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例,介绍人工全髋置换术(THA)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30例包括骨性关节炎、缺血性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等病人THA术后DVT发生情况。结果:通过积极的功能锻炼,术后30例病人中有7例发生DVT,发生率为23.3%。结论:进行积极地早期功能锻练有助于预防DVT,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结合活血化瘀治疗股骨头坏死置换术后并发深层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4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西医组51例,采用手术治疗后单纯抗炎治疗,中西医组53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治疗.结果 西医组有7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7%,中西医组有2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置换术后并发深层静脉血栓临床效果好,可有效治疗和预防DVT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于2006年1月~2007年2月100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和一系列护理预防措施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100例患者实施护理后大大降低了DVT的发生率,在术后第1~13共计有3例发生DVT,发生率仅为3%。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并发DVT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人的二-般情况以及DVT的临床特点.结果:高龄、吸烟、合并多种疾病以及股静脉置管的病人在DVT中的比例较高,DVT最多发生在起病后2~4周,发生部位多在患侧,并且随着肌力的下降DVT的发生率增加.结论:高龄、吸烟、合并多种疾病、股静脉置管以及肌力下降是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高危因素,针对这些因素给予相应的处理有望预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姚江萍 《吉林医学》2011,(3):487-487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接受髋、膝周围手术的患者。结果:对照组中8例发生DVT,占19.6%;预防组中1例发生DVT,占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出血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能安全、有效地预防髋膝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梁辉  赖远辉  郭宇 《广东医学》2011,32(6):723-725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关系,为临床预防DVT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87例患者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行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据其诊断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7天采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硝酸还...  相似文献   

7.
项雪芬 《大家健康》2013,(14):135-136
目的:探讨剖宫产患者术后应用间歇性冲气加压泵(IPC)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患者1183例,实验组583例患者术后行双下肢IPC治疗,对照组600例未使用IPC治疗,观察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2例患者经B超诊断发生下肢DVT,对照组9例患者发生下肢DVT。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PC在预防剖宫产术后DVT中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收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12例,采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共112例,根据手术方式有髓内固定67例,髓外固定45例.患者均同时给予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应护理干预.结果 共有19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17.0%,其中髓内固定患者有12例,髓外固定患者中有7例,均无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病例.结论 做好老年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发生及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回流障碍[1].DVT与肺血栓栓塞症(PTE)均属静脉血栓栓塞症(VTE)[2].DVT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易发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症(post-tllrombosis syndrome ITS),甚至可发生PTE造成病人死亡.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常见于下肢,特别是左下肢.DVT是妇产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其妇产科术后总发生率为8%-13%,其中以剖宫产术后最为常见,其次为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后.DVT患者约0.5%-2.0%的患者发生致命性肺栓塞[1],因此选择有效的方法预防剖宫产术后DVT.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食道癌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除少数血栓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扩展至整个肢体深静脉主干,演变为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还会并发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研究表明DVT是肺栓塞的高危因素,DVT继发肺栓塞的发病率为1.5%-3%[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早期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患者,TKA术后24 h根据有无血栓形成,分为正常组和血栓组,比较两组外周血IL-1β和TNF-α水平差异.血栓组经治疗7 d后,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13.
常飞跃 《黑龙江医学》2021,45(6):638-63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间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晚期ANFH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干预前、随访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ADL评分低于对照组,HHS评分、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晚期ANFH患者,能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固定术,观察术后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情况,并对造成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5个月),39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2.5%;术后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股骨颈扭转角(31.56±8.81)°与前倾角(13.75±3.41)°均明显小于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股骨颈扭转角(45.04±12.25)°与前倾角(21.24±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8.44,P0.05);年龄、性别、致伤到手术时间、Garden分型等因素是术后是否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r=0.038、-0.032、-0.023、0.054,P0.05)。结论内固定术是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分型的有效治疗方案,经过治疗,术后易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发症,年龄、性别、致伤到手术时间、Garden分型等因素是术后是否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预防性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50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50例:DVT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 00%VS 8. 00%)(P0. 05)。实验组患者术后48 h D二聚体(D-D)0. 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参数联合D-二聚体(D-D)对胸腰椎结核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4月三二〇一医院创伤关节外科收治胸腰椎结核术后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22例和无DVT组110例.比较2组患者抗凝治疗前...  相似文献   

17.
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术后高压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 对25例(30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髓芯减压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高压氧治疗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随访1年,手术前后H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由术前的43.3%增加到手术后的90.0%.结论 髓芯减压骨髓干细胞移植配合术后高压氧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获得较高的临床治愈率.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本方法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明显降低病残率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40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组6例病案发生DVT,对照组是18例发生DVT,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患者通过有效护理干预,可降低和预防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阳江市中医医院骨一科2012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观察不同因素下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并对此提出针对性预防护理对策。结果:9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3例,发生率为13.83%。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高于不伴糖尿病患者,GardenⅣ型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高于GardenⅠ~Ⅲ型患者,术前牵引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高于未牵引患者,行螺钉+支撑钢板手术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高于单纯加压螺钉手术者,复位质量差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高于复位优良者,完全负重时间在术后3个月内的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高于术后3个月后完全负重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骨科术后采用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方城县人民医院骨科手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DVT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2周、4周患肢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4周观察组患者患肢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术后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