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龄患者肾移植的临床分析(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高龄肾移植的临床特点及新型免疫抑制剂对高龄患者的影吻。方法 分析1251例肾移植中126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为传统三联疗法(CsA Azn 强的松)的55例作为组I;而术后使用四联疗法(CsA MMF 强的松 抗T细胞单抗)的71例作为组Ⅱ,组Ⅱ中47例患者术后使用2周Wu—T3抗排斥治疗,另24例应用抗IL—2R抗体预防急性排斥反应。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急性排斥率及1年人/肾存活率,并与本院同期非高龄患者相同指标比较。结果 高龄患者肾移植术后心脑血管并发症以及机会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同期非高龄患者,组I和组Ⅱ的高龄患者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4.55%和38.03%;急性排斥发生率分别为12.73%和4.23%;1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81.82%/78.18%和97.18%/95.77%。结论 高龄患者肾移植术后比较容易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及感染,使用新型免疫抑制剂能有效地降低高龄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感染和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1年人/肾存活率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随着肾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肾移植患者的整体存活率明显提高。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患者术后主要死亡原因,其中真菌感染发生率为5.0%。笔者2010年1-11月对5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作适当的临床分析,供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明确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意义. 方法对 150例肾移植术后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肾移植预后情况. 结果 150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33例),以肺部为主要感染部位,混合细菌、巨细胞病毒、真菌的感染已成为威胁肾移植存活的重要因素. 结论树立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是减少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保证肾移植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发生病毒感染常常是因为术后长期、大量服用免疫抑制剂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感染后不仅可能影响移植。肾的功能,诱发排斥反应;而且可以导致肺部感染,甚至危及生命。2004~2006年我院共收治10例。肾移植术后并发带状疱疹感染患者,现将治疗与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肾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类型、原因及死亡率,以提高其生存率.方法 对110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298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感染类型、病原体、预后等.结果 肾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率为27.04%,其中肺部269例,泌尿系统15例,消化道9例,切口3例,颅内及全身各1例;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后感染率达59.35%;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4.77%,革兰阳性菌占19.80%,真菌占6.71%,卡氏肺孢子虫占4.03%,病毒占3.02%;感染率中男女无差异,男性发生感染后死亡及切除移植肾比例较高.结论 肾移植术后早期感染患者有一定的规律,应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加强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全身支持治疗,尤其是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院内与院外肺部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院内与院外肺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1例肾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院内感染13例,院外感染8例;19例检出病原菌,其中细菌感染有17例次(院内感染7例,院外感染10例)占47.22%;单纯感染4例,混合感染15例占检出病原菌的78.95%(院内感染均为混合性);4例患者(19.05%)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机械通气;21例中死亡3例均为院内感染,治愈18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及早发现、果断治疗,了解院内、院外感染的区别,及时正确使用呼吸机,调整免疫抑制剂和全身支持疗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结核感染的早期诊治与预防。方法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行同种肾移植术1024例,术后发现合并肺结核的患者18例,发生率为1.76%。18例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3.33岁;移植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有14例应用免疫诱导治疗,其中4例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10例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结果。肾移植术后合并肺结核的发病时间为1~54个月,有12例患者是在术后12个月内发病。术后合并肺结核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是早期的主要症状,临床确诊主要靠使用肺部高分辨CT(HRCT)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镜检。经过正规抗结核治疗后治愈17例,死亡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结核感染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HRCT是发病早期的重要检查手段,BALF镜检是确诊的主要依据。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应加强对高危受者的监察力度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0年9月—2012年6月接受肾移植术治疗的2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发病时间、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病原学检查报告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从而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特征.结果 肾移植术后2~6个月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58.0%,表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发时间为2~6个月;肺部感染主要呈现中、重度发热状态,占总数的88.0%,具有不同程度的咽部疼痛、胸闷、呼吸急促、咳嗽、咳痰、肺部哕音等临床表现;病原体主要为病毒和革兰阴性杆菌,其中病毒感染18例、革兰阳性菌感染5例、革兰阴性菌感染12例、混合细菌感染2例、真菌感染4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1例,无病原体感染8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影响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主要为糖尿病、术前NEU值、术前腹水、手术时间、急性排斥、术后尿量和血透时间,这些检测指标合并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颇多,特征复杂,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一旦发现典型临床表现,应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了解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通过42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感染现状调查,发现34例即80.95%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多种医院感染,其中真菌感染占首位为40.47%,2例还直接死于真菌感染。感染的病原谱除有真菌外,同时还有病毒、细菌,但以真菌和细菌为主,侵犯部位主要为泌尿道、呼吸道、胃肠道。结果致感染因素与使用强力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介入性操作、手术损伤、慢性肾衰、住院时间过长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加强移植手术术后感染的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对112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例肺部感染临床治愈,11例ARDS中抢救成功2例,死亡9例。病原菌分布:细菌感染69例(63%),巨细胞病毒(CMV)感染20例(18%),真菌感染16例(15%),结核菌感染8例(7%),病原菌不明9例(8%)。结论:细菌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早期作出病原学诊断是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放射学诊疗价值。方法 由2名有经验的医生经双盲法对165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放射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者158例,其中主要的病原菌依次为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影像学诊断为正常者30例(19.0%),诊断为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者44例(27.8%),肺部感染者84例(53.2%)。DSA造影诊断肾移植术后肾动脉狭窄5例,胰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移植胰腺血管内血栓形成l例。结论 胸片与CT扫描有助于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胸片是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DSA检查有利于明确肾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探讨预防感染的措施,以降低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方法 医院2009年8月-2011年6月226例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例并发肺部感染,调查发生感染的原因、感染率及感染病原菌.结果 226例患者中并发肺部感染16例,感染率为7.1%,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侵入性操作、术后疼痛、抗菌药物使用、合并上呼吸道疾病;发生肺部感染的16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术后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从16例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结果显示,共培养出致病菌16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3%,其次是革兰阳性菌,占31.3%,真菌占12.5%;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 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对侵入性操作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消除各种易感因素是降低肺部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成人肝移植病例资料,分为肺部感染组和未发生肺部感染组,分析患者感染的多种危险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43.5%,病死率60.0%,感染与术中输液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血肌酐、白蛋白、腹腔出血、胸腔积液等因素有关,肺部感染组与未发生肺部感染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死率较高,肝移植术中尽量控制液体输入量、术后尽快拔除气管插管、预防肾功能不全、加强营养、及时处理大量胸腔积液和腹腔出血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研究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0月进行手术治疗的15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其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放疗、合并基础疾病、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情况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156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1例,感染率为13.5%,以下因素患者的感染率为:年龄≥60岁为15.2%、手术时间≥4h为25.0%、术前放疗患者为40.0%、合并其他基础疾病为16.3%、喉返神经损伤为80.0%、术后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为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放疗、是否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喉返神经损伤、术后镇痛情况均为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1年7月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并发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10例与非感染组70例,两组均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同时对两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经过治疗后,非感染组临床有效率为97.5%,感染组有效率为95.0%,两组治疗效果均较好;肺部感染的发生与住院天数、年龄、曾经使用药物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 肺部感染常见于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住院天数、年龄、曾经使用药物是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针对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医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模式,回顾性分析128例MRSA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同病区,年龄、性别比例匹配的102例未感染MRSA肺炎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与MRSA肺部感染可能相关的8个因素:年龄、性别、是否是肿瘤患者、白细胞减少、血白蛋白降低混合感染、联合用药和连续使用抗菌药物时间.结果 医院MRSA肺部感染率为14.1%,病死率为31.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x2=4.561,P=0.023)、是否是肿瘤患者(x2=8.768,P=0.002)、白细胞减少(x2=4.304,P=0.026)、白蛋白降低(x2=4.837,P=0.020)和混合感染(x2=4.095,P=0.029)为MRSA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结论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对于控制及减少MRSA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普通外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探讨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方法.方法 将医院普通外科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行手术治疗的4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部位感染与否,分为手术部位感染组和正常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诊治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普通外科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并探讨针对性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对策.结果 462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43例,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9.3%;感染组和正常组年龄>60岁分别占51.2%、22.2%;肥胖分别占74.4%、27.4%;合并糖尿病分别占74.4%、16.7%;急诊手术分别占67.4%、16%;污染类手术分别占60.4%、21.2%;手术时间分别为(5.3±2.1)、(3.0±2.7)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4±3.6)、(8.2±4.1)d,频繁过量应用抗菌药物等,均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易感因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在对普通外科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因素、治疗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感染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138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某院1999年2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38例肾移植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发生医院感染75例,感染率54.3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多见(33例,44.00%),其次为泌尿道(19例,25.33%)。贫血、合并慢性疾病、低蛋白血症、总住院时间、排异反应、高血糖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肾移植术后医院感染率高,应引起重视;须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患者中,肺部感染发生于移植术后<6个月者36例(76.60%),6~12个月8例(17.02%),>12个月3例(6.38%);其中有10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病死。细菌感染15例,真菌感染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结核感染2例,混合感染2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多发生于术后1年内,病原体呈多样性,早期发现病原体、合理治疗、及时调整免疫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肺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肺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神经外科187例脑出血术后行气管切开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结果 在187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9例,其中肺内感染62例感染率为33.15%;患者年龄≥45岁,肺内感染率为42.45%,明显高于<45岁患者的6.25%(P<0.05);气管切开时间≥5d的肺内感染率为36.31%,高于气管切开<5 d患者的5.26%(P<0.05);有吸痰的患者肺内感染率为37.03%,高于无吸痰的患者的8.00%(P<0.05);有吸烟史的患者气切后发生肺内感染率为49.18%,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肺部感染率为58.59%,与无吸烟史及未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侵入性操作(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是引起脑出血昏迷患者器官切开后肺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加强术后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患者肺内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有效地降低肺内感染发生率,减少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