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颅电刺激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2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黛力新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剂(黛力新)药物口服,联合组加用经颅电刺激治疗仪治疗。抑郁评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和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电刺激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9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片治疗4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周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2、4周后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2、4周后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黛力新治疗PSD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偏瘫伴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其MMSE、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黛力新联合氟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扬州市五台山医院确诊并治疗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黛力新,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4、1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4、12周后两组患者HAMD、ADL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AMD、ADL评分治疗后各个时间点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7.1%(16/3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73.5%(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05)。结论与单独采用氟西汀治疗相比,黛力新联合氟西汀用于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应用黛力新治疗腩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服用黛力新,每天早上、中午各1片,对照组30例不使用任何抗抑郁药,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程度.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低(P<0.01).结论 黛力新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合并抑郁症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4例.全部病例均按脑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出现抑郁症状当天加服黛力新1片,每日早、中各1次口服.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仅予以谷维素20mg,3次/d,连续治疗6周。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均行HAMD抑郁量表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以及NIHSS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和P〈0.05)。结论:黛力新能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得到较快的改善,使神经功能缺损明显降低,并且安全性高,未发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心理干预组还给予心理干预,疗程均为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抑郁程度、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和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2、4周后,心理干预组的HAMD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周后心理干预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抗抑郁药能快速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西酞普兰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毅  徐瑞玲 《中国康复》2006,21(3):174-175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喜普妙)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PS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喜普妙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接受常规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并配合功能康复指导,喜普妙组每天增加1次口服喜普妙片20mg。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喜普妙组的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结论:喜普妙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改善和神经功能的康复,而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2):2152-2154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PS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连续干预12周,比较两组抑郁症状[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疗效及各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MA及ADL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SD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利于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抑郁情绪、睡眠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PSD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给予rTMS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中国脑卒中量表(CSS)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抑郁情绪、睡眠质量、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ADL能力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HAMD、CSS、PSQI、MB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治疗8周后(治疗后),3组患者HAMD评分、PSQI评分、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后HAMD、CSS、PSQI、MBI评分均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与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AMD[(9.76±4.59)分]、CSS[(7.65±2.35)分]、PSQI[(16.13±4.12)分]、MBI评分[(52.61±9.26)分]无显著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rTMS可显著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睡眠障碍及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效提高其ADL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氟西汀、康复及心理干预联合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 60例PSD患者,按序贯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28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32例除采用基础治疗外,加用氟西汀20 mg,qd,饭后半小时温开水送服,8周为一疗程;在2周内同时进行心理干预、Bobath法康复训练。对2组患者在治疗初和8周后进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量表(MESSS)、汗密尔顿抑郁量(HAMD-24)、日常生活活动指数(ADL)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HAMD评分明显减少(P〈0.001),MESSS、ADL评分明显增加(P〈0.001)。结论氟西汀、康复及心理干预联合治疗对PSD患者的抑郁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彬  张金朋  李宏玉  杨可钦  唐强 《中国康复》2022,37(12):713-717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对照组)和针康组(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康复科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头穴丛刺治疗(针康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Meyel运动功能评估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差异,HAMD与BDNF、VEGF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评分、Fugl-Meyel及MBI评分、BDNF及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2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Fugl-Meyel及MBI评分、BDNF及VEGF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上升(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5)。HAMD评分与BDNF呈负相关(r=-0.571,P=0.000);HAMD评分与VEGF呈负相关(r=-0.551,P=0.000)。结论:针康法可明显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其抑郁状态好转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BDNF、VE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偏瘫伴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其MMSE、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偏瘫伴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3个月治疗后,发现其MMSE、HAMD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辅以rTMS治疗,能进一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O)的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按病情分别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及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运动康复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各40min,1次/d,疗程2个月,治疗8周后,用HAMD抑郁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等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汉密顿抑郁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等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综合治疗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68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并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Bobath法,综合治疗组在Bobath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舒郁散、针刺治疗抑郁症状。两组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只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HAMD、ADL评分较治疗前有好转,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周后综合治疗组的HAMD、ADL积分的变化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舒郁散、针刺治疗可以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优于单纯采用Bobath法。  相似文献   

17.
氟西汀对早期脑卒中后抑郁及总体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缓解早期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及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的疗效。方法:42例首次发病2周内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和对照组(不使用抗抑郁药)。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6周,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BI)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AMD及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及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HAMD评分极显著减低(P<0.001),BI指数评分显著提高(P<0.01)。结论:氟西汀对缓解早期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症状,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黛力新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11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应用黛力新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规治疗;试验组59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组均治疗14d,2组在治疗前后,采用HAMD-17及SDS评估患者抑郁的改变,AD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变,并在治疗后3、6个月时随访,比较2组脑卒中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HAMD-17、SDS及ADL评分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时脑卒中复发率及治疗后6个月累计复发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黛力新能显著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加氟西汀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抑郁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早期康复加氟西汀治疗组和单用早期康复对照组,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ES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分别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HAMD评分、MESSS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患者积极、主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压氧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高压氧 (HBO)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 (PSD)和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HBO治疗 ,观察并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评分变化。结果 1个月后 ,治疗组的HAMD评分和CSS、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1) ,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HBO治疗可以促进PSD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