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治疗的201例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通过运用流行病学的调研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体质分布特点。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单一体质59例,占29.35%,兼夹体质142例,占70.65%。综合所有体质类型,前6位的体质类型:第1位为血瘀兼痰湿质30例,占14.93%;第2位为痰湿兼气虚质26例,占12.94%;第3位为气虚兼血瘀质16例,占7.96%;第4位为痰湿质15例,占7.46%;第5位为气虚质13例,占6.47%;第6位为血瘀质/血瘀兼阳虚质均为12例,占5.97%,然后依次为痰湿兼阳虚质血瘀兼阴虚质血瘀兼湿热质/痰湿兼气郁气阴虚质气虚兼阴虚质/血瘀兼气郁质阴虚兼气郁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平和质气郁兼湿热质/特禀质。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位体质类型为血瘀质95次痰湿质91次气虚质61次。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体质类型复杂,以兼夹体质为主,最重要的体质类型为血瘀兼痰湿质,血瘀质、痰湿质、气虚质与两种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合肥高校在校男性大学生在过度自慰后的中医证候与其体质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对1000名男性大学生进行体质辨识,分析男性大学生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根据其近五年内自慰频率判断为过度自慰,同时记录每位过度自慰者的中医证候学表现,分析合肥地区男性大学生的过度自慰情况及症状表现与其体质类型间的关系。结果问卷有效回收数量为845份,其中过度自慰的男性大学生为423人。423位过度自慰男性大学生群体中平和质占26.1%;单一偏颇体质占19.6%,混合偏颇体质占45.1%。单一偏颇体质中,湿热质最多见,其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在193例混合偏颇体质中,以湿热兼阴虚质最多,其他依次为湿热兼痰湿质,湿热兼气郁质,湿热兼血瘀质,阳虚质兼气虚质,阴虚兼气郁质,阳虚兼痰湿质,阳虚兼血瘀质,痰湿兼血瘀质,阴虚兼阳虚质,气郁兼气虚质,痰湿兼气郁质,气虚兼阴虚质。不同证型中医体质分布不相同。阴阳两虚证中以气虚质分布较多,湿热下注证中以痰湿质和湿热质分布较多,脾肾阳虚证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分布较多,肝郁气滞证以气郁质分布较多,肝肾阴虚证中以阴虚质分布较多。结论 845例合肥高校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者占50.0%,其体质多为混合偏颇体质,平和质及单一偏颇体质较少;体质分布以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为主,不同的体质分布和其证候各不相同,因此对于男性大学生过度自慰的诊治要"辨证候",同时要"辨体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9种中医体质类型的人格心理特征,丰富和发展中医体质形神相关理论.方法 2009年5~6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中医体质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北京市2所大学的540名大学生实施横断面现场调查.结果 ①内外向维度:平和质人群得分最高[(56.52±8.48)分],气郁质人群得分最低[(45.88±11.13)分];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人群得分较平和质显著较低(P<0.01).神经质维度:气郁质人群得分最高[(59.31±9.70)分],平和质人群得分最低[(44.08±8.55)分];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人群得分与平和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精神质维度8种偏颇体质人群得分均与平和质人群得分无显著性差异.②以平和质为对照,8种偏颇体质人格特征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外向维度是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有意义的关联因素;神经质维度是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有意义的关联因素.结论 9种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人群均表现出相应的人格心理特征,不同中医体质类型与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108例男性不育症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108例男性不育症患者问卷调查,对其中医体质类型质进行初步的分析。方法:体质量表调查法对108例男性不育症人群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单一体质类型63例占58.33%,复合体质类型45例占41.67%,总体体质类型前10位依次为和平质31例占28.7%,湿热质15例占13.89%,湿热痰湿质7例占6.48%,气虚湿热质、气虚阳虚质各6例,分别占5.56%,气虚质5例占5%;湿热阳虚质、特禀质、阴虚质各4例,分别占3.7%,湿热血瘀质3例占2.78%。结论:男性不育患者和平质者占相当比例,而体质偏颇者则以湿热体质及湿热复合体质为主,气虚、阳虚、痰湿及其复合体质互见的体质特点。而阴虚、血瘀、特禀质及其复合体质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州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中医体质分型的证候要素,为疲劳性亚健康体质调养提供辨证诊疗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方案,按统一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疲劳性亚健康女性385例,从中医诊断学角度四诊和参,并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提取相关证候要素。结果:因子分析得出19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再根据证候要素对385例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体质情况进行分型,结果发现:湿热质占42.6%,血瘀质占13.2%,阳虚质占11.9%,气郁质占11.2%,阴虚质占9.4%,气虚质兼湿热质占5.2%,阳虚质兼气郁质占3.1%,痰湿质占2.1%,痰湿质兼血瘀质占1.3%。结论:广州地区疲劳性亚健康女性主要病理性质为湿、热,次要病理性质为血瘀、血虚、气滞、气虚、阳虚、阴虚、痰湿。病位脏腑主要涉及肝、脾,次要为胆、胃。主要体质类型是湿热质,其余依次为血瘀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兼湿热质,阳虚质兼气郁质、痰湿质、痰湿质兼血瘀质。广州亚健康女性以单纯体质类型为主,部分为复合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中医体质视角探讨大学生生活质量问题。方法:使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及生活质量调查量表简表(SF-36),随机抽取宁波市3所高校大二学生进行现场自填问卷调查。结果:(1)平和质大学生生活质量在8个维度得分最高。在健康状况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存在显著性(P0.05);在生理功能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存在显著性(P0.05);在生理职能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湿热质、瘀血质、特禀质存在显著性(P0.05);平和质在身体疼痛与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平和质在活力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存在显著性(P0.05);在社会功能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存在显著性(P0.05);在情感职能平和质与阴虚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存在显著性(P0.05);在精神健康平和质与气虚质、阳虚质、瘀血质、气郁质存在显著性(P0.05)。(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是对大学生生活质量的生理、心理领域起促进作用的因素;气虚质、阳虚质、瘀血质是对生理、心理领域起负面作用的因素;阴虚质、痰湿质、特禀质是对生理领域起负面作用的因素;湿热质、气郁质是对心理领域起负面作用的因素。结论:纠正偏颇体质,提升体质平和状态,可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分析其与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9年2月于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并患有高血压病的4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身心康经络传感仪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采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心血管危险因素、传导系数及中医四诊信息,建立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分析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480例高血压病患者体质分布情况为:平和质22例(4.6%)、阴虚质64例(13.3%)、痰湿质127例(26.5%)、湿热质115例(24.0%)、血瘀质61例、(12.7%)、气郁质48例(10.0%),由高至低顺序排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气虚质平和质阳虚质;高血压病痰湿质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比例最高,是涉及心血管危险因素最多的体质,其中,同时存在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史、饮酒史等方面占比均最高,比例分别为79%、60.9%、71.9%和50%;在糖尿病患病情况方面,痰湿质与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湿热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烟情况方面,痰湿质与平和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湿热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饮酒情况方面,湿热质与阴虚质、气虚质、气郁质、血瘀质、阳虚质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脂异常方面,湿热质与平和质、阴虚质、气虚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湿质、湿热质、阴虚质是高血压病患者最常见的3种体质类型,且同时合并存在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最常见的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哮喘儿童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591例非急性发作期儿童支气管哮喘病例进行中医体质学分析。结果非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单一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前五位分别是特禀质(25.2%)、气虚质(24.2%)、阳虚质(21.0%)、痰湿质(13.7%)和湿热质(5.8%),共占总数的89.8%,不同性别与年龄段对此分布特点无显著影响;但随着患儿年龄增长,平和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所占比例似有所增加的趋势,而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特禀质则有呈减少趋势。591例受调查儿童中单一体质类型仅占31.0%,包含2种体质类型的复合体质类型占总数38.7%,包含3种体质类型的占18.8%,包含4种体质类型的占10.3%。结论非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单一中医体质类型以特禀质、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最为常见,多数患儿是以复合体质类型呈现;部分体质类型可能随年龄逐渐增加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风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按照叶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2012年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对85例中风患者进行体质分析,总结中风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结果:本组中风病例中位居前3位的体质为痰湿质、平和质、气虚质,比例为31.24%(27/85)、15.17%(13/85)、13.65%(12/85);中风人群性别与中医体质分析,其中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这四种类型体质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中风患者体质分布具有趋向性,最常见体质类型为痰湿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这4种类型体质具有性别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慢性咳嗽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比较急、慢性咳嗽体质特征的差异。方法:共纳入符合评价标准的急、慢性咳嗽学龄前患儿260例,其中慢性咳嗽140例、急性咳嗽120例。分析慢性咳嗽患儿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比较急、慢性咳嗽患儿中医体质特征分布的差异,并探讨慢性咳嗽患儿体质特征与病程的相关性。结果:①慢性咳嗽证型分布依次为痰湿蕴肺证48例(34.3%)、风盛挛急证32例(22.9%)、肝火犯肺证25例(17.9%)、痰热郁肺证18例(12.9%)、肺阴亏虚证13例(9.3%)、胃气上逆证4例(2.9%),其中痰湿蕴肺证最为常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慢性咳嗽患儿体质特征分布依次为:特禀质气虚质痰湿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阴虚质平和质血瘀质,以特禀质、气虚质、痰湿质最常见;急性咳嗽患儿体质特征分布依次为:特禀质气虚质平和质湿热质痰湿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以特禀质、气虚质、平和质最常见。③慢性咳嗽患儿特禀质、气郁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体质特征与病程呈正相关,与特禀质相关性最为显著;患儿病程与兼有体质数呈正相关,与平和质呈负相关。结论:学龄前儿童慢性咳嗽中医证型以痰湿蕴肺证、风盛挛急证、肝火犯肺证多见,其体质特征与急性咳嗽患儿有一定的差异性,且与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杨浦区127例老年失眠患者体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并分析老年失眠患者中医体质的类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抽取上海杨浦区某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对上海市杨浦区某社区失眠老年人的体质类型进行调查。结果:(1)失眠老年人和正常老年人的偏颇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失眠患者具有偏颇体质的倾向。偏颇体质中虚性体质较多,其中阳虚质、气虚质最多,且单纯体质中也以此两种体质最多。(2)从性别上看,老年失眠人群中女性血瘀质、气郁质比例较男性高;从年龄上看,年龄越高,虚性体质所占的比例越大。(3)失眠老年人中中医体质分布以兼夹体质为多(74.8%),其中气虚质最易与其他体质发生合并。结论:失眠状态中医体质辨识和分类研究可以为制定系统化干预失眠的措施提供进一步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医体质类型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为体质与疾病相关理论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方法:汇集我国9省市(江苏、安徽、甘肃、青海、福建、北京、吉林、江西、河南)横断面中医体质调查数据7782例。中医体质调查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实施,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判定应用判别分析法。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原发性高血压有意义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结果: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因素后,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入选了3个中医体质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依次为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其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9/6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2.00[1.58,2.553、1.66[1.33,2.083和1.37[1.13,1.66]。以性别分层分析,男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是痰湿质、阴虚质,其0R值和95%C1分别为1.61[1.22,2.14]、1.60[1.17,2.19];女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是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其OR值和95%C1分别为2.80[1.79,4.39]、1.55[1.13,2.14]和1.39[1.05,1.84],痰湿质对女性高血压的影响更显著。结论:痰湿质、阴虚质和气虚质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的中医体质影响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紫癜性肾炎患者证候分类与中医体质类型,研究证候与体质的关联性,为紫癜性肾炎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调查体质,中医师专人制定问卷,调查中医辨证分型,并进行体质及中医证候的相关分析。结果:120名紫癜性肾炎患者中,风热伤络证占32.5%,血热妄行证占26.7%,阴虚火旺证占23.3%,气不摄血证占17.5%;特禀质占21.6%,湿热质占19.2%,阴虚质占17.5%,气虚质占13.3%,血瘀质占11.7%。风热伤络证与特禀质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平和质负相关(P<0.05);血热妄行证与血瘀质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湿热质正相关(P<0.05);阴虚火旺证与阴虚质显著性正相关(P<0.01);气不摄血证与气虚证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紫癜性肾炎中医体质分型中特禀质、湿热质居多,中医证候分型中风热伤络证和血热妄行证居多,风热伤络证与特禀质、血热妄行证与血瘀质和湿热质、阴虚火旺证与阴虚质、气不摄血证与气虚证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中医兼夹体质类型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收集974例被调查者的中医体质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根据偏颇体质标准分最大值将样本分为9种体质类型;统计9种体质类型的相关系数矩阵;对每个样本的9种体质类型标准分分别进行分级,采用交叉表法考察每两种体质的兼夹情况;根据9种体质类型标准分的分级结果,将每个样本的体质类型转换为一个9位数的三进制代码,考察3种以上体质的兼夹情况。结果:974例被调查者中,按偏颇体质标准分最大值法,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分别为227、148、218、102、31、81、44、97、26例。平和质标准分与每种偏颇体质标准分呈显著负相关,每两种偏颇体质标准分呈显著正相关。交叉表法显示一种偏颇体质常与另一种偏颇体质相互兼夹,其中气虚质与阳虚质、气虚质与阴虚质、阴虚质与阳虚质相兼的例数排在前3位。974例观察对象的体质类型共形成465种代码,提示465种体质类型,259例为单纯体质,130例"基本是"某种单纯体质,585例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兼夹体质。结论:交叉表法可反映两种体质的兼夹情况,数字代码法可以反映3种以上体质的兼夹情况。  相似文献   

15.
2 241例中国城市女性中医体质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中国城市女性的体质状况,为个体化养生养美服务。方法在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召集女性志愿者2 241名,以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受访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判定中医体质类型。按年龄段、职业、婚姻状况和地域进行分层,考察9种体质类型的频数分布。结果中国城市女性平和质占21.95%,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婚姻状况和不同地域的女性偏颇体质频数分布中,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频数居前3位。结论应针对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对中国城市女性开展养生养美等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亚健康状态与中医气郁质的关系与体质特征。方法按整群抽样法抽取广州市某医科大学在读各年级本科大学生共7000名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的调查问卷"中医体质量表"及本课题组编制的"亚健康自评量表",由调查员在体检时进行现场调查,问卷当场收回。由中医学专家根据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诊断,依据体检报告排除患有各种实质性疾病者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科院校学生亚健康总人数为3879人,占调查人数的62.51%。气郁质的亚健康大学生分布,女生明显(23.04%)高于男生(1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除具有气郁质的倾向性表现外,不少人还兼夹了血瘀、气虚、湿热等倾向。亚健康大学生在心理、社会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结论医科大学学生广泛存在亚健康状态,特别是心理、社会方面的问题,需要学校加强关注,积极预防亚健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51例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体质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并分析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方法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杨浦区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抽样调查,现场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对该区睡眠障碍的中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进行调查。结果睡眠障碍患者与正常中老年人的偏颇体质分布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较易具有偏颇体质的倾向;偏颇体质中虚性体质较多,其中气虚质、阳虚质最多。从性别上看,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女性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比例较男性高。结论气虚质、阳虚质人较易发生睡眠障碍,可以针对体质类型为临床治疗睡眠障碍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医体质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探讨中医体质辨识指导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居民体质辨识采用黄炎东方(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KY3H中医体质识别软件,使用二手数据挖掘的方法,对长宁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中医体质辨识数据库的信息进行对接、整合、清理、分析。结果 完成居民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档案对接11 321人,其中32.38%的居民为平和质。偏颇体质中,以阳虚质和气虚质最为常见,分别占25.66%和21.05%。女性偏颇体质居民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尤其在阴虚、阳虚、气虚、气郁和血瘀上。随着年龄增长,不同性别间偏颇体质的差异逐步减小(P<0.001)。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中偏颇体质比例均显著高于无慢性病的人群,OR(95%CI)分别为1.873 (1.494~2.348)和2.907(2.578~3.278)。结论 女性、年龄较大者、慢性病患者偏颇体质比例较高。运用中医诊疗技术对不同偏颇体质的人群进行调整,对社区人群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寻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具体对应关系,为阻断亚健康状态向疾病转变提供干预思路.方法 采用<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对来自华东、华北、华南9家合作单位的体检人员进行健康状态及中医体质类型的辨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的对应分析方法,对2 748例亚健康状态人群进行亚健康分型、分类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对应分析显示,亚健康状态三分型(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适应亚健康)、七分类(疲劳、失眠、焦虑、疼痛、健忘、抑郁、便秘)与中医体质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之间存在较强相关性(2三分型=128.66,P三分型<0.01;2七分类=146.64,P七分类<0.01),其因子载荷分布情况良好.亚健康状态三分型中,躯体亚健康与阳虚质、阴虚质对应,心理亚健康与气虚质、瘀血质对应,社会适应亚健康与平和质对应.亚健康状态七分类中,疲劳亚健康与气虚质、痰湿质对应;失眠亚健康与阳虚质对应;焦虑亚健康与气郁质对应;健忘亚健康与平和质、特禀质对应;抑郁亚健康与气郁质对应;便秘亚健康与阴虚质对应.结论 亚健康状态的不同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具体对应关系.根据其具体对应关系进行针对性干预,可以作为阻断亚健康状态向疾病转变的预防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北京市三家医院586例50~74岁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女性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收集其四诊信息,并采用SPSS11.5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王琦九种中医体质量表对586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九种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1)四诊信息经聚类分析后认为可以分为3个证型,即风寒湿痹型(141例),肾气亏虚型(386例)和痰瘀互阻型(59例)。(2)九种中医体质分布:平和质59例(10.1%),偏颇体质527例(89.9%)。偏颇体质中多见的体质为阳虚质160例(27.3%),气虚质157例(26.8%),阴虚质80例(13.7%)。(3)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风寒湿痹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显著相关;肾气亏虚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痰瘀互阻型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显著相关。结论: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为3类比较符合临床实际。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虚质多见。50~74岁女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体质以偏颇体质为多,从不同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来看,风寒湿痹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显著相关;肾气亏虚型与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显著相关;痰瘀互阻型与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