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骶神经电刺激与辣椒辣素类似物(RTX)治疗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IOAB)的疗效。方法将40例女性IOAB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皮穿刺电刺激骶3神经(A组)及100nmol/LRTX溶液100ml膀胱灌注(B组)治疗3个月,并观察治疗前后排尿日记及尿动力学参数及抑郁与焦虑的心理评分的变化。结果A、B组治疗前后排尿日记及尿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前后抑郁与焦虑的心理评分差异有雏计学意义(P〈0.01),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尿道刺激症状及膀胱区不适。结论骶神经电刺激与辣椒辣素类似物(RTX)均可改善女性IOAB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但骶神经电刺激固无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明显。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2017,(4):554-557
目的探讨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治疗氯胺酮相关性挛缩膀胱与膀胱水扩张术进行对比研究,以评价此方法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2008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32例,其中男23例,女9例,12例行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观察组),20例行膀胱水扩张术(对照组)。在术后6周、1年分别采取O’Leary-Sant的问题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等的方法对挛缩膀胱治疗前后疗效进行比,观察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膀胱容量较对照组患者膀胱容量明显扩大(P<0.05),观察组术后6周、1年O’Leary-San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直出绿激光膀胱壁网状内切开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治疗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有效的增加膀胱容量,改善LUTS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在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治疗及随访中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 32例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患者嘱其停止服食氯胺酮,并予抗炎、止血、碱化尿液、解痉止痛等对症处理,27例行麻醉下膀胱水扩张术,治疗前和治疗后1、6个月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测量功能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并行O' Leary-Sant IC问卷评分(症状评分和问题评分),共28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结果 治疗后1、6个月功能性膀胱容量、症状评分、问题评分、排尿间隔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71.1±36.8)、(267.8 ±47.9) ml比(55.6±12.1) ml,(6.3±3.2)、(2.6±1.6)分比(13.3±3.8)分,(4.8±2.2)、(2.4±1.2)分比(8.7±3.0)分,(74.5±37.1)、(144.0±37.3)min比(15.5±11.3)min,P<0.01],治疗前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功能性膀胱容量与症状评分、问题评分呈负相关(r=-0.780、-0.695,P<0.05),与排尿间隔时间呈正相关(r=0.763,P<0.05),与残余尿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测量在氯胺酮相关性膀胱炎的治疗及随访中的效果评估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安芳 《现代保健》2011,(25):47-48
目的比较丝裂霉素C(MMC)和羟基喜树碱(HCPT)两种药物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的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分为MMC和HCPT组,分别采用MMC20mg+生理盐水40ml,HCPT20mg+注射用水40m1膀胱内灌注治疗,总疗程12个月,随访12~24个月,比较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24个月,MMC和HCPT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6.85%、16.67%。HCPT组复发率明显低于MMC组(P〈0.05)。MMC组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39.48%)高=FHCPT组(14.29%)(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行TURBt术后,应用HCPT膀胱内灌注可降低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HP)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107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组(A组,50例)和常规膀胱灌注化疗组(B组,57例).A组术后24h内完成THP膀胱灌注,维持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B组术后1~2周开始进行THP膀胱灌注,每周1次,共8次,再改为每个月1次,共10次.总疗程12个月.定期膀胱镜检查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随访13~84个月,A组膀胱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26.00%( 13/50),全身症状发生率4.00%(2/50),膀胱肿瘤复发率16.00%(8/50).B组膀胱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22.81%( 13/57),全身症状发生率1.75%( 1/57),膀胱肿瘤复发率19.30%( 11/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P术后即刻膀胱灌注是安全有效的,但是对膀胱穿孔明显、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膀胱黏膜创面广泛的患者,术后不宜即刻膀胱灌注化疗药物.THP术后即刻膀胱灌注+短程维持膀胱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明确,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用低浓度臭氧和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治疗组),每组30例.其中A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0 mg/周,5次为一疗程;B组关节腔内注射20 ml(30 μg/ml)的医用臭氧,5次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患者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1个月两组VAS评分与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和第3个月,B组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总有效率(优+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医用低浓度臭氧能有效治疗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能有效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临床疗效满意,并且具有损伤小、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表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定期应用EPI(30mg/40ml)膀胱内灌注,每次灌注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结果 42例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无肿瘤复发38例(90.5%),复发4例。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副作用,有4例膀胱灌注后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明显,微创,安全,术后复发率低,患者耐受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SAS、SDS)与NIH-CPSI评分间的相关性,及综合治疗在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中的疗效观察。方法治疗前对4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行SDS、SAS及CPSI评分及相关性分析,以健康人群为对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给予综合治疗(药物、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生活指导),比较治疗前后患者SDS、SAS与CPSI评分间差异。结果 CP患者与健康人群SDS、SAS及CP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SDS、SAS与CPSI评分呈正相关(r1=0.628,r2=0.512,P〈0.001),42例CP患者综合治疗前后SDS、SAS与CP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治疗是目前慢性前列腺炎(CP)治疗较为全面、有效的方法,能有效缓解症状及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83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数据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U检验、Spearman相关、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按睡眠质量分为两组,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指数>7)占32.16%(91例).两组患者之间的胰岛素使用比例、抑郁状态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37、70.910,P=0.001),舒张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2,P=0.03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抑郁因子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Z=-5.961、-4.854、-7.159、-7.159、-10.183、-4.882,均P<0.05).睡眠质量指数分别与抑郁评分、是否注射胰岛素这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存在统计学意义(r =0.682,P<0.05;r =0.209,P <0.05),抑郁评分、是否注射胰岛素是影响睡眠质量指数的独立相关因素(β=0.430,P <0.05;β=1.142,P=0.022).在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中,注射胰岛素的次数与低血糖事件频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 =0.235,P=0.041),低血糖事件频率与抑郁评分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275,P=0.016).结论 抑郁状态、注射胰岛素会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女性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与复发情况.方法 对47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其中32例术后加膀胱腔内灌注治疗.随机分为三组:单纯电切组(A组,15例),另两组术后分别给予比柔比星(B组,16例)和丝裂霉素(C组,16例)腔内灌注治疗,随访1年,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 44例患者完成随访.三组有效率分别为A组38.5%,B组87.5%,C组86.7%,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0,P<0.01);三组复发率分别为A组30.8%.B组0,C组13.3%,各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86,P>0.05).结论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尿流动力学检查无特异性;采用经尿道电切加膀胱腔内灌注治疗效果好于单纯电切术治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癌术后灌注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化疗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选取浅表性膀胱癌术后行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1年及以上患者75例,其中A组45例患者行丝裂霉素30 mg膀胱内灌注,B组30例患者行吡柔比星30 mg膀胱内灌注,灌注方案均为术后24h内开始,每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共6次,基本疗程结束后酌情延长灌注周期.门诊观察肿瘤的复发情况及灌注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1年随访膀胱肿瘤复发率:A组11.1%(5/45),B组3.3%(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8,P>0.05);术后2年随访膀胱肿瘤复发率:A组17.1%(6/35),B组11.8%(2/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3例(6.7%),B组9例(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9,P<0.05).结论 丝裂霉素和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均有明显效果,且两者近期效果相似,但丝裂霉素不良反应较小,且价格优势明显,是目前适合临床广泛应用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ERa基因多态性与更年期焦虑抑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更年期焦虑抑郁患者78例(焦虑抑郁组)和无焦虑抑郁症状的更年期妇女72例(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酶切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RFLP)分析所有样本的PvuⅡ、XbaⅠ基因多态性,采用Greene更年期症状量表分析临床症状群的特征,采用心理症状评分(HAMD、HAMA)评定样本的抑郁焦虑程度,采用简易精神智力评定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①焦虑抑郁组的MMSE评分和E2、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1)。焦虑抑郁组Greene评分的焦虑症状群、抑郁症状群及躯体症状群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血管舒缩症状群明显降低(P<0.01)。②ERα基因的PvuⅡ和XbaⅠ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ERα基因型与各症状群无相关性。ERα基因型与MMSE的评分呈现负相关(r=0.108,P=0.033)。结论:ERα基因的PvuⅡ和XbaⅠ的等位基因与焦虑抑郁障碍的发生无相关性,ERαPvuⅡ的Pp基因型与焦虑抑郁障碍的认知功能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末梢神经毁损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经末梢神经毁损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记录患者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复发的时间及并发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情绪变化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作为诊断标准.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1周三叉神经痛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VAS降低优良率为83.3%(25/30),总有效率为96.7%(29/30).患者治疗后均在注射区域出现皮肤肿胀和麻木,未经特殊处理,无其他并发症.术后2年内复发率为10.0%(3/30).治疗前后VAS和HAMD评分(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末梢神经毁损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简单,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应用针吸细胞学检查帮助诊断女性前列腺炎及在"女性前列腺"局部注射抗生素用于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可行性,为其探索一种有效的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0年1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患者163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8例为实验组,B组55例、C组50例为对照组.A、B、C三组均进行同样的常规治疗,除此之外A、B组同时采取局部注射治疗,注射前先行穿刺细胞学检查,A组注射庆大霉素8万U(2 ml)+2%利多卡因2 ml的混合药液,B组注射生理盐水2 ml+2%利多卡因2 ml的混合药液.注射方法两组完全一致.浸润性注射在尿道后壁尿道旁腺及其周围,每周治疗2次,6次为 1疗程.根据患者自主症状评分的改变评定疗效.疗程前及疗程结束后第2周、4周重复症状评分.结果 113例行针吸细胞学检查的患者中尿道旁腺周围提示急慢性炎症的71例(628%),对照部位穿刺阳性者53例(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疗程结束后第2周症状评分,A组疗效(有效率为775%)明显高于B组(有效率为673%)和C组(有效率为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第4周复查,A组有效率略有下降,仍然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前列腺"局部穿刺细胞学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女性前列腺炎,注射抗生素为女性尿道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安全、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合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对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2例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F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抗抑郁组,每组各26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FD症状评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抗抑郁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而常规组无明显改变(P>0.05);抗抑郁组总有效率为84.6%,SDS、SAS评分达常模范围的疗效为88.5%、84.6%,而常规组总有效率为30.8%,SDS、SAS评分达常模范围的疗效均为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FD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而合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并辅以心理疏导治疗,既能显著改善症状,又能控制抑郁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末梢神经毁损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经末梢神经毁损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记录患者三叉神经痛症状消失、复发的时间及并发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效果。情绪变化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作为诊断标准。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1周三叉神经痛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VAS降低优良率为83.3%(25/30),总有效率为96.7%(29/30)。患者治疗后均在注射区域出现皮肤肿胀和麻木,未经特殊处理,无其他并发症。术后2年内复发率为10.0%(3/30)。治疗前后VAS和HAMD评分(总分、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睡眠障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末梢神经毁损复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治疗三叉神经痛方法简单,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对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F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抗抑郁组,每组各26例,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FD症状评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抗抑郁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而常规组无明显改变(P〉0.05);抗抑郁组总有效率为84.6%,SDS、SAS评分达常模范围的疗效为88.5%、84.6%,而常规组总有效率为30.8%,SDS、SAS评分达常模范围的疗效均为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伴有抑郁焦虑障碍的FD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而合用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并辅以心理疏导治疗,既能显著改善症状,又能控制抑郁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剂量丝裂霉素C(MMC)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联合即刻膀胱灌注或联合膀胱粘膜下注射对膀胱癌(BC)术后复发部位变化及其治疗方式的影响。方法:7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初发病例,均接受保留膀胱手术。术中随机分成三组:A组采用低剂量MMC(10mg,0.10/l)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联合膀胱即刻灌注27例,B组采用相同剂量的MMC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联舍膀胱粘膜下注射22例。C组24例仅MMC((0.40g/1))术后定期膀胱灌注治疗。术后随访12-60个月。结果:A组原位复发1例,异位复发2例。复发率(RR)11.11%。B组原住和异住复发各1例,RR9.09%。C组原位复发8例,RR为37.50%。治疗期间,有39例发生局部反应,未见膀胱粘膜坏死、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低剂量MMC术中肿瘤基底部注射联合即刻膀胱灌注或联合膀胱粘膜下注射,其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MMC术后定期膀胱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表柔比星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定期应用EPI(30mg/40ml)膀胱内灌注,每次灌注药物在膀胱内保留1小时,每周1次,共8次,以后每月1次,共1年。结果 42例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无肿瘤复发38例(90.5%),复发4例。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副作用,有4例膀胱灌注后出现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表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明显,微创,安全,术后复发率低,患者耐受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刘书航  于雅静  杨世强 《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15-1816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手术治疗的21例膀胱癌患者,术后用LAK细胞联合IL-2(白细胞介素-2)膀胱灌注治疗,并做随访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6~24个月的随访,复发率为9.52%(2/21),优于其他药物灌注的预防效果,并发症和副作用极轻.IL-2和NKACF(天然杀伤细胞激活因子)灌注前分别为(0.21±0.04)A值,(19.84±5.62)%,灌注6周后分别为(0.31±0.05)A值,(27.79±6.64)%,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AK细胞联合IL-2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