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有高血压患者约1.6亿,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但我国高血压病人治疗率仅26.8%,控制率仅4.4%。因此,在做好高血压病预防的同时,有效地管理高血压病人、提高高血压病人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不仅是众多高血压病人的直接需求,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陈顺仙 《职业与健康》2003,19(7):128-129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时又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加强高血压防治,我站开设了高血压病防治门诊,对门诊就医的高血压病人实行微机管理。为找出病人在致病因素、生活方式、治疗用药等方面的共同特点,以针对薄弱环节,更好地预防、治疗、控制高血压,对微机管理的653例病人进行患病情况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影响区内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因素,提高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控制率寻找对策。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432位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服药依从性好的为55.79%。服药次数对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Х^2=56.17 P〈0.01)。而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无明显关系。结论服药次数对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有影响,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忘记服药和认为疾病已治愈而擅自停药。  相似文献   

4.
胡姝 《时尚育儿》2018,(3):189-190
目的:了解乐山市门诊高血压病人家庭自测血压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调查我市门诊高血压病人家庭自测血压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对h患者基本情况、血压自我监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病人知识知晓率低,自测血压行为不佳,部分病人虽然能够定期监测血压,但在对血压计的认识以及测量方法上仍存在较多问题.结论:应加强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计,使病人能够有效而准确地监测血压,从而提高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防治的重要性和干预对策方法通过对10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的社区医院卫生干预的观察。结果发现病人接受干预后在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前后血糖、血压、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得到明显改善,达标率为83.0%,24h动态血压观察病人血压逐渐趋于平稳,靶器官的损伤明显减少(P<0.01)。结论因此社区卫生干预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的血压的控制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萍  崔素梅 《中国保健》2006,14(10):82-83
运用评估、护理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的护理程序对86例高血压住院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结果病人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程度明显提高,遵医用药,主动改变生活习惯方式的病人增多.总结提出提高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质量的关键,是要根据病人个体需要设计教育内容,注意确定影响病人学习接受能力的条件和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高血压研究,特别是有效降压治疗方面,清晨高血压现象备受关注。现对高血压病人清晨高血压的危害及治疗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前抗高血压治疗情况,探讨高血压病人近期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本文对因首次心脑血管事件来诊的1124例病人进行发病前降压治疗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病人降压治疗不正确是近期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治疗应进行正规降压指导,规范病人的降压治疗行为,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新降压药的不断上市,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上已有了非常多的选择,在用药控制高血压方面已经不成问题。然而,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老年的高血压病人往往身患多种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城区高血压病人遵医就医行为的依从性情况。方法对185例在档管理的高血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各种层次的高血压病人的依从性。结果高血压病人的年龄、医疗付费方式和单位性质与遵医就医的依从性有关,而性别、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与遵医就医依从性关系不大。结论社区医师要做好健康教育等工作,全面提高高血压病人的依从性,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性、连续性的治疗管理方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及服药依从性。方法:采用结构型问卷对80例病人的高血压知识及服药依从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平均得分为12.5分,且高血压知识相当不足。结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用药,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影响高血压门诊病人遵医行为的因素,提高高血压门诊病人的遵医率。方法:采用深入访谈法了解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结果:影响高血压门诊病人遵医行为的因素依次为:医生的技术水平和对病人的态度,病人对高血压病及其危害性的认识,病人的经济状况,病人家庭的支持程度和社会的宣传教育方式等。结论:影响高血压门诊病人遵医行为的因素很多,需要医生、病人、病人家庭及社会的共同配合才能提高高血压病人的遵医率。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彭开君 《中国卫生产业》2012,(14):26+29-26,29
目的 了解通过对门诊高血压病人进行护理干预,以达到使门诊高血压病人按时复诊的效果.方法 对试验组门诊高血压患者在门诊就诊及就诊后进行科普宣传、讲解、健康教育等,而对照组按一般就诊程序就诊、治疗.结果 对门诊高血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病人按时复诊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 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还能使患者的遵从医嘱按时复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说明正确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高血压危象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4月急诊38例高血压危象病人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安全转入医院35例,1例院前死亡;2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在院前急救高血压危象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诊室血压正常的高血压痛人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客观的评价目前社区血压控制情况。方法选取长期在笔者处就诊随访且诊室血压正常的80例高血压病人,予以动态血压检查并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病人中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显著多于60岁以下的病人(X^2=16.07 P〈O01);使用短效降压药物的高血压病人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使用长效降压药物的高血压病人(X^2=15.89 P〈0.01)。结论大部分诊室血压正常的高血压病人中存在着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在高血压防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诊室血压的控制,还应重视夜间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长效降压药物应作为降压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钱凤菊 《健康大视野》2006,14(10):92-93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的影响.方法 对224例住院病人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系统教育培训,观察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观察病人血压在指导前、指导后的指标变化,差异有明显改变,不了解指数由指导前55%,下降到指导后3%.结论 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知识宣教,提高高血压病人疾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能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维护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危象病人的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说明正确应用急救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救高血压危象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0年4月急诊38例高血压危象病人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安全转入医院35例,1例院前死亡;2例在转运途中病情恶化。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在院前急救高血压危象病人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降压药可以降低血压,但不能消除高血压病人的病因和病变实质。高血压患者中90%~95%为原发性高血压.其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高血压病人的预后取决于靶器官的受累程度,而不是血压值的高低。即使轻微的高血压病人,也会有50%在7~10年内发生器官的不可逆损伤;而且停服抗高血压药物的病人将增加颅内出血的危险。这可能是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药物会使血管壁变薄,突然停药后,变薄的血管更容易损伤的结果,因此,对高血压病人,护理人员一定要反复强调终身服药的重要性,以增强其服药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估计我国目前有高血压患者1.6亿。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特殊症状,除非血压明显升高时可以表现为头昏、头痛等症状。但是如果血压长期升高可引起心、脑、肾等器官损害,严重者可以发生脑溢血、脑血栓及心肌梗死等。目前按照高血压是否由特定原因引起,临床上将高血压区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随访率和治疗效果 ,自 1997年起在健康普查基础上对检查发现的高血压病人实行门诊系统管理治疗 ,使高血压病人接受监测、管理和干预治疗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对象  1997年本公司职工健康检查 ,按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发现临界高血压 30人 ;Ⅰ、Ⅱ和Ⅲ期高血压各 82人、 35人和 5人。年龄为 2 8~ 70岁。2 方法  1998年开始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门诊系统管理 ,实行“计划诊疗、保证用药、定期随访”的防治措施。对每年体检发现血压高的病人进行登记 ,建立高血压病人专卡 ,以门诊预约、电话、书信、家访等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