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DSA)在颅内动脉瘤成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西门子Angiostar Plus数字血管造影系统,对56例患者进行正、侧位造影和对其中38例进行BDSA检查,研究RDSA的技术参数及应用价值。结果56例中,18例常规DSA能清楚显示,其余38例在常规DSA基础上加RDSA,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得到清楚显示。结论RDSA对颅内动脉瘤的成像、治疗及复查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旋转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旋转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了45例分别施行过常规 DSA和旋转DSA的脑动脉瘤患者的血管造影图像,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8-67岁,平均42.6岁。常规DSA 为正位及侧位影像,旋转DSA 360°旋转采集图像。结果旋转DSA对45例脑动脉瘤患者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且均能在适当的角度,清晰显示瘤体颈部的结构,开口大小和方向,准确的把血管弯折与动脉瘤鉴别开来。常规DSA 检查发现40例动脉瘤。其中15/40动脉瘤的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关系不清,19/40动脉瘤的颈部显示不清。结论旋转DSA对颅内动脉瘤病变显示极佳,可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由脑动脉瘤破裂引起。目前,脑血管DSA检查虽然是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但旋转DSA又是脑动脉瘤的重要补充检查。笔者通过对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DSA造影,部分病例实施旋转DSA进一步检查,对其临床价值做出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李彬 《中原医刊》2009,(16):58-60
目的探讨旋转DSA及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与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外,对颈内动脉进行旋转DSA采集及三维图像重建技术。结果6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行全脑血管DSA正侧位造影检出动脉瘤48例;经旋转DSA采集及图像三维重建后,检出动脉瘤57例。其中55例行GDC介入栓塞治疗。术后经旋转DSA及三维重建证实,55例介入栓塞病例中,51例全部栓塞,4例90%栓塞。结论旋转DSA及三维图像重建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并能为介入治疗及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旋转DSA结合Automap在颅内动脉瘤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搜集本院2004-01-2006-03经CT和(或)腰穿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作脑血管造影的患者43例 ,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旋转DSA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及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30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30例脑动脉瘤患者进行旋转DSA诊断,并将旋转DSA运用于栓塞治疗中,比较三维CT血管造影检查与旋转DSA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观察旋转DSA在栓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30例脑动脉瘤患者经三维CT血管造影检查的诊断准确率(66.67%)明显低于经旋转DSA诊断准确率(93.33%),且经旋转DSA在栓塞治疗中的有效率为96.67%,复发率为0.00%。结论:针对脑动脉瘤患者采用旋转DSA诊断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有效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方案,旋转DSA在栓塞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旋转DSA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过程中对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成功后,进行旋转DSA减影及脑动脉三维重建技术观测脑动脉瘤的瘤颈、瘤体等详细情况并进行准确测量给介入治疗提供详细的数据.结果 32例脑动脉瘤患者旋转DSA减影和三维重建对瘤体、瘤颈等的显示比普通正、侧、斜位数字减影更加清晰,为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结论 旋转DSA三维重建对脑动脉瘤的瘤颈,瘤体显示更加清晰,给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8.
旋转DSA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旋转DSA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岛津1 250 mA CCD数字减影C臂X光机系统,对35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常规正侧位造影检查和旋转DSA检查,比较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结果:35例疑似患者中,经旋转DSA技术检出32例,且清晰显示瘤颈及载瘤血管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常规DSA检出27例,其中有9例动脉瘤的载瘤血管动脉与周围血管显示不清,6例瘤颈显示不清.结论:旋转DSA可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瘤体、瘤颈及载瘤血管与周围血管关系,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理 《大家健康》2017,(10):91-92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成像中旋转DSA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行常规DSA检查和旋转DSA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结果.结果:本组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共发现41例患者存在动脉瘤,共有45枚动脉瘤;常规DSA检查检出率为77.78%,旋转DSA检查检出率为100.00%,旋转DSA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DSA检查,经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DSA技术应用于脑动脉瘤成像中可便于对检查部位的多角度观察,有助于避免血管重叠或者成角等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诊断检出率,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0.
探讨旋转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颅内动脉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颅内出血原因之一。常规正、侧位行DSA脑血管造影检查,往往不易显示瘤颈、体以及周围组织的关系,甚至造影结果呈阴性。利用旋转DSA技术,能明显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影像资料。近1a,笔者用GE公司的LCV+型数字减影机为18例疑有脑动脉瘤的病人做了造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DSA下电凝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接受常规介入治疗(对照组)或DSA下电凝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Raymond分级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复发及残留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常规介入基础上使用电凝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D DSA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先通过常规DSA造影筛选出54例可疑动脉瘤患者,对可疑动脉瘤患者进行3D DSA造影,同时通过3D血管图像明确动脉瘤的形态、瘤体的大小、瘤颈的宽度及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反复回放3D动脉瘤的图像,确定栓塞动脉瘤的最佳工作角度。最后手术者在确定最佳的工作角度上进行动脉瘤栓塞,用微导丝带上微导管超选择至动脉瘤体的中外1/3处,撤出微导丝,通过微导管释放弹簧圈而达到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效果。结果:3D DSA明确诊断和栓塞了55个动脉瘤。结论:3D DSA较常规DSA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结合常规DSA造影,3D DSA造影在动脉瘤诊疗中,具有极大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经手术证实颅内动脉瘤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旋转DSA造影,分别阅片并记录动脉瘤的检出情况、瘤颈显示情况、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常规DSA诊断16个动脉瘤;旋转DSA诊断23个动脉瘤(P<0.05).常规DSA检出的动脉瘤中,清楚显示瘤颈者4个,清楚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关系者11个;旋转DSA组清楚显示瘤颈者17个,清楚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关系者21个(P<0.05).结论旋转DSA能更清晰地显示瘤体的大小、瘤颈及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提供血管内治疗的最佳工作角度,为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 DSA)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异常诊疗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方面,有报道[1]3D DSA在发现颅内动脉瘤的个数、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动脉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动脉瘤内有无穿支血管等方面较常规DSA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薛玉富  罗勇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42-3044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DSA)在颅内动脉瘤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对疑有颅内动脉瘤的43例患者首先进行常规DSA检查,对其中27例进行RDSA检查,研究RDSA的技术参数及应用价值。结果:43例中,16例常规DSA能清楚显示,其余27例在常规DSA基础上加RDSA,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得到清楚显示。结论:常规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必要检查方法,RDSA是常规DSA的重要补充,对颅内动脉瘤的成像、治疗及复查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旋转DSA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例子宫肌瘤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病人行旋转DSA检查。结果 28例患者栓塞治疗成功率100%,旋转DSA技术能够清晰显示两侧髂总动脉、两侧髂内外动脉及复杂的子宫动脉开口及走行,帮助和指导操作过程,缩短操作时间。结论旋转DSA可以提高子宫动脉超选择插管的成功率,对子宫肌瘤动脉栓塞过程中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介入杂交手术平台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并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在手术治疗前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Solitaire AB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7例(共23个动脉瘤),同时比较2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2D-DSA)、3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3D-DS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17例病理证实为颅内动脉瘤患者中2D-DSA共检出16例,1例微小血泡样宽颈动脉瘤因病灶太小漏诊,准确率为94.12%,3D-DSA全部检出,准确率达100.0%,但两种检测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0,P=0.310)。15例宽颈动脉瘤术中达到致密栓塞;2例未破裂颈内动脉巨大宽颈动脉瘤予以较疏松填塞。1例双侧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因术前出血量大,栓塞治疗后行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0个月,16例恢复工作,1例呈迁延性昏迷状态(治疗3个月)。复查DSA16例动脉瘤消失,1例疏松填塞的巨大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患者,瘤腔仍有血流灌注,但动脉瘤未增大。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能够有效提髙颅内复杂宽颈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同时可有效防止再出血,提髙复杂动脉瘤的治愈率,期间应用DSA技术可确保治疗安全性,并对预后做出可靠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DSA在颅内动脉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常规DSA相比的优势。方法:17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常规DSA和3DDSA血管重建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动脉瘤病变的显示异同。结果:DSA检查出184个动脉瘤,常规DSA一般能显示存在动脉瘤病变,极少数病例能明确显示瘤颈和载瘤动脉的关系。3DDSA显示动脉瘤结构的能力较常规DSA明显提高,所有血管三维重建的图像都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结论:3DDSA血管重建技术能提高颅内动脉瘤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