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雄蛇抗栓酶(简称抗检酶)或名蛇毒清检酶、蛇毒消检灵,是一种新型抗凝溶栓剂,该药先用于治疗血管闭塞性疾病。近两年来,随着对抗栓酶药理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具有多种功能,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适应征1.冠心病抗栓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3%~100%和95%,但对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效果欠佳(45%)。若与心得安和消心痛合用,可望提高其疗效(95%)[1]。治疗AMI时,如能先用尿激酶溶栓,再用抗栓酶,可能对减少溶栓治疗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及使死的发生有神益[2]。2.肺心病张德良等收…  相似文献   

2.
3.
4.
5.
我们用抗栓酶-3(精制蝮蛇抗检酶)治疗急性期脑出血30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7例作如下报道。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33~66岁(平均54岁);出血量3~14ml(平均10.6ml)。7例均经CT确诊。发病至用药时间IO~68h(平均3lh);每次用药量O.25~O.75U;用药总;量7.5~ZI.75U(平均14.75U);疗程ZI~47d(平均30.7d);H、治疗方法生理盐水250ml,加抗栓酶O.25~O.75U,以每分钟50滴左右速度静脉滴注,每日1次,3~4周1疗程。根据病情加用ZO鞘Y露醇、地塞米松、胞二磷胆碱…  相似文献   

6.
蝮蛇抗栓酶是从蝮蛇中提取的抗凝溶栓药物,应用以来,临床各种报道日渐增多,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蝮蛇抗栓酶(Svate)是从蝮蛇毒液中提取的一种新型溶栓、抗凝物质,是一种精氨酸酯酶(Argininesterase)的无菌冻干制剂,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新药。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陆续发现该药还有其它一些用途。本文介绍近年来抗栓酶在非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1 治疗糖尿病Svate具有抗凝、降血脂、降血粘度及改善微循环的功能,从而间接地起到了降糖的作用。徐萍等[1]对Svate治疗糖尿病Ⅱ型高血糖症进行了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为Svate0.25~0.5u溶于灭菌生理盐水250mliv,qd,Po优降糖2.5m…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蝮蛇抗栓酶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5 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蝮蛇抗栓酶 0 .75U加生理盐水 2 5 0ml静滴 1次 /d ,于伤后或术后第 2天开始使用 ,10d为 1疗程 ,一般使用 2~ 3个疗程。结果 蝮蛇抗栓酶组 :优良率为 6 9 5 % ,常规治疗组优良率 5 1 3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蝮蛇抗栓酶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建立严重烫伤家兔模型,观察家兔严重烫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VEC)功能变化及参麦、血必净注射液对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它们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作用的相关机制,同时对两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家兔分成假伤组(8只)、烫伤组(8只)、参麦组(8只)和血必净组(8组);后3组制成30%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烫伤(用92℃水浴烫伤)模型,假伤组采用37℃水浴模拟致伤过程;伤后各组按Parkland公式计算液体量予以复苏,同时参麦组每次给予参麦注射液2ml/kg加入等渗盐水至20ml静脉滴注,每日3次,连续2天;血必净组每次给予血必净注射液2ml/kg加入等渗盐水至20ml静脉滴注,每日3次,连续2天;另2组同法输注等容量等渗盐水.在伤后即刻、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时相点抽取家兔颈静脉血检测内皮素-1、一氧化氮并计算两者比值水平,同时观察相应时相点家兔的一般情况.结果:在伤后48小时, 假伤组、参麦组、血必净组ET-1/NO明显小于烫伤组;参麦组、血必净组血清ET-1和NO水平均明显低于烫伤组(P<0.01);参麦组、血必净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麦组、血必净组家兔活跃程度明显优于烫伤组.结论:参麦注射液和血必净注射液可能是通过降低严重烫伤早期家兔血清ET-1和NO水平,调整ET-1/NO比值,对血管内皮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清脂联素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2009年烧伤患者64例其中严重烧伤患者36例,伤后5~12 h出现高血糖者25例(A组),血糖正常者11例(B组),28例中度烧伤血糖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动态检测烧伤后3、5、12、24、120 h患者血糖、血清脂联素(APN)、尿素氮(BUN)、肌酐(Cr)含量的变化。结果严重烧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A组)一般出现在伤后3~24 h;A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B组和C组。结论严重烧伤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烧伤的严重程度有关,与应激性高血糖的关系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烧伤大鼠早期胃肠喂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早期胃肠性喂养的作用及方法。方法:对伤后2小时既开始喂养的严重烧伤大鼠进行血浆蛋白监测,并与正常大鼠及伤后禁食大鼠作对比。结果:喂养组大鼠伤后7天血浆球蛋白明显上升至接近正常,胃肠粘膜病理变化减轻。结论:早期喂养有减轻胃肠及全身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细胞骨架损伤的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旨在了解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及细胞骨架损伤对心肌细胞粘弹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在体实验,测定大鼠严重烧伤后(24小时内)心肌力学的变化,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心肌细胞骨架蛋白的动态变化。离体心肌细胞培养,采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心肌细胞骨架蛋白分布和含量变化,并通过微管吸吮实验测定心肌细胞粘弹力学特性变化。结果烧伤后早期,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心力环总面积(LO)显著下降(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升高(P<0.05或P<0.01)。心肌细胞骨架蛋白Vinculin、Desmin、β-Tubulin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P<0.01)。缺氧、烧伤血清可引起心肌细胞骨架结构破坏及重构,网络结构消失,细胞完整性破坏;心肌细胞弹性系数K1、K2及粘性系数μ下降(P<0.05或P<0.01)。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细胞骨架结构破坏及重构可能是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的早期征象,细胞骨架损伤决定性影响心肌细胞被动粘弹力学特性,心肌顺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变化 ,探讨其在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发生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 :对 33例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和 30名健康对照组采血行FABP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 (CK MB)定量检测 ,血清FA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一步法定量检测 ,CK MB采用免疫抑制法。结果 :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早期FABP、CK MB水平均显著性升高 (P <0 0 1) ;血清FABP的阳性率(81 8% )显著高于血清CK MB的阳性率 (48 5 % )。结论 :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早期FABP定量测定比CK MB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检测大面积严重烧伤患者早期血清FABP水平 ,与其并发心肌损伤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对判定病情及并发心肌损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小儿烧伤休克期的观察护理(附8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总结小儿烧伤休克期的观察护理指标。方法:综合有关文献和临床体会,分别从神志、尿量、生命体征、呕吐物及大便、饮食等五个方面进行观察,并结合临床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结果:80例病例病人的烧伤创面全部采用MEBT/MEBO治疗,治愈率100%。结论:采用MEBT/MEBO治疗小儿中度以上烧伤,细心观察护理是有效防治早期休克和全程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鼠模拟高原冲击伤早期伤情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原冲击伤伤情和早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和减压舱复制大鼠高原冲击伤模型。观察形态学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形态学观察主要可见肺出血和肺水肿,伤后全血粘度明显升高,直至伤后6小时尚未恢复,血球压积在冲击伤暴露后有一过性升高。结论高原环境可使伤情加重和血液流变学改变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烧伤病人早期胃肠道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胃肠道营养护理的实用方法。方法:5年来对32例严重烧伤病人实行了早期营养液消化道管饲方法,同时加用促胃动力药物。营养液喂养方法本着尽早开始,少量多餐、全面、平衡、循序渐近的原则。结果:32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较好的耐受性,在提供足量营养成份的同时,也减少了血浆及全血的输入量,保持了水、电解质的平衡,有利于休克复苏。结论:烧伤面积在50%以上的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早期恢复肠道营养方法实用,疗效可靠,有利于休克复苏和全病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应用低浓度甘露醇的疗效.方法:设立低浓度甘露醇实验组与高浓度对照组各100例进行随机分组和治疗.结果:经用低浓度甘露醇与高浓度甘露醇疗效对比观察,后者肾功能BUN升高,同时出现血红蛋白尿.结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应用低浓度甘露醇对保护肾功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严重烧伤病人进行应激性糖尿症和早期肾功能损害并发症观察研究,进一步了解其发病机制,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0年1月收住院的中-重度烧伤病人进行血Na,K,CI,Ca,Mg,P,BS,BUN,Cr,UA,TNFα、ISN、β2-MG及尿糖、尿PRO、尿pH,尿β2-MG等进行监测。结果发现5例病人在血糖不高的情况下出现糖尿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结论:部分严重烧伤病人早期糖尿是由肾脏近曲小管吸收障碍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