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丙酚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神经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和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等新技术的应用 ,有关异丙酚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有所进展。现就异丙酚脑摄取、异丙酚对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影响以及对γ 氨基丁酸受体复合体 (GABAreceptorcomplex)、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的影响等方面 ,总结异丙酚全麻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研究证实异丙酚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包括异丙酚对脑内氨基酸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对自由基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与NMDA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异丙酚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NMDAR)的直接抑制作用、作用于GABAA受体从而与NMDAR产生协同作用、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等方面,阐述了异丙酚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NMDAR有关。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多研究显示,异丙酚对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异丙酚对钙离子的调节、氧自由基、γ-氨基丁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等几方面的作用,阐述了异丙酚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与NMDA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异丙酚对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s,NMDAR)的直接抑制作用、作用于GABAA受体从而与NMDAR产生协同作用、抑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及其抗氧化活性等方面,阐述了异丙酚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NMDAR有关。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多研究显示,异丙酚对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异丙酚对钙离子的调节、氧自由基、γ-氨基丁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等几方面的作用,阐述了异丙酚发挥脑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对脑缺血缺氧性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证实异丙酚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包括异丙酚对脑内氨基酸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对自由基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睡眠剂量和亚睡眠剂量的异丙酚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主要与增强GABA_A受体功能、拮抗NMDA受体、增强阿片受体活性和抑制一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等密切关联。深入研究异丙酚镇痛作用及其机制,对临床更合理地应用异丙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睡眠剂量和亚睡眠剂量的异丙酚具有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主要与增强GABA。受体功能、拮抗NMDA受体、增强阿片受体活性和抑制一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等密切关联。深入研究异丙酚镇痛作用及其机制,对临床更合理地应用异丙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与异丙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参与中枢神经系统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中枢EAA受体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和G蛋白耦联受体两类。研究表明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全麻作用与离子通道型EAA受体有密切关系。其中拮抗NMDA受体的作用被认为是异丙酚全麻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异丙酚对EAA受体介导的谷氨酸神经兴奋性毒性的作用现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的作用机理尚未阐明,有人认为异丙酚影响多巴铵或5-羟色铵受体。为此,作者选用微量透析法(microdialysis)检测在异丙酚麻醉下大鼠脑内这两种神经递质主要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和5-羟吲哚乙酸(5-HIAC)含量以及脑内和血浆异丙酚浓度的变化,从而了解异丙酚麻醉对这两种递质的影响。作者选择200~250g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12只,腹腔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经立体导向仪将微透析探头置入皮层体感区,2h后静滴异丙酚10mg·kg~(-1)·h~(-1)持续1h,然后滴注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它对心血管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及负性变时的作用;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肺循环影响不明显;使肺灌注压及脑氧代谢率下降,降低颅内压。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副作用有几种作用机制,目前针对其副作用产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异丙酚更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异丙酚的心血管作用的表现、作用机制,以及副反应的预防。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发现异丙酚的全麻作用与GABA及GABAA受体、电压敏感性钙通道、第二信使系统、中枢神经递质的摄 取和释放有关。随着异丙酚的广泛应用又发现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尚具有镇痛、镇吐、脑保护及抗惊厥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异丙酚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发现异丙酚的全麻作用与GABA及GABAA受体,电压敏感性钙通道,第二信使系统,中枢神经递质的摄取和释放有关。随着异丙酚的广泛应用又发现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尚具有镇痛,镇吐,脑保护及抗惊厥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它对心血管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及负性变时的作用;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肺循环影响不明显;使脑灌注压及脑氧代谢率下降,降低颅内压。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副作用有几种作用机制,目前针对其副作用产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异丙酚更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异丙酚的心血管作用的表现、作用机制,以及副反应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异丙酚对脑血流,颅内压和脑氧代谢率的影响,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及共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参与中枢神经系统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中枢EAA受体可分为离子通道型受体和G蛋白耦联受体两类。研究表明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全麻作用与离子通道型EAA受体有密切关系。其中拮抗NMDA受体的作用被认为是异丙酚全麻作用的主要机制之一。异丙酚对EAA受体介导的谷氨酸神经兴奋性毒性的作用现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8.
异丙酚与脑缺血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一种损伤性级联反应,可以引起一系列神经化学,蛋白质与核酸代谢的改变。本文主要通过异丙酚对氧自由基,谷氨酸受体,谷氨酸转运子和γ-氨基丁酸受体这;四个环节的作用,阐述了异丙酚对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异丙酚对哮喘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张力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哮喘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张力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8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哮喘组(n=28)和正常组(n=20),卵蛋白致敏法建立哮喘豚鼠模型,每只豚鼠制备5-7个气管平滑肌环,依据悬挂平滑肌环的营养液中处理因素不同将气管平滑肌环随机分为control亚组、10%Intralipid亚组、10、30、100、300μmol/L Propofol亚组,通过与气管环相连的力-位移换能器记录其张力变化,采用悬挂平滑肌环的营养液中无Ca2+的方法测定异丙酚对Ryanodine受体介导的细胞内Ca2+释放的影响。结果 (1)100μmol/L异丙酚显著舒张哮喘豚鼠静息气管平滑肌。四种浓度异丙酚对乙酰胆碱所致气管平滑肌收缩呈剂量依赖的舒张作用。(2)四种浓度异丙酚预适应可剂量依赖性抑制乙酰胆碱所致气管平滑肌收缩。哮喘组30μmol/L异丙酚预适应使乙酰胆碱所致的气管平滑肌依内钙性收缩由(37.7±2.8)%降为(27.7±1.9)%,依外钙性收缩由(62.3±4.5)%降为(51.5±3.5)%,与control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四种浓度异丙酚抑制乙酰胆碱所致气管平滑肌依内钙性收缩作用,与无Ryanodine作用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相关浓度异丙酚预适应显著抑制乙酰胆碱收缩哮喘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Rvanodine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海马锥体神经元钠通道电流的影响,探讨脑钠通道在异丙酚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酶消化法急性分离SD大鼠(10~14 d)海马锥体神经元,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异丙酚和脂肪乳剂对其钠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在钳制电位-100 mV时,4组浓度(10、30、50、100μmol/L)的异丙酚分别抑制峰钠电流为:14.4%±8.7%、42.9%±8.8%、67.2%±18.1%和85.1%±14.9%,抑制程度与浓度呈正相关(r=0.993,P<0.01),IC50为32.5 μmol/L。与本研究中较高浓度异丙酚组(50和100μmol/L)对应浓度的脂肪乳剂(ILP50组和ILP100组)对峰钠电流无明显影响。结论异丙酚对脑钠通道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脑钠通道的抑制在异丙酚的麻醉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