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志明 《河北医学》2009,15(2):233-234
颅脑损伤在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属常见损伤,且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出现,而其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外伤性癫痫亦时有所见。《人体重伤鉴定标准》第四十八条将“颅脑损伤引起外伤性癫痫”列为“重伤”范畴,然而,外伤性癫痫的法医学鉴定却是法医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就所鉴定之外伤性癫痫案例做以统计分析,浅谈外伤性癫痫鉴定之要点。  相似文献   

2.
儿童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儿童外伤性癫痫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38例外伤性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放性颅脑损伤86例,闭合性颅脑损伤52例;轻度颅脑损伤67例,中重度颅脑损伤71例;皮层受损95例,皮层外其他部位受损43例;外伤性癫痫29例.结果对闭合性颅脑损伤与开放性颅脑损伤、轻度颅脑损伤与中重度颅脑损伤、皮层受损与其他部位受损引起的外伤性癫痫的发病例数分别进行x2检验,P均<0.05.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颅脑损伤程度重、皮层受损者外伤性癫痫发病率明显增高.对颅脑损伤患者,应结合临床特点、脑电图、神经影像学资料综合评价其危险因素,从而早期进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在法医学鉴定中属常见损伤 ,但外伤性颅内积气在颅脑损伤中并不罕见。由于《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 (试行 )》中均未提及对外伤性颅内积气的鉴定条款 ,故如何正确对外伤性颅内积气进行法医学鉴定 ,对于完善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我室历年来法医临床鉴定中 2 2例外伤性颅内积气进行了整理分析 ,对外伤性颅内积气的鉴定要点作了初步探讨。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对我室 2 2例外伤性颅内积气的案例进行整理和分析 ,其中男性 18例 ,女性 4例 ,年龄16~ 5 2岁。致伤物钝器 19例 ,锐器 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脑损伤后并发癫痫(PTS)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68例外伤性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放性颅脑损伤81例,闭合性颅脑损伤87例:轻度颅脑损伤82例,中重度颅脑损伤86例;皮层受损110例,皮层外其他部位受损58例:外伤性癫痫32例.结果:对闭合性颅脑损伤与开放性颅脑损伤、轻度颅脑损伤与中重度颅脑损伤、皮层受损与其他部位受损引起的外伤性癫痫的发病例数分别进行χ2检验,P均<0.05.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应结合临床特点、脑电图、神经影像学资料等综合评价其危险因素,从而早期进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性尿崩症的特点、予准确及时的法医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颅脑外伤性尿崩症66例患者的资料。结果:治愈50例,5例死于脑水肿、严重肺部感染,11例予长效尿崩停治疗。结论:根据颅脑外伤后尿崩症的临床资料准确地做出法医学损伤程度及伤残鉴定。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癫痫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俊  李卫贤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11,19
外伤性癫痫是颅脑损伤后的常见并发症,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包括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损伤的部位、早发性癫痫发作、硬脑膜的完整性、年龄因素、早期脑电图检查异常等。通过对外伤性癫痫危险因素的研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智力损缺法医学鉴定案件的特点,探讨如何运用临床资料包括IQ检测报告和法医学检验,对智力缺损者进行法医学鉴定.方法抽取因道路交通事故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的鉴定资料68例,对其个体特征、损伤情况、夸大伪装情况与鉴定结论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 68例中以成年男性为多,初中文化程度者为主,夸大伪装者具有一定的比例,颅脑损伤中以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多.结论鉴定过程要结合案情,细心复习病历资料,科学的法医学检验和客观地采用IQ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资料,探讨外伤后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外伤性癫痫与颅脑损伤类型,以及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损伤部位的关系。结合临床资料,研究癫痫与损伤类型、颅脑损伤严重程度、脑电图检查情况及损伤部位的关系。结果开放性脑损伤癫痫发生(27.41%),明显高于闭合性脑损伤(8.52%);重伤癫痫发生率(22.09)明显高于轻伤(4.96%);顶叶损伤癫痫发生率最高(54.77%);外伤性癫痫首次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80.85%。结论开放性颅脑损伤与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29.73%和5.64%,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1);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及凹陷性颅骨骨折患者的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6.94%、20.51%和10.53%,明显高于CT检查未见颅内明显异常的颅脑损伤患者的癫痫发生率1.02%(P〈0.05)。脑外伤后继发性癫痫以开放性损伤、重度损伤发生率高,顶叶损伤最易发生癫痫,以部分性发作居多,脑电图检查在本病的诊断和指导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开放性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弥漫性轴索损伤、凹陷性颅骨骨折可能是外伤性癫痫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外伤性流产及早产的法医学鉴定。方法选取我所2010-2015年行法医学鉴定的孕妇共计48人,遵循鉴定标准探讨统计。结果 48例孕妇经法医学鉴定,有1例定依据早产临产鉴定为重伤二级,2例依据难免流产的鉴定标准为轻伤二级,2例依据先兆早产、6例依据先兆流产的鉴定标准定为轻微伤,其余的孕妇因无法满足鉴定标准中对外伤性先兆流产和外伤性难免流产的要求,因此对外伤性先兆流产和外伤性难免流产无法认定,仅依据其他损伤认定其损伤程度。结论外伤性先兆流产及外伤性难免流产的认定难点在于腹部明确外伤史及流出的胚胎组织的病理学检验;外伤性早产的认定难点在于自身因素导致的早产与外伤因素导致的早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喻永敏  刘振江  李奎  尹志勇 《重庆医学》2015,(15):2142-2145
颅脑损伤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分析颅脑损伤的损伤机制主要依赖于经验积累,没有具体化的标准。传统的颅脑损伤的研究多数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技术手段单一,而随着生物力学与相关技术设备的发展,利用生物力学的相关技术研究颅脑损伤成为可能。法医学、生物力学、有限元方法的有机结合,开拓了法医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必将促进颅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而推动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向前发展,为建立颅脑损伤的量化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刘勇 《当代医学》2012,(29):111-112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法医学鉴定要点及注意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损伤及伤残程度等.结果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多发于中老年人群,血肿分布多在受伤对冲部位,伤后48h之内大多发展成脑内血肿.结论对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癫痫是指继发于颅脑损伤后的癫痫发作,是颅脑损伤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我院神经外科近5年来收治的外伤性癫痫病人4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外伤性癫痫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颅后窝硬膜外血肿33例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颅后窝硬膜外血肿的形成机制和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通过对33例外伤性颅后窝硬膜外血肿伤者的性别、年龄、影像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损伤程度、伤残程度、临床症状及尸检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伤性颅后窝硬膜外血肿多发于儿童;以枕部外伤后多见;伤后CT检查或系统的解剖对外伤性颅后窝硬膜外血肿的法医学鉴定有重要价值。结论 本组分析对外伤性颅后窝硬膜外血肿的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致癫痫并非少见,1%~10%是颅脑外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外伤性癫痫一旦发作,轻者对患者造成心理上的损伤,并可使原恢复良好的病情恶化,重者可影响患者生活的质量(QOL),甚至威胁生命.2002~2009年收治小儿颅脑损伤患者62例,其中并发外伤性癫痫9例,为了有效地减少脑外伤性癫痫的发病率,采取了干预护理措施,患儿住院期间癫痫病发作率降低且没有发生意外及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机制和法医学鉴定指标。方法 通过对38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者的性别、年龄、影像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损伤程度、伤残程度、临床症状及尸检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于中老年;血肿以对冲部位多见;发现血肿时间以伤后72h内多见;伤后复查CT或系统的解剖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法医学鉴定有重要价值。结论 本组分析对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元央 《医学综述》2005,11(5):458-460
外伤性癫痫是颅脑外伤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按伤后癫痫初次发作的时间可分为早期癫痫 (伤后 3~ 4d)、延期癫痫 (伤后数日至 3个月内 )及晚期癫痫 (伤后 3个月以后 )。临床上所指的外伤性癫痫一般是晚期癫痫。颅脑任何部位损伤都可引起癫痫 ,中央区及其邻近皮质受损时癫痫发生率显著增高。Caveness统计 ,重度颅脑损伤后癫痫的发病率高达31% ,虽然抗癫痫药物可以控制部分或减少癫痫的发作 ,但仍有约 2 0 %患者用药物并不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 ,其中一部分患者是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不断发展 ,外伤性癫痫的外科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司法鉴定中头部外伤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有关因素.方法 收集74例头部外伤后司法鉴定案例的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最多见的精神障碍是人格改变,34例(45.95%);其次是脑外伤后精神障碍,22例(29.73%);外伤性癫痫及认知功能障碍,18例(24.32%).颅脑损伤的类型中,以重型颅脑损伤最为多见,46例(62.16%);其次为中型颅脑损伤,18例(24.32%);轻型颅脑损伤少见,10例(13.52%).鉴定时机以伤后6~12月最多,其次为3~6个月,而大于1 a者和小于3个月者最少.智力缺损以智力边缘状态和轻度智力缺损最为多见,两者合计占74.3%,而极度智力缺损仅占1.4%.结论 在颅脑损伤后精神障碍的伤者进行伤残评定时,结合原发性损伤、精神障碍的类型以及对伤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的影响程度、智商测定的结果综合进行分析,得出鉴定结论 是较为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治疗早期外伤性癫痫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氧治疗早期外伤性癫痫82例程晋成孙乃中朱玲玲1988~1995年2月,我院治疗颅脑损伤1500例;其中,发生早期外伤性癫痫8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疗法(治疗组)。并对1985~1987年曾收治颅脑损伤后发生外伤性癫痫34例,未予高压氧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探讨其危险因素,寻找预防应对措施.方法 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病人死亡9例,占30%,植物生存2例,重残8例,轻残6例,良好5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的微循环障碍、血管损伤、脑血管痉挛、颅高压、手术中持续低血压为颅脑损伤术后外伤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早期发现的关键在于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复查颅脑CT.术中妥善处理、麻醉深度控制及术后维持内环境稳定,有效控制颅高压,早期行脑保护,保持稳定正常血压和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及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等综合治疗能防止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发生,从而降低残死率.  相似文献   

20.
王齐  卢成康  张伟  陈颖  李治宏  李亮 《西部医学》2022,34(6):847-850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3月在甘孜州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5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存在早期癫痫发作分为观察组(患者早期癫痫发作,n=50)和对照组(患者未存在早期癫痫发作,n=45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颅骨骨折、不同电解质情况、不同高血压病史、不同糖尿病史、不同癫痫家族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癫痫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线移位、并发脑积水、颅内血肿、并发脑挫裂伤、硬脑膜破裂可能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脑挫裂伤、中线移位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挫裂伤、中线移位是影响高原地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