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探讨妊娠期女性的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选取该阶段内在某院接受心电图检查的100例妊娠期妇女和50例非妊娠期健康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对其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妇女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根据妊娠时间将妊娠期妇女分为孕早期组、孕中晚期组,比较不同妊娠时间妇女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计算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与妊娠的相关性系数。结果:观察组妇女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P0.05);孕中晚期组的心电图短PR间期发生率明显高于孕早期组(P0.05);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与妊娠密切相关,且随着妊娠时间的推移,其发生率逐渐增高。结论: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与妊娠密切相关,妊娠期间应对孕产妇的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进行密切观察,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异常情况,进一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7,(1):47-48
目的:对妊娠期妇女心电图短P-R间期改变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9月—2015年11月产前检查和待产孕妇500例,根据早、中、晚孕周不同进行分组,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测量P-R间期,严格筛选P-R间期缩短病例。结果:500例孕妇,早期妊娠组有短P-R间期6例(3.5%),中期妊娠组有短P-R间期12例(7.3%),晚期妊娠组有短P-R间期23例(13.9%)。分娩后半年内复查心电图短P-R间期大多自行恢复。结论:随孕周进程,短P-R间期发生率有明显增多趋势。加强对存在短P-R间期改变孕妇的观察,尤其是对于孕晚期短P-R间期心电图改变发生率的观察,随诊复查,防止出现病理性心律失常,可以为临床诊治预防及临产处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与妊娠周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美高仪心电工作站对305例正常体检者及2757例健康孕妇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孕妇按妊娠周数的不同分为早期妊娠(13周末之前)、中期妊娠(14~27周末)、晚期妊娠(28周及其后),分别进行心电图P-R间期监测,统计短P-R间期的发生率及其与妊娠周数的关系。结果305例正常体检者,发生短PR间期2例(0.66%),2757例孕妇中,孕早期1024例,发生短PR间期12例(1.17%),与正常体检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孕中期1115例,发生短PR间期51例(4.57%),与正常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618例,发生短PR间期43例(6.96%),与正常体检者比较差异明显( P<0.05)。结论妊娠早期短P-R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略有增高,但变化不明显,至妊娠中期,短PR间期发生率迅速增高,且随孕周的增加而提高至妊娠晚期,这与中晚期孕妇的需氧量不断增加、心率加快、房室结传导加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妊娠中晚期妇女心电图情况,并探讨心电图异常出现的原因。方法:选取700例妊娠中晚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00例妊娠中晚期妇女中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有206例,占总例数的29.43%,其中,窦性心动过速46例,电轴左偏37例,短P-R间期25例,期前收缩40例,左心室高电压14例,ST-T改变40例。结论: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电图改变与妊娠后的生理变化有关,应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酌情处理。  相似文献   

5.
常规心电图中P—R间期〈0.12s,QRS波群宽度正常,临床上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即可诊断为LGL综合征。笔者在临床心电图工作中发现单纯出现P—R间期〈0.12s,QRS波群正常,临床上无反复发作的心动过速病史的病例,多见于年轻女性,尤其在妊娠中晚期的妇女中为多见,现对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待产的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中短P-R间期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妊娠与短P—R间期的关系。方法采集早期妊娠者150例(早期妊娠组)和非早期妊娠者200例(对照组)在静息状态下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定P—R间期并比较。结果早期妊娠组中P—R间期〈120ms者48例占32%;而对照组中P—R间期〈120ms者22例占1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妊娠可导致P—R间期在非早期妊娠时的P—R间期基础上相应缩短。  相似文献   

7.
游谊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4):61-61,F0003
临床心电图诊断工作中发现,单纯出现P—R间期缩短、QRS波群正常、临床上无反复发作心动过速病史的病例多见于年轻女性,尤其是妊娠中晚期孕妇。本文就此现象的发生原因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对中晚期妊娠妇女心电图常规检查中,发现出现短P-R间期的心电图表现几率明显高于正常妇女,笔者对此现象进行观察,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1年10月健康体检女性及入院待产孕妇。其中健康体检女性140例,年龄18~33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妊娠期及分娩后P-R间期变化的临床意义及预后,对58例妊娠期及分娩后妇女进行心电图检查,分析P-R间期的变化.结果显示妊娠期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综合征,分娩后1个月,短P-R间期综合征消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分析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电图资料,旨在为进行合理有效的妊娠保健提供指向性。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待产的孕妇231例为观察组,另选取231例非孕期妇女为对照组,分别采集所有妇女的心电图资料,并比较分析调查资料的临床意义。结果通过比较两组参与探究人员的心电图资料可以发现,对照组妇女心电图的正常率要明显高于观察组,而观察组的异常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比较两组妇女心电图异常情况,观察组妇女出现窦性心律失常、短P-R间期、ST-T改变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妊娠晚期孕妇会出现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通过进行心电监测并分析其心电图资料,可以为妊娠晚期的保健护理提供有效依据,以此保证孕妇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女性心电图易出现短PR间期,相关研究显示孕妇短PR间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这与怀孕期间母体发生一系列特殊的生理变化密不可分。现对妊娠期短PR间期产生的机制、短PR间期对孕妇的临床意义及如何正确认识并指导孕妇正确对待妊娠期短PR间期进行综述。1 PR间期概述1.1正常PR间期心电图上,从P波起点到QRS波起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是PR间期,由P波和PR段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电图情况。方法采用BRENTWOOD心电工作站12导联同步机描记100例妊娠中晚期妇女组的心电图和100例健康体检组妇女的心电图作对比。结果孕妇组心电图异常48例,其中短P-R8例,占异常的16.7%;心律失常24例,占异常的50%(包括窦性心动过速12例、房性早搏8例、室性早搏4例);ST-T改变16例,占异常的33.3%。结论孕妇的异常心电图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最多见的是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心电图的变化情况,以便掌握心电图变化的原因及其意义。方法对我院2012年3000例孕妇早、中、晚期心电图变化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妊娠月份增大,心脏负担加重,妊娠期妇女心电图变化很大,孕期心电图检查至关重要。结论妊娠期心电图检查,可筛查出许多有心脏病的孕妇,能及时掌握病情,进行重点监护指导,控制病情发展,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短P——R间期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采用日本光电P020P三道同步心电图仪,使用常规十二导联三道同步描记,由专业人员对每份图纸P——R间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晚期妊娠孕妇远较正常人发生率高。结论心电图出现短P——R间期,正常QRS波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只要不并发快速的心律失常,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妊娠中晚期孕妇心电图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新 《中国医药指南》2009,7(5):100-101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的心电图情况。方法 采用BRENTWOOD心电工作站12导联同步机描记100例妊娠中晚期妇女组的心电图和100例健康体检组妇女的心电图作对比。结果 孕妇组心电图异常48例,其中短P-R 8例,占异常的16.7%;心律失常24例,占异常的50%(包括窦性心动过速12例、房性早搏8侧、室性早搏4例);ST-T改变16例,占异常的33.3%。结论 孕妇的异常心电图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最多见的是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6.
杨竹青 《北方药学》2013,(8):113-113
目的:分析妇女妊娠期心电图短P-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2月到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妊娠期妇女6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再选取60例非妊娠期的育龄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通过对比,妊娠期妇女的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明显比非妊娠期妇女要高。结论:妇女妊娠期的心电图短P-R间期问题为良性的生理改变,没有明显的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文  张炜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649-650
目的探讨短P-R间期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选择妊娠早、中、晚期接受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描记,对每份图纸P-R间期进行测量。结果晚期妊娠孕妇较正常人发病率高。结论妊娠中晚期的P-R间期缩短与需氧量增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妊娠期孕妇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妊娠期孕妇120例及非妊娠正常妇女60例,均行凝血功能检查,记录比较妊娠期不同时期孕妇和非妊娠正常妇女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妊娠早期孕妇的APTT、PT、FIB、TT与非妊娠正常妇女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中期孕妇PIB水平显著高于非妊娠正常妇女;妊娠晚期孕妇APTT、PT显著短于非妊娠正常妇女,TT显著长于对照组,FIB水平显著高于非妊娠正常妇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孕妇进行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可及时掌握孕妇凝血功能情况,对妊娠期血栓性疾病及产后异常出血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纯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utoantibody,TPOAb)阳性在妊娠中晚期变化特点及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联性。方法按门诊就诊时间贯序选取孕138例13~16周单纯TPOAb升高的妊娠期妇女,定期随访甲状腺功能(FT4,TSH,TPOAb)至孕32~36周。孕24~28周行OGTT试验。妊娠结束后统计妊娠结局及并发症。产后6周再次复查甲状腺功能。结果本组138例单纯TPOAb阳性者孕期最后一次的检测结果均低于中孕初次的TPOAb。中晚孕中位数整体下降,(Z=-5.201,P=0.000),产后6周再次升高(Z=-4.136,P=0.000),TPOAb升高组羊水异常发生率、胎膜早破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P=0.000)。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妊娠中晚期TPOAb阳性孕妇,随着孕周增加,TPOAb整体呈下降趋势,产后再次升高。中晚期单纯TPOAb阳性与胎膜早破、羊水异常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增加相关,与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无关。  相似文献   

20.
张亚杰  郑云燕 《安徽医药》2020,24(12):2516-2519
目的:分析心电图 ST?T改变对妊娠中晚期心力衰竭孕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1—12月前往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进行产检并被检出的 20例妊娠中晚期心力衰竭孕妇作为心力衰竭组,另选同期 90例正常妊娠中晚期孕妇作为正常组,对两组心电图 ST?T进行比较,分析心电图 ST?T改变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结果心力衰竭组 Ⅱ、Ⅲ、avF导联 ST段水平型及下斜型下移超过 0.10 mV占比、 V4?V6导联 ST段水平型及下斜型下移超过 0.05 mV占比分别为 65.00%、35.00%,均高于正常组的 2.22%、3.33%(P<0.05)。心力衰竭组 Tp?Te间期、 Tp?Te/水平分别为(102.38±1.28)ms、(3.74±0.26)均高于正常组的(82.85±1.25)ms、(2.59±0.31)(P<0.05)。结论妊娠中晚期心力衰竭孕妇心电图 ST?T存在着明显的异常通过对 ST段改变,下移程度进行观察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