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以下简称《扁鹊传)中,扁鹊有三个患者,最早的是虢太子,大约是公元前七世纪的人(最后一个虢是北虢,亡于公元前655年),最晚的是齐桓侯(一般学者认为是田午),他去位时间是公元前374年,最早的患者与最晚的患者相距近三百年。扁鹊绝不可能如此长寿,所以,有些史家认为扁鹊非一  相似文献   

2.
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五版)《医古文》所选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釃,(?)石挢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文中“灑”,本为通假字,世选读本多不言,而直呼其意,又多不注音,或注之亦多误矣。《简明中医字典》(杨华森等编纂,1985年版)在“灑”字条下,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醴灑”中的“灑”字,注音为:“xY洗”。五版教材的教参《医古文》又云:“醴灑(sǎ飒):指酒剂。”据上文  相似文献   

3.
一、析“当”《扁鹊传》“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句中的“当”许多人解为“应当”,如《医古文易览》便持这种见解。我以为解“当”为“将”,更为准确。因为这句话是长桑君拿药给扁鹊时说的,而其时扁鹊尚未服此药,“当知物矣”,只是预测未来服药的效验而言的。用“将然”的语义更符合实际。“当”解作“将”,古籍常见。例如:“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史记·魏公子伤》《经传释词》曰:“当,将也。”又如《吴越春秋·句践外传》“越将  相似文献   

4.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扁鹊为虢太子医治“尸厥”病的案例,从病案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急症医学发展的情况,下面仅就此问题谈一谈个人看法,请同道指正。1扁鹊诊治虢太子“尸厥”病经过 《传》(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下同)中记载,一日扁鹊过虢国之都,听人们议论说虢太子患尸厥病而暴亡,他向懂得一些方位医术的中庶于简单询问了一下病情后,认为太子并未真死,而是患了假死的“尸厥”病,尚有挽救的希望。中庶子把扁鹊之言报与虢国国君,国君马上让扁鹊进见,扁鹊采取了“厉针砥石”,取“外三阳五会”,…  相似文献   

5.
讳疾忌医     
源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医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为功。’后五日, 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血脉, 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不悦。后五日, 扁鹊复见,曰:‘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深。’桓侯不应。后五  相似文献   

6.
中医脉学"源”与"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脉法起源脉诊创始者已无从查考 ,一般以《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至今天下言脉者 ,由扁鹊也[1] ”为据 ,认为脉诊起源于公元前 5世纪左右扁鹊 (秦越人 )时代。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指出 :“所以贵扁鹊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 ,贵其息脉血 ,知病之所从生也。[2 ] ”西汉·桓宽编著《盐铁论·轻重》也提到 :“扁鹊抚息脉而知疾所由生。[3] ”提示最迟在西汉时 ,扁鹊已被公认为驰名天下的脉诊代表人物。扁鹊之后善诊脉者 ,首推西汉初仓公淳于意 (公元前 2世纪左右 )。仓公脉学源于其师公乘阳庆所“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简称《扁鹊传》)中以朴素精练而又生动形象的笔触,通过对赵简子、虢太子和齐桓候三个病例的叙述,高度地评价了扁鹊医学成就,以启后世而尊之为“医圣”。但1982年《全国医古文函授教材》(简称《教材》)在对《扁鹊传》注释的字里行间却否定了扁鹊诊脉上的贡献。这就不汉是对太史公文章含义的曲解,而且也是对扁鹊医术的贬低。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因此,这里仅就  相似文献   

8.
昨日攀登凤凰山,夜来考据扁鹊仙。传说轩辕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在我中医史上确实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西汉时代已将黄帝、扁鹊联系起来认定是我国医学的创始人(见《方剂略·医经家》)。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唐·杨玄操《难经·序》:“秦越人与轩辕时扁鹊相类,乃号之为扁鹊。”“扁鹊”二字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述战国时代齐国著名的诸子百家之一,齐派医学的继承人,渤海郡郑人秦越人被尊称为扁鹊。司马迁乃陕西人,受交通、信息的限制,所记地名有矛盾百出之处。所记秦越人是蔡国桓侯时代的人,籍贯却是渤海郡。而秦朝始实…  相似文献   

9.
扁鹊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难得的秦前上古段记事较多的医家。扁鹊诊赵简子 ,是《史记·扁鹊传》中难得的扁鹊医事三则之一。国内外研究颇多 ,最新者为不信其有 ;古今中外无一疑此扁鹊非秦越人 ,且误赵简子为战国时赵国人 ,又与秦越人“在赵者名扁鹊”巧合和叙在其后 ,而置信不疑。本人不敢苟同 ,另有新探。1 事迹信否有人征引多人研究 ,说理由一是秦越人从未到过晋或绛 ,绝无可能为赵简子治病。结论是此事纯属荒诞 ,不足为信 ,应予彻底摒弃[1] 。从《史记》原书看 ,此事凡两现 ,既载于《赵世家》 ,又载于《扁鹊传》。这不能说是司马…  相似文献   

10.
就扁鹊里籍再答温先生河北省中医药研究所曹东义,高洁明,孟庆生(050031)关于先秦时期著名医学家扁鹊秦越人的里籍,西汉伟大历史学家司马迁经过考证在《史记·扁鹊传》中“实录”为:“勃海郡、人也。”晋代徐广、南朝裴、唐张守节、司马贞等历史学家先后论定扁...  相似文献   

11.
“带下医”之称,首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其代称妇科医生,古今一辞,略无异议。但因何以之代称妇科医生,却众说纷纭,颇有分歧,概括计有三种观点:一、因妇人多带下病,俗有“十女九带”的说法,故以之代称妇科医生。如新版《辞源》曰:“带下医,即妇科,因妇人多白带病,故称。”旧版《辞海》注释亦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医古文研究会主编的《全国医古文函授教材》第一分册与许敬生等编的《医古文选读》二书,在《扁鹊传》的注释中均言:“一般妇科病以带证居多,故名。”  相似文献   

12.
刘邦忌医     
一说起讳疾忌医,人们自然地就会联系到齐桓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曾每隔五日,先后四次拜见齐桓侯。前三次分别直陈齐桓侯得疾病“在腠理”,“在血脉”,“在肠胃”,并告诫“不治将深”,齐桓侯或“不应”,或答曰“寡人无疾”,甚至阴斥扁鹊“好利”,“欲以不疾者为功”。第四次“望见”齐桓侯病已深入骨髓,扁鹊遂不复请治。  相似文献   

13.
诗一首     
殷勤取来上池水1,湔洗膏肓2 救含灵3 。红叶千张织锦绣,骊珠万粒串古今。健蹄追风凭借力4,良材回天赖斧斤。重归自然春色永,天涯叠翠济世心。诗一首@叶光祖上池水。长桑君教扁鹊“饮以上池水”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华佗医术高明,见《三同志·华佗传》 含灵即苍生,见孙思邈:《大医精诚》 借力:《红楼梦》: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句。  相似文献   

14.
察言观色     
《双足与保健》2010,(3):1-1
色诊是中医传统诊法,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就已经使用过,《史记》记载扁鹊年轻的时候曾经是一个客舍长,在他的客舍里面经常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一个叫长桑君的人非同一般,于是扁鹊很谨慎的招待他。十几年之后,长桑君觉得扁鹊是忠实、可靠的,就把色诊教给了他。因此,当扁鹊与齐桓侯相见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上池之水”语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该文中这样写道:“(长桑君)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关于文中所说的“上池之水”,究竟应当怎样理解,到底指的是什么水呢?高等医药院校《医古文》第5版教材注释为:“未沾及地面的水,如草木上的露水等。”中华书局1987年12月再版的《辞海》也说:“上池水,谓水未至地,盖承取露及竹木上水,取以和药服之,三十日,当见鬼物也。”以上这样理解似有一定道理。不过据笔者探究,认为“上池之水”主要应该理解为“华池之水”——即口津。从战国到秦汉,社会上已有方士炼丹,而且导引术也比较盛行。长桑君嘱扁鹊以“上池之水”所饮用  相似文献   

16.
就目前来说,关于扁鹊的籍贯问题,仍无结论。因为户籍难落,使之成了流浪汉,无家可归。由此引起链锁反应,有人受“扁鹊乃良医通称”的影响,怀疑是否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对此,不揣冒昧谈一下我的刍荛之见,供有志于史学者研究参考。一、扁鹊确有其人从西汉初年董仲舒、孔安国的门人司马迁编写《史纪》为扁鹊立传,言姓秦名越人,刘向《战国策·秦策》高诱注,班固《汉书·高帝纪》韦昭注都说扁鹊“字越人”和“名越人”。《周礼·天宫·疾医》释文引本传,陆德明《经典释文》并提到了“又名少齐”的  相似文献   

17.
《医古文》教材中有三处对“时”、“不时”的注解,①《史记·扁鹊传》;“太子病血不时。”五版、六版注:不时,不按时(运行)。②《左传·泰医缓和》:“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五版注:不时,不按时,指不分昼夜晦明.③《吕氏春秋·尽数》:“食能以时,身必无灾。”五版注:以时,按时。以上(下文简称为例1、例2、例3)笔者认为值得商榷.仔细分析以上工住,皆欠准确。“时”作副词时,具有“按时”义,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其后面的动词,如“秋水时至”、“学而时司之”。但当官后面没有动词时,则其意义和语法作用都有了变…  相似文献   

18.
《华佗传》疑难词句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书田 《河南中医》2005,25(2):74-75
《华佗传》是《医古文》教材必选的古文 ,只是以前所选的多是范晔所写的《后汉书·华佗传》 ,而现在所选者多为陈寿所写的《三国志·华佗传》。两者相比较 ,后者篇幅较长 ,内容丰富 ,词汇量大 ,古文特点突出。正因于此 ,问题也较多。本文提出讨论的 ,正是内中出现的一些疑难词句。沛相陈王圭举孝廉 ,太尉黄琬辟 ,皆不就。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古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以下简称国《医》)第 9页对句中“就”的注释是 :就任 ,就职。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医古文》(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以下简称研《医》)…  相似文献   

19.
贾忠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4(12):2310-2311
扁鹊,姓秦名越人,是我国先秦时期最为著名的医学家,也可以说在国际医学界是一位在诊法、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具有杰出贡献的早期世界名医。司马迁经过考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曰:“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也。”《史记·扁鹊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  相似文献   

20.
笔者十五、六岁时在姚氏家塾里读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长桑君)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就感到天下竟有这等事,吃了药成了X光机。绝不相信。18岁跨入医门,问业师钟道生氏。回答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可能也不相信。清·莫枚士(1837~1907年)曾作过这样的解释,谓:“史记扁鹊传戴,扁鹊饮长桑君药,三十日,见垣一方人。由是诊病,洞见五脏症结。注,方、边也。言见墙垣彼边之人也。案如注说,是谓能隔墙见人矣。长桑何药,而乃变易形质若斯也。窃谓、此当与纪昌贯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