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阻断老年大鼠心肌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a(PPARα)信号通路对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老年大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PPAR拮抗剂GW6471+阿托伐他汀组。分别加入细胞培养液、二甲基亚砜(DMSO)、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PPARa拮抗剂GW6471。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IL-1βmRNA和IL-1β蛋白含量。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溶剂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IL-1β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IL-1β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③GW647l+阿托伐他汀组IL-18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但仍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抑制老年大鼠心肌细胞IL-1p表达的作用可能与其激活PPAR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NF-κB及TNFα-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20只,后两组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kg.d)灌胃12周。用放免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TNFα-,光镜下观察心肌结构。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NFκ-B及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蛋白表达。结果光镜下可见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整齐、致密,结构清晰,细胞核呈卵圆形,糖尿病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扭曲,间质有炎症细胞聚集,阿托伐他汀组心肌细胞排列趋于整齐,结构接近正常。糖尿病组大鼠血浆和心肌中TNFα-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心肌组织中NFκ-B和TNF-α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给药12周后,阿托伐他汀组NFκ-B、TNF-αmRNA及蛋白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及TNFα-的表达,对2型糖尿病心肌病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保护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机制,为临床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寻找新思路。方法分离SD乳鼠(出生1~3d)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立H/R模型,取培养第3d的心肌细胞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CON组)、H,R组、H/R+ATV组。应用MTS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心肌细胞特异性损伤指标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采用SYBR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HIF—1a、VEGF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H/R组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血清肌钙蛋白I明显升高(P〈O.05),HIF—1a和VEGF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后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血清肌钙蛋白I明显降低(P〈0.05),HIF-1d和VEGF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上调HIF-1a及VEGF的表达水平进而保护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对雄性Wistar大鼠心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PPARβ和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I(M—CPT—I)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束缚应激模型,实验组大鼠每天给予束缚应激2次,每次3h。按照有无应激和应激时问长短分为正常对照组(C)、束缚1W(R1)、束缚2w(R2)和束缚4W组(R4)。采用逆转录酶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心肌PPARα、PPARβ和M-CPT-I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束缚应激1、2、4W大鼠心肌PPARαmRNA和M—CPT—I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或P〈0.05);心肌PPARβ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束缚应激上调心肌PPARα和M—CPT—ImRNA表达,对PPARβ无明显影响,PPARot可能促进束缚应激大鼠脂肪酸氧化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51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均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其中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余24例为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治疗后5、10、15和20 d时血清CRP、IL-1β、TNF-α、NO、MDA含量及SOD活性,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第5、10 d,阿托伐他汀组CRP、IL-1β、TNF-α、NO、MDA含量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SOD活性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第15、20 d时,两组患者血清CRP、IL-1β、TNF-α、MDA、NO含量及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第20 d时,阿托伐他汀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早期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急性脑出血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腺苷蛋氨酸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HHcy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模型组、腺苷蛋氨酸低、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三组给予酒精、鱼油灌胃配合高脂饮食构建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腹腔注射SAM,第8周处死全部大鼠。测定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plasma homocysteine,tH-cy)、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肝匀浆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NF-α mRN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Hcy、ALT、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GSH水平降低(P〈O.01);大鼠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明显增强(P〈O.01)。与模型组比较,SAM治疗组ALT、MDA明显降低(P〈O.05);GSH含量升高(P〈O.01);肝组织内TNF-α-mRNA水平明显降低(P〈O.01);但血浆tHcy水平无显著变化(P〉O.05)。结论 SAM可明显改善大鼠酒精性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抑制肝内TNF-α表达有关,SAM对血浆tHcy水平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大鼠心肌PPARβ/δmRNA和MMP-9 mRNA表达情况及阿托伐他汀的影响。方法:30只20月龄Wister鼠,分为老年对照、大剂量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10只3月龄大鼠为青年对照。用RT-PCR检测大鼠心肌PPARβ/δmRNA和MMP-9 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老年大鼠PPARβ/δmRNA表达水平较青年组显著降低(P<0.01),阿托伐他汀可显著上调其表达(P<0.01);②老年大鼠MMP-9 mRNA表达水平较青年组显著增高(P<0.01),阿托伐他汀显著抑制其表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显著抑制老年大鼠心肌MMP-9 mRNA的表达,PPARβ/δ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8.
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彬  梁自文  邓武权 《西南军医》2009,11(2):200-202
目的检测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认知能力的影响情况,探讨α-硫辛酸对糖尿病大鼠学习与记忆影响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共3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10只,治疗组10只,糖尿病组10只。糖尿病大鼠模型用链佐菌素(STZ)制模。12周后,Morris水迷宫测试其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NF—kB蛋白水平表达,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大鼠学习成绩降低(P〈0.05),TUNEL阳性细胞增多(P〈0.05),NF-kB蛋白水平表达增加(P〈0.05),甜硫辛酸治疗组大鼠较糖尿病组学习成绩升高(P〈0.05),TUNEL阳性细胞减少(P〈0.05),NF-kB蛋白水平表达减少(P〈0.05)。结论NF-kB蛋白的表达增高可能与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认知功能障碍有关。α-硫辛酸可能通过降低NF-kB的表达,从而对糖尿病大鼠学习与记忆障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大鼠心房纤维化模型,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A)、异丙肾组(B)、异丙肾+阿托伐他汀组(C),并造模给药。8周后处死,Masson染色法测心房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测定及半定量分析心肌组织TGF-β1的分布特征,RT-PCR测心肌组织TGF-β1 mRNA表达情况。结果:C组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组织中TGF-β1含量及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C组大鼠较A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改善大鼠心房纤维化程度,该作用可能与其减少大鼠心肌中TGF-β1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G308A多态性对体外循环过程中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63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入选本研究,术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TNF-α基因-308位点多态性,并依此分为TNF1与TNF2两组。在打开与关闭右心房时取心房肌组织电镜观察并检测TNF-α mRNA表达。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1),体外循环转流20min(T2),体外循环结束时(T3),停机后6h(T4)抽血,放射免疫法榆测血浆中TNF-α浓度。结果 (1)两组患者的血浆中TNF-α浓度与心肌组织TNF-α mRNA在体外循环期均明显升高(P〈0.01);(2)TNF2组心肌组织TNF-α mRNA表达明显高于TNF1组(P〈0.05),TNF2组术后24h心肌酶CK-MB明显高于TNF1组(P〈0.01),电镜观察TNF2组心肌组织损伤重于TNF1组(P〈0.05);(3)在T2~T4时间点,TNF2组血浆中TNF-α浓度明显高于TNF1等位基因携带者(P〈0.05)。结论 TNF-α基因G308A多态性可以影响体内TNF-α的转录与产生,并可能影响心肌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肥胖人群外周血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变化及应用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否与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有关。方法 57例肥胖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晚,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采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蛋白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浓度。结果单核细胞TLR4蛋白与体质量及血浆TNF-α正相关。用阿托伐他汀干预1个月后,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蛋白及血浆TNF-α浓度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单核细胞TLR4蛋白和血浆TNF-α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下调肥胖人群单核细胞TLR4表达,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单核细胞TLR4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肾透明细胞癌786-O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786-O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培养不同时间(0、8、16、24h)后,RT-PCR法检测HIF-1α mRNA的转录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常氧状态下HIF-1α mRNA和蛋白均有一定表达。缺氧处理一定时间(8、16、24h)后786-O细胞HIF-1α mRNA表达没有明显改变(P〉0.05),而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缺氧条件下786-O细胞HIF-1α表达变化主要在翻译水平而非转录水平。在蛋白水平对HIF-1α表达进行调控可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冠心病(CAD)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对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的改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CAG)确诊为CAD患者59例,利用高频超声血管技术检测阿托伐他汀对CAD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EDD的疗效。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2年后,EDD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2年后,EDD无明显改善(P〉0.05),与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及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ED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CA-IMT)的影响。方法将60例CAPD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另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疗程为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Hey、hs-CRP、LDL-C及CCA-IM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Hey、hs-CRP、LDL-C及CCA-IMT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CCA-IM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Hcy等指标变化与LDL-C下降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CAPD患者Hcy水平及CCA-IMT,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抗动脉硬化作用可能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对+Gz暴露后心肌细胞凋亡及其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Gz组和+Gz+MT组,每组各8只,两组均经受6次峰值为+10Gz的G暴露,每次30S,间隔1min。+G:+MT组大鼠在+Gz暴露前72h和48h腹腔注射21%乳酸锌0.3μmol/kg以诱导体内MT合成:+Gz组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应用极谱法测定心肌MT含量,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末端标记法观察两组心肌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分析。结果与+Gz组比较,+Gz+MT组心肌MT含量明显增高(P〈0.05),心肌细胞凋亡率和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cl-2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MT可以通过影响心肌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减少高+Gz暴露后的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脓毒疗人鼠肝脏组织内毒素复合受体—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2(MD-2)mRNA的表达变化,研究其与肝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的父系。方法腹腔注射内毒素(LPS)5mg/kg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及内毒素注射后1h、2h、6h组(各20只).检测肝脏组织TLR4/MD-2以及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LPS注射后1h,TLR4/MD-2及TNF-α mRNA表达开始升高并达高峰.伤后2~6h逐渐下降,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LR4与MD-2 mRNA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且分别与TNF—α mR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LPS可迅速上调肝脏组织TLR4/MD-2的基闪表达并诱导早期炎症细胞因子TNF-α的基因表达。脓毒症时TLR4识别LPS是可能以TLR4/MD-2复合体的形式完成的.且在识别过程中MD-2是TLR4必需的作用分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入肝血流阻断后肠道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1组)、对照组(2组)和实验组(3组)。每组40只。2组和3组采用Pringle's法进行入肝血流阻断,持续35分钟,在阻断前3组大鼠腹腔注射Gln(300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ml),每天2次,连续5天。每组随机抽取10只大鼠分别于阻断前及再灌注后2、4、24小时,测定肠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门静脉内毒素水平。光镜观察并测定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再灌注后24小时肠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的表达。结果与1组相比,再灌注后2、3组MDA含量、TNF-α及内毒素水平增高(P〈0.05),而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下降(P〈0.05)。与2组相比,再灌注后3组MDA含量、TNF-α及内毒素水平降低(P〈0.05),而肠黏膜厚度、肠绒毛高度明显增加(P〈0.05)。再灌注后24小时,与2组相比,1、3组HMGB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Gln能够抑制人肝血流阻断后内毒素移位、炎性因子释放及肠道HMGB1mRNA的表达,具有减轻肠道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的抗炎作用机制是否与抑制toll样受体4(TLR4)有关。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晚间口服。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采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蛋白表达;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单核细胞TLR4蛋白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浆TNF-α呈正相关。治疗1月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血糖、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蛋白及血浆TNF-α浓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单核细胞TLR4蛋白和血浆TNF-α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下调2型糖尿病患者的单核细胞TLR4表达,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单核细胞TLR4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浊度法检测70例UAP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前后血浆MCP-1及hsCRP水平。结果UAP组血浆MCP-1、hsCRP水平为(27.88±6.35)pg/L、(2.35±0.33)u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92±2.15)pg/L和(1.38±0.30)ug/L(P〈0.05或P〈0.01),服用阿托伐他汀4周后血浆MCP—1及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UAP患者血浆MCP-1及hsCRP水平升高与冠脉炎症反应相关,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UAP患者血浆MCP-1及hsCRP水平。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实验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动脉粥样斑块内VEGF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高脂组15只;高脂组喂养4 w,用球囊损伤腹主动脉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他汀组、高剂量他汀组,每组各5只,共饲养12 w。ELISA检测各组血清TG、TC、LDL-C、VEGF;12 w末检测动脉粥样斑块内VEGF蛋白定量及VEGF 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他汀组6 w和12 w血清LDL-C、TG、TC和VEGF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他汀组血脂和血清VEGF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他汀组比较,高剂量他汀组血脂和血清VEGF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他汀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VEGF蛋白水平下调,但高剂量他汀组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VEGF的表达(P〈0.05)。结论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VEGF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VEGF高表达,阿托伐他汀可下调AS斑块内VEGF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