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静脉输液的常规固定方法为:静脉穿刺见回血,即用三条胶布固定针头,即第一条胶布固定针头握持柄,第二条作交叉固定,第三条将塑料管盘曲固定.我所在的医院是一所老年病医院,住的都是老年人,他们年老体弱,生活自理能力差,皮肤松弛,缺乏弹性,进行静脉输液时,采用传统的固定方法,经常发生液体外漏现象,重复静脉注射既增加病人痛苦,又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经过摸索,我们现在采用如下方法固定,其中二条胶布如上述常规操作,第三条将塑料管环绕在针刺处就近的手指下,然后同上盘曲固定.这样就会减少由于患者的手动将针头拉出来,或致针头移位,造成输液不畅,当然应避免人为的强度较大的牵拉.(本法只适应于手背静脉的输液).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8年8月至今,采用消毒弹性创可贴覆盖穿刺点行静脉输液超数万人次,经临床观察均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而穿刺后的针头固定又是保证其成功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采用了一种改良后的方法来固定针头,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时,应用重叠状粘贴胶布法固定头皮针给病人和操作者带来的好处。方法随机抽取2000例医嘱有静脉输液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1000例,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穿刺固定的舒适感和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滑脱、渗漏的发生率比常规组明显降低(P<0.005或P<0.01),操作者操作简单、方便。结论静脉输液时用重叠状粘贴胶布法固定头皮针,操作简单,节省时间,美观舒适,固定可靠,能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儿科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传统的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的基础上,摒弃原针翼交叉固定步骤,由四步固定改为三步固定。结果新型固定法较传统固定法,节省了静脉输液穿刺及拨针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和畏惧感,减少了针翼交叉固定时所带来的并发症,节省了医用材料的消耗。结论该新型的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方法实用高效,较传统固定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用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改良老年患者外周浅静脉穿刺针头固定法,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因固定、拔针造成的疼痛不适以及拔针引起的并发症。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用改良的外周静脉穿刺针头固定法,对照组用传统的针头固定法。结果改良的外周静脉穿刺针头固定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固定针头、拔针造成的不适,以及输液过程出现的针头移动、滑脱,与传统的针头固定法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外周静脉穿刺针头固定法利于保护老年患者静脉,减少因固定针头拔针造成的不适,可降低整个输液过程针头滑脱并发症,减轻老年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11.
<正> 在儿科,静脉输液常用于不能口服喂养或伴有液体及电解质紊乱的患儿,同时也作为给药的一种方法。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用一条胶布固定针头,另一条胶布交叉固定,第三条胶布将塑料胶管弯曲固定。但是,小儿由于不合作,往往在固定时使穿刺失败。1995年6月,我科开始使用美国3M公司生产的胶纸固定头皮针,第二条胶纸不用交叉。此法简单省时,并可以提高小儿穿刺成功率。具体方法:选择静脉,常规消毒皮肤,穿刺成功后,一条胶纸固定针柄,另一条胶纸重叠一部分固定在第 相似文献
12.
13.
现代社会人们对服务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医院医务人员视病人为上帝,病人要求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时一针见血,一步到位。特别是急诊科,小儿患者较多,头皮静脉穿刺应用较为普遍,加上小儿哭闹、爱动、不合作等特点,如果因胶布固定不当,使本已成功的穿刺重新返工,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也会给护理人员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张爱芳 《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6,1(4):384-384
在给小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如何固定头皮针,教科书上没有详细的介绍,但小儿输液时容易跑针是大家公认的难题。针对这种情况,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笔者对传统固定法和改进固定法(以下简称传统法、改进法)进行了效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皮静脉给药是 1岁以内患儿给药的主要途径 ,也是儿科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输液时间较长 ,患儿常常不易耐受 ,而且在穿刺过程中 ,患儿反抗、哭闹致使头部出汗 ,胶布粘贴不紧 ,针头不易固定 ,可脱出管腔或穿破管壁而致液体和血液渗出 ,引起血管周围肿胀或坏死 ,不但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引起家长的不满 ,更会延误用药时机 ,并且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因此 ,如何减少输液时因固定不良而引起液体渗出的问题 ,是儿科护理工作者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就头皮静脉输液时采用“S型、耳廓固定法”与传统固定法对液体外渗的影响做一… 相似文献
17.
静脉内治疗是近代医学的组成部分,约50%患者接受此治疗,而输液程序中的胶布固定是主要的一个环节。胶布的固定效果关系到输液顺利与否。目前输液针头的固定方法及标准尚无确切的报道。我们通过多年对我院门诊成年患者输液操作观察,总结出仅用两条胶布就可固定妥当。这样,既减少患者因固定不当、针头滑出,造成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又减轻了护理人员操作的繁琐。替代了传统的3—4条胶布固定。 相似文献
18.
静脉内治疗是近代医学的组成部分,约50%患者接受此治疗,而输液程序中的胶布固定是主要的一个环节.胶布的固定效果关系到输液顺利与否. 相似文献
19.
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临床上抽取静脉血一般多用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由于注射器的原因,针头与穿刺皮肤局部形成的夹角较大,在进针时较难掌握进针角度,且易刺破血管壁造成抽血失败。经过多年实践。我院发现改用一次性输液针头代替注射针头则易于操作,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0.
浅议静脉输液时针头型号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奇美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4(2):49-50
目的:为临床护士实施静脉输液操作时选择针头型号提供参考。方法:针对临床常用的静脉输液溶液,分别使用4.5号、5号、5.5号、6号、7号、8号一次性静脉输液针,用秒表记录每分钟的滴数并分析。结果与结论:使用同一型号针头,不同溶液每分钟滴数各不相同。一般成人用5.5号~6号,儿童用4.5号~5号针头为宜。如输入20%甘露醇以及对于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使用7号~8号针头输液能够满足滴速要求。 相似文献