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对23例2型糖尿病患者(A组)、42例2型糖尿病伴大血管病变患者(B组)、30例非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C组)、25例健康对照(D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并查血脂、CRP。A、B、C三组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组(28%),B组(73.81%)又显著高于A、c组;A组(52.17%)和C组(53.33%)间无显著性差异;A、B、C三组CRP、LDL—C、TC水平及平均、最大IMT厚度均明显高于D组(P〈0.05或P〈0.01),B组较A组和C组更明显,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而B组和C组的最大IMT值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CRP、IMT、LDL-C密切相关(P〈0.01)。提示血脂及其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  相似文献   

2.
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SUA水平分为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A组)和糖尿病血尿酸正常组(B组)。检测体重指数、血压、血脂、HbA1c等相关指标,超声检测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1)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高于糖尿病血尿酸正常组(P<0.05),并且颈动脉斑块形成率明显增高(P<0.05)。(2)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患者体重指数、HbA1c均显著高于糖尿病血尿酸正常组(P<0.05)。(3)SUA与HbA1c、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正相关(r=0.675,P=0.012;r=0.534,P=0.034;r=0.655,P=0.007)。结论S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可能有关,而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控制不佳均与SUA升高有关。因此为临床提供降低SUA一定帮助,减缓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T2DM患者98例,按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分为0级组、1级组、2级组、3级组;按照HbA1c控制水平分为糖尿病A组,糖尿病B组,糖尿病C组,均测定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再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不同程度的斑块分组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斑块3级组〈2级组〈1级组〈0级组,不同水平的HbA1c分组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与低血清胆红素有关,血清胆红素可作为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新的实验室诊断指标,而血清胆红素与HbA1c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4.
选择30例健康对照者与2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后者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斑块组140例(IMT≥1.5mm)和非斑块组100例(IMT〈1.5mm),测定各组间血脂、血糖、HbAlc、血浆Hcy、CRP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cy、CRP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斑块组Hcy、CRP高于无斑块组(P〈0.05)。2型糖尿病患者斑块组和非斑块组Hcy与CRP明显相关(P〈0.05),与TC、TG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Hcy和CRP在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炎症反应可能是高Hcy引起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重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2008年9月~2010年11月我院老年病门诊272例T2DM患者,其中男性191例,女性81例,按SUA水平分为高血尿酸组(167例)及正常血尿酸组(105例)。分别测定两组颈动脉IMT。结果:高血尿酸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1.31±0.51)mm∶(1.01±0.59)mm];相关分析显示,两组患者SUA水平与颈动脉IMT、CRP均呈正相关(r=0.24,P〈0.01;r=0.32,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血尿酸水平升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亦增加,控制血尿酸水平可能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应用超声检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特征。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分别评估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颈动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检出率;观察两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差异性。纳入2009年9月-201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血脂正常,无吸烟等危险因素的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B组)91例。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和股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颅内动脉各支动脉、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狭窄总检出率、〉50%狭窄检出率的差异;分析两组患者的病程、收缩与舒张压等因素对糖尿病性血管狭窄病变的影响。结果①B组患者颈总动脉和股动脉的IMT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0.98±0.14)、(0.86±0.17)mm和(1.03±0.16)、(0.90±0.16)mm(均P〈0.01)。②B组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的斑块检出率均明显高于A组(P〈0.01);强回声、不均回声的钙化斑块检出率亦高于A组(P〈0.01)。③颅内动脉、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狭窄的总检出率,B组患者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对狭窄率〉50%检出率的比较中,B组颅内动脉狭窄检出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动脉、下肢动脉狭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B组患者高血压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与颈总动脉IMT呈线性相关(R=0.417、0.351、0.283,P〈0.05),收缩压水平与颅内动脉、下肢动脉狭窄检出率均呈正相关(R=0.912、0.795,P=0.000)。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和颈动脉、颅内动脉、下肢动脉狭窄的发生率;CDFI与TCD联合检查,对预测糖尿病患者颅内、外动脉,下肢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临床综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病变与血脂、心电图的关系。方法按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166例心脏病患者分成斑块组(A组)与无斑块组(B组)。比较两组血脂数值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A组ST-T改变明显高于B组(P〈0.025);血脂检查显示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I、B,两组比较P〈0.05;脂蛋白(a)[LP(a)]两组比较P〈0.01。结论血脂增高、尤其是高Lp(a)者,伴有ST-T改变与颈动脉斑块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按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将128例T2DM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S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颈总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72例(A组),内膜无明显变化的44例为B组。结果:A组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U)L)高于B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于B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膜病变与大血管病变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冯德勇  田茂伦 《山东医药》2011,51(35):72-7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重构情况,为其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2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32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行颈动脉高频彩超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斑块面积,血管内径(AD)及内膜中层厚度(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舒张末期流速(D)、血管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及斑块面积MT、RI明显高于对照组,AD、S、D、PI却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重构,针对其采取干预措施可减少其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伴发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AS分为伴AS组(G1组)62例,不伴AS组(G2组)44例,另选39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G3组),均测SUA。结果G1组SUA水平明显高于G2组及G3组(P均〈0.01),G2组高于G3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及伴AS时SAU水平升高,提示,SUA可能是2型糖尿病及A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选择15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肌酐、颈动脉斑块等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150例患者尿酸水平(468.34±69.34)μmol/L,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高尿酸与尿酸正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比较无差异(P〉0.05),高尿酸组斑块分级、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水平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随访(2.09±0.54)年,高尿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脑卒中、死亡比例高(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尿酸水平较高,应积极降低血尿酸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血尿酸对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相关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高尿酸血症对2型糖尿病(T2DM)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586例T2DM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分成尿酸正常(NUA)组和高尿酸(HUA)组,分析两组病人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病率的差别,测定两组病人的C-RP、TNF、IL-1、IL-2、IL-6、IL-8及PAI-1并进行分析。结果(1)HUA组的BMI、TG、BP、TC、LDL-C、WHR均高于NUA组(P〈0.05),而HDL-C则低于NUA组(P〈0.05)。(2)HUA组的冠心病、脑血管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颈动脉斑块和下肢动脉斑块的发病率均高于NUA组(P均〈0.05)。(3)HUA组的CRP、TNF、IL-6、IL-8及PAI-1也高于NUA组(P均〈0.05)。结论(1)HUA血症与肥胖、血脂异常明显相关。(2)HUA血症可能通过炎性相关因子引起血管内膜增厚和斑块形成,导致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超声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分析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患者160例,其中76例合并2型糖尿病(糖尿病组),84例未合并糖尿病(非糖尿病组),对2组冠状动脉病变及颈动脉超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检测空腹血糖、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记录糖尿病病程,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体质指数、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冠脉3支病变、弥漫性病变、闭塞性病变比例高,颈动脉内斑块增加(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不合并糖尿病患者严重,颈动脉斑块增加,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低HDL-C、收缩压、舒张压、高TG、糖尿病病程、年龄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探讨糖尿病患者ABI检测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结果:ABI与性别无关;年龄、病程、高血压、血脂异常、血尿酸升高、吸烟等因素与ABI相关;ABI〈0.9,ABI〉1.2异常组中约75%的患者彩超发规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结论:ABI不仅是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廉价、无创的最佳指标,还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6.
老年代谢综合征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来探讨代谢综合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47例门诊及住院的老年病人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S,52例),高血压病组(EH,54例),糖尿病组(DM,41例)以及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各组人群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粥样斑块发生率。全部入选人员检测血脂、空腹血糖及测量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等。比较四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及血脂、血糖等变化。结果MS组与EH组、DM组比较:颈总动脉IMT明显增厚[(1.12±0.03)mm比(0.99±0.07)mm,(1.12±0.03)mm比(0.87±0.05)mm;分别P〈0.05,P〈0.01];斑块总积分明显增高(3.57±0.03比2.42±0.03,3.57±0.03比2.43±0.03,均P〈0.01);MS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61.5%)明显高于EH组(33.3%)、DM组(12.2%),均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血脂中MS组甘油三酯明显高于EH组和DM组(P〈0.01,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高于EH组(P〈0.05),总胆固醇明显高于EH组和DM组。结论MS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较单纯高血压病和糖尿病颈动脉病变更严重,代谢综合征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探讨糖尿病患者ABI检测的意义及影响因素。结果:ABI与性别无关;年龄、病程、高血压、血脂异常、血尿酸升高、吸烟等因素与ABI相关;ABI〈0.9,ABI〉1.2异常组中约75%的患者彩超发规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结论:ABI不仅是诊断下肢外周动脉疾病(PAD)廉价、无创的最佳指标,还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硬化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MHD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身高,BMI及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静脉血查血红蛋白(Hb),尿素氮,肌酐,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彩色B型超声仪观测双侧颈总动脉、颈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包括斑块,血管内皮厚度(即内膜-中膜厚度,IMT)等,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心脏的左心室内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射血分数等。结果:48例患者中有28例(58%)颈动脉斑块阳性,颈动脉斑块阳性组患者年龄大于颈动脉斑块阴性组(P〈0.01),TC(P〈0.01)、LDL-C(P〈0.05)、CRP(P=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CA-IMT)(P〈0.01)及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P〈0.001)明显高于颈动脉斑块阴性组。性别分布、透析时间、收缩压、舒张压、脉压、TG、及Hb两组间无明显差异。48例患者中有37例(77%)有左室肥厚,左室肥厚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1);左室肥厚组高血压的发生率及LVMI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01),CCA-IMT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5),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组(P〈0.01),而Hb则明显低于无左室肥厚组(P〈0.01)。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分布、透析时间、CRP则无明显差别。相关性分析显示,LVMI与收缩压和脉压高度相关(P〈0.001),与舒张压和CCA-IMT中度相关(P〈0.01),与Hb呈负相关(P〈0.01)。结论:MHD患者颈动脉硬化与左室肥厚关系密切,动脉硬化的治疗有可能预防和逆转MHD患者的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9.
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重构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贵志  唐爱 《山东医药》2010,50(13):61-62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的价值。方法对50例T2DM(观察组)和同期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斑块面积、内膜一中层厚度(1iT)、内径(AD)、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舒张末期流速(D)、血管阻力指数(RI)、脉动指数(PI)。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及斑块面积、IMT、RI明显高于对照组,PI、S、D及A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T2DM患者颈动脉血管重塑检出率明显升高,高频超声可对T2DM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标准。  相似文献   

20.
王喜周  王彬  李霞  宋福晨 《山东医药》2011,51(2):106-107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股动脉分叉处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及踝臂指数(ABI)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22例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组)、25例单纯糖尿病(糖尿病组)及20例同龄健康查体者(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股动脉分叉处IMT,采用VasoGuard10通道血管检查仪检测踝臂指数(ABI)。结果糖尿病足组ABI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均〈0.01),糖尿病足组股动脉分叉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BI与IMT呈负相关(r=-0.556,P〈0.01)。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股动脉分叉处IMT增加、ABI降低,两者联合检查有助于糖尿病足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