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黄芪多种成份抗豚鼠皮肤I型人疱疹病毒感染皮肤病变的动态病理过程。方法 我们将HSV 1HS 1株感染的豚鼠皮肤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 (抹PBS及阿昔洛韦 )及黄芪组 (抹黄芪总皂苷、总多糖及总黄酮 ) ,采用组织学方法 ,观察了病变发生过程中的皮肤组织学改变。结果 对照组豚鼠皮肤发生组织形态学改变 ,上皮细胞水肿 ,胞核和胞浆内形成空泡。黄芪组豚鼠皮肤经用黄芪 3种成分后 ,豚鼠皮肤形态结构恢复正常 ,结构清晰 ,尤以黄芪总皂苷疗效最为明显。结论 黄芪多种成分对HSV 1HS 1株引起的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 ,对感染的皮肤组织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总多糖在活体中的抗人疱疹病毒I型的作用.方法以阿昔洛韦(ACV)为阳性对照,以磷酸缓冲的盐水(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以及含10% DMSO(二甲亚砜)的PBS为阴性对照,用HSV-1HS-1株感染豚鼠皮肤的动物模型,观察了黄芪总多糖抗HSV-1药效.结果 ACV、黄芪总多糖处理皮区的累积计分分别为14.20±6.70、12.75±3.58.ACV、黄芪总多糖处理皮区的痊愈天数分别为7.70±1.08、8.50±0.50;与PBS及含10%DMSO的PBS处理皮区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V-1HS-1株感染过程中,各处理皮区的大体照片及皮肤样本的病毒滴度检测,获得了一致的结果.ACV与黄芪总多糖处理皮区的累积计分、痊愈天数,以及两种方法处理皮区皮肤样本的病毒检测结果,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总多糖与ACV药效相近,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繁缕抗病毒有效部位群(抗毒一号)在动物体内抗HSV-Ⅱ型的活性.方法 用HSV-Ⅱ感染豚鼠皮肤后每日局部给予不同浓度的抗毒一号,并用阿昔洛韦凝胶作对照,观测皮肤的病变并评分.结果 繁缕抗病毒有效部位群组的作用优于西药阿昔洛韦凝胶组(P<0.05),低浓度的抗毒一号组的作用与西药阿昔洛韦凝胶组相当.结论 豚鼠皮肤感染HSV-Ⅱ后局部涂抹20%和5%抗毒一号后对皮肤病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抗毒一号高剂量组优于西药阿昔洛韦凝胶.  相似文献   

4.
黄芪总多糖抗人疱疹病毒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开发利用黄芪的抗病毒性质。方法 我们以阿昔洛韦(ACV)为阳性对照,采用对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及空斑减数实验,观察黄芪总多糖抗人疱疹病毒(HSV)的药效。结果 在Hep2细胞系统中,ACV对HSV-1HS-1株和HSV-2333株增殖抑制的ED50为20.04μg/mL、10.85μg/mL,对HSV-2333株的相应ED50为6.04μg/mL、5.43μg/mL、7.50μg/mL。结论 ACV抑制HSV-1HS-1株和HSV-2333株增殖的治疗指数(Treatment Index,TI)为54和58。总多糖对HSV-1HS-1株增殖抑制的TIs为ACVTIs和5.5和3.3倍。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自然感染和破损感染两种不同的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2)感染方式建立豚鼠原发性生殖器疱疹模型的效果和疾病特点。方法 将78只体质量为300~350 g的雌性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6)、自然接种DMEM对照组(n=6)、破损接种DMEM对照组(n=6)、自然感染HSV-2组(n=30)和破损感染HSV-2组(n=30)。对自然感染DMEM组、自然感染HSV-2组通过自然感染方式分别向阴道内接种DMEM(0.1 ml)和HSV-2病毒稀释液(剂量为1×105 PFU/只),对破损感染DMEM组、破损感染HSV-2组通过破损感染方式分别向阴道内接种DMEM(0.1 ml)和HSV-2病毒稀释液(剂量为1×105 PFU/只)。感染3 d后采集阴道样本检测HSV-2 DNA拷贝,观察急性感染期内两组豚鼠每天的症状并进行评分量化。通过比较2组豚鼠间的感染率、发病率、病程时长、发病频次以及病变严重程度等指标,对两种病毒感染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自然感染和破损感染所致豚鼠的HSV-2感染率分别为96...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肾病模型,将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黄芪多糖组、三七总皂苷组、黄芪多糖与三七总皂苷配伍组、贝那普利组, 每天给药 1 次,连续给药 8 周。8 周后测定大鼠 24 h 尿总蛋白,血糖,血肌酐和尿素氮;并对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 24h 尿总蛋白、血糖、血肌酐和尿素氮显著升高(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组大鼠的尿蛋白、血糖和肌酐含量明显下降(P﹤0.05);三七总皂苷组大鼠的血糖和肌酐含量下降(P﹤0.05);黄芪多糖和三七总皂苷配伍组大鼠的尿蛋白、血糖、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各给药组肾脏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黄芪多糖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优于黄芪多糖和三七总皂苷单用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人工感染怀孕豚鼠建立嗜流产衣原体发病模型,观察流产病理学变化的差异,确定豚鼠是否可以作为嗜流产衣原体的动物模型。方法35只清洁级怀孕40d的豚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5只。将羊嗜流产衣原体分离株B10011、CG1株分别以三个剂量组(10^-1,10^-2,10^-3)腹腔攻毒1次,每只0.5mL,以灭菌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攻毒后观察豚鼠的临床体征、流产和死亡数量。攻毒后20d安乐死处理剩余的大小豚鼠,无菌摘取组织,分成2份。一份-20℃冷冻保存,PCR检测病原在组织中的分布;另外一份固定于10%中性甲醛溶液,组织切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1)羊嗜流产衣原体分离株B10011和CG1均可造成怀孕豚鼠流产、产弱胎、畸形胎或死胎。2种分离株感染不同剂量造成豚鼠平均流产时间、流产数量、豚鼠死亡数量均有显著差异,且CG1株敏感性高于B10011株。(2)2个分离株均可造成肾脏、肝脏肿大,肺脏呈局灶性出血,卵巢出血坏死,胎盘子宫阜水肿;病理组织学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单核细胞大量增生;肝细胞颗粒样病变。脾髓质弥漫性出血,皮质区淋巴小结生发中心萎缩。(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衣原体包涵体主要分布于肾脏近曲小管、远曲小管,以及脾脏的髓质区。(4)PCR检测显示分离株感染后,肾脏、脾脏、肺脏、肝脏中均呈阳性。在卵巢组织中,高剂量组呈阳性。结论以B10011和CGl分离株人工感染怀孕豚鼠均可导致豚鼠出现流产,且CG1分离株敏感性较高,呈剂量一效应关系;感染豚鼠病理学变化与临床羊流产相似。因此,人工感染豚鼠流产模型可以用于反刍动物嗜流产衣原体病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对慢性哮喘豚鼠模型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SPF级雄性豚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采取HE染色观察气道重塑,图像分析仪分析肺组织气道重塑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测气道中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气道壁结构发生改变,支气管管腔变窄,气道上皮细胞脱落,平滑肌增生/增殖肥大。经黄芪或地塞米松治疗后上述改变明显减轻。模型组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模型组TGF-β1蛋白的积分光密度值(IOD)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黄芪治疗后TGF-β1 IOD值显著下降。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抑制慢性哮喘模型的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对慢性哮喘豚鼠模型气道重塑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豚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黄芪注射液组、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采取HE染色观察气道重塑,图像分析仪分析肺组织气道重塑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测气道中TGF-β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气道壁结构发生改变,支气管管腔变窄,气道上皮细胞脱落,平滑肌增生/增殖肥大。经黄芪或地塞米松治疗后上述改变明显减轻。模型组支气管壁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厚度、支气管壁平滑肌细胞核数量分别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模型组TGF-β1蛋白的积分光密度值(IOD)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黄芪治疗后TGF-β1 IOD值显著下降。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抑制慢性哮喘模型的气道重塑,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甘草活性成分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阐明其对黑素生成的促进机理,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水提法及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从甘草中提取活性成分,用过氧化氢复制白癜风豚鼠模型,造模成功,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治疗组,设正常对照组,经过甘草活性成分20、40和80 mg·kg-1 3个剂量治疗后,分别与模型组比较,观察用药部位大体改变、治疗总有效率、黑素细胞硫酸亚铁 Lillie特殊染色及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组织学改变。结果:肉眼观察,治疗组肤色变浅程度弱于模型组,40和80 mg·kg-1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总有效率随着治疗剂量增加而增高;组织学观察,40与80 mg·kg-1治疗组豚鼠皮肤表皮基底层、棘层黑色素及毛囊黑色素增多,有黑色素的毛囊数增多,治疗组有黑色素的毛囊数多于模型组(P<0.01);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40与80 mg·kg-1治疗组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且平均灰度值随治疗剂量增大呈现递减趋势,表明40与80 mg·kg-1治疗组HMB45的表达量高于模型组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甘草活性成分可以促进有活性的黑素细胞增生,从而促进黑素的生成,对白癜风豚鼠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提示甘草活性成分可应用于白癜风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虎杖与黄芪组方抗HSV时,其有效成分白藜芦醇与总皂苷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药效的影响.方法:以阿昔洛韦(ACv)为阳性对照,采用空斑减数实验,用中和作用原理对虎杖白藜芦醇与黄芪总皂甙合用抗HSV-2 333株的药效进行了分析.结果:在Hep-2细胞系统中,ACV对HSV-2 333株增殖抑制的ED50为10.85ug/ml.当白藜芦醇与总皂甙以1(Dm白藜芦醇/1(Dm)总皂甙的比例合用时,对HSV-2 333株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的ED50依次为0.41ug/ml,0.66ug/ml,0.86 ug/ml;合用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均<1.0,P<0.0005,说明这一合用比药效最强,协同作用最明显.结论:ACV对HSV-2 333株增殖抑制的治疗指数(Treatment Index,TI)为100.1(Dm)白藜芦醇/1(Dm)总皂甙对HSV-2 333株直接杀灭、感染阻断、增殖抑制的TIs为248.3,154.2,118.4,为最佳合用比.  相似文献   

12.
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1对完整皮肤透皮吸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g1体外完整大鼠和豚鼠皮肤的透过性。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选择完整大鼠腹皮和完整豚鼠腹皮为渗透屏障,以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1的透过量。结果三七总皂苷中的人参皂苷Rg1可以透过大鼠腹皮,前12 h其累计透过量与给药时间呈线性关系,24 h总透过率为53.73%;人参皂苷Rg1对豚鼠皮穿透力极弱,接受液中未能测出。结论三七总皂苷中的人参皂苷Rg1对大鼠皮肤透过性较好,但对豚鼠皮肤的透过性则不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IFN-γ对豚鼠1型嗜肺军团菌肺炎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80只豚鼠制成1型嗜肺军团菌感染模型,随机分成感染后对照组和感染后治疗组,治疗组肌注IFN-γ。观察两组豚鼠感染后的症状和肺部病理改变。结果在感染症状上,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轻。在病理上,对照组有广泛的肺实变,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病变周围肺泡腔内可见浆液性渗出及出血,脓肿形成;而治疗组仅见散在的肺实变病灶,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外源性IFN-γ能显著增强豚鼠抗1型嗜肺军团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黄芪提取过程进行在线监测,实时反映药效成分的溶出信息。方法 利用远程光纤流通池在线采集黄芪提取过程中提取液的近红外光谱,同时采集提取液样品,利用HPLC-MS方法测得提取液中黄芪皂苷II、异黄芪皂苷II、黄芪皂苷I和黄芪甲苷4种成分的质量浓度作为对照值,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4种成分及黄芪总皂苷的定量分析模型,将所建的黄芪总皂苷定量分析模型用于黄芪提取过程的在线分析,实时反映提取液中黄芪总皂苷的质量浓度信息。结果 黄芪提取液中4种皂苷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87 6、0.964 0、0.857 1、0.981 6,黄芪总皂苷定量分析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93 2,校正均方差(RMSEC)为5.94,内部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为0.976 6,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11.1。将黄芪总皂苷定量分析模型用于3个批次提取过程的在线监测,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提取液中黄芪总皂苷的质量浓度信息。结论 利用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可以实现以黄芪总皂苷为检测指标,对黄芪提取过程的在线监测,为黄芪提取过程的终点判断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芪为临床最常用中药,古有"补药之长"之称。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总皂苷属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为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器官保护、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综述黄芪总皂苷药理作用,以期为黄芪总皂苷的临床应用与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对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结构及线粒体T-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黄芪延缓自然衰老小鼠皮肤衰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昆明种小鼠分青年对照组(A)、老龄空白对照组(B)、黄芪低剂量组(C)、黄芪中剂量组(D)、黄芪高剂量组(E)和维生素EC组(F),采用电镜观察小鼠皮肤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皮肤组织中线粒体总ATP酶活性。结果:自然衰老小鼠皮肤组织细胞氧化损伤,线粒体肿胀,出现空泡化。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较,老龄空白对照组(P〈0.01)、黄芪低剂量组(P〈0.01)、黄芪中剂量组(P〈0.01)、黄芪高剂量组(P〈0.01)、维生素EC组(P〈0.01)线粒体ATP酶活性均明显降低。黄芪低剂量组(P〈0.01)、黄芪中剂量组(P〈0.01)、黄芪高剂量组(P〈0.01)、维生素EC组(P〈0.01)均可提高皮肤组织中线粒体ATP酶活性。结论:自然衰老小鼠的皮肤组织中有明显的氧化损伤,胶原蛋白减少,线粒体ATP酶活性明显降低。黄芪对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发挥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皮肤中线粒体ATP酶活性,提高线粒体呼吸功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对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组(150 mg/kg),黄芪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200 mg/kg、100 mg/kg、50 mg/kg),每组1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每天1次,连续10 d。末次给药2 h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0 mL/kg以橄榄油配制的5%CCl_4溶液。16~18 h后,自小鼠后眼眶静脉丛采血,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肝脏及脾脏指数,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肝脏细胞中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MDA明显升高,SOD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总皂苷各组MDA显著降低,SOD显著升高,肝脏组织形态结构改变明显减轻,肝脏IL-1和TNF-α的表达被显著抑制。结论:黄芪总皂苷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减轻肝细胞凋亡和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和分析本院住院糖尿病足患者临床特点与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观察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皮肤组织学结构改变。方法:对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并观察糖尿病足病溃疡边缘皮肤组织学结构的改变。结果:纳入统计糖尿病足患者227例。糖尿病足患者227例中,合并高血压病122例(53.7%),合并血脂异常147例(64.8%),存在下肢血管病变144例(63.4%),存在周围神经病变150例(66.1%),空腹血糖达标率仅15.4%,餐后血糖达标率12.8%,Hb A1c达标率仅8.4%,TC达标率23.3%,未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足患者LDL-C达标率12.2%,合并冠心病患者达标率16.7%。糖尿病足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且存在外周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年龄大、病程长及血糖血脂水平控制不佳的特点。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 A1c为显示影响足部溃疡程度Wagner分级的显著因素;其中Hb A1c的影响最大(OR=1.278);Hb为T2DM发生糖尿病足的保护因素(OR=0.960)。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到糖尿病足病组皮肤组织学结构发生改变。结论:糖尿病足病患者多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且存在外周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年龄大、病程长及血糖控制不佳的特点。糖尿病足病组皮肤与正常皮肤比较具有典型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市售的染发剂的慢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健康豚鼠经皮涂敷某品牌染发剂3个月(每周涂抹1次).观察皮肤改变情况,称重,解剖动物,取内脏组织观察并作病理切片并分析.结果:染发剂浓度50%组和100%组可引起豚鼠的皮肤红肿,粗糙等病变;随着染发剂剂量的增加,试验前后动物的体重变化与对照组相比,高浓度组体重增加最缓慢;对照组与染发剂浓度为50%、100%组肝脏病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2.46 P<0.001).结论:≥50%浓度的染发剂具有引起豚鼠的皮肤病变、肝脏病理改变和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60只,10只为正常对照组,50只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多糖组、三七总皂苷组、黄芪多糖与三七总皂苷配伍组、贝那普利组,每天给相应药物1次,连续8周。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24h尿总蛋白、血糖、血肌酐和尿素氮;取肾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总蛋白[(103.76±4.67)mg/24h比(13.82±4.49)mg/24h]、血糖[(28.44±3.74)mmol/L比(6.59±1.11)mmol/h]、血肌酐[(111.91±9.46)μmol/L比(44.78±4.12)μmol/L]和尿素氮[(10.90±1.76)mmol/h比(5.53±1.27)mmol/L]显著升高(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管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组大鼠尿蛋白[(84.01±7.20)mg/24h]、血糖[(20.60±2.10)mmol/L]和肌酐[(80.58±4.52)μmol/L]明显下降(P0.05);三七总皂苷组大鼠血糖[(21.86±4.08)mmol/L]和肌酐[(77.79±5.59)μmol/L]下降(P0.05);黄芪多糖和三七总皂苷配伍组大鼠尿蛋白[(66.00±3.43)mg/24h]、血糖[(16.34±2.34)mmol/L]、肌酐[(68.94±3.22)μmol/L]和尿素氮[(7.43±1.48)mmol/L]含量均明显下降(P0.01)。各给药组肾脏病理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黄芪多糖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优于黄芪多糖和三七总皂苷单用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