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自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手足口病患者674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74例中,男364例,女310例.病程5~7 d,最长9 d.发病年龄:0~1岁(含1岁),42例(占6.23%);1~2岁(含2岁),114例(占16.91%);2~3岁(含3岁),199例(占29.52%);3~4岁(含4岁),227例(占33.67%);4~5岁(含5岁),55例(占8.16%);>5岁,37例(占5.49%).最大年龄27岁.幼儿园托管412例(占61.12%),其余为散居儿童.发病季节以夏、秋季节多见,7~8月份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院的13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其临床特点,并采取临床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特点以发热、手、足、口腔皮疹或疱疹为主要表现;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患者均可达到临床治愈,预后良好.结论 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及时识别,积极治疗,多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以及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手足口病多发于3岁以下患儿,患儿有体温异常升高、皮疹、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呼吸频率、心率增快、血压增高、WBC升高等特点。对52例患儿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全部治愈。结论早期干预治疗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合理应用脱水剂、糖皮质激素以及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是主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以1~3岁患儿居多,患儿均有皮疹,以手和足最常见,其次为口腔、双膝和臀部;发热是常见症状;重症病例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升高.结论 尽早发现并及时隔离治疗患儿.当大面积暴发流行时,必须集中隔离治疗,采取及时、有效地抗病毒和对症处理,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为手足口病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结果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皮疹(100%)、持续发热(高热16.00%,中等热25.60%,低热58.40%)、肢体抖动无力(41.60%)、血压升高(18.40%)等,采取抗病毒治疗同时辅以对症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具有显著的临床特点,要加强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57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观察治疗预后。结果本组患儿治疗以抗病毒为主,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50~100mg,每日3次;双黄连颗粒口服3~10g,每日3次;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5~20mg;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经过3~7d治疗后,本组患儿治愈498例,好转80例,无重症死亡病例。结论手足口病流行持续3个月,间隔2~3个月后出现一次高峰,及时诊断、给予抗病毒、中药、抗生素等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缓解临床症状,同时应做好手足口病的卫生防疫、控制隔离工作,防止病情扩散。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住院的84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以1~3岁患儿居多,患儿均有皮疹,以手和足最常见,其次为口腔、双膝和臀部;发热是常见症状;重症病例血常规白细胞、C-反应蛋白可升高;约1/3患儿出现心肌酶谱改变。痊愈69例,好转4例,无l例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诊断治疗,注意生命体征监测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时采取对策,预后均较好。 相似文献
10.
卢光慧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6):141-142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12I病临床表现及诊治措施。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手足121病患儿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治疗4—7d后体温下降到正常范围,皮肤水泡干涸,丘疹消失,且无色素沉着现象发生,口腔溃疡治愈时间多为1-10d,发生并发症的患儿治疗时间较长,合并肺炎患儿的治疗时间多为7~10d。合并心肌炎的患儿治疗时间为2周;伴有神经系统异常症状的患儿经针对性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小儿手足121病的传染性非常强,治疗期间必须加强对消毒的重视,及时对污染品进行消毒处理,并尽可能避免进入人群密集场所,同时需做好健康宣教,一旦有临床症状发生应立即就诊,从而防止患儿出现危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小儿手足口病2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规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好防治工作。方法对271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好发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易发生集体感染甚至流行。本组病例发生心肌损害96例,占35.4%,病毒性脑炎32例,占11.8%。结论小儿手足口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不发生严重并发症。流行性发病时,病毒致病性强,易引起心肌损害、病毒性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加强认识及疫情报告,控制疫情扩散,是预防爆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小儿手足口病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以发热,口腔炎,手、足部疱疹为临床表现,多发于5岁以下的小儿.由于患儿在临床救治中常出现误诊.笔者对我院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58例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手足口病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7月住院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经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每年的5~7月,1~5岁的儿童,尤其是1~3岁幼儿,易发手、足、口有特征性皮疹、疱疹伴或不伴发热可临床诊断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治疗,给予重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小儿手足口病10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6月本院收治的101例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皮疹95例(94%),口腔斑疹及疱疹75例(74.2%),发热42例(41.5%),周围血象正常92例(91.0%)。84例(83.1%)为幼儿园及小学群居儿童,所有患儿经积极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均痊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及早隔离治疗可防止严重并发症及本病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5.
16.
手足口病是以手掌、足底及口腔发生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为自限性疾病。该病多发于5~7月份,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的婴幼儿,极个别患儿可并发心肌炎和脑膜炎等。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 相似文献
17.
<正>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常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我院门诊就诊患儿中 ,以发热、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明显增多 ,经临床及病原学检查诊断为手足口病 ,现就住院的 3 1例患者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3 1例中 ,男性 1 7例 ,女性 1 4例 ,年龄 6个月~ 8岁 ,其中 <1岁 3例 ,1~ 4岁 1 8例 ,>?1 0例。1 .2 临床表现1 .2 .1 发热 :2 7例 ,体温 3 7.6~ 3 8.9℃ ,>3 9℃的 3例 ,持续 >3 d的 2例。1 .2 .2 皮疹 :大多于发热 2 d至发热后 3 d出现。手足部均有皮疹 ,掌心、指、趾多见 ,躯干较少。初期为红色斑丘疹 ,后转为疱疹 ,圆形或椭圆形 ,略高于皮面 ,周围有红晕。斑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手足口病3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住院的35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经及时、早期治疗,均获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每年的5~7月,1~5岁的儿童,特别是年龄在3~5岁的幼儿,容易有特征性皮疹(出现在手、足、口)或疱疹(伴发热或不发热),以上可以临床诊断是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早期治疗,给予重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小儿手足口病60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2月间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0例患儿均一周内治愈,无死亡病例,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当患儿出现高热、面色苍白、灰暗、胸闷、心慌、乏力等症状,应引起重视,积极治疗,以防引起严重后果。如轻症无发热或有发热但无合并症的患儿多能通过综合性治疗,早期应用抗病毒的药物及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