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人群颈动脉斑块形成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心内科住院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病人608例,根据高频超声检测有无斑块,分成正常组(307例)和斑块组(301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2型糖尿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心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尿酸(UA)、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差异。对有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结果 1斑块组较正常组吸烟、高血压、2型糖尿病比例高,脉压、TBA、HCY、hs-CRP、FIB、D-二聚体值高,年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饮酒、SBP、DBP、心率、TBIL、DBIL、IBIL、TG、TC、HDL-C、LDL-C在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糖尿病、年龄、TBA、hs-CRP等为主要因素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其优势比(OR):吸烟2.210(95%CI:1.505~3.243)、糖尿病1.575(95%CI:1.028~2.414)、年龄1.081(95%CI:1.061~1.103)、TBA1.031(95%CI:1.006~1.056)、hs-CRP1.021(95%CI:1.009~1.034)。结论吸烟、患有糖尿病、年龄增大、TBA、hs-CRP升高是IMT增厚人群出现颈动脉斑块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HCY、FIB、D二聚体升高与颈动脉斑块出现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健康军人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并探讨健康军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南昌地区30岁以上健康军人,体格检查正常,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入选后行颈动脉高频率B型超声检查,检查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情况,测定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结果入选800人,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随年龄明显增加(P<0.01);随着年龄增加,性别对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存在差异,男性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仅在40~49岁和50~59岁组明显高于女性(P值分别小于0.01和0.05)。224人检出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28.00%,随年龄明显增加(P<0.01);随着年龄增加,性别对斑块发生率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男性斑块发生率仅在40~49岁组明显高于女性(P<0.01)。年龄增加、男性和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增厚均独立相关,而收缩压升高仅与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独立相关;40~49岁组男性低密度脂蛋白和收缩压水平均明显高于同龄女性(P<0.01)。结论增龄、男性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虽然在正常范围内但是值偏高是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增厚和动脉粥样硬化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收缩压在正常范围内值偏高仅是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和女性颈动脉颈动脉平均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形成随年龄增加的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动脉粥样硬化的性别差异主要存在于40~49岁组。  相似文献   

3.
血清瘦素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关系以及瘦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门诊体检正常者56例,分别测定其血清瘦素、空腹血糖、血脂含量,血压及体重指数(BMI)、腰围,同时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 IMT。结果:颈动脉 IMT 与血清瘦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男 r=0.41, P<0.005,女 r=0.44,P<0.001),与 BMI、腰围、年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男性收缩压(SBP)及女性舒张压(DBP)呈正相关(r=0.33~0.51,P<0.05或<0.001),剔除 BMI 后 IMT 后仍与瘦素呈正相关(r=0.43,P<0.001)。结论:血清瘦素浓度与颈动脉 IMT 独立相关,提示瘦素可能有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214例,根据高频超声检测IMT,以IMT≤1.0 mm及>1.0 mm分成IMT正常和 IMT增厚两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收缩压、脉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汁酸(TBA)、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D-二聚体的差异。对有差异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IMT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与IMT正常组比较,IMT增厚组男性、吸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比例升高,收缩压、脉压、UA、DBIL、LDLC、FBG、D-二聚体值升高,年龄大,TBA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IBIL、TG、TC、HDLC在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吸烟、年龄、LDLC、DBIL、FBG、收缩压、D-二聚体等为主要因素与IMT增厚呈正相关,其优势比(OR)为吸烟2.904(95%CI:2.050~4.113)、LDLC 1.838(95%CI:1.534~2.202)、年龄1.137(95%CI:1.118~1.157)、FBG 1.072(95%CI:1.008~1.140)、收缩压1.011(95%CI:1.005~1.018)、DBIL 1.093(95%CI:1.015~1.176)、D-二聚体1.455(95%CI:1.187~1.785)。结论 吸烟、年龄增大、LDLC、D-二聚体、DBIL、FBG、收缩压升高是IMT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入选人群为心血管住院患者,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确证。  相似文献   

5.
选取参加中国2型糖尿病肿瘤发生风险流行病学调查的普查人群9390人(男性2400例,女性6990例),并将其按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分为CIMT正常组(CIMT〈1.0mm)和CIMT增厚组(CIMT≥1.0mm)。对与CIMT相关等危险因素进行进一步评估。结果CIMT增厚组患者的年龄、腰围、腰臀比、BMI、收缩压、舒张压、FPG、2hPG、HbA1C、UACR、HDL-C、LDL-C、TC、TG、UA均明显高于CIMT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年龄、收缩压、HbA1c、腰臀比、低密度脂蛋白与CIMT呈正相关(P〈0.05),性别、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与CIMT呈负相关(P〈0.05),FPG、2hPG、BMI、TC、TG、UACR、UA与CIMT、无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性别、收缩压、HbA1c、腰臀比、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均是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差异及其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整群抽样法调查山西省吕梁市4个地区常住居民1818例,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年龄分为5559岁组508例,6059岁组508例,6064岁组476例,6564岁组476例,6569岁组370例,7069岁组370例,7074岁组238例,≥75岁组226例。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双侧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双侧颈动脉IMT随年龄增长而增厚。除6574岁组238例,≥75岁组226例。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双侧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双侧颈动脉IMT随年龄增长而增厚。除6569岁组外,5569岁组外,5559岁组、6059岁组、6064岁组、7064岁组、7074岁组和≥75岁组左侧颈动脉IMT明显较右侧厚[(0.72±0.11)mmvs(0.70±0.10)mm,(0.77±0.12)mmvs(0.75±0.12)mm;(0.83±0.13)mmvs(0.80±0.12)mm,(0.86±0.13)mmvs(0.82±0.14)mm,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指数、血压、即刻血糖、TC对左侧颈动脉IMT的影响大,而男性对右侧颈动脉IMT的影响较大。结论年龄在55岁以上人群,左侧颈动脉IMT较右侧厚,且双侧颈动脉IMT受年龄、性别、吸烟指数、血压、即刻血糖、TC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在判断冠心病(CHD)及其严重程度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04例可疑或确诊的CHD患者,用高分辨率超声心动图测量双侧颈总动脉远端的 IMT、斑块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比较CHD组(62例)和非 CHD组(42 例)及 CHD各亚组间颈总动脉 IMT及斑块发生率,冠状动脉受累支数及程度与 IMT、斑块的关系。结果:①CHD患者的平均颈总动脉 IMT及斑块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CHD组患者(P<0.01),多支病变者高于单支病变者(P<0.05)。②平均颈总动脉 IMT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显著相关( r=0.164,P>0.05),CHD患者中有斑块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重于无斑块者(P<0.05);斑块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r=0.448, P<0.01)。③斑块的发生判断CHD的敏感性为40.32%,特异性为97.67%。结论:超声测量颈总动脉 IMT、斑块可间接判断 CHD的有无及其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改变早于斑块的发生,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s)的指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传统的As的危险因素同样为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新近国内外研究发现其他一些相关因素亦可致CIMT增加,本文就近年来CIMT相关因素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以期对A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绝经期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110例绝经前SLE女性患者及40名健康女性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情况。所有人选对象均要求无临床心血管疾病史。在此基础上对高血压、血脂情况、吸烟、肥胖等传统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在111例SLE组患者中有16例(14.4%)存在颈动脉斑块,而在40名正常对照组中无一例存在颈动脉斑块(P=-0.007)。与对照组相比,SLE组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TC)(P=-0.022)、甘油三酯(TG)明显增高(P〈0.01)。SLE病程、患高血压及体重指数是SLE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在绝经前SLE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LE病程、高血压及体重指数是SLE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学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321例,年龄60~83岁,参考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斑块组)和颈动脉正常对照组,分析与年龄、性别、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校中青年教职员工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情况及其预警意义。方法:整群选择40~69岁高校教职员工共783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所有对象的颈动脉内膜斑块分布情况。分三个年龄阶段40~49岁(233例),50~59岁(420例)和60~69岁(130例)分别统计各年龄段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结果:60~69岁组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50~59岁组,40-49岁组(70.8%比56.0%比27.9%),且50-59岁组检出率明显高于40-49岁组,P〈0.05或〈0.01。结论:随年龄增长中青年人群颈动脉内膜斑块检出率逐渐升高。颈动脉内膜斑块有重要临床预警意义,建议在中青年人群定期开展该项检测。  相似文献   

12.
李建英  农美芬 《内科》2008,3(5):664-666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增加的危险因素。方法8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2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0.9mm为增厚组(45例),〈0.9mm为单纯组(43例),另设健康老年人对照组(30例)。3组均测身高、体重、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尿酸(UA)、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IR)。结果(1)SBP、FBG、INS、IR、TC、TG、LDL、HDL、UA、IMTc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直线相关分析示高血压患者IMTc与BMI、SBP、FBG、INS、IR、TC、TG、LDL、UA水平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IMTc与UA、INS、BMI、IR、TC、TG、LDL、HDL密切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肥胖、血脂代谢异常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学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321例,年龄60~83岁,参考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斑块组)和颈动脉正常对照组,分析与年龄、性别、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斑块组按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表面光顺度等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随访1年,前瞻性分析各亚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斑块组256例,对照组65例,斑块组TC、LDL-C、尿酸、CRP、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均高于对照组;在亚组分析中,年龄、吸烟和糖尿病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而CRP、LDL-C、吸烟、糖尿病与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相关.斑块组46例(18.0%)发生脑血管事件,32例(12.5%)发生心血管事件,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事件呈正相关,而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与心、脑血管事件均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密切,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形态学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较狭窄程度更能反应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水平,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老年人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斑块的形态学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321例,年龄60~83岁,参考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斑块组)和颈动脉正常对照组,分析与年龄、性别、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斑块组按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表面光顺度等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随访1年,前瞻性分析各亚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斑块组256例,对照组65例,斑块组TC、LDL-C、尿酸、CRP、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均高于对照组;在亚组分析中,年龄、吸烟和糖尿病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而CRP、LDL-C、吸烟、糖尿病与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相关.斑块组46例(18.0%)发生脑血管事件,32例(12.5%)发生心血管事件,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血管事件呈正相关,而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与心、脑血管事件均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关系密切,颈动脉斑块表面光顺度形态学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较狭窄程度更能反应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水平,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Cheng J  Zhao D  Wang W  Li ZA  Yong Q  Sun JY  Zhao LY  Wu ZS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3):206-209
目的探讨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变化与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的关系。方法1992年和2002年对北京大学社区1323人进行了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并于2002年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以颈动脉内中膜(IMT)增厚和粥样斑块形成作为评价指标。结果(1)随着基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的上升,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持续上升;年龄、吸烟、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2)10年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随着基线危险因素聚集个数的增加而升高(P〈0.001);(3)1992年和2002年均有危险因素者的颈动脉IMT增厚和粥样斑块患病率分别为67.1%和42.6%,其患病危险分别是2次调查均无危险因素者的1.7倍和3.1倍。结论传统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均产生影响,但强度不同,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危险的早期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预防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增厚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45岁以上、低冠心病危险、CIMT增厚(1.2~3.5mm)、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升高的5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安慰剂对照组和氟伐他汀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以及最大CIMT变化率、CIMT进展情况等。结果:治疗两年后,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氟伐他汀组总胆固醇[(6.18±0.13)mmol/L比(5.03±0.81)mmol/L]、甘油三酯[(2.45±0.72)mmol/L比(1.97±0.56)mmol/L]、LDL-C[(4.09±1.81)mmol/L比(2.95±1.10)mmol/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0.32)mmol/L比(1.25±0.30)mmol/L]水平明显升高,P<0.05;CIMT[(0.989±0.373)mm比(0.748±0.220)mm],CIMT进展率(0.0131mm/年比0.0014mm/年)明显减小(P<0.05,P<0.001)。结论:对于具有动脉硬化证据的中老年人,氟伐他汀能够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其进展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超声测定颈动脉IMT,同时检测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身高、体质量、腰围及C反应蛋白(CRP).按照颈动脉IMT厚度分为IMT正常组和IMT增厚组,并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CRP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结果 IMT正常组与IMT增厚组比较,随血压、血糖、LDL-C、CRP水平升高,颈动脉IMT加重(P<0.05);并随颈动脉IMT增厚加重,高血压、高血糖、高LDL-C血症检出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痛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血尿酸升高所引起的一组疾病 ,血尿酸在超饱和时易形成尿酸盐晶体 ,沉积在关节软骨、滑膜等结缔组织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 ,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是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测定颈动脉内皮层和平滑肌层的厚度 ,反应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状态[1] 。本研究拟通过测定痛风患者颈动脉IMT ,探讨痛风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改变。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痛风患者 5 2例 ,男性 5 0例 ,女性 2例 ,年龄36~ 6 9岁 ,平均 (5 0± 9)岁 ,曾有 2次以上急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行超声测定颈动脉 IMT,同时检测患者血压、血脂、血糖、身高、体质量、腰围及c反应蛋白(CRP)。按照颈动脉 IMT 厚度分为 IMT 正常组和 IMT 增厚组,并对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CRP 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结果 IMT 正常组与 IMT 增厚组比较,随血压、血糖、LDL-C、CRP 水平升高,颈动脉 IMT 加重(P<0.05);并随颈动脉 IMT 增厚加重,高血压、高血糖、高 LDL-C 血症检出率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 IMT 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相关性。方法本文收集了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在贵阳医学院诊治且病历资料较完整的186例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由低至高分成3组:高血压1级组50例;高血压2级组56例;高血压3级组80例。另外,选择门诊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血生化指标及双侧颈总动脉IMT及斑块的超声测量结果。结果高血压各组的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血压等级增加而增加,方差分析及q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吸烟、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脂蛋白(a)、尿酸、肌酐与颈动脉IMT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高血压可使颈动脉IMT增加,其程度和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均随血压分级增高而增加;年龄、男性、吸烟、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颈动脉IMT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蛋白(a)、肌酐、尿酸与颈动脉IMT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