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探索无偿献血知识宣传的模式及健康教育方法,为高校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和血站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分层抽取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专业大一、大二和大三及以上的本科学生共420名。结果调查显示大三及以上献血率比大一、大二高,献血者与非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有差异性,获取无偿献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和报刊杂志,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动机是无私奉献,回报社会,非献血者未参加献血主要原因是害怕传染疾病和担心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家人对无偿献血的支持态度极大地影响大学生参与献血的行为,对无偿献血的建议主要为加强宣传力度及血液用途公开化。结论大学生对献血认知水平较高,但仍缺乏深层次的认识;深化无偿献血的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方法,可促使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情况,探索适应的宣传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对1600名大学生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 总体上看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高于非献血者,除了"献血者年龄为18~55岁"、"献血后休息2小时"和"无偿献血是自愿行为"三项在献血者和非献血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获取无偿献血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广播电视、流动采血车和报纸;42.0%的大学生曾无偿献血,男生献血率高于女生(P<0.05);未献血者未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害怕献血会传播疾病、担心影响自己身体健康、认为自己身体不好、家人反对献血以及不知道在哪里献血等.结论 应继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力度,壮大大学生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学生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收集中心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者献血体检表及献血反应记录,并对其进行统计。结果:13220名参加无偿献血的石家庄地区在校大学生中,出现献血不良反应324名,献血不良反应率为2.45%,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不良反应率为1.18%(91/7707),女生为4.23%(233/5513),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献血者不良反应率为2.80%(285/10153),重复献血者为1.27%(39/30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4名大学生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依次为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疲劳和睡眠不足、环境因素、多次穿刺等。结论:大学生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与性别、体重、年龄有一定关系,原因主要有精神因素,献血前过度疲劳、献血环境不理想,献血者营养状况不佳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项目的实施一是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原因,及对无偿献血的认知;二是针对献血的状况寻求其解决措施,提高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积极性。方法:就嘉兴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献血率仅为19.6%,在献血者中72.2%出于无私奉献,在未曾献血者中58.5%因为担心献血卫生条件不合格和出于对血液管理机制不透明的担忧而未曾献血。结论:大学生有献血的热情,但由于自身的条件及外部条件(献血宣传、献血卫生条件、反馈机制等)的影响导致献血人数并没有呈现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昆明市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认知及动机,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者无偿献血的认知及动机差异.方法 采用无偿献血动机评价量表及无偿献血认知量表对昆明市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分析表明影响在校大学生献血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献血知识、压力、自我效能、恐惧.在校大学生未献血的主要原因依次是身体条件不允许、工作学习太忙、对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蚌埠市4所高校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意愿,探索影响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的因素.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蚌埠市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调查,获得受访者的一般情况、无偿献血意愿和对无偿献血相关常识的了解程度;计算出受访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率;分别根据性别、学历、年级和专业分组比较不同组别间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率和对无偿献血相关常识的了解程度;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的因素.结果 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率为72.2%(818/1132),其中,女生高于男生(P<0.01),低年级学生高于高年级学生(P<0.01),理工医类学生高于文史哲类学生(P<0.01),本科生高于专科生(P<0.03).对于血液生理常识的认知,各组得分均不高,其中,男生低于女生(P<0.05),专科生低于本科生(P<0.05);对于无偿献血认知和献血安全认知,各组得分均不高,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免费用血政策的认知,各组得分均很低,其均值在30分左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生理常识认知、无偿献血认知、献血安全性认知、免费用血政策4个因素均是影响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的重要因素.结论 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较强,但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加强无偿献血知识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无偿献血意愿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大学生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方法,分层系统抽取某学院28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填式问卷法收集相关数据。结果 280名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1.57±1.40)岁;男性65人(占23.2%),女性215人(占76.8%)。其中,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占26.8%。经单因素χ2检验,发现无偿献血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对献血体质量要求的认知、对优惠政策的认知、对献血间隔时间的认知、对无偿献血的态度、对献血用具的态度、家人的态度、他人劝说。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偿献血有关的是年龄(OR=2.677,95%CI:1.394~5.142,高年龄组献血率高于低年龄组),对献血间隔时间的认知(OR=2.907,95%CI:1.367~6.184,知晓无偿献血间隔时间的献血率高于不知道的),他人劝说(OR=3.588,95%CI:1.835~7.017,易受他人的影响的献血率更高)。结论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参与率较低,建议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无偿献血的认知。  相似文献   

8.
傅利英 《医学与社会》2012,25(11):14-15
目的:了解萧山区居民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行为及影响因素,以便改进血站工作模式。方法:对萧山区2284名居民做现场问卷调查,分析无偿献血的认知和行为等影响因素。结果:成年人对无偿献血知识不同层次的认知程度和态度均能够影响无偿献血的行为。结论:加强献血知识宣传,可以有效地推广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制定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方案,促进更多的自愿者参加无偿献血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分析献血人群和未献血人群无偿献血知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结果:调查人群献血率为25.24%,一年级学生献血率低于高年级学生(χ2=264.45,P<0.001);医学专业学生献血率高于非专业学生(χ2=8.26,P<0.001)。高达54.75%的献血者和72.00%非献血者对采血用具卫生表示怀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0,P<0.001)。献爱心、有益健康、本人或家人可享受用血优惠为献血者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献血者和未献血者的顾虑和障碍因素中担心身体不适(χ2=8.76,P=0.003)、家人或朋友反对(χ2=66.62,P<0.001)以及自己血型血库已满(χ2=13.53,P<0.001)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行健康教育及有力的政策可以激励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无偿献血。  相似文献   

10.
银川地区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近年来银川地区高校学生无偿献血情况。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6月银川地区高校学生献血人数及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校学生参加无偿献血31158人,占献血总人数的24.41%,由2005年的17.16%增加到2010年的27.10%。血液检测传染性指标的阳性率为0.94%,明显低于普通人群检测的阳性率3.78%(P〈0.05)。结论银川地区大学生自愿无偿献血者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属于低危安全献血群体,应大力加强高校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在高校学生中建立稳定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实现银川地区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南宁市农村居民无偿献血意愿及相关知识知晓度,为促进农村无偿献血提供参考。方法发放调查问卷,对3 815名南宁市辖六县18-60周岁居民进行无偿献血意愿及相关知识知晓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南宁市农村居民对无偿献血年龄规定、献血间隔和献血量的知晓率分别为34.0%、35.3%和56.9%;在献血条件便利的前提下69.1%被调查者愿意参加无偿献血,75.5%被调查者表态支持亲友参加无偿献血。结论若能加强无偿献血宣教和献血服务,农村无偿献血工作将获得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周琳  吴玲 《中华医护杂志》2007,4(7):621-622
目的 探讨非语言交流在无偿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总结献血护理中应用非语言交流的沟通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将其更好地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高。方法 将240例无偿献血者分为A、B两组各120例,A组为试验组,BN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不同护理方式的献血不良反应率并对其再次献血的意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为0.83%,B组为6.67%,p〈0.05(u=2.381)。再次献血比率A组为81.67%,B组为65.83%,A组显著高于BNp〈O.01(u=2.789)。结论 合适、得体的非语言交流,可增强献血者对护士的信任,帮助无偿献血者更好地消除其紧张心理,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及强化无偿献血者再次参与献血的意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当代中医院校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大学生对同性恋认知和态度差异。方法:对陕西中医学院三个专业的600名大学生进行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采用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对同性恋认知的比较量表。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均可以理性理解。在某些项目上女生比男生表现出宽容,男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较相对保守(P<0.05);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同性恋比较宽容,中医学和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学生则相对保守(P<0.05)。结论:目前该校三个专业大学生对同性恋行为能够正确认识,但态度仍有待提高,学校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影响黄石市市民无偿献血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无偿献血招募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随机抽取1423名黄石市市民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黄石市的既往献血人群以男性和年轻人为主;企业员工、学生与卫生工作人员是主要的献血人群(62.94%);市民的性别(p〈0.01)、年龄(p〈0.05)、文化程度(p〈0.01)、职业(p〈0.01)、对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的了解(p〈0.05)及家人的态度(p〈0.01)等因素对献血行为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市民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宣传,尽量提供安全、便捷的献血操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市民的无偿献血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健康献血人群弓形虫感染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检测2014年8月河北省血液中心检查合格的健康献血人群共832份血清样本中的弓形虫IgG抗体。结果在832份健康献血人群血清中检出弓形虫IgG抗体35例,阳性率为4.21%。不同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以及文化程度间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献血人群有一定的弓形虫感染率,应加强献血者弓形虫感染监测,以提高血液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无偿献血促动因素,探索有效促进无偿献血招募思路.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较高;献血者主要需求是获得足够的尊重,而非献血者的主要需求是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献血程序繁琐等,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奉献爱心;而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不清楚怎么献血、对血站系统不熟悉、没人要求自己献血,不献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社会压力.结论:加强血站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献血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社会压力,鼓动人们广泛参与献血是当前强化献血招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昆明医学院大学生艾滋病KAP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为医学院校开展AIDS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医学院在校的不同学历的学生共250人,采用匿名独立答卷方式进行艾滋病KAP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知识部分25题,总得分为22.50±2.35,其中本科为22.17±2.70,硕士为22.75±2.18,博士为22.45±1.88,不同学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调查显示,由于近年来大众媒体对艾滋病的广泛报道,医学生对艾滋病有一般性了解,但不能正确判断接种疫苗、被蚊虫叮咬、共用坐厕、共用饮食器皿等途径能否传播艾滋病,其比例分别约为69%、48%、38%和30%;知道正确使用避孕套能降低感染艾滋病危险性的占67%.在对AIDS患者的态度上,不同学历学生对AIDS患者的态度没有显著性差别.在艾滋相关行为方面,有关是否有过性交行为、是否使用安全套的调查显示不同学历学生调查结果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大多数同学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传播途径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提示在医学院大学生中应该加强有关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等容易模糊概念上的健康教育,澄清误解,对保护他们自己免受艾滋病威胁以及在全社会开展控制艾滋病疫情的活动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桂芳 《医学综述》2008,14(6):958-959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的原因。方法对2003~2004年扬州市区无偿献血的血液报废原因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扬州市区共采血23258例,报废血液804例,占3.46%。街头动员献血15519例,血液报废421例,报废率2.71%;街头自愿献血7739例,血液报废383例,报废率4.95%;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7、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阳性399例,报废率1.72%;脂肪血152例,报废率0.65%;过期血89例,报废率0.38%;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73例,占0.31%。结论需加强献血前宣传教育、强化血液管理以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过程中献血者发生晕厥反应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求预防对策。方法对该市血站2012年6568例无偿献血者献血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68例献血者中发生献血晕厥反应68例,分析晕厥原因是由体位性低血压、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等诸多因素引起的。通过及时救治,所有晕厥者意识逐渐恢复,均在半小时内晕厥症状得到缓解,且未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工作,消除献血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提高采血人员的操作水平,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可有效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表型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调查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分布情况,了解不同表型的比例,为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无偿献血者28 013名进行Rh血型系统表型检测,计算出各血型的分布比例,并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结果CCDee比例最高,其后依次为CcDEe和CcDee;Rh(D)阴性73人,占0.26%。结论建立Rh血型表型数据库对保证合理计划用血及应急供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