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既可以表现为抗凋亡作用,以利于病毒在感染细胞内复制;也可以表现为促凋亡作用,此可能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防御反应,亦可能是病毒感染导致宿主组织细胞严重损伤的重要机制。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细胞凋亡关系及凋亡的可能机制,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生、发展及转归机制,为RSV感染的防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对凋亡相关基因FasL、Fas、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A549细胞,在RSV感染后不同时点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L、Fas、Bcl-2和Bax表达情况。 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RSV感染后72 h(6.61%)、120 h(10.94%)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32%、5.31%);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对照组FasL、Bax基因呈现无表达或局部弱表达;随着RSV感染时间的延长,bax、 Fas、 FasL基因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细胞,bcl-2基因呈现弱表达或无表达。 结论: RSV在感染后期能诱导宿主细胞发生凋亡,促凋亡基因FasL、Fas 、Bax和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的差异是RSV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分离野生型(wt)和标准株RSV感染上皮细胞,对宿主细胞mRNA差异表达进行检测,研究病毒复制与细胞趣化因子表达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为观察血锌及T细胞亚群与RSV感染的关系,本文对42例患儿血锌、细胞及体液免疫作了检测,以了解其变化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巨细胞病毒 (HCMV)活动性感染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导致流产、畸形、死胎、新生儿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损害 ,已成为影响胎儿及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常见病原。现已证实 ,许多病毒性疾病 (如病毒性肝炎和艾滋病等 )的发生与凋亡失常有关〔1〕 。但目前有关HCMV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报道尚少。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HCMV感染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和凋亡分析 ,以探讨HCMV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及机理。1 材料和方法1 1 病毒和细胞 HCMVAD16 9毒株由湖北省病毒研究所提供 ,按常规方法传代 ,滴定 ,其滴度为 10 3 TCID5 0 0 .1… 相似文献
7.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巨细胞病毒 (HCMV)活动性感染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 ,导致流产、畸形、死胎、新生儿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的损害 ,已成为影响胎儿及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常见病原。现已证实 ,许多病毒性疾病的发生与凋亡失常有关〔1〕。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对HCMV感染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和凋亡分析 ,以探讨HCMV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及机理。1 材料和方法1 1 病毒和细胞 HCMVAD16 9毒株由湖北省病毒研究所提供 ,按常规方法传代 ,滴定 ,其滴度为 10 3TCID5 0 0 .1ml;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HEL)由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病毒室提供 ,…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证实γδ T细胞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不同感染时间所致哮喘鼠不同气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致敏前后不同时间感染RSV的哮喘动物模型,HE染色观察哮喘鼠肺炎症反应;real-time RT-PCR法检测γδ 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4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脾及肺组织中γδ T细胞数量;γδ T细胞过继回输进一步明确其功能.结果 致敏前感染RSV显著减轻哮喘鼠肺炎症;减少脾及肺组织细胞中γδ T细胞总数及其活化细胞数量;增加γδ T细胞IFN-γ mRNA表达;降低IL-4 mRNA表达,但致敏后感染RSV对哮喘鼠肺炎症反应及ΥδT细胞数量和生物学活性无明显影响.尾静脉回输γδ T细胞导致模型鼠肺炎症反应明显增强,提示γδ T细胞参与哮喘鼠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结论 致敏前RSV感染可能通过影响γδ T细胞数量及其生物学活性改变变应原诱发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人巨细胞病毒(HCMV)属B疱疹病毒亚科,在人群中普遍感染。研究表明HCMV感染导致临床病症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HCMV感染与细胞凋亡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作用。研究HCMV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不仅有助于阐明HCMV感染细胞及细胞对其反应的分子机制和研发新的抗病毒制剂,而且能为HCMV引起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根据T细胞受体(TCR)不同T淋巴细胞分为αβT淋巴细胞和γδT淋巴细胞,γδT细胞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单股负链非节段性的RNA病毒,其感染与哮喘的发病和加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本文综述了γδT细胞与RSV感染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巨细胞病毒(HCMV)属β疱疹病毒亚科,在人群中普遍感染。研究表明HCMV感染导致临床病症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HCMV感染与细胞凋亡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作用。研究HCMV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不仅有助于阐明HCMV感染细胞及细胞对其反应的分子机制和研发新的抗病毒制剂,而且能为HCMV引起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及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的数量,并分析它们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鼻咽部分泌物的呼吸道合胞病毒.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71例RSV感染(轻度、中度和重度)细支气管炎患儿及48例正常婴幼儿外周血mDC及pDC的数量.结果 RSV感染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mDC数量明显高于正常婴幼儿(P<0.01),pDC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婴幼儿(P<0.01).重度RSV感染细支气管炎患儿入院时外周血mDC、pDC数量均明显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V感染细支气管炎患儿早期外周血mDC明显升高、pDC降低.mDC数量越高,提示其病情越轻;pDC数量越低,提示喘息越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截短型AIF基因的表达对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用RT-PCR法分段克隆全长人AIF基因,经改造截去其N-端线粒体定位信号及部分Spacer区域(1-120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从而获得人截短型AIF(AIF△1-120)基因。将其克隆入pIRES2-EGFP绿色荧光蛋白(EGFP)共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电镜观察等方法。检测目的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对转染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成功地构建了人截短型AIF(AIF△1-120)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后,可检测到人截短型AIF分子的表达,随着转染后时间的延长,可观察到表达人截短型AIF分子的HeLa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结论:人截短型AIF基因的表达可诱导HeLa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对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细胞免疫变化,对25例病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T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表达率和T细胞亚群百分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急性期病儿外周血IL-2水平明显低于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T细胞IL-2R表达率亦明显降低,而sIL-2R水平却显著增高。急性期病儿IL-2水平与T细胞IL-2R表达率和CD+4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与sIL-2R水平和CD+8细胞百分率呈负相关;sIL-2R水平与T细胞IL-2R表达率呈负相关,与临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上述各项免疫指标异常均提示RSV感染时机体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pG2216佐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重组蛋白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重组RSV疫苗G1F/M2与CpG2216佐剂混合,或与CpG2216及常规佐剂Al(OH)3混合,鼻腔(i.n.)或腹腔注射(i.p.)免疫BALB/c小鼠三次,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杀小鼠,取脾细胞,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脾细胞特异性杀伤活性;用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和IL-4的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效应及LDH记忆细胞。结果:与G1F/M2相比,CpG+G1F/M2鼻腔或腹腔注射免疫均诱导了显著的杀伤活性;而且G1F/M2+Al+CpG(i.p.)诱导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CpG+G1F/M2(i.p.)。ELISPOT结果显示:CpG+G1F/M2鼻腔免疫和腹腔注射免疫组的分泌IFNγ-和IL-4的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多于G1F/M2组;CpG+Al+G1F/M2(i.p.)组的细胞数显著多于CpG+G1F/M2(i.p.)组;且各组分泌IFNγ-的淋巴细胞数显著多于分泌IL-4的淋巴细胞,即均诱导了Th1型优势应答,有利于宿主抗病毒。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CpG+G1F/M2(i.n.)仅诱导CD44+单阳性的细胞,而CpG+G1F/M2(i.p.)和CpG+Al+G1F/M2(i.p.)既诱导产生了CD44+单阳性细胞,也产生了CD44+CD62L+双阳性的记忆细胞。结论:CpG2216作为RSV重组疫苗G1F/M2的佐剂,可显著增强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喜炎平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喜炎平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至喜炎平治疗组和利巴韦林治疗组,每组各30例。喜炎平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利巴韦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上利巴韦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IL-6、IL-8及TNF-α)水平变化。结果喜炎平治疗组患儿发热、咳嗽、鼻塞、流涕、肺部啰音和X线胸片病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利巴韦林治疗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喜炎平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6、IL-8及TNF-α)水平较入院时均下降(P〈0.05),但是喜炎平组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利巴韦林组更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利巴韦林相比,喜炎平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探讨72例确诊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血清抗体及鼻咽分泌微生物 脱落细胞中RSV抗原阳性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gG,IgM,Ig及IL-2R的活性表达,动态观察了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儿急发型型,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以PHA刺激后,于不同时间细胞膜上IL-2R的活性表达。 相似文献
18.
地塞米松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TSLP分泌及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分泌及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鸡卵白蛋白(OVA)组、OVA/RSV组、OVA/RSV/DEX组;应用OVA腹腔注射致敏、OVA气道雾化结合RSV滴鼻激发哮喘,地塞米松1mg/kg肌肉注射;无创肺功能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反应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4、IL-5、IL-13、IFNγ-和气管灌洗液(BALF)TSLP含量;小鼠肺组织病理观察炎症反应,免疫组化观察小鼠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水平。结果:无创肺功能检测显示地塞米松抑制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增高,OVA/RSV/DEX组小鼠Penh值明显低于OVA/RSV组(P<0.01);OVA/RSV/DEX组小鼠血清IL-4、IL-5、IL-13、IFNγ-浓度[分别为(86.78±27.04)、(227.66±40.87)、(194.65±73.27)和(17.33±3.06)pg/ml]和BALF中TSLP浓度[(1 873±10)pg/ml],均明显低于OVA/RSV组[分别为(274.2±103.7)、(293.3±46.1)、(330±93.5)、(30.1±5.7)、(2 127±46)pg/ml](P<0.01);病理观察显示地塞米松显著减轻RSV感染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证实地塞米松抑制RSV感染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结论:地塞米松可以抑制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表达TSLP,减轻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豚鼠肺组织β、M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豚鼠后肺组织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和M胆碱能受体(M受体)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病毒接种组和对照组豚鼠肺组织β、M受体密度和亲和力的变化。结果 ①RSV接种后豚鼠肺组织均出现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病理改变。②β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在RSV接种后无明显改变。β受体平衡解离常数(Kd)在RSV接种后3d增高,5~7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接种后14、21 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高亲和力M受体亚型的Bmax和Kd值在感染前后无明显变化。低亲和力M受体亚型在RSV接种后3d出现Bmax增高,Kd值降低,5—7d达高峰,第21天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SV感染可使β受体亲和力下降,低亲和力M受体密度增加、亲和力上升,两种受体系统之间的平衡失调是引起气道高反应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豚鼠后不同时期, 豚鼠肺组织肾β上腺素能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变化。方法:病毒接种组与对照组分别于接种后不同时间进行肺组织光镜、电镜检查, 并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肺组织β受体的变化。结果:(1)RSV接种后5-7 d, 豚鼠肺组织均出现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病理改变, 14d基本恢复正常。(2)病毒接种组受体平衡解离常数(Kd)在RSV接种后3 d高于对照组(P<0.01), 5-7 d达高峰(P<0.01), 以后逐渐下降, 接种后14、21 d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在RSV接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1)豚鼠鼻腔接种RSV病毒悬液可以建立毛细支气管炎、肺炎的动物模型。(2)受体亲和力下降是RSV感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及喘息性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