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乳腺肿块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探讨其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50个乳腺肿块,恶性病灶23个,良性病灶27个,观察其超声造影增强的增强程度、增强模式,病灶边界是否清晰、消退模式,比较良恶性病变血流灌注特征.结果 50个乳腺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增强,恶性病灶表现为3级以上明显增强17个,占73.9%,呈结节状不均匀增强16个,占69.6%,增强时边界不清晰不规则,呈放射状18个,占78.3%.良性病灶27个,增强程度为3级的占40.7%(11/27),呈整体较均匀增强20个,占74.1%,部分增强7个,占25.9%,表现为点线状、结节状或团块状增强.良恶性病灶造影增强特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动态观察乳腺病灶内微血管血流灌注,提高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在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共55个实性结节的经直肠超声造影(CETRUS)血流灌注特征,内容包括:增强时间、增强程度、消退时间、增强均匀度及增强后结节边界5个方面,比较良恶性结节在血流灌注特征上的差异。结果 55个实性结节病理证实33个恶性(恶性组)、22个良性(良性组)。恶性组与良性组比较,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中快进、快出、不均匀增强、增强后结节的边界清晰4个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与良性组在高增强造影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TRUS能够实时动态地观察前列腺结节的血流灌注情况,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超声对前列腺实性结节定性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08个乳腺病灶(恶性52个、良性56个)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重点观察病灶的造影增强模式,并从以下5方面进行评估:(1)增强程度;(2)是否边缘增强;(3)是否均匀增强;(4)增强时病灶边界是否清晰;(5)增强时病灶形态是否规则.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增强模式进行研究.结果 良、恶性肿瘤的5项增强模式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边缘增强诊断恶性病灶的特异度最高,为91.07%;明显增强诊断恶性病灶的敏感度最高,为82.69%.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有助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病变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特征,探讨良恶性病变增强的特点和差异。方法分析19例21个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比较研究良恶性病变血流灌注特征。结果虽然增强达峰值时恶性病变以整体增强为主(80%,4/5),良性病变以部分增强多见(68.7%,11/16),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造影剂后62.5%的良性病变(10/16)呈点线状增强,80%的恶性病变(4/5)呈团块状增强,消退期全部良性病变均呈不均匀消退,40%的恶性病变(2/5)呈均匀消退。良恶性病变早期增强模式和消退方式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可以动态观察乳腺导管内病变微血管血流灌注,研究良恶性病变灌注特征有助于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特征在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43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共55个实性结节,其中良性22个,恶性33个;比较良恶性结节经直肠超声造影血流灌注特征,包括增强时间、增强程度、消退时间、增强均匀度及增强后结节边界5个方面的差异。结果恶性结节主要表现为快进(25/33)、快出(20/33)、不均匀增强(21/33)、增强后边界清晰(21/33);良性结节主要表现为同进或慢进(13/22)、慢出(15/22)、均匀增强(17/22)、增强后边界不清晰(14/22),二者在增强时间、消退时间、增强均匀度及增强后结节边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增强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直肠超声造影能够实时动态地观察前列腺良恶性实性结节的血流灌注情况,分析其超声造影特征,有助于提高对前列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对172例良、恶性乳腺病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病灶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及血流信号形态、数量及分布情况,再行乳腺造影检查,仔细观察病灶造影特征,利用超声造影特征判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结果与乳腺病灶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经超声造影检查诊断乳腺恶性病灶84例,良性病灶88例;病理诊断乳腺恶性病灶83例,良性病灶89例。超声增强后乳腺良、恶性病灶的病灶增强模式、增强后均匀程度、增强强度、增强后边界及增强后病灶扩大征象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了解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检查特征,对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高居中国女性肿瘤发病率首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乳腺癌防治的关键所在。超声造影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新型对比剂的出现能更清晰地显示乳腺肿块的增强模式、血流灌注形态以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明显提高了超声对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本文通过实时超声造影及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52例乳腺肿块患者(25例良性,27例恶性),利用第二代造影剂SonoVue及Technos DU8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比分析良恶性肿瘤的增强模式、时间-强度曲线及造影参数。结果恶性肿瘤多呈不均匀性增强,良性病变以均匀性增强为主(P〈0.01)。时间-强度曲线在良性组以快进快出型(12/25)及慢进快出型多见(8/25),而恶性组以快进慢出型为主(19/27)。造影参数分析显示两组间在斜率、第90s增强比、峰值至90s曲线下面积及增强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恶性组均高于良性组。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肿瘤微血管灌注,有助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典型超声造影模式特征.方法 观察66个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特征性表现,并对其进行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乳腺良、恶性肿块增强均以高增强为主.良性组多呈均匀增强,边缘多平滑,而恶性组多呈不均匀增强,边缘多不光滑呈放射状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分析中,乳腺恶性肿块的达峰时间、上升支及下降支斜率均大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块超声造影模式均表现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乳腺肿瘤患者232个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下述超声造影特征:造影后肿块的增强程度、边界、形态、灌注是否均匀、是否有内部灌注缺损及是否有穿支血管。结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232个病灶中131个病灶诊断为良性,101个诊断为恶性。而对应的超声造影结果显示,26例良性病灶诊断错误,5例恶性病灶诊断错误。以此计算出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80.2%,准确率为86.6%,阳性似然比为4.80,阴性似然比为0.062。结论:乳腺良恶性肿瘤在超声造影后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基于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可作为乳腺肿瘤良恶性快速、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造影对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直肠癌患者,常规超声观察病变二维声像图和彩色血流特点,超声造影观察病变组织内造影剂强化特点、增强时间、增强水平、增强形态及变化;对声像图进行定量分析,绘制肿瘤与正常肠壁的感兴趣区血流灌注的时间-强度曲线,并进行拟合,分析其峰值强度及达峰时间.结果 常规超声表现:直肠肠壁增厚,回声减低,边界不清,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和周边可探及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呈高速高阻血流频谱.超声造影表现:病灶呈快速高增强模式,与周围正常肠壁回声差异显著;可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边界与侵袭范围;其肿瘤血管走行扭曲,形态不规则,并能够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显示的微血管.应用超声造影伪彩编码与叠加技术,有助于增强对肿瘤与周边正常组织关系的认识.与正常肠壁相比,肿瘤的达峰时间减小,达峰强度增加.结论 直肠癌超声造影具有典型的声像图表现,可以为直肠癌的术前诊断与术后评估监控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76处乳腺病灶进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分析乳腺病灶MRI平扫和增强图像表现以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以B超,钼靶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准确率为93.3%,优于B超和钼靶摄片。结论:乳腺MRI增强扫描能提高对乳腺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超声造影在典型及非典型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典型乳腺癌及非典型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经二维超声检查后分类的51例典型乳腺癌及22例非典型乳腺癌的实时超声造影结果,比较二者在灌注特点和灌注方式中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73例乳腺癌中51例典型乳腺癌和22例非典型乳腺癌在灌注期血管形态、达峰期增强形态、达峰期增强水平、灌注方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均以树枝状或环状不均匀高增强为主,占92%(67/73),灌注方式有快进慢退、快进-延迟-慢退、同进同退三种,分别占48%(35/73),44%(32/73),8%(6/73).结论 非典型乳腺癌与典型乳腺癌的造影模式相似,二者的造影模式均以快进慢退、快进-延迟-慢退和环状或树枝状高增强为主,应用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乳腺恶性病变、尤其是非典型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参数(峰值强度及达峰时间)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对106例乳腺病灶(良性54例,恶性52例)进行超声造影。将良、恶性两组的病灶整体、病灶内部高灌注区、低灌注区的峰值强度、达峰时间及良、恶性病灶峰值强度色阶图进行比较。结果恶性病灶高灌注区的峰值强度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1),而低灌注区的峰值强度明显低于良性病灶(P<0.05)。恶性病灶中不同感兴趣区的峰值强度比值与良性病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出明显的不均一性。良、恶性病灶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灶内部造影剂增强的峰值强度高低不等,色阶图色彩杂乱;而良性病灶中,峰值强度色阶图颜色相对单一,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恶性病灶内部高、低灌注区增强程度差异较良性病灶显著。因此,对于血流丰富程度及整体增强程度接近的乳腺良、恶性病灶,可以通过分析病灶内部中高、低灌注区的增强情况来帮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Primary breast angiosarcoma (PBA) is a rare malignant tumor. PBA usually undergoes hematogenous metastasis; lymph node metastasis is very rare in such patients, and metastasis of PBA to the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s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reported. Here, we describe a rare case of PBA manifested by a diffuse enlargement of the left breast, with metastasis to the left axillary and bilateral supraclavicular lymph nodes.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indings indicated a malignant lesion, wherea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uggested a benign lesion. Core needle biopsy identified the lesion as a lymphangioma, and the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ggested a high-grade angiosarcoma. Multimodal imaging and perfusion patterns obtained using various contrast agents can thus help to diagnose PB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腹膜后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42例腹膜后肿瘤患者,活检或手术前在低机械指数下应用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观察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分析时间-强度曲线(TIC)特征.结果 在超声造影下,腹膜后良性肿块可以呈现不同的声像图特征.恶性肿瘤呈现中央向周边的增强模式,增强血管迂曲,并呈现非整体增强,无回声坏死灶多见.TIC曲线中恶性组感兴趣区增强强度(P<0.001)、上升斜率(P<0.05)及半降时间(P<0.05)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膜后肿瘤具有不同的超声造影表现,有助于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与血管生成拟态(VM)的相关性及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52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术后标本行病理检查。记录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和超声造影特征(均匀性、是否存在灌注缺损、增强强度、增强形态、边界等),分析VM阳性与阴性的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因素鉴别VM阳性的诊断效能。结果152乳腺癌患者中,经病理确诊VM阳性率为26.3%。病灶直径>2 cm、临床分期为Ⅲ期及Ⅳ期、腋窝淋巴结转移与VM阳性相关(均P<0.05)。超声造影结果显示病灶增强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晰、增强模式为快进快退和快进慢退与VM阳性相关(均P<0.05)。其中病灶增强边界不清晰鉴别VM阳性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764,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5.0%、66.7%、90.3%。结论超声造影特征与VM阳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超声造影表现为形态不规整、边界不清晰、快进快退征象可作为诊断乳腺癌VM阳性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8.
声学造影在子宫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新型造影剂声诺维及实时灰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子宫肿瘤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子宫肿瘤患者,采用新型造影剂声诺维及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进行超声造影,观察不同病变造影剂灌注过程及造影后声像图特点。结果子宫肌瘤表现为造影剂自外周向内快速充盈,假包膜强化明显,瘤体内部造影剂分布均匀,较包膜消退快,而变性区则无造影剂分布,浆膜下及黏膜下肌瘤可显示来源于子宫的蒂部供血动脉血流。宫颈癌及内膜癌病灶区滋养血管首先充盈,病灶内部强化欠均匀,消退早于正常子宫肌层。结论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肌瘤边界及内部变性情况,能较清晰显示内膜癌及宫颈癌浸润肌层的程度,有助于提高超声对子宫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