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歌诀】广谱抗菌王双花,甘寒清热宣散机。芳香透达除邪气,清解血毒热疮痢。【释义】金银花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金银花善散肺经热邪,透热达表,常用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其甘寒,能清热解毒,散痈消肿,为治一切内痈外痈之要药;本品甘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效,故常用治热毒痢疾,  相似文献   

2.
<世医得效方>为元代危亦林编撰的一部著名方书,对今天的临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校注此书时,有一些错讹,如1996年8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王育学等人校注的简体横排<世医得效方>校注本(简称"王氏本"),在第十五卷"产科兼妇人杂病科·崩漏"一节中,"豆花散,治血崩不止"应为"豆花散,治白崩不止".  相似文献   

3.
耕云医话     
六、痢疾治痢疾最早之有效方为张仲景之白头翁汤,该方对急性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辨证为热毒或湿热痢者均有效。清代倪涵初之痢疾三方在清代及民国时期亦甚为有名,鲍相璈《验方新编》收倪氏三方列于痢疾门之首。该方乃刘河间之芍药汤加减而成,一方变为三方,应该说已有所发展了。芍药汤:黄芩、芍药、甘草、黄连、大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所论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2个方面,泄泻有虚寒、实热、气利之分,痢疾亦有热痢、虚寒之别.其病机、进退各异,临症时需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
正古人治痢,多用坠下之品,如槟榔、枳实、厚朴、大黄之属,所谓通因通用,法非不善矣,然而效者半,不效者半,其不效者,每至缠绵难愈……予因制治痢散,以治痢证初起之时。方用葛根为君,鼓舞胃气上行也;陈茶、苦参为臣,清湿热也;麦芽、山楂为佐,消宿食也;赤芍、陈皮为使,所谓"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也。制药普送,效者极多。惟于腹中胀痛不可按手者,此有宿食,更佐以朴黄丸下之。——清·程国彭《医学心悟·痢疾》  相似文献   

6.
贵刊1981年第9期发表的喻昌用败毒散治疗痢疾的“急流挽舟法”,本人对此亦略有体会。笔者认为用败毒散治痢,必须掌握好适应证,除腹痛里急后重、一日下痢数十次等主要症状外,必须兼具以下三项临床指征:一、时令须在夏末秋初疫痢流行季节;二、有表寒湿阻症状,如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闷、纳呆、全身关节酸楚、舌苔白腻、脉象浮紧;三、排出粪便为白色粘冻。纵观此方,毕竟偏于温燥,对外感夹湿之证方为适宜。如下痢日久,灼阴伤津者,切不可用。总之,此方治痢,若药证相符,则如喻昌所语:“死证可治,危证可安,治经千人,成效历历可记。”如药证不符,以一方套治各种不同性质的痢疾,则与辨证施治原则背道而驰,误人性命,“迂矣远  相似文献   

7.
清代医家陈士铎认为,湿热是痢疾发生的根本原因,善于从肝肾论治痢疾,在《辨证录》一书中基于五行和脏腑生克的理论体系首次提出“痢之来始于肝,痢之成本于肾”的观点,揭示了痢疾与肝木肾水的密切联系。辨证时,陈士铎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辨痢疾之阴阳盛衰,辨痢疾之寒热真假,并提出治痢六法:从肝肾论治、升清降浊、补阴护阳、因势利导、下其瘀血、通中有塞。其治痢用药特色:喜用顺气之药,重用白芍为君,多伍养阴之药。  相似文献   

8.
就人参败毒散的有关问题提出辨析。第一,无气虚表现者也可用人参,扶正有助于祛邪。第二,人参败毒散所败之"毒",可以是湿热、热毒。第三,喻嘉言提出人参败毒散治痢的"逆流挽舟"法,针对的决不是初起伴风寒表证的痢疾,而是用于失表久痢;"逆挽"的是下陷清气,通过举陷,使卫阳领邪出表;人参败毒散治痢疾,乃因组方暗含祛风胜湿、升阳举陷、调气活血三大功效,至于补气扶正,当视病情而定。  相似文献   

9.
治痢疾之常证不难,而治痢疾之变证则不易。《寓意草》治痢诸案,总结了喻嘉言治痢疾变证的独特经验。本文试探其要。一、治变救逆“逆流挽舟”调气消滞,凉血清肠,是治痢之常法。然而,痢疾种种,病机迥异,又不能墨守成法。“故治病必先识病然后议药”,尤其对于危急重  相似文献   

10.
周玉麟主任医师,早年从师于上海名医俞同芳,悬壶50余载,医术精湛,造诣颇深,在诊治痢疾方面,匠心独运。现撷其梗概,简介如下。1 洞悉病机知常达变周师认为:暑湿疫毒胶着于肠胃发为下痢,痢下之赤白,犹疮疖之脓血也。痢主因是湿热,然必有积滞为之凭附而后搏结酵酿成患。治痢之大法,当以清热利湿导滞为经纬。湿热内蕴赤白痢初起,壮硕之体,证偏实者,推崇清·程国彭的治痢散(葛根、陈茶、苦参、麦芽、山楂、赤芍药、广陈皮),周师称赞此方  相似文献   

11.
喻氏“逆流挽舟”治痢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流挽舟法是喻嘉言用活人败毒散即人参败毒散治疗痢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是从明·朱(木肃)《普济方》中的仓廪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人败毒散是一首常用的益气解表的方剂,喻氏用它治疗痢疾逆证,是取其挟正败毒的作用。他说:“活人此方,全不因病痢而出,但昌所为逆挽之法,推重此方,盖借人参之大力,而后能逆挽之耳。”指明用人参大补元气以扶正的重要性。何为“逆流”?从喻氏《医门法律·痢疾门》中的原文分析,大凡证情不相顺者谓之为“逆流”,即在痢疾病的过程中,出现了与痢  相似文献   

12.
核桃楸皮等有效成分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静娟 《中成药》2004,26(3):230-232
核桃楸又称山核桃,核桃楸皮为胡桃科植物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的枝皮或干皮.核桃楸果是核桃楸未成熟果实或果皮(青龙衣).具有清热,解毒,止痢,明目的攻效.治泄泻,痢疾,白带,目赤等.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食疗本草>中就有胡桃"通润血脉"的记载.近年来,不少文献对核桃楸用药部位、有效成分、止痛及抗肿瘤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归脾汤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始载于宋·严用和<济生方>,由白术、当归、远志、茯神、黄芪、桂圆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大枣、牛姜组成.降及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对本方有所发挥,其既载明了原方所治诸证,又增补了治疗脾不统血和妄行之吐血下血.明代薛立斋<校注妇人良方>在原方中又增补当归、远志两味,从此一直沿用至今.笔者在临床中常用此方治疗儿科疾病,且取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驱绦汤治验     
我地流传一首治痢验方,系木通、滑石、川芎、番泻叶、甘草各十克,水煎服。每闻有用此方而获效者,乃留心试用,经数年观察,该方确有简、廉、效之特点。然验方多有方无论,有待医者考之以理,变通化裁,始能以应万变之临床。经云;“诸呕吞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后世又有无湿不成痢、无积不成痢之说。是痢疾多由湿热郁蒸,下注大肠,或挟积滞,致腑气阻滞,气血凝积,伤脂动血而致。此方药仅  相似文献   

15.
喻昌(1585—1664),字嘉言,江西新建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氏博学多才,文章盖世,其由禅治医,临证多妙悟,人所难及,史称其“精心妙术,冠绝一时”。恰如其在《医门法律·痢疾门》和《寓意草》中痢疾案首倡一独特治痢之法——“逆流挽舟”法,依法选方妙用“人参败毒散”,开创了治痢新方法和新思路,对后世痢疾论治影响较大。笔者不揣浅陋,现就喻嘉言治痢名法与名方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书中升降散一方,通治瘟疫、温病,以及多种内伤杂病.凡外感温热之邪或内伤肝郁化火或脾胃升降失调、中焦郁热等证,放胆用之,多能中病.  相似文献   

17.
升降散最早见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瘟疫门>,有内府仙方一首:僵蚕二两,姜黄、蚕蜕各二钱半,大黄四两,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丸.后来明代张鹤腾<伤署全书>中也有记载,此书收集了历代医家的治暑良方,升降散是其中之一.后得清代医家杨栗山的发挥,载于<伤寒瘟疫条辨>一书中,传之后世,启迪后人.杨栗山明确写道:"是方(升降散)不知始自何氏,<二分晰义>改分量变服法,名为赔赈散,用治温病,服者皆愈,以为当随赈济而赔之也."杨栗山强调了升降散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将其推为治疗瘟疫的首要方剂,表里轻重皆可用之,为治疗瘟疫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对现代中医临床仍有指导意义.他认为:"瘟病总计十五方……而升降散,其总方也,轻重皆可酌用."  相似文献   

18.
李济生 《光明中医》2009,24(4):762-764
"升降散一方,系清代医家杨栗山制.载于其所著之<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中,传之于世启迪后人,其方虽为温病而立.然用治外感及杂病诸多火郁之证,亦颇为效验.本人治火郁证每多师其法而加减化裁用之.得心应手,疗效甚佳、其方剂组成为:  相似文献   

19.
<正> 拜读贵刊1988第4期“痢疾初起运用止涩体会”一文,受益匪浅。关于初痢治法,受古人“痢无止法”影响,后人但知清利湿热,行气和血,而无不视止涩为畏途。殊不知,临床治初痢,在辨证前提下,配伍适量止涩药,既可消除或减轻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又能尽快遏止病情。笔者于此深有体会,愿叙一得之言。八○年秋末,余见老师治初痢用山楂120克,连翘15克,粟壳10克三味为方,获效良多,曾疑窦丛生,故不耻下问曰:“初痢用涩,闭门留寇,自古垂训,粟壳岂能获效于初痢耶?”师答:“非也,初痢固无止法,然此方妙在配伍,山楂、粟壳量十二分之  相似文献   

20.
侯莉娟 《四川中医》2008,26(5):123-124
本文阐述了阳和汤在临床证治中的广泛运用.阳和汤出自<外科全生集>,为外伤阴疮效方,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近年来,笔者抓住"寒性凝滞"之病机,以"异病同治"治多种病证,均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