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穴位埋线治疗全面性发作型癫痫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庄礼兴  张静  李玉竹 《中国针灸》2006,26(9):611-613
目的:寻找治疗全面性发作型癫痫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穴位埋线,穴取大椎、筋缩、丰隆等;对照组50例,给予丙戊酸钠口服。结果:两组治疗后癫痫计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82.0%,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全面性发作型癫痫疗效肯定,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穴位埋线对治疗全面发作型癫痫的疗效。方法:将1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给予穴位埋线;对照组85例,给予丙戊酸钠片0.2g口服。结果:2组治疗后癫痫计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77.6%,对照组为85.9%,经统计学分析,2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6)。结论:穴位埋线疗法对全面发作型癫痫治疗效果肯定,可作为该病综合疗法应用。  相似文献   

3.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1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春梅 《新中医》2006,38(8):62-6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减肥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50例以穴位埋线减肥疗法(主穴:曲池、中脘、天枢、气海、阴陵泉、三阴交、阿是穴)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针刺疗法(主穴:曲池、天枢、阴陵泉、丰隆、太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0%,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体重及体重指数(BMI)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减肥对单纯性肥胖症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全身强直一阵挛型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埋线组予穴位埋线配合丙戊酸钠治疗,针刺组予针刺穴位配合丙戊酸钠口服,西药组予单纯口服丙戊酸钠。结果:1、3组治疗后癫痫计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2、总有效率比较,埋线组为93.33%,针刺组为86.67%,西药组为76.67%,3组之间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穴位埋线加西药治疗强直一阵挛型癫痫疗效明显优于针刺加西药治疗,而两者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全身强直一阵挛型癫痫疗效肯定,无副作用,并且能减轻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云波 《四川中医》2013,(12):134-136
目的:观察微创穴位埋线结合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微创穴位埋线结合火针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针灸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能更有效降低疼痛评分和压痛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创穴位埋线结合火针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穴位埋线治疗癫痫1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癫痫的疗效,为今后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用经过安定注射液浸泡的羊肠线进行穴位埋线,治疗癫痫160例(治疗组),并与针刺治疗130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为77.7%,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能有效地控制癫痫病的发作率,缓解病情,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且无毒副作用,在临床上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与穴位假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穴位假埋线疗法,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1次,8次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对体重和脂肪百分率(F%)的影响以及不良的反应现象。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体重、脂肪百分率(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体重、脂肪百分率(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肯定、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穴位埋线配合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与单纯使用抗癫痫药物做对比研究,探讨穴位埋线介入治疗的优势。方法:GT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印例,穴位埋线配合抗癫痫药物,三组穴位交替使用,15天埋线1次;对照组60例,单纯使用抗癫痫药物,共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癫痫计分及药物副反应的评定。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P〈0.01);癫痫症状积分各组较治疗前具有明显降低(P〈0.01),较对照组,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药物的副反应评定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对神经系统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穴位埋线干预全面发作性癫痫的治疗可以加强临床疗效,减轻药物出现的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埋线与中药综合治疗癫痫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组40例,单纯中药治疗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85.O%,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单纯大发作癫痫,治疗组显效率82.4%,对照组显效率6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大小发作均有癫痫,治疗组显效率94.7%,对照组显效率70.O%,两组有显著差异(P〈0.D1)。结论 埋线与中药综合治疗癫痫病,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中药治疗;且对单纯大发作及大小发作均有的癫痫治疗,其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穴位埋线减肥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蒙珊  陈文 《四川中医》2005,23(8):107-108
目的:优选提高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的方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治疗组(治疗组)及针刺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68.75%,与对照组(62.5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92%,与对照组(87.5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肥胖症疗效好,且较针刺疗法方便、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西药加穴位埋线治疗外伤后癫痫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得理多治疗,治疗组给予得理多配合颅痫宁加穴位埋线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后癫痫疗效优于单一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穴位贴敷联合埋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埋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鹿寨县中医院骨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KOA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贴敷联合埋线治疗,对照组给予痛点封闭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6个月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埋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姚鹏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28-731
[目的]探讨中医穴位埋线法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的44例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埋线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埋线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将治疗前后两组的主要症状单项积分、总积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治愈率、总有效率,电子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埋线组治疗后的主要症状单项积分、总积分及临床症状治愈率、总有效率,电子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穴位埋线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胃肠腑热型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16例胃肠腑热型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穴位埋线组与耳穴贴压组,每组各72例。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取穴均为中脘、水分、气海、天枢(双)、大横(双)、带脉(双)、三阴交(双)、足三里(双)、丰隆(双)。电针组在双侧天枢、大横接电针仪,治疗为隔日1次;穴位埋线组为15天1次。耳穴贴压组取穴为内分泌、三焦、饥点、神门、皮质下、渴点、肝、脾、胃、腹,两耳交替,隔日更换1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结束分别计算3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程度(IWQOL-Lite评分值)、治疗总时间比、成效比,并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结果的可靠性。结果:电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60/65),高于穴位埋线组89.9%(62/6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耳穴贴压组63.8%(37/58)(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耳穴贴压组患者IWQOL-Lite评分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电针组和穴位埋线组效果相当,均优于耳穴贴压组(P<0.05或P<0.01)。电针组、穴位埋线组和耳穴贴压组治疗总时间分别为1450、90、225,穴位埋线组的总时间成本最低,电针组成效比为85.2,穴位埋线组成效比为43.7,耳穴贴压组成效比为109.3,3组的成效比为:穴位埋线组<电针组<耳穴贴压组。结论:电针、穴位埋线、耳穴贴压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减肥降脂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穴位埋线疗法的稳定疗效和时间、成本优势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5.
Epilepsyisaparoxysmalandtransitorydis turbanceofthefunctionsofthebrainwhichde velopssuddenly ,ceasesspontaneously ,andex hibitsaconspicuoustendencytorecurrence.Itisacommonsyndromewithrepeatedonsetoftheuncontrolledneuraldischargesofthebrain .Itsischaracterizedbyparoxysmaltrance,disorderofconsciousness,evensuddenfalling ,lossofcon sciousness,etc.,whichmayormaynotbeasso ciatedwithtonicspasmandcloniccontractionsofthemuscles,foaminginthemouth ,screamingorroar,up viewingoftheeyes.Afterrecoveringc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面瘫穴位结扎术配合埋线的临床应用。方法:治疗组采用医用羊肠线在面瘫的穴位上进行结扎配合埋线,对照组运用传统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为79.17%,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6.10,P<0.05)。结论:面部穴位结扎术配合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中医院针灸科病区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在西医内科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口服巴氯芬片治疗,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上臂屈肌痉挛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的改良Ashworth评估表(MAS)、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表(FMA)、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上肢FMA、MESSS评分上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在改良Ashworth评估表(MAS)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和巴氯芬均可以缓解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穴位埋线与巴氯芬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患者采用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背俞穴为主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Kupperman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Kupperman评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埋线治疗网球肘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及针刺对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40例,埋线组穴取手三里及压痛点,针刺组穴取曲池、手三里、压痛点等,3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埋线组治愈34例,针刺组治愈25例,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埋线对网球肘有良好效果,治愈率优于针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