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医用多糖止血愈合海绵对家兔皮肤创面的止血和愈创作用。方法采用家兔耳皮肤出血模型和家兔背部皮肤愈创模型,分别予以医用多糖止血愈合海绵(HA)、羧甲基纤维素(CMC)、明胶海绵(GS)和医用纱布(MG)进行创面外敷,观察敷料的止血时间、失血量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在兔耳皮肤出血模型中,HA组、CMC组、GS组的止血效果优于MG组,其中前三者的比较中CMC组失血量少于HA组或GS组。在家兔皮肤愈创实验中,HA组及CMC组的创面收缩率均快于相同时间点的GS组及MG组,且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医用多糖止血愈合海绵、羧甲基纤维素敷料在家兔皮肤创面止血效果确切,与明胶海绵相似,同时可提供湿性愈合环境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医用多糖止血愈合海绵(MP)在小型猪股动脉出血模型中的止血作用.方法 采用小型猪32只制作股动脉出血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n=8),分别采用MP、羧甲基纤维素(CMC)、明胶海绵(GS)和医用纱布(MG)进行创面外敷止血,观察各组的止血时间、失血量及小型猪生命体征.结果 建立小型猪股动脉出血模型后,各组动物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MP组、CMC组、GS组的止血时间及失血量均明显低于MG组(P<0.01),且CMC组的止血效果优于MP组和GS组,而MP组和GS组的止血效果相似.结论 MP、CMC敷料对小型猪股动脉止血效果确切,与GS相似或略优于GS.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海藻酸钙海绵的止血作用并评价其体外安全性.方法 采用Lee-White凝血法测定海藻酸钙的最佳凝血浓度,冷冻干燥法制备成海绵,采用体外凝血指数(BCI)法测定海藻酸钙海绵的体外凝血效果,应用新西兰兔耳动脉、背部全皮层止血模型验证海藻酸钙海绵的止血作用,采用MTT法初步评价海藻酸钙海绵的细胞毒性.结果 海藻酸钙的体外凝血指数(BCI)值为33.08±4.02,明显低于明胶海绵(72.05±1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耳动脉模型中,海藻酸钙海绵组的出血量为2.85±0.14g,明显少于医用纱布组(3.93±0.18g,P<0.05)和明胶海绵组(2.97±0.17g,P<0.05);海藻酸钙海绵组止血时间(97.83±5.49s)明显低于医用纱布组(101.00±14.71s,P<0.05),但与明胶海绵组(80.25±7.41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背部全皮层止血实验中,海藻酸钙海绵组的出血量吸光度(A)值为2.66±0.24,明显低于医用纱布组(3.81±0.73,P<0.05).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100%浓度的海藻酸钙海绵浸提液细胞毒性为1级,属无毒产品,符合生物材料的安全性要求.结论 海藻酸钙海绵止血作用显著,无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明胶海绵、可吸收止血纱布、复合生物海绵和速效止血粉对兔肝、脾损伤的止血效果及周围组织反应。方法将正常状态下和肝素抗凝后的兔的肝和脾脏前端约1.0cm长的组织剪去,建立实质脏器活性出血模型,分别用不同的止血材料压敷创面,考察两种状态下创面的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取与敷料接触的肝组织进行病理分析。结果在正常状态下,明胶海绵、复合生物海绵、止血纱布和速效止血粉对肝损伤的止血时间分别为(6.28±1.45)min(、6.19±1.04)min(、5.09±1.03)min和(4.07±0.84)min,与普通纱布对照组(9.89±0.75)min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素抗凝后,各组的止血时间明显延长,特别是明胶海绵和止血纱布组。病理结果表明速效止血粉对肝创面组织造成热损伤。结论复合海绵和速效止血粉显示出较明胶海绵和止血纱布更好的止血效果,尤其是在肝素抗凝的情况下。但鉴于速效止血粉的热损伤和不易于清除,应限用于威胁生命的急救止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羧化多糖可吸收止血纱(其编号为NWL-K)对兔肝、脾创面的止血效果。方法60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只,分别建立肝和脾创面出血模型;两组模型再根据使用止血材料的品种,分成普通纱布组、速即纱组和NWL-K组,每组10只。采用造模出血量和切除肝组织重量评估模型稳定性。脾脏出血模型按压3 min后每隔(30±5)s以及肝脏出血模型按压30 s后每隔(20±5)s分析各组止血时间和止血评分,观察创口与纱布的黏合情况。结果各肝脏、脾模型组造模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时肝脏组织切除重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模型造模稳定,对之后的止血实验不产生影响。在脾脏创面出血模型止血时间上,NWL-K组[210(180,248)s]、速即纱组[255(233,300)s]分别与普通纱布组[465(383,660)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WL-K组相较于速即纱组止血时间更短(P<0.05)。在肝脏创面出血模型止血时间上,NWL-K组[70(70,95)s]、速即纱组[90(85,110)s]分别与普通纱布组[250(225,290)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模型各观察时间点速即纱组、NWL-K组止血评分下降快于普通纱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0 s时NWL-K组和速即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模型50,70,90 s时速即纱组、NWL-K组止血评分下降快于普通纱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110,130 s时普通纱布组与NWL-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WL-K吸水性和周围组织黏合性均优于普通纱布和速即纱。结论对于肝、脾出血创面,与其他类型纱布比较,应用NWL-K能有效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NWL-K吸水性强,与创口黏合稳固。  相似文献   

6.
明胶纤维网止血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明胶纤维网在不同出血创面的止血效果。方法(1)临床观察350例急诊创伤和手术出血病人,根据出血性质分为浅表创面出血,深部创面出血和实质脏器出血3类。观察比较明胶纤维网(GF)、氧化纤维素(OC)和明胶海绵(GS)3种止血材料的止血时间,并与医用纱布进行对比。(2)扫描电镜观察3种止血材料的结构。结果(1) 表创面各组止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深部创面GF组,止血时间与CS和OC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一种高纯度的鼠尾胶原蛋白海绵,研究鼠尾胶原海绵的止血作用。方法用制备的鼠尾胶原蛋白海绵对新西兰兔耳缘静脉、耳缘动脉、肝脏、股动脉创面止血,观察其止血时间、敷料与创面的黏合情况、再出血、渗血和吸收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鼠尾胶原海绵组、胶原蛋白海绵组耳缘动脉、肝脏、股动脉创面止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鼠尾胶原海绵组在肝脏、股动脉创面止血时间比胶原蛋白海绵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鼠尾胶原蛋白海绵在对创面的修复性能上优于胶原蛋白。结论鼠尾胶原蛋白及其冻干海绵可以作为人工皮肤及创伤敷料研究的首选材料,同时也为鼠尾胶原蛋白海绵用于止血、创面修复及进一步研究其止血机制提供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药物推助器放置云南白药在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将宫颈糜烂微波治疗后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经自制药物推助器将云南白药粉喷于宫颈创面,纱布填塞,24h取出;对照组30例,用两片明胶海绵贴在宫颈创面加纱布填塞,24h取出。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及宫颈创面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在止血效果、宫颈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自制药物推助器放置云南白药是治疗宫颈糜烂微波处理后出血的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几丁糖膜的制备及其止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制备几丁糖膜并研究其止血性能 ,在透析后的几丁糖与明胶混合液中加入戊二醛交联后置入冻干机冻干制得几丁糖膜 ;取新西兰兔 4只 ,在背部两侧对称性剪开直径 1cm渗血伤口 ,分别用纱布和几丁糖膜止血 ,观察与创面的粘附情况 ,记录出血时间 ,以膜或纱布中血红蛋白光度吸收值表示出血量。结果发现 ,几丁糖膜与创面粘附良好 ,几丁糖膜组和纱布组的出血时间分别为 78 2 5± 6 42s和119 0 5± 11 3 9s,血红蛋白光度吸收值为 0 76± 0 5 1和 1 63± 0 72 ,二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说明几丁糖膜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无纺布敷料对切割伤口止血和促进愈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制备家兔切割伤模型,分别以壳聚糖敷料和纱布包扎创面,血止后以氰化高铁血红蛋白试剂及光度比色法检测敷料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借此估计出血量、重新包扎创面、并于分阶段取材后常规病理学手段结合图像分析法观察病变。结果表明:壳聚糖包扎组出血量明显少于纱布对照组。伤后9天,壳聚糖治疗组创面肉芽组织层较厚于油纱布对照组,其中胶原纤维含量较多,伤口愈合较快,提示:壳聚糖无纺布对切割伤有止血作用并有微弱的促进愈合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AA-CS超吸水海绵应用于口腔拔牙创的优势。方法 建立对照组(A组)SD大鼠拔牙创模型和华法林组(B组)SD大鼠凝血功能异常拔牙创模型,以纱布棉球做阴性对照对拔牙创进行止血,比较PAA-CS超吸水海绵与纱布棉球的止血效果。结果 B组凝血酶原时间(s)较A组显著延长[(19.73±2.74)vs(10.04±0.95),P<0.05],INR值增大(3.49 vs 1)。A、B两组中,PAA-CS超吸水海绵止血时间均少于纱布棉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血后无继发出血;B组应用纱布棉球止血后有4只继发出血。结论 成功建立了因喂服华法林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大鼠拔牙创模型,PAA-CS超吸水海绵的止血效果明显优于纱布棉球。  相似文献   

12.
移植肾破裂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移植肾破裂的防治水平。方法  6例移植肾破裂 ,手术前 2例 ,手术后 4例。 2例术前供肾破裂 ,采用切开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 1例术后移植肾破裂早期 ,出血少 ,针对顽固性高血压采用“硝普钠”降压 ,配合常规抗排斥药物。 3例术后移植肾破裂出血量估计超过 10 0 0ml者 ,采用手术延长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结果  ( 1)手术前 2例手术后 4例 ,采用切开或者延长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并配合“硝普钠”降压的方法处理 ,均未再破裂出血 ,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 ( 2 ) 1例术后移植肾破裂早期的患者 ,针对顽固性高血压采用“硝普钠”降压 ,配合常规抗排斥药物 ,非手术治疗成功。结论  ( 1)采用手术切开或延长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可以有效治疗移植肾破裂。 ( 2 )移植肾破裂出血少的情况下 ,可以在密切观察下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三种止血材料对兔肝脏创伤止血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比较明胶纤维网 (gelatinfleece ,GF)、氧化纤维素 (oxidizedcellulose,OC)和明胶海绵(gelfoam ,GL)对兔肝脏创伤的止血效果及周围组织反应 ,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预制模板制成兔肝损伤出血模型 ,定量检测明胶纤维网 (GF)、氧化纤维素 (OC)及明胶海绵 (GL)的止血时间、出血量 ,并在不同时间点 ,局部取标本观察组织吸收及反应。结果 GF止血时间为 (0 .5 8± 0 .2 )分钟 ,出血量为(0 .30± 0 .1 9)ml与OC、GL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组织的反应较轻 ,8周时即可大部分吸收。结论 明胶纤维网是一种止血效果好、组织反应轻、可吸收的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SD大鼠股主静脉创伤出血动物模型,观察胶原蛋白海绵的止血效果及组织相容性和生物降解率。方法SD大鼠21只用于建立股静脉出血创面模型,分为艾瑞金组9只、阳性对照组9只、空白对照组3只。将止血材料置于大鼠的腿部静脉出血创面,记录各组的止血时间及出血量。大鼠股静脉出血创面7、14、28 d时间点解剖探查,切取创面组织,进行病理组织检查,观察光镜下组织反应。结果对应股主静脉出血创面,艾瑞金组、阳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均可止血。艾瑞金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止血时间及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7 d开始降解、14 d部分降解、28 d完全降解。结论艾瑞金胶原蛋白海绵对静脉出血止血效果明显,组织相容性好,能够促进静脉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尖吻蝮蛇蛇毒血凝酶与可溶性止血纱布联合应用的止血效果。方法:取84只小鼠及14只日本大耳白兔,分别经静脉注射蛇毒血凝酶或生理盐水0.5h后手术,以可溶性止血纱布作创面止血材料,同时血凝酶涂布止血纱布,以小鼠剪尾试验法和兔肝脾创面止血法比较各组止血效果。结果:血凝酶无论注射还是外用,联合止血纱布能缩短创面出血时间约56%。结论:尖吻蝮蛇蛇毒血凝酶和可溶性止血纱布联合应用能明显缩短创面出血时间,止血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的优越性及其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同时使用两种栓塞材料——可吸收的明胶海棉条和美国COOK公司产38-3-5弹簧栓子,治疗了两例肾剌伤患者,两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0和35岁。结果:两例患者肾刺伤后均经受过保守治疗,治疗时间分别为14和22天,但未奏效。经超选择性肾内动脉分支栓塞、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止血效果,后随访3~4年,患者一切感觉正常。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刀刺伤后肾出血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Microfibrillar collagen hemostat (Avitene) is an absorbable topical hemostatic agent prepared from purified bovine corium collagen. A 65-year-old woman presented with left buttock and lower extremity radicular pain. The patient underwent a disc excision in which Avitene was used to control venous bleeding from the epidural space. Leg pain decreased postoperatively, but she developed radicular pain when she started walking 3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performed post-operatively showed there was a mass lesion located between the dural sac and L5 nerve root. The lesion exhibited high signal intensity on T1-weighted images and higher signal intensity at the rim of the mass on T2-weighted images. A second operation performed 10 days later revealed that the nerve root was adherent to an extradural granulomatous mass associated with Avitene. Macroscopically, the resected mass was found to be composed mainly of microfibrillar collagen hemostat materials. Hemostat agents may produce a clinically symptomatic, radiologically apparent mass lesion. When considering a mass lesion arising after spine surgery,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should include foreign body granuloma along with recurrent disc herniation and peridural scar 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