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300例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80例单纯射频消融治疗为对照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月经减少量、子宫体积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射频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射频治疗后,口服米非司酮25mg/日,连服3个月;对照组单纯行射频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子宫肌瘤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肌瘤缩小率治疗组74.34%,对照组43.2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愈率治疗组73.33%,对照组43.3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射频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子宫肌瘤,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子宫肌瘤适合射频消融治疗患者227例,静脉麻醉,超声定位监视下射频消融刀刺入子宫肌瘤瘤体内,进行射频消融,见瘤体超声图像呈强回声结果.结果 227例患者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经过顺利,术后有效率95%.术后并发症:出血、腹痛、发热等.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不改变卵巢、子宫的血液供应,不影响卵巢、垂体的激素分泌,对子宫、卵巢功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adio 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RFA治疗子宫肌瘤392例,治疗后3、6、12个月行B超检查观察子宫肌瘤缩小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RFA治疗3、6、12个月瘤体明显缩小,P<0.01,月经过多、贫血、痛经等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95.9%,治愈率57.1%.结论 RFA治疗子宫肌瘤后肌瘤明显萎缩,与肌瘤相关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子宫功能的影响,旨在指导未来安全有效的子宫肌瘤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6例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子宫肌瘤剔除术+米非司酮治疗患者51例纳入对照组,将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米非司酮治疗患者45例纳入观察组。术后用药4周为1个疗程,用药3个疗程。抽取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静脉血,检测血清性激素[促黄体生长素(LH)、雌二醇(E2)、促卵泡生长激素(FSH)]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各血流参数[血流指数(FI)、血管化指数(V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并对比上述检各项检测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LH、E2、FSH水平的变化,对照组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较治疗前均无变化(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子宫体积较治疗前缩小,且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子宫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I、VI、VFI、VFI值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更利于患者术后性激素水平的调节,患者子宫内膜血流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体积缩小,不仅不会对患者子宫功能带来不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更利于术后子宫恢复。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2 0 0 2~ 2 0 0 3年 ,采用在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 3 1例。 2 8例随访 3~ 6个月。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 2 8例中门诊 2 2例 ,住院 6例 ,年龄 3 2~ 48岁 ,平均 42 .6岁。均为己婚妇女。 2 3例为单发肌瘤 ,5例为多发肌瘤 ,共 3 6个瘤体。直径 2 .4~ 6.2cm ,平均4 62cm。直径在 3cm左右的子宫肌瘤 ,治疗时只需插一根导管。直径在 5cm左右的肌瘤 ,治疗时应插 1~ 2根导管。直径大于 6cm的瘤体应分次治疗。以防止病人一次性吸收过多的烧伤毒素而发生中毒。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常规检查心、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子宫肌瘤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邱学华  邓黎  李月英  吴蕾  王新玲  高静 《医学争鸣》2003,24(14):1301-130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病理变化。方法:采用“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对在体子宫肌瘤消融治疗后,经肉眼、光镜、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射频消融后瘤体缩小变硬,里淡黄色;细胞变性,胞质内肌丝溶解消失,线粒体变性消失,核固缩,核膜消失,核碎裂。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后,子宫肌瘤呈不可逆的变性坏死,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病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分析射频消融范围的影响因素,为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提供实验依据.②方法 按消融时间不同分为12分钟组、10分钟组、8分钟组和6分钟组,每组均消融5个肌瘤.应用伞径分别2.5cm和2.0cm的多电极射频针,分别对5个肌瘤进行消融.阻断一侧子宫血管后和阻断子宫双侧血运后均消融5个肌瘤.③结果对子宫肌瘤射频消融12分钟和10分钟,所得消融灶平均直径分别为(22.76±7.81)mm和(22.25±8.80)mm,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融8分钟、6分钟的凝固性坏死灶直径分别为(18.43±3.75)mm和(16.81±4.92)mm,同10分钟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伞径为2.5cm、2.0cm、1.5cm的射频消融针,对子宫肌瘤消融所得的消融灶平均直径分别是(31.30±8.92)mm、(27.41±4.8.16)mm、(22.25±8.80)mm.三者之间比较,结果 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消融前不同程度阻断子宫肌瘤的血液循环,所得消融灶大小不同.④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其消融范围与消融时间、多电扳射频针伞径以及肌瘤本身血运有密切关系.消融时间以10分钟为宜,不同大小的肌瘤需选择伞径不同的多电极针,以达根治子宫肌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术在子宫肌瘤中的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采用自凝刀射频消融术治疗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月经期、平均血红蛋白含量、越』及激素水平。结果:手术治疗时间平均(17±3.32)min,患者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均自愈,或给予相应处理治愈;肌瘤消失27例,显效3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7%,且治疗后子宫肌瘤平均体积、月经期、平均血红蛋白含量、AL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B)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O.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在育龄妇女中,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0%。传统的药物和手术治疗会造成女性特征或生殖器官结构的改变,而射频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的新方法,它可使病变局部组织产生高热生物效应而发生凝固、坏死、溶解和脱落,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具有损伤小、出血少、不良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2001年6月~2005年3月我科应用射频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病人103例,我们对其进行了详尽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对各式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在B超监视下,采用射频治疗仪治疗最大肌瘤直径〈5cm,浆膜下除外子宫肌瘤患者52例。功率设置为25W,作用时间5-16分钟。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子宫肌瘤的大小,形态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总有效率达94.2%。治愈19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所有病人均无手术损伤的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肯定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2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于手术的创伤性,近年来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也趋于微创治疗。但目前尚无一种能真正有效灭瘤体、操作简单又无痛苦,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的方法。我们对288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超声监视和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并追踪随访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术后取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适宜时间。【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40例在本院门诊行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在超声引导下用负压吸引吸出瘤核内的变性坏死组织,并设对照组,对取瘤组的取瘤时机、时间的选择、对两组患者取瘤后的阴道排液流血、腹痛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取瘤组于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第26~66天时机成熟行取瘤术,手术顺利取出变性坏死组织,无1例子宫穿孔或大出血发生。取瘤组和对照组的阴道排液、腹痛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能够保留子宫的安全有效简单的治疗手段,术后适宜时间取瘤是安全可行的,能减轻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对射频消融治疗方法的心理接受能力。最佳取瘤时间为射频消融治疗后1~2个月。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是性激素依赖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常见于性成熟妇女。根据尸检资料,35岁以上的妇女20%有子宫肌瘤[1]。笔者选择2004年3月~2005年4月经门诊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30例,采用射频治疗,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根据病史、体检、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30例为病例组,年龄31~51岁,中位年龄43.5岁。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痛经、尿频、下腹坠胀等。瘤体直径1.0~5.0cm。所有入选病例均无感染性疾病等手术禁忌证。随机选择24例健康妇女作为健康对照组,年龄30~51岁,中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1次/d,连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检测子宫及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结果:104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感症状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缩小率为50.25%(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子宫肌瘤确诊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12.5mg/d,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后用B超复诊子宫及肌瘤的大小。结果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瘤体缩小。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且副作用小,避免了手术创伤,是较好的一种非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岩 《实用全科医学》2007,5(8):702-702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激素依赖性的良性肿瘤。近年的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采用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已被临床广泛试用,现将我科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对 5 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米非司酮 10mg口服 ,三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服药二疗程后B超复查 ,肌瘤消失 2 0例 ,肌瘤明显缩小者 2 0例 ,肌瘤无明显缩小 10例。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子宫肌瘤和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血 )是妇科常见疾病 ,我院自 2 0 0 2年 5月开始 ,采用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治疗子宫肌瘤 4 3例 ,功血 18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子宫肌瘤患者年龄 30~ 5 3岁 ,平均 4 0 .5岁 ;黏膜下肌瘤 11例 ,肌壁间肌瘤 32例 ;肌瘤直径 3~ 5cm。功血 18例 ,年龄 4 1~ 5 3岁 ,平均 4 8岁 ;合并贫血 39例 ,占 6 3.9% (其中轻度 10例 ,中度 2 4例 ,重度 5例 )。行射频消融术后 ,黏膜下肌瘤彻底切除 ,肌壁间肌瘤治疗后 1个月B超复查 ,肌瘤有不同程度缩小 ,3个月后肌瘤明显缩小 ,6个…  相似文献   

2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3例子宫肌瘤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mg/d,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监测子宫肌瘤的大小,服药期间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注意观察服药副反应。结果:43例患者子宫及肌瘤的平均体积均明显缩小,治疗后有35例肌瘤缩小20%1)2上,有效率达81.40%。40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出现闭经,血红蛋白上升,以上症状停药后很快消失。无一例肝肾功能异常,伴痛经者痛经明显消失。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是较为理想的保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