴血管病变组和 4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CD62p (11 64± 3 79) %、CD63 (15 73± 4 2 2 ) %的表达和血小板平均体积 (11 85± 2 3 1)fl等 3指标与正常对照组CD62p (2 2 7± 2 11) % ,CD63 (6 83± 2 85) % ,血小板平均体积 (10 72± 1 63 )fl比较均显著性增高(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0 1和 <0 0 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不伴血管病变组比较 ,CD62p (10 0 1± 3 65) %和CD63 (14 0 2± 3 87) %也显著性增高 (P <0 0 5)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大量活化及其体积的改变促进了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膜蛋白CD62P、CD63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照威  周建方 《肝脏》2001,6(4):251-252
血小板表面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CD62P)、血小板溶酶体膜蛋白 (CD63 )的测定对血小板活化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作为体内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性指标。肝硬化与血小板活化之间关系研究较少。为此 ,本文测定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表面CD62P、CD63 ,探讨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对象肝硬化患者 32例 ,均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男性 2 5例 ,女性 7例 ,年龄 35~ 6 8岁 ,平均 ( 5 1± 15 )岁。按 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 ,依据临床表现、肝功能、B超及CT等综合诊断。按Child Pugh分级 ,A组12…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在糖尿病 (DM)微血管并发症的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 ,P选择素 (CD6 2P)随着血小板的活化而被释放 ,并整合在活化血小板表面 ,成为体内血小板活化或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标志之一。我们于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0月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测定了血糖控制良好的 86例 2型DM患者血小板CD6 2P含量 ,探讨其在 2型糖尿病肾病 (DN)中的临床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按 1985年WHODM诊断标准确诊 ,从本院内分泌科和老年病科病房及门诊选择血糖控制良好、糖基化血红蛋白 (HbA1C)≤ 6 5 %的 2型DM患者 86…  相似文献   

6.
观察 5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2 0例正常者 ,根据是否伴心脑血管病变 ,将糖尿病患者组分为两个亚组。应用流式细胞术 ( FCM)检测血小板膜蛋白 CD62 p、CD63的表达 ,并联合观察各组血清 ET- 1浓度及相关指标。结果发现 ,血小板膜蛋白 CD62 p、CD63的阳性表达率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伴心脑血管病变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 P<0 .0 5 ) ,且糖尿病伴心脑血管病变组较不伴心脑血管病变组高 ( P<0 .0 5 ) ;血 ET- 1浓度糖尿病伴心脑血管病变组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 P<0 .0 5 )及正常对照组 ( P<0 .0 0 1) ;CD62 p、CD63二者高度相关 ( r=0 .811,P<0 .0 1)。提示血小板活化、内皮损伤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机理 ,糖尿病糖与脂质代谢紊乱与此关系密切。CD62 p、CD63间高度相关 ,与 ET- 1都可作为 2型糖尿病伴心脑血管病变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方法 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聚集、ATP释放 ,用胶原珠法测定血小板粘附。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ATP释放均较健康人增高 (P<0 .0 5)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体积明显增大 ,与健康人比较有明显差异 (P<0 .0 0 5) ;血小板粘附率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亢进表现为血小板聚集、ATP释放反应增强 ,平均体积变大 ,但没有见到血小板粘附功能的亢进。这些指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W)检测158例糖尿病(DM)患者血浆中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并与4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性DM组血浆CD62p和CD63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DN微量白蛋白组及大量白蛋白组均显著高于单纯性DM组(均P〈0.01),DN尿毒症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T2DM)及DN患者血小板活化均增强,而尿毒症期血小板活化功能低下,血浆CD62p和CD63的测定对DN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全血血小板α -颗粒膜糖蛋白 (CD62 p)、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3 )水平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116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大血管病变 4 5例 ,微血管病变 39例 ,无血管病变 32例 )和 32名健康人全血CD62 p、CD63 水平。 结果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无血管病变组CD62 p、CD63 平均水平分别为 39.38%和 2 0 .4 7% ,2 8.31%和 14 .75% ,12 .13%和 9.5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36 %和 2 .6 8% (均P <0 .0 1) ,大血管病变组和微血管病变组CD62 p和CD63 平均水平均高于无血管病变组 ,有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1) ;CD62 p与CD63 、TG、病程呈正相关关系 (均P <0 .0 1)。 结论 CD62 p、CD63 可作为 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病情变化及早期诊断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ACI患者(ACI组)和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小板CD62P、CD63的表达。结果 ACI组CD62P、CD63表达量分别为15.45%±3.58%、11.26%±2.30%,对照组分别为4.12%±0.84%、3.96%±0.22%;两组比较,P均〈0.05。血小板CD62P、CD63的表达与ACI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均有关(P均〈0.05)。结论 ACI患者血小板CD62P、CD63表达增加,二者在ACI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结合的变化,确定其对判断血小板活化及血管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观察8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有血管病变者47例,无血管病变者38例)及30例健康人血小板膜上P-选择素、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GPⅠb、GPⅡb、GPⅢa表达及纤维蛋白原结合的改变。结果 血小板膜P-选择素、纤维蛋白原结合及GPⅡb-Ⅲa的表达在糖尿病患者伴血管病变者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膜蛋白(CD63)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CHD组)52例,单纯2型糖尿病组(DM组)68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CD62P、CD63、vWF和vWF-cp水平。结果DM+CHD组CD62P、CD63、vWF水平高于DM组(P〈0.01)。vWF-cp活性低于DM组(P〈0.05);DM组CD62P、CD63、vWF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WF-cp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62P、CD63、vWF水平升高,vWF—cp活性降低可能与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内皮损伤有关,而且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其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的变化。方法采用单核细胞内皮细胞黏附试验检测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2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的黏附性。结果(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48±027)倍,P<001〕;(2)经多元回归分析,空腹血糖与单核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率呈正相关(r=0041,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性增强,高血糖等代谢异常与此黏附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的表达与临床伤残严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57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的α亚单位(CD41)、P-选择素(CD62p)和GP53(CD63)的表达。 结果 中型卒中患者CD41、CD62p、CD63的表达分别为(63.08±15.01)% 、(3.93±2.75)% 、(2.91±1.49)% ,重型患者为(69.92±18.46)% 、(4.32±1.80)% 、(3.61±1.81)% ,均明显高于轻型的(47.52±17.02)% 、(1.88±0.74)% 、(1.79±1.41)% (均为P< 0.05);CD41、CD62p、CD63的表达相互间均呈正相关。 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小板膜GP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水平及血小板参数对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为1组(10分)、2组(10~19分)和3组(20分),所有患者均在确诊24 h内采用全自动血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水平。结果:1随着APACHEⅡ评分升高,患者PLT显著下降,P-LCR、MPV、PDW均显著上升(P0.05);2随着APACHEⅡ评分升高,CD62P、CD63表达均上调(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PLT的下降,血小板MPV、PDW、P-LCR均逐渐上升,血小板MPV、PDW、P-LCR与PLT呈高度负相关性(r=-0.442、-0.395、-0.472,P0.01),PLT与APACHEⅡ评分呈高度负相关(r=-0.602,P0.01);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高度正相关(r=0.603、0.619,P0.01);血小板MPV与CD62P、CD63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382、0.310,P0.05),血小板P-LCR、PLT、PDW与CD62P、CD63表达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体内存在血小板高激活状态,根据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及血小板参数可初步判定脓毒症患者病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进展性卒中(progressive stroke,PS)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和CD62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单克隆抗体分子探针分别测定37例PS患者(Ⅰ组)、40例稳定型脑梗死患者(Ⅱ组)和45名对照组(Ⅲ组,为健康体检正常者)外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和CD62P的阳性表达率,并进行组间比较。其中Ⅰ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0~73岁;Ⅱ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1~70岁;Ⅲ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8~69岁。结果①Ⅰ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97±13)%、(86±8)%和(87±6)%;Ⅱ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92±12)%、(72±6)%和(78±9)%;Ⅲ组:CD41、CD61和CD62P表达分别为(85±10)%、(67±7)%和(67±7)%。②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明显高于Ⅱ组;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明显高于Ⅲ组。结论PS与血小板膜糖蛋白密切相关,CD41、CD61和CD62P的检测可作为脑血管病发生、发展演变的观察指标,对预后评估及指导治疗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7.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MAU)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血压正常的3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MAU患者与26例未合并MAU患者的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和血脂等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所有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有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MAU组ISI(-4.99±0.48)显著低于未合并MAU组(-4.76±0.48,P<0.05),而且ISI与UAER呈独立相关〔标准偏回归系数(β)=-0.397,P<0.01〕。结论在血压正常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是MAU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评价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多中心开放、马来酸罗格列酮单一或与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12周。结果 2308例患者入选,2134例完成,174例退出。各治疗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主要为血脂紊乱(9.77%)、上呼吸道感染(6.11%)和水肿(5.32%)。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极低,其中除1例不排除与试验药物相关的可能性外,其余10例均与试验药物无关。12周治疗后,ALT平均值(22.8IU/L)较基线值(25.5IU/L)轻度下降;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轻度下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轻微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保持不变。空腹血浆血糖:马来酸罗格列酮单一治疗组下降1.70mmol/L,合用磺酰脲类药物组下降1.47mmol/L,合用二甲双胍组下降1.36mmol/L。结论 大样本的患者单一服用及在磺酰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的基础上服用罗格列酮是安全的,可良好耐受,并可有效降低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随机选取T2DM患者(T2DM组)60例及正常体检者(NC组)60名进行比较,另将T2DM组按性别、年龄及病程进行划分,观察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T2DM组体内FT3水平低于NC组(t=2.033,P<0.05);T2DM组男女间各甲状腺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DM组>60岁者FT3水平低于40~60岁者(t=2.619,P<0.05);T2DM组病程>10年者FT3水平低于<10年者(t=3.196,P<0.05). 结论 T2DM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变化表现为FT3降低;高龄、病程长的T2DM患者比非高龄且病程短者FT3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CD62P、CD63表达率测定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2型DM)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CD63)表达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以荧光素标记单克隆抗体技术测定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微血管病变31例,无微血管病变32例)CD62P、CD63表达率。结果 2型DM组,CD62P、CD63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型DM并微血管病变组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1)。结论 CD62P、CD63表达率测定对于2型DM微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