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82例心源性脑栓塞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CCE患者82例,伴房颤的患者占68.29%,发病后1年的随访发现,病死率29.27%.结论 心房颤动为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2.
心源性脑栓塞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32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资料,其发病率为全部脑梗塞的8.2%(32/389例)。心脏瓣膜病、心肌梗塞、无瓣膜病变的房颤及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为其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偏瘫和失语为主。治愈率21.8%,好转率40.6%,总有效率为62.4%,死亡率15.6%。并结合文献讨论了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CT特征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35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资料,其发病率为全部脑梗死的9.02%(35/388例)。心脏瓣膜病、心肌梗塞、无瓣膜病变的房颤及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为其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以偏瘫、失语、意识障碍为主。治愈率31.43%,好转率42.86%,总有效率74.29%,死亡率14.28%。并结合文献讨论了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CT特征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本文收集39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39例为1998年1月~2003年1月间临床确诊的住院患者。全部病例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其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19~81岁,平均年龄(58±1.76)岁,60岁以上18例。有明确栓子来源的心脏病史,并经心电图(ECG)或超声心动图证实。(1)有心脏  相似文献   

5.
心源性脑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源性脑栓塞(CBE)国内系统报道很少。本文分析了46例CBE的临床资料。其发生率为全部脑梗塞病例的10.4%(46/444)。无办膜病性房颤,风心瓣膜病及心肌梗塞是本病的主因.临床表现以偏瘫,各种失语症和意识障碍为主.CT阳性率为95.7%,多表现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大面积脑叶梗塞(71.7%),其中约1/4病例表现为出血性梗塞,但两半球受累机会相同。死亡率为21.7%.结合文献讨论了CBE的临床和CT特征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引起心源性脑栓塞颅内梗死灶空间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引起心源性脑栓塞颅内梗死灶空间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由心房颤动引起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早期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特征。结果:6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DWI上未见病灶,65例患者DWI上可见本次责任病灶。多发梗死灶患者有21/65例,占32.31%;双侧前循环供血区同时梗死7/21例,占多发脑梗死灶患者的33.33%;45例单独前循环供血区梗死患者中,左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23/45例(51.11%),右侧前循环供血区梗死15/45例(33.33%),脑栓塞以左侧居多;前循环供血区中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发生栓塞的概率最大(35/45例,77.78%),35例大脑MCA供血区梗死患者中,皮质下梗死[9/35例(25.71%)]和皮质-皮质下梗死[22/35例(62.86%)1的患者例数明显多于皮质区梗死[4/35例(11.43%)]患者。结论:心房颤动引起心源性脑栓塞的脑内病灶左侧脑多见,大脑中动脉更易发生,皮质下和皮质-皮质下梗死多于皮质区梗死。  相似文献   

7.
心源性脑栓塞的临与C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46例心源性脑栓塞,发生率为全部脑梗死的11.7%(46/392)。风湿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无瓣膜病变的房颤等为其病因。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突然起病、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偏瘫、偏盲、失语等。治愈率26.10%,有效率82.5%,死亡率8.7%。结合文献讨论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CT特征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华法林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原因,约占95%,其中大部分为心房纤颤所引起.现将华法林如何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9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分为2组,溶栓组56例,对照组53例,溶栓组使用尿激酶100-150万单位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溶栓治疗,非溶栓组(对照组)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均减少了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溶栓组较非溶栓组疗效为佳(P〈0.05),但2组出血转化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2组的医疗费用,溶栓组平均费用(6235.3±568.2)元,非溶栓组平均费用(8215.0±318.5)元,两组产生的医疗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改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相对于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等抗栓方案,能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支出,而溶栓组和非溶栓组的出血转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3-12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患者47例,其中接受小剂量rt-PA静滴溶栓治疗24例为溶栓组,接受常规二级预防2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及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2组治疗前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BI、mRS上升,2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mR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出现无症状性脑出血。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BI、mR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心源性脑栓塞是安全的,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东菱迪芙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明确脑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或心内膜炎、风心病的住院病人 3 6例 ,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采用东菱迪芙首剂 10BU ,第 3d、第 5d各用 5BU ,均溶于生理盐水 10 0ml中 ,>1h静滴完 ,其余治疗原则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判定优于对照组。结论 东菱迪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心源性脑栓塞药物。  相似文献   

12.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支循环不能代偿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占脑卒中的15%~20%[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10—2012-09收治脑栓塞患者76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37~86岁;发病时间1~24h。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2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情轻重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心源性脑栓塞治疗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为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提高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好且可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心源性脑栓塞的生存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心源性脑栓塞 (cardiogeniccerebralembolism ,CCE)生存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入选的10 4例CCE患者记录基本临床资料 ,进行OCSP分型 ,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 ,绘出生存曲线 ,并将患者性别、年龄、既往卒中史、OCSP分型、心脏病因、抽搐发作、各种内科并发症的出现作为研究因素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生存曲线比较来研究CCE患者近期和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CCE患者 30天内的病死率为 12 5 % ,死亡组与存活组在合并并发症及OCSP分型上有显著性差异 ,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呼吸衰竭 [OR =35 6 78,CI(6 72 6~ 189 2 5 9) ]和心力衰竭 [OR =8 4 3,CI(1 4 5 1~ 4 8 973) ]为引起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CCE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 (12 72± 90 87)天 ,中位生存时间 15 6 0天 ,1年累计生存率 73 14 %。不同OCSP分型及并发症的生存曲线有差异。结论 OCSP分型及并发症对CCE患者的近期预后和长期预后均有显著性影响 ,并发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是近期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东菱迪芙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与抗凝治疗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6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静脉溶栓组(A组,n=38)和抗凝组(B组,n=38)2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评估结果,记录其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及NF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A组降幅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ADL优良率为50.0%,显著高于B组的2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予以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之一,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占初诊心房颤动患者的35%~45%[1],随访5a内复发63.2%,24.7%发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2]。永久性心房颤动是脑栓塞的常见原因,已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但有关阵发性心房颤动致脑栓塞的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调查16例阵发性心房颤动致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防治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房颤并发脑栓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 将2003-03~2008-12收治185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脑栓塞组32例,对照组(无脑栓塞组)153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病史、体征、辅助检查及并发疾病、用药情况.结果 脑栓塞组与对照组,其脑栓塞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70岁、持续性房颤、高血压、糖尿病、左心房增大、未抗栓治疗是老年房颤并发脑栓塞的高危险因素.控制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可减少老年人心房颤动并发脑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CT、MRI及彩色多普勒等先进检查手段应用后,脑栓塞可由多种心脏疾病引起.本文介绍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对比较特殊的如MVP、心房粘液瘤,反常性栓塞、NBTE、IHSS等也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杨磊  宋存峰 《中国卒中杂志》2016,11(11):978-982
<正>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男,80岁。主因"言语不清、左上下肢无力80 min"于2015年7月9日入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80 min在吃饭过程中突然出现言语含糊不清,左侧上下肢无力,伴有双眼斜视,饮水呛咳。当时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耳鸣和听力下降,无肢体麻木、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障碍,不伴意识障碍。患者在家未予药物治疗,就诊后立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