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连接区与子宫腺肌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连接区(EMJ)是指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连接的区域。是子宫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均具有特殊性,其结构及功能的损伤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其病理学、影像学的特征改变有助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本文就EMJ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在子宫腺肌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子宫肌层连接区(EMJ)是指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层连接的区域,是子宫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均具有特殊性.其结构及功能的损伤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其病理学、影像学的特征改变有助于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本文就EMJ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及其在子宫腺肌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合并子宫腺肌症(AM)相关不孕患者的临床及手术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行手术治疗的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9例同时合并EM和AM不孕患者(研究组),338例EM非AM不孕患者,39例AM非EM不孕患者,419例非AM非EM不孕患者(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情况。结果:39例同时合并AM、EM的不孕患者,占同期内异症不孕手术者的10.34%,占同期腺肌症不孕手术者的50.0%。两组的年龄、孕产次、不孕类型、手术费用和住院费用方面无显著差异;研究组的中位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内异症IV期患者17例(43.59%),显著高于同期内异症不孕组(P0.01);深部浸润型内异症患者13例(33.3%),高于同期内异症不孕组,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局灶型腺肌症与弥漫型腺肌症间内异症各分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EM可协同AM共同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与其他不孕手术相比,疾病程度重、手术难度大等,术前应充分评估。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患者盆腔结构改变,卵巢子宫内膜功能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常合并不孕、流产,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5.
子宫腺肌症31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 分析近年来子宫腺肌症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1999年12月本院收治的31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18例子宫腺肌症占我院同期妇科住院人数的5.7%、妇科手术子宫切除的20.9%。术前痛经者217例(68.2%),月经过多者132例(41.5%);术前诊断为子宫腺肌症192例,诊断符合率为60.4%,B超诊断符合率为60.5%,血CA125测定阳性率为72.3%。除2例行腺肌瘤剔除术外,全部患者均行子宫切除术,其中33例术前曾使用内美通、丹那唑、米非司酮、雌孕激素类及雄激素等治疗达3个月以上,80.0%痛经明显缓解,但75.0%患者停药后第1个月经周期痛经即复发。结论子宫腺肌症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用药物对子宫腺肌症痛经均有效,但停药后腺肌症患者痛经易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子宫腺肌病(腺肌病)发病的关系.方法(1)测定32例卵巢内异症手术患者(内异症组)的静脉血,卵巢囊肿组织及囊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微量元素硒(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VE)的水平;(2)测定23例腺肌病手术患者(腺肌病组)的静脉血、子宫肌层组织的LPO、Se、SOD、VE的水平.另外选取30例单纯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1)内异症组静脉血、卵巢组织中LPO水平为(6.357±1.251)μmol/L、(3.735±1.546)nmol/g蛋白,高于对照组的(3.547±1.640)μmol/L、(1.105±0.653)nmol/g蛋白(P<0.01);Se、SOD、V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0.05).(2)内异症组卵巢囊液中LPO水平高于自身静脉血及对照组静脉血(P<0.01);(3)腺肌病组静脉血及子宫层肌组织LPO水平为(5.882±1.711)μmol/L及LPO水平(2.937±1.577)nmol/g蛋白,高于对照组的(3.547±1.640)μmol/L及(1.754±0.833)nmol/g蛋白(P<0.01);静脉血Se、VE、SO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子宫肌层组织中Se、V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而子宫肌层组织中SOD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内异症及腺肌病的发病与氧自由基的代谢失衡有关;与LPO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两种疾病对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临床可表现为不孕不育和流产等,尤其是早期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流产的原因主要有疾病导致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和免疫因素等。子宫腺肌病导致流产的机制主要是子宫螺旋动脉重塑受损和子宫结合带结构功能异常。临床应注重自然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有关筛查与诊断,并在下次妊娠前给予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是妇科常见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两种疾病对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临床可表现为不孕不育和流产等,尤其是早期流产。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流产的原因主要有疾病导致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和免疫因素等。子宫腺肌病导致流产的机制主要是子宫螺旋动脉重塑受损和子宫结合带结构功能异常。临床应注重自然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有关筛查与诊断,并在下次妊娠前给予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以外的部位(不包括子宫肌层),生长、浸润、反复出血,继而引发疼痛、不孕及结节或包块等症状的疾病。子宫腺肌病(简称腺肌病)是指子宫肌层内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激素的影响下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弥漫性病变或局限性病变,也可局灶形成子宫腺肌瘤病灶。关于腺肌病,存在很多迷惑和问题,有很多模糊和争论。早在4000多年前的希波克拉底时代,  相似文献   

10.
Guo ZR  Zhang J  Lang JH  Leng JH  Piao YS  Wang YL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4):246-249,i004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症(腺肌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内膜一肌层界面(endometrial myometrial interface,EMI)处,雌激素效应相关因子的时空表达及其对腺肌症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妇女子宫内膜(及部分肌层)33例(正常内膜组)和腺肌症患者在位内膜(及部分肌层)18例(腺肌症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分析雌激素效应相关因子——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I(17β-HSD Ⅰ)和17β羟类固醇脱氢酶Ⅱ(17β-HSD Ⅱ)的时空变化。结果(1)腺肌症组ERα阳性的腺上皮细胞数量在增殖早期为90%,正常内膜组为60%;且腺上皮细胞胞质中也可见到ERα阳性颗粒。(2)腺肌症组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在增殖早期、晚期和分泌晚期,17B-HSDI阳性信号强度分别为( )、( )和( ),较正常内膜组相应时期的( )、( )和( )有所增高;腺肌症组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在增殖早期和分泌期,17B—HSDⅡ阳性信号强度分别为( )和( ),较正常内膜组相应时期的(- ~ )和( )有一定增高。(3)腺肌症组EMI上ERα、ERβ和17β-HSD Ⅰ阳性信号强度显著增强,而17β-HSDⅡ者降低。结论腺肌症患者子宫内膜中ERα阳性细胞数量增加、17β-HSD Ⅰ普遍高强度、17β-HSD Ⅱ代偿性增加不足,以及EMI方向性生长位点ERα、ERβ、17β-HSDⅠ和17β-HSDⅡ表达强度的变化,会导致局部雌激素效应增强、增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1.
子宫腺肌病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达一个高倍视野以上。以往认为它是内在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现在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子宫腺肌病发病率较高,已成为妇科常见病,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子宫腺肌病病理特点为子宫内膜及腺体侵入子宫肌层。与正常子宫内膜相比,位于肌层内的内膜类似基底层子宫内膜,对孕激素缺乏反应,常处于增殖期。本病约20%~50%合并EM,约30%合并子宫肌瘤(leiomyoma),合并盆腔粘连也很常见。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症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将近年来有关孕产次数、体内性激素水平、免疫机制以及间质成分的变化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形成病灶、引起症状和体征的一类疾病。痛经、不孕、性交痛、盆腔包块、子宫直肠窝触痛结节是其主要表现。超声和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非常有帮助,腹腔镜应作为主要手术治疗手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提出统一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剖宫产、人工流产等相关宫腔手术操作的增加,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逐渐演变为困扰育龄期女性的主要问题。目前,临床上对无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可通过子宫全切术以缓解其临床症状,避免疾病反复,但对有保留子宫欲望及生育要求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将对子宫腺肌症的保守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患者痛经改善情况以及妊娠情况。方法:选取2004年5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6例患者有40例患者实行保留生育能力的开腹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另26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6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实行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采用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量少,有58例痛经患者经治疗后52例患者痛经症状明显改善,42例不孕患者经手术后17例患者妊娠成功。结论: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对治疗子宫腺肌症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情况,提高其术后妊娠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Rokitansky在1860年首次报道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一个半世纪过后,医学长足进步,对内异症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然而时至今日,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真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是一个未能全面解答的谜团,它们与不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子宫腺肌病共同特点是治疗后易复发,且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复发患者处理相对棘手,但首要问题仍是解决生育问题,需要普通妇科医师和生殖内分泌科医师通力合作,综合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和内异症严重程度,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病28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子宫内膜切除术是通过去除子宫内膜,达到减少经血量目的的腔内手术,主要适应症为功血,可同时切除突向宫腔的肌瘤。腺肌病因有进一步手术的指征,故非适应症。在1990年5月至1993年4月所施208例子宫内膜切除术中,经术中镜下所见,B超监视示灌流液进入肌层及病理证实,发现子宫腺肌病28例。经术后3~34个月随访,2例子宫切除,26例疗效满意,成功率92.86%,月经均有改善,贫血治愈,18例术前痛经者77.8%术后痛经消失,22.2%减轻。文中就子宫内膜切除术能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育龄妇女,子宫切除的治疗原则常使患者望而却步,若术前能对此病正确诊断,选择轻症患者行子宫内膜切除术,有可能成为代替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原因和诊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子宫腺肌症的发病原因和诊治研究进展周应芳,麦永嫣,郑淑蓉子宫腺肌症,以往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发现它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已将其划分为一种独立的子宫疾病。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现已成为妇科...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决定论"发病理论的提出为其发病机制探索提供了全新思路,子宫腺肌病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殊形式,两者间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点。关于子宫腺肌病发病机理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在位内膜决定论"?尚无明确回答,值得深思。本综述将对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生物学特性改变相关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