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坐骨神经损伤的大鼠为动物模型,采用形态学方法,研究了外源性短暂给予较大剂量神经生长因子后,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该促进作用在早期较为明显,晚期则不明显,可能与神经生长因子进入体内的途径、方式、活性持续时间有关;损伤神经近侧端的再生修复好于远侧端,可能与其有利于接受胞体对再生修复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对神经生长因子信使RNA(NGF mRNA)表达的影响,并且从这一角度分析评价电针频率的不同,及电针与手针对神经生长的影响。方法:7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治疗1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5Hz。治疗2组(n=18):疏波,电压2V,频率:F1:100Hz。治疗3组(n=18):手针。模型组(n=18):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不行治疗。对照组(n=6),正常成年大鼠。治疗组与模型组均行坐骨神经损伤手术造模,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电针及针刺治疗,电针正极接在近心端,负极接在远心端。分别夹在"环跳"、"足三里"处的针柄上,每次30min,每日2次。手针针刺相同穴位,每次30min,每日2次。术后1、2、6周取治疗组大鼠神经损伤部位远侧坐骨神经干0.6cm,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和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定量测定坐骨神经组织中NGF mRNA水平。结果:治疗组NGF mRNA表达明显增加,均高于模型组(均P<0.01);治疗1组NGF mRNA表达始终处于高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针刺激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重要手段,其中5Hz低频电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和神经功能的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实验分为I组:生理盐水对照;Ⅱ组:硅胶管内给NGF;Ⅲ组:硅胶管内给NGF+每日肌肉注射NGF(500ng/kg连续2周),结果:(1)MBP含量的变化;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性差异(P<0.01),治疗组24h,2周时较伤前显升高(P<0.01),4周恢复到伤前水平;(2)神经功能的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脊髓感觉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能较早出现,自切情况减轻,后肢运动功能得到较好改善,结论:NGF治疗能减少MBP含量,对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一定作用,且以局部应用加肌肉给药治疗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含量和神经功能的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实验分为Ⅰ组:生理盐水对照;Ⅱ组:硅胶管内给NGF;Ⅲ组:硅胶管内给NGF+每日肌肉注射NGF(500ng/kg连续2周)。结果(1)MBP含量的变化: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24h、2周时较伤前显著升高(P<0.01),4周恢复到伤前水平;(2)神经功能的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脊髓感觉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能较早出现;自切情况减轻,后肢运动功能得到较好改善。结论NGF治疗能减少MBP含量,对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一定作用,且以局部应用加肌肉给药治疗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电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邵水金  单宝枝 《现代康复》2000,4(8):1184-1185
目的研究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方法采用手术造成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采用电针治疗,并进行电生理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电针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MCV’)和诱发动作电位振幅恢复率(MAP’)均高,与西药组,空白组比较有显性差异;L4、L5脊髓前角及脊神经节标记细胞数多,与西药组、空白组比较有显性差异,电针组的腓肠肌湿重恢复率(GMG’)高、肌细胞直径基石民西药组、空白组比较有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短波及电刺激联合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 共选取成年雌性Wistar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NGF组、物理因子组及联合治疗组.将模型组、NGF组、物理因子组及联合治疗组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于术后次日开始,NGF组局部给予NGF注射治疗,物理因子组给予超短波及电刺激治疗,联合治疗组则在NGF注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及电刺激治疗.于术后次日及术后7,14,30 d时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恢复情况,同时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 术后发现NGF组、物理因子组及联合治疗组坐骨神经SFI、NCV及神经再生情况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并且以联合治疗组的改善幅度尤为显著;在术后30 d时,该组大鼠SFI、NCV及受损神经轴突、髓鞘分布情况均与正常对照组一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GF组、物理因子组上述指标改善均不及联合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在NGF注射基础上辅以超短波及电刺激治疗,能进一步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及功能恢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ultrashortwave (USW) diathermy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E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in the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sciatic nerve injury.Methods Sixty adult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normal control group, a model group, an NGF group,a physiotherapy group and a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 model of sciatic nerve injury was established in the latter four groups. Beginning on the 2nd day after the operation, no treatment was given in the model group, NGF was injected in the NGF group, diathermy and ES were administrated to rats in the physiotherapy group, and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SW diathermy, EW and NGF. Function, electrophysiology and morphology were evaluated at the 2nd, 7th, 14th and 30th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 average 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 (SFI),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 and nerve regeneration in the NGF, physiotherapy and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in the model group, with those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improved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t the 30th da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SFI, NCV, axon regeneration or myelin sheath thickness. The number of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and the average axon diameter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nd normal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odel, NGF or physiotherapy group. Conclusions With NGF injection, additional application of USW diathermy and ES may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sciatic nerve and aid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injury.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作用.方法采用手术造成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采用电针治疗,并进行电生理测定及组织学观察.结果电针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MCV')和诱发动作电位振幅恢复率(MAP')均高,与西药组、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L4、L5脊髓前角及脊神经节标记细胞数多,与西药组、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电针组的腓肠肌湿重恢复率(CMG')高、肌细胞直径大,与西药组、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有利于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具有明显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崔雅珍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3):1955-1955
为探讨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ers,NT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的影响,用大鼠神经再生室动物模型,应用NTF促进坐股神经再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组(应用NTF)大鼠小肠三头肌湿重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干轴突数目和直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NTF能明显支持周围神经元的存活,促进其再生,尤其是促进运动神经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9.
局部连续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修复与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ve rgrowth factor,NGF)局部连续给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分4组;A组采用术后局部连续注射NGF 0.3μL3周。B组:手术同侧腓肠肌处连续肌肉注射NGF 0.3μL 3周。C组:于术中单次给予NGF 0.3μL于吻合处。D组:实验用生理盐水代替NGF。术后2,4,6,8周进行动物行为学观察,光镜观察,8周时行图像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测、电镜观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逆行追踪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标记情况。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测发现,A组和B组神经传导速度快、潜伏期短,C组和D组神经传导速度慢、潜伏期长(F=27.775,P&;lt;O.05)。光镜观察见,A组和B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数量多、排列规则,再生良好,均优于C组和D组(F=5.53,P&;lt;0.05)。电镜观察见A组和B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C组和D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直径较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表明各组均见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但A组和B组的数目优于C组和D组。结论:①NGF局部连续给药具有明现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作用。②NGF局部连续给药优于局部单次给药。③半槽式硅胶管放置简单,取出方便,克服了晚期硅胶管对神经生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对于神经生长因子的促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对再生坐骨神经中血管形成的剂量效应及其机制。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三二四医院神经内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材料: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2只,雌雄不拘,体质量200~250g。硅胶管(上海新亚医用橡胶厂出产);神经生长因子(美国Sigma公司)。方法:实验于2003-08/2005-0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完成。实验分组: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大鼠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50,100,500ng神经生长因子组,每组8只。实验干预:切除大鼠后肢坐骨神经,造成10mm缺损,用单通道的硅胶管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在桥接管内给药。生理盐水组注入5μL生理盐水。50,100,500ng神经生长因子组注入20mg/L的神经生长因子2.5,5,25μL。实验评估:在第30天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再生坐骨神经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中CD34、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trkA的表达,并作形态计量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神经再生普通病理及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3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大鼠神经再生病理切片结果:术后30d的坐骨神经近远端完全连接,硅胶管内坐骨神经粗壮程度为:500ng神经生长因子组>50ng、100ng组>生理盐水组。各神经生长因子组再生的坐骨神经的纤维数目和排列规则程度要好于生理盐水组,术后30d可见明显的血管生成。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种不同剂量的神经生长因子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4种抗原的表达皆有显著性差异(P<0.05);500ng神经生长因子组4种抗原的表达与100ng和50ng神经生长因子组比较增加(CD34:94.2±6.4,74.2±10.9,77.0±11.0;vWf:116.2±20.0,72.0±13.1,68.0±9.7;TrkA:105.4±10.6,57.8±11.5,58.8±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89.0±3.0,48.6±7.4,35.2±2.9;P<0.05或P<0.01)。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再生周围神经的血管生成,且具有剂量效应;其机制可能与神经生长因子促进trkA、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神经生长因子对挤压伤坐骨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不仅是维持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存活的基本的生长因子,而且在外周神经损伤的修复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NGF肌注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再生恢复以及功能的影响.设计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随机对照的重复观察测量,探索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医大学的新药评价中心.材料实验于1999-07/2000-03在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新药评价中心完成.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50 g,上海西普尔-必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NGF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和模型对照组.距坐骨切迹远端6 mm处钳夹坐骨神经,使产生-4 mm宽的挤压伤.NGF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NGF 8,4和2μg/kg(1.6×103,8×102和4×102 IU/kg)药物,肌注1次/d,连续56 d.主要观察指标①手术后的不同时间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1ocities,NCV)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②组织形态学评价.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在35,56 d,中剂量组在35 d的NCV均显著加快(t=2.32~5.14,P<0.05~0.01);高、中、低3个剂量组在手术14 d后的SFI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29~6.28,P<0.05~0.01),且高剂量组恢复较明显,至56 d各剂量组SFI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组织形态学显示,NGF治疗组神经髓鞘、轴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模型组髓鞘出现脱失,细微结构不清晰,许旺细胞变性坏死.结论NGF对大鼠坐骨神经受损部位的神经髓鞘及轴索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促进其神经纤维的再生及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神经生长液促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中药-神经生长液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5组:神经生长液低、中、高剂量组,弥可保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坐骨神经夹伤模型,于术后每5d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nerveindex,SFI),术后第20天行电生理,组织学检测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术后5d时实验组(-72±9)与对照组(-79±8)间SF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1.58,P>0.05),10d时高剂量组(-60±9)和弥可保组(-61±7)优于对照组(-75±7)(F=5.1,P<0.05),15d和20d时低、中、高剂量组及弥可保组均优于对照组(F=6.83和9.92,P<0.05)。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最大收缩力检测,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记数、再生有髓纤维数、肌细胞截面积等指标神经生长液低、中、高剂量组及弥可保组均优于空白对照组(F=26.29,51.35,7.86,37.38,11.11,P<0.05)。超微结构观察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态、厚度、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变性纤维的数目少于对照组。结论神经生长液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背景:前期实验发现,八肽胆囊收缩素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再生,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目的:筛选有效指标,尝试从神经生长因子及神经再生微环境的角度分析八肽胆囊收缩素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制备坐骨神经单侧离断伤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八肽胆囊收缩素治疗组造模后连续7 d腹腔注射八肽胆囊收缩素8 nmol/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两组大鼠局部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脊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浓度,同时检测脊髓凋亡细胞数。结果与结论:八肽胆囊收缩素治疗组大鼠局部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脊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凋亡细胞数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且丙二醛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0.05)。说明胆囊收缩素促进坐骨神经再生的可能机制包括保护神经元、抗细胞凋亡、抑制炎性反应、抗NO及氧化反应、抗丙二醛减轻自由基损伤等方面外,还可刺激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和释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是否能够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期待为周围神经损伤药物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16只,其中实验组为CCK-8治疗组、对照组为生理盐水治疗组,采用右侧坐骨神经离断后缝合外膜的损伤模型。CCK-8组大鼠腹腔注射CCK-8(8nmol/kg),每天1次,连续7d,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代替CCK-8。在术后第4周、12周观察大鼠失神经改变情况及再生神经的大体形态;步态分析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恢复率(SFI%);神经电生理测定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恢复率(MNCV%)和小腿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波幅恢复率(CMAP%);切取损伤远端神经,半薄切片行HE及固绿髓鞘染色,观察再生神经的组织学变化;再生有髓神经纤维计数恢复率测定以检测神经再生情况;腓肠肌湿重恢复率测定CCK-8防止骨骼肌萎缩的作用。结果 (1)大体形态:术后第12周,CCK-8组再生坐骨神经粗细基本正常,对照组则较细;神经吻合口与周围组织黏连明显减轻,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术后第4周、第12周,分别测定SFI%、MNCV%、CMAP%、再生有髓纤维计数恢复率、腓肠肌湿重恢复率,CCK-8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组织学光镜观察:术后第4周,CCK-8组较对照组再生纤维排列规则、密集;术后第12周,CCK-8组较对照组再生纤维排列规则、均匀、髓鞘厚。结论应用CCK-8能有效地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有利于再生神经纤维传导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且再生纤维数量及质量优于对照组,能有效防止神经损伤后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60只,4只为正常组,56只行左侧坐骨神经切断外膜缝合。电针组每天穴位电针20min,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术后7,14,21和28d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和测定脊髓前角NGF阳性神经元计数、阳性神经元平均积分光密度。结果:电针组损伤侧脊髓前角内NGF阳性神经元数量在各时间点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28d时电针组伤侧脊髓前角内NGF阳性神经元数量为(48.12±1.11)个,模型组为(35.90±2.09)个。同时模型组神经元内NGF阳性神经元平均积分光密度在各时间点明显低于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可提高损伤神经神经元内源性NGF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分子化合物丙戊酸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07/10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丙戊酸组3组(n=5)。模型组和丙戊酸组大鼠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制备单纯坐骨神经轴突切断模型,然后即刻行神经吻合术,假手术组不切断坐骨神经。丙戊酸组大鼠在神经修复术后喂食含丙戊酸水(300mg/(kg·d))16周,使血浆浓度达到50mg/L。16周后,各组大鼠取坐骨神经及双侧胫骨前肌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观察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和神经再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及大小。结果:1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和丙戊酸组再生的单个有髓神经纤维的大小明显小于假手术组(P<0.001);模型组和丙戊酸组中再生神经有髓纤维数量是假手术组的3倍(P<0.001);丙戊酸组大鼠中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②模型组和丙戊酸组大鼠神经再支配胫骨前肌中单个肌纤维大小明显小于假手术组(P<0.05),丙戊酸组再支配胫骨前肌肌纤维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丙戊酸并不能影响神经再支配肌肉组织中肌纤维的大小,但可使神经再支配肌肉中肌纤维数量显著增加,进而增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能力,提示丙戊酸对人体周围神经损伤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分子化合物丙戊酸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方法:实验于2005—07/10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丙戊酸组3组(n=5)。模型组和丙戊酸组大鼠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制备单纯坐骨神经轴突切断模型,然后即刻行神经吻合术,假手术组不切断坐骨神经。丙戊酸组大鼠在神经修复术后喂食含丙戊酸水(300mg/(kg&;#183;d))16周,使血浆浓度达到50mg/L。16周后,各组大鼠取坐骨神经及双侧胫骨前肌进行组织形态学检查,观察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和神经再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及大小。 结果:15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1)模型组和丙戊酸组再生的单个有髓神经纤维的大小明显小于假手术组(P〈0.001);模型组和丙戊酸组中再生神经有髓纤维数量是假手术组的3倍(P〈0.001);丙戊酸组夫鼠中有髓神经纤维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2)模型组和丙戊酸组大鼠神经再支配胫骨前肌中单个肌纤维大小明显小于假手术组(P〈0.05),丙戊酸组再支配胫骨前肌肌纤维数晕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 结论:丙戊酸并不能影响神经再支配肌肉组织中肌纤维的大小,但可使神经再支配肌肉中肌纤维数量显著增加,进而增强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能力,提示丙戊酸对人体周围神经损伤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神经营养因子对大鼠坐股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facters,NTF)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与再生的影响,用大鼠神经再生室动物模型,应用NTF促进坐股神经再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组(应用NTF)大鼠小腿三头肌湿重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干轴突数目和直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NTF能明显支持周围神经元的存活,促进其再生,尤其是促进运动神经的修复与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