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梅毒2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其临床表现多样。现报告2例本院诊治的以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梅毒。[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神经梅毒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毒在我国再流行已近20年,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当梅毒苍白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时,其表现多种多样,给临床诊断造成一定困难。现将我院2001年11月以来收治6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神经梅毒是指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既可以直接感染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通过免疫抑制后造成机会感染或者肿瘤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梅毒合并HIV感染,使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患者的脑脊液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梅毒患者脑脊液及临床资料,其中,神经梅毒组30例,潜伏梅毒组25例,两组分别测定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及脑脊液中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螺旋体明胶凝结试验(TPPA),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正规全程青霉素驱梅治疗;对两组患者门诊复诊或进行电话跟踪随访2年,并进行预后评定,同时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PRP及TPPA均为阳性;神经梅毒组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较潜伏梅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神经梅毒组无变化5例(16.7%),改善21例(70.0%),进展4例(13.3%);潜伏梅毒组无变化15例(60.0%),改善8例(32.0%),进展2例(8.0%).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TPPA滴度升高,与FIM评分呈负相关(分别r=-0.480、-0.504、-0.465及-0.550,均P<0.05).结论 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以及RPR、TPPA升高程度,均与预后密切相关,脑脊液改变越重,则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现将本院近年来收治的26例经临床、病理和实验室检查确诊的神经梅毒患者的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系2000年1月~2003年11月本院收治的符合神经梅毒诊断标准[1]的患者,男24例,女2例;年龄20~61岁,平均41·9岁,其中<30岁6例,30~39岁5例,40~49岁7例,50~60岁6例,>60岁2例;病程2d~2年,平均133·8d。1.2临床表现脑卒中样表现8例,其中脑出血2例、脑梗死6例(出血性梗死2例,1例脑梗死合并视神经损害);脊髓损害7例,其中脊髓血管梅毒4例,脊髓痨3例;麻痹性痴呆5例,其中1例合并癫癎大发作,1…  相似文献   

6.
神经梅毒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及其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5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神经梅毒患者中24例早期临床表现为脑卒中样症状.占46.15%;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及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均呈阳性反应;脑脊液检查蛋白质水平升高者占75.00%(36/48),压力升高者占35.42%(17/48),白细胞计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者占52.08%(25/48)。头部CT、MRI改变以多发、大小不一的梗死灶为主。结论神经梅毒的诊断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CSFC)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玻片离心法收集脑脊液细胞,经瑞-姬染色后在显微镜油镜下观察。结果:总结分析1727份CSFC检查结果,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207例(其中包括新型隐球菌感染6例),脑出血7例,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和淋巴瘤19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20例。结论:CSFC检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神经梅毒系由苍白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后出现的大脑、脑膜或脊髓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晚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有10%最终发展成为神经梅毒。由于梅毒病例在80年代以后有升高的趋势,神经系统梅毒的病例也有所增加;其临床表现复杂,极易误诊。本文通过分析近2 年来16例临床确诊为神经梅毒的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特点, 为今后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捉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脊液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梅毒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TRUST及TPPA检测在于神经梅毒中的敏感性、特异性等进行比较。结果2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90.00%)、特异性(92.00%)明显高于单独TPPA和单独TRUST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T 及T PPA检测对神经梅毒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两种神经梅毒检测方法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关联性,进一步探讨两者对神经梅毒诊断和判断疗效的价值. 方法 采用TRUST和TPPA检测255例HIV阴性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对确诊为神经梅毒的患者运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半年后复查血液和脑脊液TRUST和TPPA.比较两种检测方法 的敏感性、特异性、关联性以及半年后两种检测方法 的转阴率. 结果 255例患者中有103例确诊为神经梅毒.脑脊液TRUST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64%、99.34%,脑脊液TPPA检测神经梅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两种检测方法 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后92例患者复查血液TRUST和血液TPPA,76例患者复查脑脊液TRUST和脑脊液TPP,发现脑脊液TRUST、脑脊液TPPA、血液TRUST、血液TPPA的转阴率分别为25%(15/60)、0(0/76)、1.87%(1/92)、0(0/92),脑脊液TRUST转阴率较血液TRUST转阴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脊液TPPA应作为神经梅毒的确诊病例标准,脑脊液TRUST可作为其疗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诊断要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 报告4 例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过,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要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 例最终诊断为脑膜血管梅毒合并麻痹性痴呆、麻痹性痴呆、脊髓痨和梅毒性树胶肿患者,分别被误诊为脑梗死、阿尔茨海默病、多系统萎缩和椎管内肿瘤.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 年至今收录的中华医学会系列学术期刊关于神经梅毒的文献共计29 篇,132 例患者,男106 例,女26 例,男女比例约4.08∶1;发病年龄1 ~ 75 岁,平均(44.09 ± 12.93)岁.其中28 例(21.21%)有梅毒感染史,55 例(41.67%)有冶游史,35 例(26.52%)曾被漏诊或误诊.临床分型包括无症状性神经梅毒1 例(0.76%),脑(脊)膜梅毒14 例(10.61%),脑(脊)膜血管梅毒43 例(32.58%),麻痹性痴呆44 例(33.33%),脊髓痨13 例(9.85%),梅毒性树胶肿15 例(11.36%),特殊表现梅毒2 例(1.51%).结论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和漏诊率高,临床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特征、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脑脊液细胞计数和蛋白定量升高、脑脊液美国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呈阳性反应、影像学检查及手术后病理检查等多项检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酷似化脓性脑膜炎的神经梅毒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患者女性,26岁,农民工,因头痛、呕吐、发热2天于2004年4月24日入院。患者2天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持续性胀痛,程度逐渐加剧,伴发热及频繁呕吐,精神萎靡不振,时而嗜睡,时而烦躁不安。无肢体抽搐,无尿、便失禁。体检:体温38.6℃,内科系统检查正常。神经系统检查:嗜睡,视神经乳头水肿,颈抵抗(+),Kernigsign(+),双侧Babinskisign(-)。血常规:白细胞17.7×106/L,中性粒细胞0.83。胸片:心、肺(-)。鼻咽、中耳螺旋CT:未见异常。头颅螺旋CT:平扫未见异常,增强扫描见脑膜线状强化。腰穿:CSF灰白浑浊,压力250mmH2O(即2.4kPa),有核细胞…  相似文献   

13.
神经梅毒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后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清学变化、影像学异常、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全部病例特异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及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均阳性,6例患者脑脊液础和RPR阳性,全部病例予青霉素或茵必治治疗,症状改善。结论神经梅毒好发于中年男性,梅毒全身症状可不明显,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误诊和漏诊,如不及时诊治,可导致严重后果,加强对神经梅毒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NS)是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侵犯脑膜和(或)脑实质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N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尚无诊断金标准,医生需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才能明确诊断。正确、全面的认识此病,才能避免漏诊和误诊。为此,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45例神经梅毒患者临床特点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神经梅毒(neurosypilis)是苍白密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侵犯的部位较广,包括脑膜、脊髓膜、血管和脑、脊髓实质。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而合并癫痫发作的患者少见,极易漏诊、误诊。现将我科2010年1月~2011年2月收治的4例合并癫痫发作的神经梅毒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神经梅毒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7例,女1例;年龄29~60岁。其中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血管型神经梅毒及脑膜型神经梅毒各1例,麻痹性痴呆5例:血清及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均( )。头颅MRI检查6例示脑膜增强,3例有脑梗死,5例有脑萎缩表现。经驱梅治疗后,2例痊愈,5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神经梅毒多见于中年男性,误诊率高,及时正规的治疗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梅毒在我国再流行已10余年,发病率逐年升高,误诊率亦较高。现将我院2000年8月以来收治的9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29~55岁,平均43岁;8例男性均有冶游史,1例女性其配偶有冶游史;9例患者均未进行正规驱梅治疗。诊断依据:与神经梅毒一致的征候群,血清、脑脊液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阳性,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阳性。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组病例分为无症状神经梅毒1例(由于其丈夫患梅毒而查出),脑膜血管型神经梅毒5例,脑膜型神经…  相似文献   

18.
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附7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磁共振特点,血清、脑脊液变化及治疗。结果:7例患者中,脑膜血管型梅毒4例,脊髓痨1例,麻痹性痴呆1例,脑膜梅毒1例。头颅MRI异常6例,脊髓MRI异常1例,但无明显特异性。治疗后脑脊液蛋白、细胞数下降,血清及脑脊液TPPA无明显下降,血清及脑脊液RPR有不同程度下降。经青霉素或头孢曲松治疗,6例有效,1例出院2个月后复发。7例均未发生吉-海反应。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极易误诊,脑脊液检查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 对2例曾误诊的神经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以头晕入院,1例以肢体麻木入院;头颅MRI均示颅内占位,血清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均阳性,1例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 误诊为脑膜瘤,均行开颅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梅毒树胶肿,予以青霉素抗梅毒治疗后好转出院,随访2年,均恢复满意。结论 神经梅毒临床较罕见,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血清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接诊上述类似病人时应尽早综合分析判断,以减少或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0.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近些年随着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梅毒的发病率正逐渐增加,神经系统梅毒也越来越常见.由于神经梅毒潜伏期长,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加上许多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漏诊,使治疗延误而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神经系统梅毒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正确治疗,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因此正确认识本病并早期给予及时、足量的抗生素治疗,则可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确诊的5例神经梅毒,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