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组行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喷鼻,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肺部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和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经过1周的治疗,观察疗效。通过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80例患者中,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组有效率92.5%,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0.00%。经χ2检验两两比较,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组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布地奈德混悬液,P=0.031。在两组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外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的有效率。同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少,患者无不适或者过敏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华正霞 《中外医疗》2016,(31):137-139
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多索茶碱片+沙丁胺醇气雾剂),实验组(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7%(P<0.05);对照组的FEV1、FEV1、FEV1/FVC分别为(58.3±7.2)%、(1.5±0.3)L、(61.4±7.3)%显著低于实验组的(52.1±6.2)%、(1.9±0.4)L、(53.3±7.1)%(P<0.05);实验组的PaCO2、PaO2分别为(42.3±2.4)mmHg、(78.5±3.5)mmHg;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8±3.2)mmHg、(62.1±4.5)mmHg(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孙步伟 《当代医学》2014,(22):117-118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经验,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0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采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吸入粉剂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12周。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EV_1为(1.91±0.47)%,FEV_1/FVC%为(62.82±6.71)%,FEV_1/预计值为(66.29±8.53)%;对照组治疗后FEV 1为(1.61±0.59)%,FEV_1/FVC%为(54.53±7.16)%,FEV_1/预计值为(54.91±8.69)%;2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FEV 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预计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44,P=0.0067)。结论采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史旭成 《吉林医学》2011,(21):4367-4368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较治疗组肺功能明显降低,FEV1、FEV1/FVC、PEF较治疗组减低。比较两组日间血气分析发现,对照组PaO2明显低于治疗组,而PaCO2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明显改善肺供状状态,改善血气分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梅天远 《河北医学》2013,(11):1607-1610
目的:探讨沙关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肺功能等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观察组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疗程均为12周,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结果:1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FVC、FEV1和FEV1/FVC)、痰液IL-8、6MWT和MBS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加重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的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从而减轻胸闷、气促等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急性发作频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瑾 《医学综述》2011,17(8):1212-121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现通过对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ICS/LABA)在COPD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COPD患者呼吸道炎症、显著改善1秒最大呼气量(FEV1)、FEV1减退率、急性加重次数及生活质量,降低COPD患者所有原因病死率,而且耐受性良好,是COPD患者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易翔 《中外医疗》2012,31(16):5-6
目的探讨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0月间入院治疗的2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105例,对照组105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的患者,要求其吸入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药物,剂量为50μg和250μg,频率为每日早晚各1次。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吸肺活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呼吸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均升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秀英 《中国厂矿医学》2011,24(11):974-976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60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规律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分别观察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肺功能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70例、对照组63例获有效随访。治疗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效果,2组SGRQ总分、6MWT、肺功能(FEV1及FEV1%Pred)、血气分析指标PaO2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均〈0.05),血气分析指标PaCO2未见明显变化。2组治疗后SGRQ总分、6MWT、血气分析指标PaCO2、急性加重住院患者比例等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功能(FEV1、FEV1%Pre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诊疗措施的基础上,规律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临床安全性,适合于患者的长期、持续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剂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作用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56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28例)。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实验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采用圣乔治的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检查情况;测定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预计值等肺功能指标;同时比较8AM时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而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2.57±1.32)分明显低于治疗前(4.07±1.05)分,实验组的PEF治疗24 h后即明显升高;患者治疗后的FEV1(1.05±0.16)及FEV1%预计值(56.9±14.4)均高于治疗前FEV1(0.95±0.17)及FEV1%预计值(49.4±11.9)。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及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结论:沙美特罗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可改善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的基础肺功能,缓解咳嗽、咳痰、气促等临床症状,其早期副作用轻,老年患者耐受性较好,但远期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SM/FP)治疗稳定期老年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单一组(SM/FP治疗)和联合组(SM/FP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均为43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的FVC、FEV_1及FEV_1/FVC均显著高于单一组水平,且联合组有相对更低的SGQR水平,组间差异确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SM/FP治疗COPD的效果确切,可帮助改善肺功能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62例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1例。其中,给予参照组噻托溴铵治疗,给予研究组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来说,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的效果更好,有利于患者的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杨建民 《当代医学》2010,16(3):56-58
目的观察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50/500μg干粉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及稳定期中、重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将明确诊断的162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病人的基础治疗和合并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50/500μg,每次1吸,每日2次;两组治疗均有常规的基本用药如茶碱缓释胶囊,氨溴索,部分病人使用沙丁胺醇临时雾化吸入;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测定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预计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结束时,治疗组FEV1/FVC和FEVI/预计值较观察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对照组FEV1/FVC和FEV1/预计值与试验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问卷生活质量评分比观察前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除呼吸症状得到改善外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因急性加重住院的比例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50/500μg干粉剂能够改善中、重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PD)患者急性期及稳定期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COPD患者住院率。  相似文献   

14.
吸入丙酸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平 《重庆医学》2001,30(3):260-262
1995年美国胸科协会(ATS)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定义为: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引起的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可能伴有气道高反应性,部分气流阻塞是可逆的[1]。吸入和口服糖皮质激素两者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有抗炎作用,能改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而在COPD治疗中激素的应用较广泛,由于缺乏对照研究,其作用颇有争议[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活动耐力及其血清中NF-κB、TNF-α、IL-8、IL-6、IL-1表达的影响。方法 90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呼吸肌锻炼、家庭氧疗、康复治疗等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吸入,2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气雾剂吸入治疗,2次/d。3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3组患者均进行静脉血采样,肺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测定。分离血清后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IL-8、IL-6、IL-1的含量,剩余血细胞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提取核蛋白,测定核蛋白浓度,后用ELISA法测定NF-κB浓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改善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炎症因子浓度的下降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能明显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活质量。而抑制炎症因子NF-κB、TNF-α、IL-8、IL-6、IL-1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期间处于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的住院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住院次数(0.12±0.02)次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0.32±0.07)次(t=2.7472,P=0.0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能有效治疗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SM/FP)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实验方法,将60例29~76岁肺功能Ⅱ~Ⅲ级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吸入SM/FP(50μg/250μg);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肺功能及住院次数变化.结果:经6个月的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肺功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半年住院次数(3人次)少于对照组(7人次).结论:长期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优于非吸人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患者82例,以上患者诊断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指南》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诊断标准。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中吸烟患者戒烟、防止粉尘或者烟雾等有害气体吸入;进行呼吸训练;必要时给予氧疗等,并均给予祛痰药、茶碱等。观察组患者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吸入治疗,每次1吸(50μg/250μg),每天2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每次1吸,剂量为1500μg,每天2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大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CAT问卷评分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分钟步行距离和CAT评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6分钟步行距离和CA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优于小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