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背部肩胛间体温与腋温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寻求简便而准确测量新生儿体温的新方法。方法对临床200例新生儿同时进行腋下和背部肩胛间体温的测量,所得数值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不同部位相同时间测量腋下体温与背部肩胛间体温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确定足月正常新生儿10min背部肩胛间体温的正常值范围36.0~37.5℃。结论此种测量方法简便安全,易被新生儿家属接受,减少了临床护士操作中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腋温腹股沟温度测试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302例婴幼儿的腋温和腹股沟温度进行同步测试对比,并分别于3min,5min,7min,10min读数记录,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测得温度在同一时间无差异,提示对婴幼儿可以用腹股沟温度代替腋温,测试时间以7min为宜,解决了冬春季婴幼儿测腋温时,常因着衣较厚,解衣不便、易致受凉,或因婴幼儿不合作,夹试不当而影响测温的准确性,影响诊疗效果这一临床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测量颈温和背温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将腋、颈、背部测得的体温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自身对照统计学分析,证明颈部、背部及腋窝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110例患儿自身对照法测得的体温,证实颈温和背温的测量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林林 《护理研究》2005,19(10):2023-2023
[目的]观察一日内不同时间口温和腋温测量值变化,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8名女生,测定一日内不同时间(06:00、13:00和21:00)口温和腋温。[结果]不同时间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口温与腋温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45),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765,P〈0.01),口温与腋温间的差值相对恒定。一般腋温值加上0.30℃~0.36℃可相当于被测对象的口温值。[结论]人体体温在一日中有明显波动,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数量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探索一种简便而准确测量新生儿体温的新方法,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对体温正常新生儿、发热新生儿和暖箱内新生儿分三组同时进行腋温和间胛间体温的测量,所得数值通过统计处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体温正常组新生儿、发热组新生儿及暖箱内组新生儿肩胛间体温与腋温数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新生儿肩胛间体温能准确反应机体的真实体温,此种测量方法简便安全,省时省力,易被新生儿家属接受,减少了临床护士操作中的工作量,可取代测量腋温。  相似文献   

6.
NICU中集体测量患儿体温最佳部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寻NICU中集体测量患儿体温的最佳部位。方法将睡在暖箱中、远红外暖床上、单面光疗箱中、婴儿床里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共210例分别测量颈温、背温、腹温、肛温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结果暖箱和单面光疗箱中的足月儿、早产儿的背温与肛温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红外暖床上和婴儿床里的足月儿的背温与肛温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红外暖床上的早产儿的背温与肛温有显著性差异(P<0.05),背温低于肛温。结论除远红外暖床上的早产儿外,其他不同环境下测量患儿背温是N ICU中集体测量体温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测量腹股沟温度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2003—05-2003—08及2004—03-2004—05分别对40例随机抽取的已康复老年人进行了口温、腋温、腹股沟温的自身对照测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汤艳善  朱屏 《临床医学》1995,15(5):45-45
目前对口温与腋温的关系及测量时间的认识尚不统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尽可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而又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患者的体温,我们对4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测量,并作了简要的数据处理,得到初步的结论,供测量体温时参考。 1 测量环境及对象:为准确起见,我们在室温为20℃早晨6点和室温为25℃下午2点各作一次测量。测量对象均为16~18岁的女学员。 2 测量方法:按常规校正误差在±0.1℃的口温表。经消毒、配对,每个学员口内舌下左右各放一支,左右腋下各放一支。2分钟时取出口内的一支,3分钟时取出另一支,分别读数记录。7分钟时取出腋下的一支,10分钟时取出另一支,分别读数记录。然后列表计算出离均差平方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合理、准确、安全的老年患者体温测量方法。方法将93例老年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同时进行腋温和腹股沟温的测量。结果93例老年患者两种方法测量体温结果显示,腹股沟温与腋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股沟测温法操作安全、准确、方便,且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背部测温法在重症监护病房病人体温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珍  刘晓敏 《护理研究》2009,(8):1996-199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腋下体温与同侧背部体温是否存在差异,测量背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0月入住ICU病房的不同年龄的病人120例进行体温测量试验。每例病人分别测量10min腋下体温与同侧背部体温。[结果]测量10min的腋下体温与同侧背部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准确测量体温,减少护理工作量,背温法可作为ICU病人测温的常规方法之一,测量时间应为10min。  相似文献   

11.
李世珍  刘晓敏 《护理研究》2009,23(22):1996-199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人腋下体温与同侧背部体温是否存在差异,测量背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0月入住ICU病房的不同年龄的病人120例进行体温测量试验.每例病人分别测量10 min腋下体温与同侧背部体温.[结果]测量10 min的腋下体温与同侧背部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保证准确测量体温,减少护理工作量,背温法可作为ICU病人测温的常规方法之一,测量时间应为10 m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口温、腋温、耳温测量法在儿童体温测试中的差异,以寻求一种简便、准确的儿童体温测量方法。方法对100例住院患儿在同一时间段测量口温、腋温、耳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腋温平均值为(37.11±1.01)℃,口温平均值为(37.65±0.99)℃,耳温平均值为(37.70±1.00)℃。结论根据测量结果,给儿童测量体温,可用耳温测量法代替口温、腋温测量法。  相似文献   

13.
一日内不同时间口温与腋温测量值变化及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林 《护理研究》2005,19(22):2023-2023
[目的]观察一日内不同时间口温和腋温测量值变化,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8名女生,测定一日内不同时间(06:00、13:00和21:00)口温和腋温.[结果]不同时间体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口温与腋温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645),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765,P<0.01),口温与腋温间的差值相对恒定,一般腋温值加上0.30℃~0.36℃可相当于被测对象的口温值.[结论]人体体温在一日中有明显波动,口温与腋温测量值之间存在数量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应用红外鼓膜体温计(简称耳温计)测量体温的可行性。方法按便利抽样法抽取2008年9月至2009年5月某院儿科住院患儿860例,用耳温计测量患儿耳温,同时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患儿腋温、肛温。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3种方法测量体温的数值及测量时间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患儿的耳温和腋温、肛温的随机区组间的方差分析比较,发现3种方法所测温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发现,耳温与肛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38,P〉0.05),但耳温与腋温、腋温与肛温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360,t3=-0.0498,均P〈0.05)。测量腋温、耳温、肛温所耗时间分别为10min、3s、3min。结论耳温计可以代替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且更省时、更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常成人、发热病人口、腋温测值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准确、安全、易行、方便测试温箱中新生儿体温的部位。方法对60例温箱中新生儿腹股沟与腋窝温度同步测试。结果将所测得1809组体温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两部位的测量温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温箱中新生儿体温采用腹股沟温测量简便、易行,可用于替代腋窝温测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使用玻璃水银体温计为老年病人测量腋下体温所需的较好时间.方法 分为实验组78例,平均年龄79岁;对照组52例,平均年龄33.5岁.取3支符合测量要求的体温表,同时置于受试者的同侧腋下,于测量时间满5,10,15 min时分别取出,记录测得的体温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5,10,15 min测得体温分别为(36.01±0.54),(36.30±0.41),(36.45±0.37)℃,(P<0.01);对照组5,10,15 min测得体温分别为(36.11±0.37),(36.64±0.34),(36.87±0.29)℃,(P<0.0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5 min组无统计学意义;10,15 min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组病人各时间段体温均较年轻组为低;老年病人测量体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测量15 min更接近其真实的体内温度,10 min测量时间可能比较适合于临床应用,5 min测量时间不能够正确反映体内温度.  相似文献   

19.
正常成人、发热病人口、腋温测值差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准确、客观地了解正常成人和发热病人口温与腋温差值 ,提高对发热性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将正常成人和发热病人分为 2组 ,各组分为 5个年龄段 ,分别测量 10 :0 0、16 :0 0、2 0 :0 0 3个时间段口温和腋温值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人群口温和腋温平均温差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口温高于腋温 0 .3~ 0 .5℃”之定义不准确 ,应重新界定。本研究提示 ,在临床实践中 ,将所测腋温值加 0 .2℃即等于口温较准确 ,发热病人原则上不加 0 .2℃。  相似文献   

20.
李雪玉 《现代护理》2007,13(26):2497-2498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气管插管患者行背部温度测量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体外循环术后气管插管患者50例,入住ICU复温完全后测量体温,用自身对照法每次同时测量腋温和背部温度,进行实验观察.结果 将患者腋温和背温进行样本均数的t检验,未发热患者术后1 h内,腋温与背温差异显著(P<0.05);完全复温后未发热患者,腋温与背温无差异(P>0.05).发热患者降温前,腋温与背温差异显著(P<0.05),腋温高于背温;降温后,腋温与背温差异显著(P<0.05),腋温高于背温.结论 体外循环术后患者气管插管阶段,完全复温后未发热患者,测量背部温度是可行的,而术后1 h内以及发热前后都应该测量腋窝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