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表现为后循环缺血性病变的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表现为后循环缺血性病变的小脑幕DAVF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起病形式多样,均表现头晕、恶心、呕吐,病变侧共济失调、水平眼震;1例患者出现交叉性感觉障碍、轻度延髓麻痹和不完全Horner征;头颅MRI均示小脑病变,其中1例合并延髓病变,病灶处均出现长T1、长T2及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2例MRI增强见小脑病灶强化及多条弯曲血管影;3例头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均发现小脑幕DAVF瘘口.结论 小脑幕DAVF可引起小脑及脑干缺血表现,MRI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强化及异常血管影,DSA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影像学特征及诊断过程,以期提高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及正确诊断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9年及2011年收治的2例以颅高压为主要表现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 结果 2例患者均为Ⅱ型患者,临床表现以头痛为主(患者2还出现视力变化).头颅MRI、MRV检查均未见异常,DSA检查提示DAVF. 结论 DAVF可表现为单纯颅高压症状,DSA、MR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可予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arteriovenousfistula,DAVF)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对8例DAVF患者的临床和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AVF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头痛(4例)和搏动性颅内血管杂音(5例)为主要临床表现,也可以癫痫为首发症状。头部CT和MRI可显示DAVF的一些继发性改变,如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出血、广泛的血管流空现象及迂曲扩张异常的血管。MRA、DSA可显示吻合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DAVF的CT、MRI、MRA及MRV等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资料可提示DAVF,确诊依赖于脑血管造影(DSA)。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CT、MRI及DSA影像学检查结果的差异,探索DAVF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对98例不同类型DAVF的CT、MRI及DS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CT及MRA检查能较好地显示因DAVF所致的颅内继发性病变,扩张的引流静脉,继发性出血及静脉窦狭窄、闭塞等改变;DSA检查则能准确地显示瘘口部位、供血动脉、静脉引流情况及颅内血流分布情况,但无法显示继发的脑实质病变。结论DSA检查是诊断DAVF的金标准。CT、MRA检查亦能为诊断DAFV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探索DAVF在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特征性表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自2005年以来在我院治疗的32例DAVF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DAVF患者,颅脑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能较好地显示因DAVF所致的颅内继发性病变,如扩张的引流静脉,继发性出血及静脉窦狭窄、闭塞等改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则能准确地显示瘘口部位、供血动脉、静脉引流情况及颅内血流分布情况,但无法显示继发的脑实质病变。 结论 DSA检查是诊断DAVF的金标准。CT、MRI检查亦能为诊断DAFV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2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导致的双侧丘脑病变病例。方法收集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的DAVF导致的双侧丘脑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病例1,男性,63岁,因反应迟钝、懒言少动近2个月就诊,头颅MRI见双侧丘脑异常信号。DSA见直窦区域DAVF,行动静脉栓塞术,每年随访反应迟钝依然存在,但生活基本能自理。病例2,男性,63岁,因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1个月收治入院。头颅MRI见直窦内少许条状等信号,考虑直窦血栓,伴大脑深静脉梗死可能,继发左侧丘脑出血。DSA见直窦-窦汇区DAVF,予瘘口栓塞术,术后2个月随访,生活自理能力已完全恢复。结论 DAVF导致丘脑病变临床少见,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表现相似的疾病较多,诊断困难。遇有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且影像学检查有双侧丘脑病变伴有肿胀出血者,应考虑DAVF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深对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少见类型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血管杂音;DSA示:双侧颈外动脉、左侧大脑后动脉均可见动静脉瘘,左侧较重,致颈内动脉显影不佳,左侧椎动脉颅内段不显影,左侧椎动脉颅外段可见明显动静脉瘘。结论 DAVF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不特异,影像学诊断至关重要,对于不明原因出现头痛、头晕、血管杂音等症状,应高度注意是否存在 DAVF ,尽早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1例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合并髓静脉扩张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DAVF合并髓静脉扩张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收集1例DAVF合并髓静脉扩张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以症状性癫痫起病。头颅MRI表现为脑白质内迂曲、扩张血管影,并继发性脑梗死和脑水肿;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造影静脉期上矢状窦前1/3不显影,静脉晚期颅内多发髓静脉迂曲增粗,经室管膜下静脉-大脑内静脉回流,右侧颈外动脉造影示DAVF形成,大脑上静脉逆向回流,左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左侧发育性静脉畸形。经血管内介入栓塞DAVF治疗后患者病情改善。结论DAVF合并髓静脉扩张少见,可继发脑实质病变进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影像学表现为头颅MRI提示髓静脉扩张涉及的疾病谱较多,需仔细鉴别;MRI和DSA联合检查能更好评价脑实质和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为中年女性,亚急性起病,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认知功能障碍,随后出现步态异常和尿失禁;发病1个多月后生活已不能自理。头颅MRI示两侧大脑、小脑半球表面多发异常迂曲、扩张的血管影,两侧大脑半球白质对称大片状T2WI、Flair高信号影。脑血管DSA示右侧颈外动脉动静脉瘘,左侧颈外动脉DAVF,右侧颈内静脉重度狭窄。经血管介入栓塞动静脉瘘及支架置入术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显著改善。结论 DAVF的认知功能障碍起病较急,系颅内静脉高压引起的广泛脑白质病变所致,早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合并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及介入治疗经过,并结合复习国外相关文献报道。结果:开颅术后DAVF合并静咏窦血栓形成的报道很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血管造影(DSA)均有相应改变。DSA介入治疗疗效显著。结论:DSA检查对确诊和治疗该病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李黎  刘俊  杨智  兰亚 《中国卒中杂志》2019,14(6):573-577
目的 总结颅颈结合部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患者的影像学和临床 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2016年7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经DSA确诊的16例颅颈结合部 DAVF患者临床资料及其DSA、CTA和MRI影像信息。根据发病时间将患者分成急性(7 d内)、亚急性(1 个月内)和慢性(超过1个月)三组。 结果 确诊的患者急性组4例、亚急性组4例和慢性组8例,其中急性和慢性患者中男性比例均为 75.0%,高于亚急性患者(50.0%)。在静脉引流方向上,有7例(87.5%)的慢性患者引流方向向上, 而急性和亚急性患者静脉引流向上的比例分别为3例(75.0%)和2例(50.0%)。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 出现头痛、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DSA影像显示DAVF在颅颈结合区集中在C1神经根处、双侧乙状窦处、 横窦区、右脑膜后动脉近横窦处、右侧硬脊膜动静脉瘘瘘口、左/右侧椎动脉区、枕大孔区、右侧脑 膜中动脉分支、窦汇区、天幕区和双侧海绵窦。5例患者接受了CTA检查,其中4例CTA影像呈阳性,显 示出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血管的数目、形状和粗细上的改变;12例患者行脊髓MRI平扫检查,均显示被 检者出现异常流空血管,并在脑实质区出现异常信号。 结论 颅颈结合部DAVF的临床表现与颅颈结合部位置无关,与静脉引流的方向有关,CTA和MRI有 助于DAVF诊断,但确诊需要DSA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T三维时间飞越法(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DAVF患者的头颅MRI、3D-TOF-MRA及DS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发生部位以后颅凹最为常见(15/18,其中天幕9例,乙状窦及横窦区4例,窦汇区及颈静脉孔区各1例),顶部2例,海绵窦区1例。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颅内高压(8例)和癫闇(4例)最为常见。MRI以脑出血样混杂信号多见(9/18),可伴周边粗大流空血管影、脑水肿及脑组织萎缩等。3D-TOF-MRA显示供血动脉由颈内外、椎基底动脉共同参与多见(13/18例),6例血管影增多增粗,与DSA所见皮层静脉逆行(CVR)引流相吻合。结论 3T 3D-TOF-MRA结合常规MR影像,能较为准确地确定病灶的部位、供血动脉及皮层引流静脉,同时清晰显示DAVF继发性的颅内改变,弥补了DSA的不足,可对DAVF病变进行无创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及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的DAVF患者的病例及影像资料。结果例1:发作性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误诊为TIA;例2:痴呆、双下肢行走不稳、尿失禁,既往有头部伤史,误诊为正常颅压脑积水;例3: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既往糖尿病史9年,误诊为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3例均经DSA证实为DAVF。前两例头部MRI重新仔细阅片,发现两侧大脑皮层存在不对称的血管流空信号,提示DAVF,第3例左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头MRI和CTA均未见异常,行全脑DSA进一步除外动脉瘤时,意外发现病因为颈外动脉系统供血的海绵窦区DAVF。结论当患者有神经功能缺损、临床表现与影像不一致、对治疗不佳时,应考虑到DAVF的可能,注意MRI上有无细微的血管形态改变,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可能危险因素、临床、神经影像特点及治疗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住院的27例DAVF患者,收集患者的起病方式、危险因素、首发症状、神经影像特点及治疗方式等资料并进行分析。 结果 27例DAVF患者中急性起病13例(48.1%),其中合并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0例(37%),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各3例(11.1%),首发症状为头痛者11例(40.7%);亚急性起病3例(11.1%),其中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者1例(3.7%),首发症状为肢体瘫痪/失语者各1例(3.7%);慢性病程11例(40.7%),其中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各5例(18.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3例(11.1%),首发症状为头痛或眼部症状者各5例(18.5%)。其中19例患者行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3例提示DAVF可能;18例患者行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7例提示DAVF可能;26例患者完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均被确诊为DAVF。本组患者中动静脉瘘口位置以横窦、乙状窦及海绵窦区最为多见。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14例(51.9%),建议观察或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7例(25.9%),外科手术治疗2例(7.4%),放弃治疗4例(14.8%)。 结论 不同起病形式的DAVF伴随疾病不同,临床表现多样;DSA具有诊断优势;血管内栓塞可以作为DAVF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研究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硬膜动静脉瘘(DAVF)的临床特点,促进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治。方法 对15例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DAVF患者进行诊治。手术相关性DAVF1例,自发性DAVF14例。缓慢起病11例,急性起病4例。磁共振T2加权脊髓周围异常血管流空11例,脊髓被增强7例。血管造影证实硬膜瘘口位于小脑幕1例,颈段4例,胸段7例,腰骶尾段3例。手术靠近瘘口切断引流静脉6例,介入栓塞瘘口6例,介入后手术2例,保守治疗1例。结果 1例手术治疗患者失随访,1例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确诊后1周死亡,其余13例患者随访时间为6-58个月。5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均治愈;6例介入治疗的患者,3例治愈,2例好转,1例无变化;2例介入后手术治疗的患者,1例好转,1例双下肢顽固性疼痛无变化。结论 掌握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DAVF的起病形式、磁共振特点和血管造影检查要点,有利于DAVF的早期诊治、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15例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4例,血管内治疗7例,伽玛刀治疗2例,保守治疗2例。结果手术治疗的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血管内治疗的7例患者中,5例术后即刻行造影显示硬脑膜动静脉瘘消失,未发生并发症;另2例栓塞后有少量残留,通过压迫供血的颈总动脉治愈。伽玛刀治疗2例,随访1年症状好转。保守治疗的2例患者,通过压迫供血的颈总动脉,其中1例成功治愈,另1例好转。15例患者出院后随访6~30个月,7例血管内治疗患者中2例复发,1例再次栓塞后治愈,1例通过压迫供血的颈总动脉及伽玛刀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15例患者均无神经功能缺失表现。结论硬脑膜动静脉瘘应针对其部位及类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是其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1例以阻塞性脑积水为首发表现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方法一男性52岁病人因行走不稳、尿失禁入院,CT和MR发现阻塞性脑积水,天幕附近存在异常血管影。脑血管造影诊断为天幕区DAVF,脑积水由扩张的引流静脉压迫中脑导水管所致。病人接受了血管内栓塞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结果大部分闭塞了DAVF,脑积水症状消失。结论DAVF扩张的引流静脉压迫中脑导水管导致阻塞性脑积水极其罕见,这是文献中第2例有详细报道的此类病例;采用血管内方法闭塞病灶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是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