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青年人肺癌的特点,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有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的36例青年人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分期、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作系统性回顾分析。结果 青年人肺癌由于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加之临床医生缺乏警惕性,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等,误诊率高达58.3 %。其病理类型以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为主,增生快,转移率高,早期诊断率低,发现时大都属于Ⅲ、Ⅳ 期,较老年人肺癌易失去手术机会,预后差,5年生存率仅5.6 %。结论 青年人肺癌误诊率高,早期诊断低,预后极差,因此,应重视青年人呼吸道症状,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警惕性,综合分析病情,对高度可疑者及时行胸部CT扫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其疗效。  相似文献   

2.
35岁以下青年人肺癌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5岁以下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3例35岁以下青年人肺癌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胸片肺CT检查、病理、诊断及治疗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国内外报道文献相比较.结果本组病例病因不清.病理类型以小细胞肺癌最多.本组的误诊率为68.7%,能手术切除仅16例.结论避免误诊、及时诊断和及早治疗是提高青年人肺癌生存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对22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误诊情况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肺癌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误诊,误诊率高达72.7%.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占40.9%,Ⅲb~Ⅳ期患者高达81.8%,大部分已失去手术机会.结论 临床医生应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认识,重视青年人呼吸道症状,常规行x线胸片,痰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支纤镜、CT或MRI检查等,以减少误诊,争取早期诊断,早治疗,改善青年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纤支镜诊断青年人肺癌91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青年人肺癌的特点。方法对91例35岁以下经纤维支气管镜(下称纤支镜)诊断的青年人肺癌的临床及X线表现、原发部位、病理类型及纤支镜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男性较女性发病率高;组织类型以小细胞癌多见(50.55%);肺外表现常见;肿瘤好发部位为双上叶、左总及右中间干支气管;确诊时间晚,67%确诊时已为临床Ⅲ期以上。结论[HTSS〗青年人肺癌易被误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力争早期综合治疗是诊断青年人肺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预后。方法 对 3 8例青年人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误诊率 78 9% ,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其中肺结核占 42 1%。手术根治 14例中 5年生存率 15 4% ,放化疗组 5年生存率为 0。结论综合运用各种辅助检查可提高诊断率。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提高 5年生存率。对不能确诊的肺块 ,诊断性治疗时间不易过长 ,应及早进行剖胸探查术  相似文献   

6.
40岁以下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 <4 0岁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并与≥ 4 0岁的中老年人肺癌进行比较。方法 对 12 9例青年人肺癌 (青年组 )以及随机选择的 14 0例中老年人肺癌 (中老年组 )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结果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相比 ,青年组女性患者比例高 (P =0 .0 37) ,平均症状持续时间长 (4 .7个月 ,P <0 .0 0 1) ,误诊率高 (6 5 .1% ,P <0 .0 0 1) ,平均误诊时间长 (5 .6个月 ,P <0 .0 0 1) ,以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 (5 4 .3% ,P <0 .0 0 1) ,癌细胞分化差 (6 9.5 % ,P <0 .0 0 1) ,诊断时晚期多 (74 .4 % ,P <0 .0 0 1) ,接受综合治疗的比例高 (94 .6 % ,P <0 .0 0 1) ,因远处转移而致治疗失败者的比例高 (6 4 .7% ,P =0 .0 2 )。两组总的中位生存期和 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2 889) ,但Ⅰ期和Ⅱ期中 ,青年组中位生存期及 5年生存率优于中老年组 (P =0 .0 4 95 )。两组肿瘤家族史及吸烟史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明显不同于中老年人肺癌 ,但生存期相似。将青年人肺癌定义为“青年型肺癌”有临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0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2002年收治的30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临床病理分期和误诊率.结果:30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占同期全部直肠癌的11.5%(61/531),65.6%位于腹膜返折以下,粘液腺癌及低分化腺癌占52.0%,临床病理分期(Dukes)A期为13.0%,B、C和D期占87.0%,这些特点与壮老年人直肠癌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青年人直肠癌误诊率高、预后差,五年生存率仅28.0%(7/25).结论:30岁以下青年人直肠癌有一系列不同于壮、老年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差.其治疗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对这些特征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和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 1993— 2 0 0 3年共收治 4 0岁以下 ,经病理证实为肺癌者 10 3例 ,其中 6 1例曾在外院或我院误诊为其它疾病 ,并治疗 2个月以上 ,误诊率为 6 3.1%。为提高青年人肺癌的诊断水平 ,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 ,本文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并探讨相应的对策。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  相似文献   

9.
低龄肺癌的特点与误诊分析(附4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低龄肺癌的特点,分析误诊原因,总结早期诊断经验.方法:对误诊的47例低龄肺癌进行回顾性统计.结果:低龄肺癌发病有中年化倾向,发生率为6.35%;误诊率为87.04%;确诊时间在3个月以上者有40.43%;病理分型以腺癌和小细胞癌为主,两者构成比分别为42.53%和23.40%;TMN分期;中、晚期肺癌达93.62%;住院死亡率27.66%,确诊后1年内死亡者占有效随访的86.36%.结论:(1)低龄肺癌以误诊率高、恶性程度高、进展快、转移率高、手术和切除率低、可手术率低、预后差等为主要特点.(2)普遍误诊原因有:对低龄肺癌警惕性不高;鉴别诊断困难.(3)应提高对低龄肺癌的认识,提倡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30例青年人肺癌患者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整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92年-2002年年龄≤32岁的青年人肺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青年人肺癌占我院同期肺癌确诊患者的9.7%,本组误诊率为73.3%,确诊靠病理学检查。结论:青年人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降低误诊率对该病的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