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自然寿命的延长和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逐年增多,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拥有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基本条件.自体动静脉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正确的穿刺方法可有效降低内瘘使用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内瘘失功,不仅可以提高透析质量,更能有效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目的:探讨扣眼法和绳梯法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为选择更安全有效的穿刺方法提供依据,进而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升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调取48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扣眼穿刺组和绳梯穿刺组,每组24例,采用不同穿刺方法一年后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内瘘使用的主要并发症为血栓、血管瘤、血管狭窄等,本次调取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均为内瘘穿刺.结论:动静脉内瘘使用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绳梯穿刺法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明显低于扣眼穿刺法,延长血管使用寿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每次血液透析治疗均需为建立血管通路而对患者的上肢前臂动静脉内瘘血管进行穿刺。为了延长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的使用寿命,防止动静脉内瘘血管假性动脉瘤的发生,要求对动静脉内瘘血管进行绳梯法或纽扣法穿刺,禁止定点法穿刺。为了减轻因反复动静脉内瘘血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我院在2004年8月-2006年3月运用耳穴专用磁疗贴(以下简称磁珠)按压患者耳廓的神门穴和肘穴对穿刺血管引起的疼痛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主要并发症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1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手术要点、穿刺方法、主要并发症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19例内瘘主要在非优势侧前臂行端-端吻合、采用"扣状和绳梯式穿刺法"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血栓(26%),主要有吻合口血栓(19.7%)、穿刺部位附壁血栓(6.3%),其次是血管通路狭窄发生率(10.3%)(包括吻合口、静脉解剖本身存在的狭窄、穿刺部位狭窄);第三位是血管瘤,发生率3.8%(主要发生在吻合口及穿刺部位)。319例中234例使用3年以上。结论:造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失功的三个原因,依次是血栓、狭窄、血管瘤。手术治疗仍然是纠正血管通路并发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功能,是影响血液透析病人血液透析顺利度、病死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最重要的血管通路,常采用前臂桡动脉一头静脉途径,但长期透析后常出现血管堵塞,瘘管不能使用。2007年4月~2009年4月,我们对11例前臂动静脉内瘘多次失败或前臂血管无法利用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选择上臂建立动静脉内瘘即高位动静脉内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终末期肾病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逐年增加,动静脉内瘘因其使用寿命长、方便、安全而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血管通路[1]。但长期穿刺、感染、患者内环境紊乱等高危因素,可造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甚至丧失,会影响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及生活质量,故需早期诊断并进行干预,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目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 )在评估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上得到广泛应用,但需较大剂量对比剂。本院采用经皮动脉穿刺法行内瘘血管造影,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适合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的穿刺管理办法,提高内瘘穿刺质量,为延长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血液透析室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绳梯法进行穿刺,观察组患者采取穿刺计划表指导护士进行绳梯法穿刺。由科室穿刺小组为每位选择绳梯式穿刺法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设计穿刺位点,绘制内瘘血管穿刺示意图,建立穿刺计划表,护士穿刺前,结合穿刺计划表,严格按事前设计的穿刺点进行穿刺。结果应用穿刺计划表进行穿刺的患者,内瘘并发症(血栓、血管瘤、血管狭窄、内瘘失功)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干预后穿刺点渗血的发生率下降,拔针后按压的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穿刺计划表指导护士进行内瘘穿刺,可明显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了由于护士轮班而造成的穿刺部位选择不确定性及穿刺部位的重复率。  相似文献   

7.
王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4943-4944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长期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理想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基本条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维护好血管通路,使其处于良好的功能状态是确保充分透析的前提,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而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直接影响到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本文将近年来我科60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技巧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逐渐增加,糖尿病肾病最终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须维持性血液透析。而动静脉内瘘(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要的血管通路,内瘘良好的通畅性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的生命线。2008年1月-2010年5月,我院对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钝针扣眼穿刺法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区域法穿刺组(A组)、绳梯法穿刺组(B组)、钝针扣眼穿刺组(C组),各20例,1年后,比较3组病人穿刺后透析间血流量、穿刺点渗血率、假性动脉瘤、穿刺失败率及病人满意度和疼痛度。结果:3组病人透析间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病人的穿刺点渗血、假性动脉瘤、穿刺失败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显著少于A组和B组(P<0.05)。3组病人的疼痛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疼痛得分显著低于B组,B组显著低于A组(P<0.01)。3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B组和A组,而B组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使用钝针扣眼穿刺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穿刺点渗血、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有效地保护了血管,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护士的穿刺技术难度,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家燕  闭闵黄玲 《广西医学》2005,27(10):1678-1680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亦被称为HD生命线.在临床中有相当部分病人在内瘘成熟前需要进行透析治疗,近几年来有关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引起重视.本研究从护理的角度对提前启用动-静脉内瘘进行透析治疗时所选取的时间、穿刺部位、穿刺方式、进针角度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及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金美春  霍新  荣淑英 《吉林医学》2007,28(4):499-500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而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重要环节.血液透析时,病人的血管通路一般选择动静脉内瘘、直接动静脉穿刺或深静脉插管[1].动静脉内瘘在临床上普遍采用,尤其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方式,而可靠的血管通路是此类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目前最能长期稳定使用的血管通路,因此,对于内瘘的合理使用及保护是血透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因扣眼穿刺法对血管长度要求不高,任何术式的动静脉内瘘都可使用,临床开始广泛使用[1]。本研究选择2013年11月-2014月9月40例采用不同穿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以探讨钝针扣眼穿刺法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毅 《中国医药导报》2008,5(9):125-126
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理想的血管通路,它安全,方便,穿刺成功率高,能减轻病人痛苦,而且血流量大,透析效果好,因此,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病人进行动静脉造瘘,建立一个通畅的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提高了动静脉造瘘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梁民娟  张洁  王岩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112-11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动脉瘤的形成因素、预防及护理措施,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使用左右前臂内瘘,穿刺方法为绳梯式或局部较集中穿刺,透析后止血方法采用指压加弹力绷带环扎法等。结果 56例患者中并发动脉瘤9例,其中假性动脉瘤2例;发生于内瘘口2例、穿刺部5例、内瘘口及穿刺部2例。结论动静脉内瘘并发动脉瘤的形成与使用内瘘的时机、穿刺方法及技术、透析后止血方式、持续高血压、动脉硬化或静脉压增高等因素有关。提高护理意识,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动脉瘤的发生,保护内瘘,延长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10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行直接动静脉内瘘术.结果 101例手术无1例失败,其穿刺使用率为97.8%,透析血流量达180~250ml/min.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制作简便,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是血液透析最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6.
<正>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最主要方式之一,血管通路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良好的血管通路是透析质量和透析生命的最基本保证[1]。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首选的血管通路[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需每周透析3次,这意味着要用16号的粗针每周穿刺6针。随着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期的逐渐延长,如何选择一种最佳的穿刺方法,如何能够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如何保护动静脉内瘘延长它的使用寿命,是临床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7.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最安全且应用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 ,但是 ,对于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内瘘 ,包括血管移植动静脉内瘘者 ,国外采用持久双腔导管 (Thepermnentdual-Lumencatheter,PDLC)插入大静脉已成为长期血管通路的极好补充 ,国内北京医科大学有过报道。我院自 1995年以来已为 43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做了 5 0次颈内静脉插管行血液透析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导管使用情况、透析充分性 ,及出现的并发症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43例中男性 2 4人 ,女性 19人 ,年龄 2 2岁~81…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国内外血液透析患者的最常用血管通路[1],具有出血少、易穿刺、血流量大、可长期利用等优点,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1]。因此,维护动静脉内瘘的功能是血液透析室护士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70例建立了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对此类患者良好的护理,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70例患者中男46例,女24例;年龄24~81岁,平均46岁;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47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5例,高血压肾功能不全3例,肾结石引起的肾功能不全10例,多囊肾肾功能不全4例,痛风引起肾功能不全1例;透析时间为1~6年,每周进行血液透析1~3次,血流量200~230ml,每次透析时间为3~4小时;内瘘使用良好65例,血管堵塞5例,内瘘使用最长6年,最短使用2次后堵塞(2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简称血透)病人的血管通路、透析并发症及心理因素问题的护理。方法强调健康宣教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实行老年血透病人护理的全面化原则和个体化原则。结果自身血管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最长为10年,移植血管内瘘使用时间最长为3年,应用双腔带Cuff导管留置锁骨下静脉最长为3年,动静脉内瘘阻塞8例,再通3例,并发冠心病30例,死于左心衰5例。结论老年血透病人病因复杂,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治疗难、预后差,强调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王晓 《齐鲁医学杂志》2010,25(3):270-27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病人主要的替代疗法.良好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由于动静脉直刺难度大、血流量难以达到要求,为了给透析治疗提供足够的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要给病人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术是将病人邻近的动静脉吻合起来,使之成为血流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